#精神疾病

受虐兒童大腦受損 成年後容易得憂鬱症

受虐兒童大腦受損 成年後容易得憂鬱症#精神疾病

雖然台灣目前有兒童少年保護法,但是家暴的事件仍層出不窮,兒童被虐仍不時浮上新聞,但是對受虐兒童最重要的事情,除了要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之外,他們的心裡也是需要重視的一環,根據國外最新的研究報導發現,當兒童長期受到虐待之後,腦部會產生一些改變,而這些改變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精神狀態,嚴重的甚至會產生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等,因此研究人員認為經過家庭暴力的小孩,需要好好輔導,才不會對他們未來的精神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這項發表在當代生物期刊的論文中提到,研究人員找到43位兒童,其中20位曾經遭受到家庭暴力,23位則沒有;實驗人員這些小孩觀看暴力的圖片之後,觀察他們大腦的變化,結果發現到受虐兒童,大腦中前腦島與杏仁核的部位,有明顯的活動變化,而這種變化跟結束戰爭後的士兵有一樣的結果。主持這項實驗的英國倫敦大學(Britain's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教授麥可瑞(Eamon McCrory)說明,前腦島與杏仁核這兩個部位是大腦中偵測危險的部位,當受虐兒看到照片後,這些區域立即產生強大的活動力,這表示孩童對於暴力的極度恐懼,而有了極大的警覺性。麥可瑞教授強調,有許多的研究都在猜測,前腦島與杏仁核的部分如果長期受到恐懼的刺激,可能會造成憂鬱症;在之前的研究也顯示,如果小孩受到虐待,未來罹患憂鬱症的機會,是正常人的兩倍。麥可瑞教授表示,對於受虐兒童大腦的變化,現在才剛起步,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研究,幫助受創的小孩,能夠盡快從恐懼當中離開。優活推薦:冬季抗憂鬱! 改變環境擁有好心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23 透過靜坐冥想 能改善過動症、老人癡呆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50 台灣憂鬱7年增十倍 董氏推運動紓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47

多一點愛,少一點「礙」

多一點愛,少一點「礙」#精神疾病

初次打電話關心小偉(化名)的近況,恰好是小偉媽媽接的,談話過程中瞭解小偉從發病到現在已經10多年的時間,發病前的小偉是一個乖巧、懂事、學業優異、常擔任班上的幹部或小老師,同學都很喜歡跟他相處;發病後,小偉脾氣變得暴躁,在家中或班上都沒人受得了,進而學業成績一落千丈,也因為同學的排斥,小偉變得不愛上學而中斷學業。媽媽一開始覺得無力、不解為何小偉會有這樣的轉變,也不知道如何與他相處,這段期間小偉曾因情緒不穩而發生暴力攻擊情形。在親戚的建議下,媽媽帶小偉至醫院看診,原本期待醫師告訴自己「這樣的情形只是暫時的」,但經過幾次門診後,醫師告訴媽媽小偉的診斷是精神分裂症,需要長期門診追蹤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小偉也曾因為不規則服藥導致病情不穩定而住院治療多次, 媽媽想過直接將小偉安排住到長期養護機構減輕自己的照顧負擔,但心中又是不捨、兩難。如何與精神病友相處著實是一門大學問,首先家屬必須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因為有家屬的支持與陪伴,病友復健過程能多一項有利因子。家屬必須認識自己所面臨的壓力或狀況有哪些?必要時可以向誰或哪些地方尋求支持與協助?允許自己適當的發洩情緒,但避免對生病家人說出傷害性的話語;儘量讓自己的生活作息不受影響,這樣才可以走得更長遠。接著使用有效的溝通技巧,與病友溝通相處,例如:清楚明確:你希望他怎麼做、不要他怎麼做,內容要簡單明瞭。主動、冷靜:主動與生病家人接觸,並瞭解其想法。不要替代他做決定,凡事先討論及具體計畫。表達正向情感,如:當你倒完垃圾時,我很高興你的幫忙。表達負向情感,如:當你大聲對我說話時,我對你感到生氣。適當要求對方做行為的改變,如:如果你可以配合晚上準時睡覺,對你的身體健康會更好。傾聽:直接的眼神接觸、身體向前傾、偶爾點頭表同意。鼓勵、再鼓勵,具體指出並增加正向行為的次數。讓生病家人有機會適當地發洩情緒。家屬及朋友之間也需要瞭解精神疾病,以及學習如何鼓勵所關愛的人。照顧病友是一段漫長的路程,實際上,家屬也需要支持,倘若醫療團隊適時提供相關社會資源服務供家屬參考,適時地當病友與家屬之間溝通的橋樑,相信對於病友、家屬與工作人員而言,都會獲得不錯的結果。精神復健這條路上需要病友、家屬、醫療及社會之間互相支持與協助,才得以順利走下去。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需要幫忙時一定要求助,不要獨自面對處理,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如此一來,自己的能量才不會快速流失。文章提供:高雄凱旋醫院 / 社會工作室 胡淳茹、方怡雯

精神障礙者家屬的照顧負荷與身心調適

精神障礙者家屬的照顧負荷與身心調適#精神疾病

根據內政部統計98年9月底止底全國領有身心障礙者手冊之慢性精神障礙者高達10萬5,810人,18至65歲者的可工作人口群高達91.30%。此年齡正處於個人組成家庭及工作養家的階段。然而,精神疾病的發生除了衝擊個人的社會角色之外,也使得家庭角色重整,進而成為家屬的照顧責任、經濟壓力與社會壓力。楊延光醫師說明,照顧罹患精神病友時,家屬可能面對的問題,包括有五點:情緒上的影響:從否認、憤怒、憂鬱到接受的過程。並伴隨有絕望、恥辱感、自怨自艾、無助、挫折、自責及矛盾焦慮等情緒反應。工作表現受影響:為了照顧精神障礙者,工作的穩定度受影響。治療效果的不確定帶來不安。經濟及其他負荷:經濟困難、社會歧視、身心過度疲累、家庭關係摩擦、與鄰居親友的衝突等。因著精神病友疾病的進展,影響其日常生活能力,帶來家屬照顧時的心理壓力。在漫漫的照顧歲月中,家屬付出許多心力,有時因為不放心病友獨自在家,而不敢外出,時間久了,自己也快崩潰了。曾有家屬說:「陪伴精神疾病家人的過程就像是練功,也像是長期抗戰,需要好的方法,一步一步來,靠自己是不夠的……。」因此,如何調適與因應,就顯得相當重要。首先,必須試著了解自己需要面對的壓力,一一寫下自己的壓力清單,再就急迫性或是重要性排列處理的順序。接下來,是要合理客觀地看待問題,避免受報章雜誌片段嗜血的報導所影響,如果自己或是病友做得的地方,就要適度地鼓勵肯定一番。再者,試著參加醫療機構、康復之友協會所聚辦的活動,與有經驗的家屬或是醫療團隊討論。更重要的是,適當處理自身的情緒,先學會照顧自己,才會更有力量照顧病友。文章提供:高雄凱旋醫院 / 社會工作師室  梁秀青

老看自己外表”不順眼” 當心”身體畸形性疾患”

老看自己外表”不順眼” 當心”身體畸形性疾患”#精神疾病

一位在金融機構上班的30歲男性,數年前他與朋友一起去溫泉泡湯,朋友跟他開玩笑的說他的臉很大、肩膀太窄。他回家後一直很在意這個問題,不停照鏡子,他想到以前唸書時,也有同學說他的臉很大,頓時覺得自己身材比例怎麼這麼差!終於他下定決心要整型,接受了臉部整型手術,要讓臉看來小一些。整型過後幾週,起初他還滿意,但是他反覆照鏡子,總覺得整型後兩邊臉頰不對稱,肩膀也不夠寬,他再度陷入沮喪之中,經常請假不想上班。家人察覺到不對勁,才帶他到精神科就診。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精神科詹仁輝醫師表示,上述個案係罹患了「身體畸形性疾患」,乍聽之下,這種病好像是身體有畸形,其實不然。身體畸形性疾患是一種精神科診斷,指的是對身體的某些小瑕疵不滿,並且過於在意其缺陷,深受外表問題所苦惱,導致於情緒、工作、人際關係都受到影響。日前突然過世的流行樂巨星麥可傑克森,他生前被許多人津津樂道的一項事蹟就是他接受過多次整型手術,完全看不出他有非裔血統。據說他十分不滿意自己的臉,更有人指出他患有「身體畸形性疾患」。詹仁輝醫師表示,身體畸形性疾患一般在20歲至30歲左右發病,男女比例相當。患者最常抱怨的身體部位為臉部缺陷,如鼻子不夠挺、眼睛小、斑點、痘痘、皺紋等等。有些患者會極度在意自己的肩膀寬度、手臂及大腿粗細。患者會每天花很多時間照鏡子,確認缺陷部份是否存在,也會不停詢問身邊的人其缺陷部位是否很明顯。部份患者會尋求整型外科皮膚科的協助,但是整型後仍然無法滿意其外型。其病發的原因可能是個性容易自我批判、低自尊、追求完美,也可能和神經系統中的血清素濃度不平衡有關。身體畸形性疾患對患者的生活影響很大,他們常專注於外型的缺點,上班上學無法專心,嚴重者甚至不出門、拒絕與外界來往。詹仁輝醫師指出,治療上通常醫師會開立血清素回收抑制劑來治療,較嚴重的患者會加上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來治療。另外也會安排心理治療,了解病患是否有錯誤的認知,如過於在意美醜及誇大自己的缺點;改變其思考模式,並增加自我的肯定。一般而言,身體畸形性疾患是一種慢性疾病,必需要病患與醫療人員雙方共同努力,才能達到好的療效。

鬱卒失眠看診不怕貴 健保有給付

鬱卒失眠看診不怕貴 健保有給付#精神疾病

生活在競爭環境,人際之間疏離,加上近來全球金融風暴影響,失業率居高不下,都讓人的壓力感到越來越大,這樣的壓力一旦得不到適當紓解,鬱卒失眠情形隨之發生,還可能衍生出各種精神疾病。精神科醫師說,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有專業醫療團隊,隨時提供最妥適的協助。在精神疾病污名化現象尚未大幅改善前,有些人對要走到醫院去看精神科仍有所疑慮,或誤以為只是普通心理問題而忽略,且很多時候到醫院看病需要白天常常請假就醫,對公司或學校又無法交代,時間拖久了變得更灰心喪志,安眠藥也越吃越多,家人朋友倍受精神折磨,大家都不好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宗憲說,該院區於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設立一門診部,提供精神科夜間門診(成人及青少年兒童),使許多白天需上班上學個案,可以得到方便醫療服務,患者族群亦多為精神官能症,可讓患者看的安心。劉宗憲指出,有位長期情緒低落患者於網路中得知訊息後前來就診,情緒明顯改善,才覺得根本不需要受那麼久的苦,又到藥房買那麼多又貴又吃的頭昏腦脹不知名安眠藥吃,而且下班後再來看病,也不必常要找理由請假看病。他表示,此公立診所形式的門診有別於私人診所,在不以營利為目的前提下,提供有品質看診及多元精神醫療服務轉介,不論住院、急診、復健、安置、心理治療及團體衛教,都可在松德院區及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支援下進行,使患者得到最適切醫療服務。另一位患者因憂鬱症看過許多醫院及診所,但都只是看病拿藥,說要進一步心理治療得自費,一個小時就要數千元治療費,無奈自嘲說看到帳單心情就快樂不起來,來到本門診後,除看診拿藥費用比醫院低,還由醫師轉介回松德院區進行專業連續性心理治療,費用由健保給付,生理心理雙管齊下治療,病情明顯改善。劉宗憲告訴民眾,位於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附設精神科門診,提供優質環境且便利夜間門診,又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及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專業支援各項轉介醫療服務,深受鬱卒失眠所苦市民,只要願意走出來就醫,未來就不會一直是灰暗。

嬰兒不哭不吵 不代表沒需求

嬰兒不哭不吵 不代表沒需求#精神疾病

零至四歲的幼兒是否也會感受到壓力嗎?照顧幼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常需要照顧者敏銳的感覺與回應,也就是能夠在第一時間知道他現在是餓了、太熱或太冷、是不是想睡覺、想要活動筋骨或者只是要媽媽抱抱,但是即使知道如果未被適當的回應或者被忽略,長期下來就可能造成挫折與不快樂。為恭紀念醫院精神科吳四維醫師表示,零至四歲的幼兒,基本上就以發展階段來說,屬於嬰兒期與學步期的過程,嬰兒期發展的主要方向為:滿足生理上的需求為主,如是否吃的飽、睡的好或穿的暖;而學步期的發展目的是:逐步的脫離對於母親的依賴,所以常見幼兒常要自己來完成一些他能力所及的事,如自己走、自己開,並學會控制大小便等,而此階段的發展完成才逐漸具備有團體生活的能力,之後便進入學齡前階段過幼兒園的生活;但如果上述階段的發展受到阻礙,是否會對小孩產生影響呢?這個答案目前是肯定的,確實可能造成其發展的停滯甚至退化,也就是從原本會的變成不會,當然此階段的兒童並無足以表達困難的語言能力,所以即使他感受到”壓力”,也只能以非語言的方式來表現,像是莫名的哭鬧、很難哄騙與轉移注意力、睡眠與進食不規則、嚴重的甚至生長遲滯。吳四維醫師表示,一般來說壓力是一種主觀的感受,所以常需要具備有語言溝通的能力才能表達自己是否有壓力,而兒童通常要到四歲以上才具備有基本的語言溝通能力,所以此階段的兒童是無法以言語的方式陳述其困難的,只能以非語言的動作來表達,當然這只能靠大人的適當與敏感的解讀、並適時提供協助。每個家長在小孩出生前都會擔心孩子是否健康、是否好帶,當然帶小孩也考驗著照顧者的辨識能力、處理技巧與情緒控管,畢竟不是每個小孩都是那麼好帶,吳醫師也提醒家長,要切記一個原則”不會吵鬧並不代表他沒有需求”。你可能因此忽略他,他還是可能出現挫折與壓力,會吵鬧的反而可以讓照顧者知道該做什麼處理了,當然也可能把照顧者的耐心磨光,因而刻意忽略或者過度體罰,當然適當的忽略與行為修正也是一種技巧。所以幼兒的壓力並非出於自己本身,而是與環境互動所造成的結果,也就是照顧者的反應常是小孩的壓力來源。而可能會影響照顧者反應的因素有:一、小孩本身因素:如基因(自閉症、過動症)、染色體問題(唐氏症)、母親懷孕期間使用毒品與酗酒(胎兒酒精症候群)、慢性疾病、早產、出生時缺氧、出生後的細菌或病毒感染(腦膜炎甚至腦炎)、癲癇與腦傷、重金屬中毒等,這些可能導致小孩的生理與情緒發展遲緩,如語言發展落後常會導致其有苦說不出造成情緒不穩定,所以常以亂發脾氣、摔東西或在地上打滾的發洩行為,也可能因為需要服藥、所導致的副作用,而影響小孩的生活規則性,如白天嗜睡與腸胃道不適如便秘等,常讓家長不知如何是好。二、小孩的氣質因素:許多家長可能不完全瞭解小孩先天的氣質,導致因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而產生的憤怒與排斥感。三、照顧者因素:如身體與性虐待、家庭破碎、照顧者本身的精神疾病或智能障礙,由於照顧者無法提供敏銳、溫暖、適時幫助的照顧品質,以致於過度保護與疏於照顧等。四、社會因素:如社交隔離、家庭與社會環境因素;例如家庭經濟困難等。吳四維醫師說,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照顧者無法適當的提供、協助,而讓小孩處於壓力之中,一旦小孩長期處在壓力之下,也就是其生活的基本需求未能被滿足,可能會出現的行為問題如常亂發脾氣不易被哄騙或轉移注意力、破壞物品行為、攻擊人的行為、生活作息混亂如進食或者排泄的混亂、退化行為如又開始尿褲子、拒絕進食甚至造成成長遲緩、情緒異常的害怕人等。一般來說,情緒障礙在一般兒童的發生率約有百分之五到十,但是如果是有先天性缺陷者如自閉症、腦傷與過動症等出現的比例更高。

高壓、忙碌生活 ”自主神經 ”易失調

高壓、忙碌生活 ”自主神經 ”易失調#精神疾病

「自主神經」系統是人體一個相當複雜的系統,舉凡心跳、血壓、呼吸,甚至到體溫調節、腸胃蠕動、大小便功能等各種系統都與自主神經系統有重要的關聯。自主神經系統主要分為交感神經系統及副交感神經系統,二個系統相互拮抗,並維持體內重要器官功能的合理的運作。其作用就像是油門與煞車一樣,當身體遇到壓力狀態時,交感神經系統就會興奮,並增加身體對壓力產生足夠的反應以對抗壓力,而反之亦然。但是,若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使得交感神經出現過度長期的興奮,則可能會危害身體的健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康峻宏醫師指出,現代人處於相對忙碌、高壓的環境中,對於交感神經系統往往會出現過度刺激而產生不正常的興奮情形,長期下來就可能產生所謂「自主神經失調」的問題。「自主神經失調」的病患,症狀常常十分多樣化:疲勞、頭暈、耳鳴、肩頸痛、麻木感、失眠等問題,由於「自主神經失調」屬於功能性的障礙,病患常做過許多檢查卻難以找到病因。目前已有許多領域,如老化、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慢性疾病等發現與自主神經系統異常有重要的關聯。自主神經功能的測量,可以提供臨床上一個客觀的方式去觀察受試者是否有不正常的自主神經反應,也可作為治療反應的追蹤工具。康峻宏醫師表示,目前用以評估自主神經系統的檢查有幾種:1.心跳變異率測量:利用心跳之間的變動程度,評估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平衡狀態。2.姿勢變動反應:測量受試者由躺至站姿勢後的生理參數變動情形。3.皮膚導電性測量:測量在刺激下,皮膚導電性的變化。康醫師提醒,規律運動、正常作息,同時加上合適的壓力調適,是維持自主神經系統健康的重要方法。睡眠中心提供此類患者全方位的評估與治療,並期望經由非藥物性的治療,改善病患的健康狀態。

離奇鬼壓床!?其實是睡眠麻痺

離奇鬼壓床!?其實是睡眠麻痺#精神疾病

很多人都曾有過俗稱「鬼壓床」的經驗,也就是在睡眠中突然意識清醒,卻發現全身肌肉無法動彈,有時眼睛還可略為張開,但身體就是不聽使喚,短則幾秒,長可達數分鐘,是一種非常恐怖的經驗,常被人聯想與靈異現象有關。根據過來人的描述,在此過程中,他們可以完全察覺周遭環境,但想叫卻叫不出聲來,甚至有人會有窒息的感覺,也有些人會聽到一些聲音或感到有人觸碰;由於這種感覺非常恐怖,而且十分強烈,往往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久久難忘。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神經內科 - 王志弘醫師表示,其實這種現象並無關靈異,在醫學上稱為「睡眠麻痺」(Sleep paralysis),根據統計,約三到四成的民眾都曾有此經歷,有人還因此被誤診為心臟病、癲癇或是一些精神疾病。睡眠麻痺發生的原因,簡單說就是在睡眠的週期轉換中,出現短暫的片刻意識突然醒轉,隨後又很快進入睡眠,此時人已經有了意識,但全身肌肉仍處於抑制狀態,兩者沒有同時恢復,因此便產生意識清楚卻全身不能動的現象。「睡眠麻痺」經常發生於長期熬夜、很久沒有睡覺、或是睡眠習慣被突然打亂之後,而喝酒之後,猝睡症及憂鬱症患者也較易發生。單純的「睡眠麻痺」對身體並無不良影響,王志弘醫師說,也不必特別在意;而且不是每種鬼壓床的感覺都是睡眠麻痺,有些人其實只是作噩夢而已。須注意的是,王志弘醫師指出,有些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也會產生類似睡到一半突然醒過來無法動彈、喘不過氣的情形,這些人常有嚴重打呼、白天容易打瞌睡等症狀,必須要進一步詳細檢查,及早治療。另外,有一種較罕見的疾病「猝睡症(Narcolepsy)」,患者異常嗜睡,可能在用餐、走路或說話的瞬間,倒頭就睡,但約半小時後自然醒來,卻對自己睡倒一事毫無印象;他們在剛入睡時神智尚清的狀態下,有時也會發生無法翻動、說話的睡眠麻痺,或合併幻聽、幻覺等情緒障礙,身心大受其擾,也應儘速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