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效果 檸檬水比醋高3倍

健康效果 檸檬水比醋高3倍#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所有的水果中,檸檬所含有的檸檬酸最多,可能有很多人並不知道,我們平常所攝取的食用醋也含有檸檬酸,但是100公克的食用醋只含有2毫克的檸檬酸而已,而100公克的檸檬卻含有2公克的檸檬酸,整整有食用醋的千倍之多!醋可增進健康、恢復疲勞、殺菌自古以來,我們的老祖宗就知道食用醋對健康很有幫助,古時的人們在炎熱的夏天吃「醋醃醬菜」、醃梅子等等,就是利用醋來增進健康,恢復疲勞,並且利用它來殺菌,醋的療效已經獲得科學方面的證明,由此看來,我們應該積極的「吃醋」,只是,醋的酸味很強烈,一口氣喝掉一瓶醋實在有點困難,有一些平常就不敢吃酸味食物的人,更遠遠地避開醋。檸檬水健康效果比醋好、更容易喝但是你不必為此傷腦筋,因為有一種東西具有跟醋相同的成分,但是它所能帶來的健康效果更是遠遠地凌駕了醋,而且比醋更容易喝,它正是「檸檬水」,檸檬水裡面的成份「檸檬酸」(citric acid)又稱為「枸櫞酸」,是一種有機弱酸,也是維生素的來源,檸檬酸是一種水溶性營養素,存在於許多柑橘類的水果中,可用於食物和飲料中加入酸味。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幫助傷口癒合在生理學中,檸檬酸是將脂肪、蛋白質和糖轉化為二氧化碳的重要代謝過程「檸檬酸循環」的主要化合物,在身體作用上,有助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幫助傷口的癒合,增加免疫力,抗氧化,幫助廢物代謝,以及消除自由基等功能。缺乏檸檬酸 有壓力容易烏青、瘀血如果我們缺乏檸檬酸,可能導致體內膠原蛋白形成不足,影響結締組織,骨樣組織等的健康,只要緊張、有壓力,便很容易造成皮下烏青、瘀血、或牙齦出血,酸味水果裡都含有檸檬酸,例如櫻桃、橘子、葡萄柚等的酸味,也是檸檬酸所使然,這些營養的水果都在我們的身邊,唾手可得。檸檬汁加水稀釋,有一種很宜人的酸味,平常不敢吃太酸的人,喝檸檬水絕對不成問題,檸檬酸的「有機酸」功能足足有醋的3倍,但是在「酸的強度」方面卻只有醋的1/3,正因為如此,怕酸的人也可以在毫不勉強的情況下喝,這個數值在無意中透露──喝檸檬水比喝醋,更能獲得健康方面的效果。(本文摘自/檸檬水,這樣喝最正確/世茂出版)

驚!剖腹產竟是過敏因子

驚!剖腹產竟是過敏因子#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13個小孩就有1個有食物過敏,而且致死的過敏也在攀升,城市的孩子風險最高,一項研究顯示,有10%在都市環境長大的孩子,到5歲時出現對蛋、牛奶或花生的食物過敏,更有55%的孩子出現食物敏感症(food sensitivity)。孩子會過敏 因為我們幫他們消毒殺菌這項研究的作者指出,假如納入其他常見的過敏食物,食物過敏的累積風險可能還會更高,過去30年來,孩子的身體怎會改變得如此劇烈,使那麼多食物引發炎症反應?還有,有食物過敏,暗示孩子的健康出了什麼狀況?過敏沒有簡單的成因,這個問題是很多因素聯手促成的,不過,愈來愈多數據顯示,我們的孩子會過敏,是因為我們幫他們消毒殺菌,我們用洗手液、抗生素、類固醇、巴斯德氏殺菌法、放射線,甚至愈來愈多的預防接種來攻擊微生物,我們對無菌的執迷甚至強烈到消毒土壤,殺蟲劑、除草劑、抗真菌劑和抗生素殺死了土壤裡至關重要的微生物,也包覆了我們的食物。接觸微生物 是當前和終身健康的關鍵於是:我們試圖掌控自然的混亂與複雜的作為,對孩子的健康有意想不到的後果,根據源說,微生物無疑是危險的,我們隨後發起、完全出自善意的抗菌戰爭,徹底改變了我們孩子的體內和體外環境,在此同時,愈來愈清楚的是,接觸微生物—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微生物—是孩子當前和終身健康的關鍵。剖腹產 錯失重要的細菌殖民一切從出生,甚至出生以前就開始,經由在擠過產道時吞食充斥多樣微生物的陰道分泌物,新生兒的腸道滋長著各類細菌,現在,有比以前更多的孩子在美國超過30%—─是剖腹產,使他們錯失重要的細菌殖民,這些嬰兒出現過敏、氣喘、自體免疫疾病,甚至癌症的風險。配方奶較可能有感染、過敏問題母乳也以獨特、持久的方式支持微生物群系和免疫系統,喝配方奶的嬰兒較可能有較嚴重的感染和過敏等問題,在嬰幼兒期,甚至懷孕及生產時使用抗生素,也可能因為造成腸道微生物群系失衡、使免疫系統變得敏感、產生不恰當的過度反應,而引發食物過敏。(本文摘自/大地療癒力:用真正「土生土長」的食物養出健康的孩子/平安文化出版)

醫訊/戰勝不良骨髓 健康未來相隨

醫訊/戰勝不良骨髓 健康未來相隨#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新聞部/綜合報導)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DS)是骨髓造血幹細胞病變的疾病,骨髓造血系統無法製造有品質的血球,導致血液中正常血球數量減少,部分病患有可能會轉化成急性白血病。貧血、頭暈、疲倦、出血、發燒常見的症狀包含貧血、頭暈、疲倦、出血以及不明原因發燒或瘀青、體重減輕等現象,因為症狀不易辨別,需要透過骨髓檢查才能確診,症狀不明顯的情況下,可能導致錯過診斷與治療時機。容易累 當成是老化現象而輕忽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好發於老年人,因為時常感到疲倦、容易喘或嗜睡,而被當成是老化現象而輕忽,但是在年輕人中也有可能罹患,如果長期有類似的症狀,建議可以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長期輸血病患可能引起鐵質沉積症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的病患可以分為低危險族群及高危險族群,低危險族群可以透過支持性治療,如定期輸血、使用血球生長激素等方式,長期輸血的病患可能會導致多餘的鐵留在體內,引起鐵質沉積症,造成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等併發症,在醫師的建議下可以進行排鐵治療,避免衍生併發症發生。減緩疾病惡化 改善病患的血球數目而高危險族群可以透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有機會可以完全治癒,但是這種治療非適用於所有人,目前隨著藥物發展的進步,病患可以使用去甲基藥物治療,減緩疾病的惡化,改善病患的血球數目,達到控制、穩定疾病的目的。剖析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 治療趨勢10/25為MDS世界關懷日,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將於10/23(日)在台大景福館一樓會議室舉辦『戰勝不良骨髓 健康未來相隨』講座,特別邀請到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內科部周文堅醫師到場分享演說,剖析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疾病症狀以及治療趨勢,歡迎各位有興趣的名眾報名參加!講座日期&時間:2016.10.23(日) 14:00~15:20地點:台大景福會館一樓會議室(台北市公園路15-2號)報名專線:(02)2314-0390 分機19陳小姐線上報名:http://ppt.cc/OcVji  

色香味俱全 蔬食料理健康不「鹼」單

色香味俱全 蔬食料理健康不「鹼」單#健康

(撰文/湯蕎伊 ) (諮詢/粮䜓蔬食創意料理負責人:梁添武、主廚:宋瓊宏) (圖片/粮䜓蔬食創意料理) 隨著養生意識抬頭,素食餐廳一家一家地開,這也象徵著吃素人口增加,然而,一般人認為淡然無味的素食菜餚,要如何在大宗市場的葷食中佔有一席之地呢?位在桃園龍潭的粮䜓蔬食創意料理以養身健康為出發點,在梁添武老闆的用心規劃經營下,讓素食餐廳搖身一變成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景觀餐廳。 透過觀看的角度不同 反映內心意境 粮䜓蔬食創意料理老闆梁添武表示:「希望能給客人寧靜的感覺,營造舒適自在的空間,藉此提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自今年年初開始,重新改造已荒廢2年的鐵皮屋,歷經半年的時間將整體的餐廳環境建構完成,餐廳風格走的是日式庭園風,也是做景觀設計已有20多年的梁老闆最喜愛的風格,梁老闆笑著說:「喜歡日式簡潔靜謐的感覺,每個人都能透過觀看景觀的角度不同,將內心意境反映出來!」。 餐廳整體庭園造景的空間安排都是站在客人的角度去營造的,凡事講求細膩的梁老闆在窗戶視覺的設計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從餐廳內每一個窗戶望出去的角度,與外面的景觀環境都是有相對應的考量,還藏有許多的細節呢!像是地面高低落差的平衡,草皮的變化形式,而在植物的選用上,則是選擇簡單沉靜的松和杜鵑等來作點綴。 經常改菜單 滿足每個挑嘴的胃 而餐廳另一位重要角色就是主廚宋瓊宏師傅,擅長廣東菜、台菜以及港式點心等多種菜系的宋師傅,並沒有停下求新求變的心,在了解市場趨勢及對素食食材深入研究後,將素食食材經過技巧性的烹調,增加口感的豐富性,並經常更改菜單,滿足顧客挑嘴的胃,運用新鮮季節性的食材去做料理變化。 宋師傅堅持各種料理方式都要嘗試搭配,給客人最新奇驚豔的味覺享受,店裡的招牌菜之一的糖醋芝麻牛蒡,有別以往牛蒡都做成涼拌或湯的作法,宋師傅說明:「運用糖醋滑順的醬汁沾附牛蒡,去除了乾澀的口感,反而多了一分爽口,經過油炸後也較有嚼勁,且越嚼越香。」另一道則是人氣菜餚-翡翠百合豆腦,使用的原料是在來米,融合花生做成似點心般綿細的軟Q感,也有加入西式元素的菜餚-焗烤筊白筍,主要食材是新鮮筊白筍,經過5到7分的烘烤,烘托出筊白筍的爽脆,並鎖住原汁原味,搭配起士濃郁的口感,形成絕妙的好滋味。 宋師傅認為,調味料不需要複雜,靈活運用烹調技巧性,就能讓菜餚色香味俱全又吃得到健康原味 ,加上蔬菜本身屬於鹼性,可調整平衡身體的酸鹼,吃得美味也吃出健康,宋師傅表示:「希望客人吃過這餐蔬食,會驚豔跟平日吃到的素食是很不一樣,這就是我們所要達成的目的。」了解食材做多元變化,運用各種技巧凸顯口感,用最樸實無華的原味來顛覆一般對素食的刻板印象,這就是宋師傅厲害的真功夫。 粮䜓蔬食創意料理以蔬食健康觀念做起點,推廣養生環保的觀念,長年吃素的梁老闆更透過吃素,來達到心靈平靜與對自我要求,梁老闆認為,或許很多人無法體會蔬食的價值 ,但其實簡單的食物,回歸自然是對人體最有幫助的,現代人總是忙進忙出,鮮少靜下心好好吃一頓飯,不但忽略的身體健康,更忘了給予心靈一個喘息平靜的空間,和煦的陽光從大片落地窗灑落下來,一邊在舒適的室內享用健康無負擔的美食,搭配窗外怡人的景觀,真是人間一大享受,人、空間、食物三者就在這寧靜舒適的環境中融合,身心靈也回到最健康最寧靜的狀態。

4大指標 布丁健康選

4大指標 布丁健康選#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布丁一詞源自音譯英語(Pudding),在英國,布丁一詞可以代指任何甜點,但在台灣,普遍會認為布丁有雞蛋和牛奶,提醒家長市面上有一些水果口味的布丁產品,外觀雖然像布丁,但其成分和一般的布丁不同,較偏向於果凍,故多不含雞蛋和牛奶,而是添加煉乳,而煉乳較牛奶多添加砂糖或糖漿,針對布丁的選擇與建議有以下4項:1)選擇砂糖、蔗糖含量較少的品項(依成分由多至寡的排序,糖成分越後面越好)。2)檢視布丁的成分,選擇添加物相對較少的品項。3)因布丁易吞嚥,不利培養孩子的咀嚼能力,需控制量及頻率。4)自己動手做健康的布丁,培養親子感情。健康布丁 簡單動手做建議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布丁,只要準備簡單的材料,輕輕鬆鬆就可以完成,不但健康有保障,全家人的感情可以藉此變得更緊密,在製作的過程也可以讓孩子獲得成就感,以下是雞蛋布丁(90 g × 2杯)的製作方法:材料有雞蛋1顆、牛奶120 mL、糖酌量15 g。1)取一鍋,將糖加入牛奶中,加熱到糖融化即可,不須煮滾。2)將雞蛋打入大碗中,加入步驟(1)的牛奶攪拌均勻。3)將攪拌好的材料以金屬濾網過濾為布丁液。4)將布丁液倒入布丁杯中。煮沸一鍋水,再將布丁入鍋中以中火蒸8分鐘。5)等布丁稍微冷卻後即可食用,或者冰涼之後享用。

「藥」你健康 服藥6招

「藥」你健康 服藥6招#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提倡自我照護,每個人應對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民眾到醫院看病拿藥,或到藥局購買指示藥或成藥,須先閱讀藥袋、藥品外盒標示及藥品說明書,不可只憑印象用藥,值得注意的是,應改正「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錯誤用藥觀念,依每個人不同的年齡體質身體經濟狀況及工作性質等,以選用最合適的藥品。用藥前確認服用方法 避免危害健康用藥以前必須先確認服用方法,藥物是否需要用吞服(如某些瀉劑需吞服,以減少腸胃的副作用)、咬碎(大顆中和胃酸的藥物,咬碎服用較不會造成吞嚥困難,也可增快作用)、含在舌頭底下的(如某些具有擴張血管功能、用以緩解心絞痛的藥物,含在舌頭下可快速吸收而作用)、或加水稀釋(某些懸液劑需以足量的水配製後服用,如:小兒使用的抗生素糖漿)。不同的種類或作用、使用的藥物也不一樣,因此服法可能就不同,若是領用外用藥物,需注意的是外用藥雖然不是以內服方式服用,但是若使用不正確,一樣會危害健康,若有不是很清楚的地方,可以向藥師詢問藥物的用法。服藥6招  顧健康1)確認藥品名稱及外觀形狀、顏色,是否與藥袋、外盒或藥品說明書所描述的一致,外包裝是否完整。2)注意用途 ( 適應症 )是否與自己的疾病或症狀相符。3)詳閱使用方法,應遵照醫師或藥師指示,或依照外盒、藥品說明書上的使用方法用藥。4)留意有哪些副作用或警語,服藥後有不適症狀或過敏反應 ( 如:皮膚紅疹、嘴唇或眼皮水腫、呼吸困難 )。5)勿合併使用多種同類或同成分的藥品,增加副作用及交互作用的風險。6)若持續使用指示藥及成藥 3 天未好轉,則應儘速就醫。

高壓電危害健康?你該知道的迷思

高壓電危害健康?你該知道的迷思#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現在可以回過頭來反思一下,明明電池也是用得好好的,為什麼我們要用高壓電?你看電池多安全啊!還可以隨身攜帶。問題是高壓電可以隨身攜帶嗎?先別提電池可能會爆炸,就說電池本身就不是什麼環保東西,即便進入回收系統,能再生的比例也有限,更別提能源轉換中的耗損以及電池本身的成本,而利用高壓電減少能源傳輸耗損的方式,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發現之一,這也是為何我們可以使用價格親民的穩定電力的理由。美國癌症協會(一個出版癌症權威期刊的組織)公開表示:目前並沒有確切的科學證據顯示高壓電纜產生的極低頻輻射(Extremely Low Frequency) 與癌症或其他疾病的關聯性。他們舉出了四個非常著名的動物實驗,把動物曝露在二到五萬倍於平時我們生活所處的磁場強度中觀察,結果這四個動物實驗中,有三個無法觀察到任何癌症機率的差異,甚至有些癌症機率反而降低了;而唯一看到甲狀腺癌機率上升的那個研究,也僅僅在雄性大鼠實驗中觀察到,而不論是雌性的大鼠或小鼠研究中依舊毫無斬獲。而世界衛生組織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是直接把超低頻輻射放進非游離輻射的範圍,該機構第80 號報告表示,極低頻輻射產生的電磁場強度約為0.01 ∼ 0.2 微特斯拉(μT),相較於我們每天必須「被曝露」的地磁強度25 ∼ 65 微特斯拉根本是微不足道的。雖然從1979 年開始,有人研究關於電磁波與各式小兒或成人癌症的關聯性,截至目前為止,在科學上還是找不到其間確切的關聯性。從環保的角度而言,雖然我們都聽過高壓閃電劈死人,但從來沒聽過高壓電所產生的極低頻輻射對環境會有什麼衝擊;從健康的角度而言,也沒有任何的疑慮。有時候我真的很想問:「你們真的搞得清楚自己在反什麼東西嗎?」現在是開放的社會,事實上絕大多數的資訊都是透明公開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先生曾經在鍵盤戰的時候脫口說出:「WHO的文獻下載全免費,是全球一流學者及衞生部長們的心血。」過去出版社為了賺錢,多半會築起一個叫做「入會費」的高額門檻,隨著這幾年資訊開放的風潮,加上作者成本轉嫁的結果,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都已經可以讓任何人免費取得了。如果你不相信政府,那就去讀科學論文;如果你不相信科學論文,那就自己去做實驗與測量。倘若你不會做實驗又不相信專家、不相信政府,而且也拿不出一丁點證據支持你的論點,難道要我們現在從「已知用火」(網路流行語,指像原始人一樣剛學會用火)開始反思這一切嗎?科學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無知是與生俱來的「偉大」力量。(本文摘自/怕輻射,不如先補腦/時報出版)

生命最初1千天滋養好 影響孩子健康50年

生命最初1千天滋養好 影響孩子健康50年#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媽媽從準備孕期到孩子2歲的「生命最初1000天」,是掌握孩子一生健康的黃金關鍵期,無論是幼年體格與智能的發展、疾病發病率到3、50 年後的健康狀況等,都深受母親身心健康影響甚鉅!但據台灣婦女健康學會日前針對全國千位婦女進行調查發現,台灣女性推估有185萬婦女,對「生命最初1000天」處於淺認知期,不知懷孕期的營養會造成寶寶未來非遺傳性疾病。台灣婦女健康學會日前針對全國1千多位婦女進行調查,發現超過3成在孕期有併發症的媽媽,不知道在「生命最初1000天」均衡的營養補充,可降低懷孕併發症。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鄭博仁醫師表示,成年人的健康狀態早在胎兒期即已設定完成,婦女應重視孕哺期營養均衡及胎兒生長評估,提早為胎兒出生後3、50 年的健康預做準備。孕期營養規劃好 減少妊娠併發症此外,懷孕亦被視為是婦女慢性疾病的預報站,懷孕期間的合併症,包括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2型、早產和子宮內胎兒成長遲滯等,將與爾後孕產婦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婦女若重視孕期營養規劃,可減少妊娠併發症發生,或降低妊娠併發症對婦女生產2、30 年後的不良健康影響。台灣許多媽媽是外食族,有營養不均的問題。鄭博仁醫師建議,在備孕、懷孕、哺乳三階段應均衡補充各種營養,例如:備孕期到孕前三個月可開始攝取葉酸,以保養造血功能,預防胎兒神經管受損;其次,懷孕中的婦女除了葉酸以外,也要注意會影響胎兒器官成長的DHA是否攝取足夠,並可多吃蔓越莓以防泌尿道方面疾病。至於產後哺乳的媽咪們,也需要持續注意DHA和體質攝取,注意哺乳期熱量攝取,並且依個人條件適當補充額外維生素A和碘。鄭博仁再度呼籲孕媽咪們,飲食要以天然食材為優先,避免加工過度的食品,還要保持適度運動,以維持良好健康。在營養補充部分,可選擇深綠色蔬菜、花椰菜、肝臟、肉類等食品補充葉酸及DHA,若每日攝取量不足,也可以搭配天然的保健食品,補充母體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