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

2024長庚永慶盃路跑 922四地同時開跑 邀請跆拳道國手黃映瑄擔任代言人 鼓勵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跑出健康

2024長庚永慶盃路跑 922四地同時開跑 邀請跆拳道國手黃映瑄擔任代言人 鼓勵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跑出健康#異位性皮膚炎

運動好處多,但鹹鹹的汗水有刺激性,讓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無法好好享受運動。為鼓勵這群病患養成運動習慣,促進身體健康,今年「長庚永慶盃路跑」特別邀請醫師提供安心運動的方式,同時邀請2021年成都世大運跆拳道女子46公斤級銀牌得主、也是長庚運動醫學公益計劃照護選手—黃映瑄擔任活動代言人,號召大家9/22全家一起來路跑。 長庚永慶盃路跑今年舉辦第15屆,三年前與長庚合作聯盟的台中大里仁愛醫院也首次參與,將在9/22上午與台北、嘉義、高雄四地同時開跑。台北會場在總統府前廣場舉行,台中會場在西屯區中央球場舉行,嘉義會場及高雄會場則分別結合故宮南院及澄清湖棒球場共同舉辦。分為休閒組及競賽組展開比賽,預計約有超過四萬人參加。 台北長庚醫院黃集仁院長在路跑前記者會表示,永慶盃路跑一直以『健康、公益、家庭日』為主軸,希望透過活動的辦理,呼籲國人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國民健康署賈淑麗副署長表示,政府深知預防重於治療的道理,鼓勵全民養成健康行為,才能真正活得健康、活得有品質。台北市政府體育局吳健羣副局長則強調,台北市政府自永慶盃路跑舉辦之初就一直擔任指導單位至今,顯示台北市政府對於市民健康的重視,在台北市政府體育局的投入下,市民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口比例在全國更是數一數二。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龔嘉德院長指出,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跑步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促進新陳代謝、強化肌肉骨骼、增強免疫力,以及減輕壓力和焦慮,好處相當多。台中的中央球場是全國最大的戶外運動專用場地,更可提供參賽者寬敞活動空間,歡迎大家踴躍參加跑出健康。 跆拳道國手黃映瑄受邀擔任今年路跑代言人,她分享過去參加路跑的經驗,認為除了可以在訓練以外的時間加強體能,也很喜歡和大家一起跑步的氛圍,享受戶外運動帶來的愉悅感,希望大家都能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注重身體健康。包括中華民國路跑協會陳華恒秘書長、明志科技大學劉祖華校長以及多家協辦單位代表等也都出席記者會,表達對長庚醫院這項活動的支持。 繼去年的肺癌移植議題,今年「長庚永慶盃路跑」將關懷面向投注在異位性皮膚炎。15歲的陳同學在記者會上表示,他從1歲開始就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嚴重時只要一動就會非常疼痛,加上外觀受到影響,無法與一般小朋友玩在一起。媽媽帶他跑遍大小醫療院所,試過各式各樣民俗療法,直到9歲在林口長庚經由皮膚科醫師協助和自己的配合下,症狀才逐漸獲得良好控制。 目前陳同學不但外觀明顯改善,也可以規律運動,還參加了學校的球隊。他呼籲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只要配合醫師醫囑,持之以恆的用藥及照顧自己的皮膚,症狀一定會獲得改善,也能擁有與一般人相同的生活。他對受邀參加今年永慶盃路跑感到相當開心,希望透過自身的經驗分享,鼓勵更多異位性皮膚炎病友追求更好的生活。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陳俊賓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發炎性皮膚病,常見於新生兒和幼兒期,在台灣平均每10個孩童就有1人罹患,會出現明顯的搔癢感和皮疹,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也給家長帶來極大困擾。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以及免疫系統異常等,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較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免疫調控失調,引發惡性循環發炎、皮膚屏障受損。 目前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包括局部外用免疫抑制劑和外用類固醇藥膏。中重度患者,則建議加上系統性治療,除了傳統的口服免疫抑制劑外,可考慮新興的生物製劑和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能更有效及安全地控制異位性皮膚炎,目前健保也已經有條件的給付。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張雅菁部主任建議,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平日應規則使用保濕劑,每天至少使用兩次,特別是在洗澡後。同時應選擇溫和不含香料和酒精的護膚品。在適度的運動後,盡快清洗汗液,並保持皮膚的水分,將有助於症狀的控制,讓病友也可以放心的從事運動,養成健康的運動習慣。 長庚醫院表示,民眾可至永慶盃路跑活動官網報名參加,今年特別採用南亞環保回收絲製作排汗材質的跑衣,除提升跑者舒適的穿著感受外,更是響應全球環保議題,同時落實本院ESG永續政策發展目標。長庚體系公益吉祥物「阿波」,當天會在現場和民眾互動拍照。協辦單位也會設置公益攤位,提供多種健康促進與癌症篩檢等活動,幫助路跑民眾提升健康知識,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逾2000人受惠!健保放寬6歲以上異膚病童生物製劑:年省40萬元藥費

逾2000人受惠!健保放寬6歲以上異膚病童生物製劑:年省40萬元藥費#異位性皮膚炎

今年8歲的小豪,自2歲起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不僅皮膚流湯流水,每天洗澡、睡覺甚至寫作業前,都要先進行抓癢儀式,家人還要「幫忙抓」1個小時以上,讓小豪媽媽心疼孩子從小就受苦⋯所幸,今年2月1日起健保放寬生物製劑,開放6歲以上中重度異膚患者可申請給付,成為兒童病患穩定控制病情的治療契機。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春節自我照護,食、衣、住、行注意事項一次掌握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春節自我照護,食、衣、住、行注意事項一次掌握#異位性皮膚炎

今年農曆春節有7天的長假,異膚病友能夠開開心心過好年,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特別邀亞東紀念醫院皮膚科專任主治醫師蔡雅竹,來為異膚病友提醒過年期間,食、衣、住、行等方面該注意哪些事項?同時為病友細心解答。 Q:過年期間,難免大魚大肉,異膚病友在飲食上該注意哪些飲食禁忌? 蔡雅竹醫師指出,在飲食指引方面,只要注重均衡,以天然食材為主,新鮮的奶、蛋、豆、魚、肉類五大類食物都應該攝取均衡。不需要額外補充廣告打很大的營養食品,也不必刻意吃補品,因為有時補品會讓身體的免疫狀態變得更混亂,不只瘦了荷包還會傷身,真的得不償失。 Q:異膚病友穿錯容易造成發汗悶熱,反而使皮膚癢的問題加重,但穿太少又怕會感冒,請問在穿衣選擇上,有什麼建議? 根據氣象署的資料顯示,過年期間又會再冷一波,在穿衣的方面,入春以來忽冷忽熱的天氣,早晚溫差大,對於異膚病友的衣服的添加真是一大挑戰。蔡雅竹醫師建議採洋蔥式穿法,到戶外可多加件背心或加一件外套;進室內時,要能穿脫容易的衣服。 Q:最近家家戶戶忙著大掃除,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友在面對打掃時的大量灰塵及塵蟎,恐導致病情惡化,請問在大掃除時,該注意哪些事項? 蔡雅竹醫師分析,灰塵及塵蟎確實是異膚的過敏來源,因此會建議打掃除時,千萬記得要佩戴口罩防止灰塵誘發異膚的癢感,也不要在這樣的環境久待,因為有時不只是皮膚會癢起來,甚至連帶引起呼吸道的過敏。 再來,蔡雅竹醫師強調,空氣清淨機不能省,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依賴三機的“富貴病”,包括:空氣清淨機、除濕機、冷(暖)氣機,應該要適時的使用。 Q:外出保養方面,異膚病友該注意哪些皮膚的保養問題? 過年期間,有許多人都有出國旅遊的安排,有些國家天氣很乾燥,即使沒有異膚的人,也會感覺到嘴巴、臉、手,都會覺得緊繃,因此到比較乾燥的地區,乳液一定記得要攜帶,因為異膚的乳液不容易找,平常習慣使用的乳液,一定要記得帶出門,而且補充的次數,可能要平常使用的次數再頻繁一些;而且,也要選擇比較滋潤的。 蔡雅竹醫師說明,發癢是整個異位皮膚炎的核心症狀,只要不要癢,就能避免後續的搔抓、皮膚苔蘚化等問題,所以止癢的控制夠快,確實是治療上決勝的關鍵。現在比較新的藥物治療趨勢,就是標靶型的藥物,像是小分子標靶口服藥物算是目前止癢速度相當快的藥物,小分子標靶口服藥,作用在皮膚癢的控制上是目前的主流,蔡雅竹醫師分享病友的經驗表示,就有病友平常吃得很穩定,但出遠門忘記帶在身上,結果大發作;也因為忘記帶藥在身上,突顯出藥物控制的重要性,因為平常規則服藥時,也許不會覺得有那麼重要,甚至以為自己的症狀已經好了,所以忘記隨身攜帶藥物,當一時也買不到,或是無藥可用的情況下,反而覺得能即刻控制住癢感的藥物格外重要。 蔡雅竹醫師提醒,異膚病友春節期間的自我照護重點還是在乳液,乳液很重要,要隨時補充,不能懶惰;出國,如果是去乾燥的國家,更是需要。此外,也不要盲目的食補,不要太多額外的添加物,天然食材最重要,但也不要緊張到什麼都不敢吃,該補充的營養成分還是要攝取。 最後,蔡雅竹醫師強調,該用藥時,一定要使用,但切忌使用成藥或是來路不明的藥物,或是自行停藥。只要能注意以上提到的食、衣、住、行重點,異膚病友不必擔心癢感發作,可以開開心心過年!

每天吞8顆類固醇比糖果多 小老闆治異膚竟釀白內障好灰心 大林慈濟妙手仁醫與生物製劑助重拾人生新希望

每天吞8顆類固醇比糖果多 小老闆治異膚竟釀白內障好灰心 大林慈濟妙手仁醫與生物製劑助重拾人生新希望#異位性皮膚炎

從事餐飲業的「小戴」年僅22歲就創業,年輕有為,但背後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辛苦。原來,小戴從小確診異位性皮膚炎,經常搔癢破皮流血、睡不好,不得已服用高劑量類固醇,曾經一天高達8顆,比同學吃的糖果更多,依然無法有效控制,長期更導致白內障,經手術才找回視力。幸好,小戴後來遇上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經評估後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症狀明顯改善,讓原本不再信任治療的心,重新點燃希望。 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共病多 賴寧生院長是國內免疫風濕醫療領域的先驅。他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頑固性濕疹,屬於慢性發炎、反覆發作、不具傳染性的皮膚疾病,主要因免疫細胞的發炎反應所導致,且症狀可能因皮膚障壁受損、外界病原及過敏原侵入、皮膚發炎反應而加劇。 異位性皮膚炎常見嚴重搔癢、皮膚乾燥、紅斑與丘疹,以及因反覆搔抓導致皮膚變厚變硬的苔癬化現象。特別是搔癢感,經常讓病友半夜睡不好、劇烈搔抓,不但造成皮破血流,增加感染的風險,長期睡不好也會影響生長發育與人格發展。 穩控中重度異膚 標靶藥物助及早精準抗發炎 賴寧生院長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發炎反應,治療以類固醇與抗發炎藥物為原則。許多人因擔心副作用而將類固醇視為毒蛇猛獸,這是不對的,其實,低劑量的類固醇能有效緩解異膚的發炎反應,長期且高劑量的用藥才需要謹慎評估。至於抗發炎藥物,不同種類有其不同的藥效極限,應依據疾病輕重程度,及早採取對應的治療,尤其更嚴重的頑固性或中重度異膚病友,建議採取標靶精準療法。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不僅要趁早,更要「有效」!賴寧生院長表示,「生物製劑」與「口服小分子藥物」等標靶藥物就像精靈炸彈,能精準鎖定引發乾癢和發炎的細胞激素,防止免疫發炎反應的進行,緩解中重度異膚急性的發炎、降低反覆復發的風險。 另一方面,免疫細胞具有學習的能力,即為「塑化理論」。若一開始治療中重度異膚,先給予抗發炎效果較差的治療,就像塑膠定型計畫,容易促使發炎細胞讓自己變得更壞;反之,若能在塑膠還未定型前加以阻撓,就能改變過敏免疫的反應模式,達到精準治療、調整體質的作用,預防其他更嚴重的頑固型過敏病變。 以上述病友「小戴」為例,綜合計算病灶面積、皮膚發紅、浮腫、抓痕與苔癬化程度等條件,臨床評估屬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使用傳統的類固醇藥膏、抗組織胺、免疫抑制劑等抗發炎藥物治療,改善效果有限,因此予以具標靶治療特性的生物製劑。經治療,小戴最困擾的搔癢感消失了,睡眠品質改善,生活品質也跟著大大提高,從原本對治療不抱任何希望,到現在充滿信心,終於等到穩控異膚的機會。 目前健保針對12歲以上青少年與成年的中重度異膚,已給付多種標靶治療藥物,至於年紀更小的異膚寶寶與兒童,目前也有適用的生物製劑可選擇。醫師呼籲異膚病友,不要放棄希望,多與醫師討論,一起戰勝異膚。

異膚病友彼此交流抗病心情,共創甜蜜、溫暖的聖誕回憶

異膚病友彼此交流抗病心情,共創甜蜜、溫暖的聖誕回憶#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於12月16日(六),於台南舉辦《迎接煥然異新的美一天 主動出煮意》病友活動。在聖誕節前一週,選在甜蜜城市舉辦甜點烘焙課程,格外的應景。活動當日,還有奇美醫院皮膚科鄭百珊醫師,為大家帶來健保放寬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給付條件至12歲以上的好消息。而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照護者,在面對面交流抗病心路歷程的過程,也逐漸撫慰彼此,曾因受嘲笑、異樣眼光而受傷的內心,在寒冷的冬天,為所有的異膚之友帶來又甜又暖的好心情。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丁淑敏秘書長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從小就要與難以忍受的癢感,以及遍佈全身的傷痕共存 過去因為無法有效控制異位性皮膚炎,這些疾病留下的痕跡,總是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從外而內、緩緩的侵蝕患者的內心與人生,容易導致患者憂鬱纏身,甚至是人生規劃受到阻礙。 與會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王小姐也分享,在高中、大學時期後,因為壓力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病況急轉直下,紅、腫、脫屑等病灶加劇,在皮膚狀況長期不穩定的情況之下,在社交、戀愛上變得更加不自信,甚至害怕未來的孩子會跟自己一樣,也有中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所幸,王小姐在穩定的照光與口服免疫調節劑治療後,總算符合健保給付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資格,且在用藥後隔日,癢感即刻獲得改善。看見在藥物的支持下,自身病灶的改變,王小姐也開始重拾對人際關係、人生的信心,逐步走向自在的「美」一天。 奇美醫院皮膚科鄭百珊醫師也鼓勵,許多患者因為過去的陰霾,個性上比較害羞、內向;也因為傳統治療的成效不佳,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感到悲觀。然而,今日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已經走向精準、有效控制的時代。鼓勵異膚患者逐步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或許可以先從與有相同抗病經驗的異膚之友交流開始,並且逐步走入社會。期盼在藥物的支持下,可以看見患者與照護者們自在的笑容,擊退異位性皮膚炎帶來的人生阻礙,勇敢的實踐自己的夢想。  

異位性皮膚炎治不好?醫:3~4成病患「做這件事」導致越來越嚴重

異位性皮膚炎治不好?醫:3~4成病患「做這件事」導致越來越嚴重#異位性皮膚炎

民眾對異位性皮膚炎並不陌生,但只有當事人才知道病症的痛苦,異位性皮膚炎的搔癢程度有如上萬隻螞蟻在皮膚上爬,有些病患更因為搔抓造成破皮流湯甚至細菌感染,就有病患從青少年罹患一直到大學都無法有效改善,甚至皮膚也因為長期搔抓造成外觀不佳而自卑,最後連找工作都受到影響。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皮膚科楊翔宇主治醫師表示,門診在看異位性皮膚炎第一名的困擾就是搔癢,當癢起來的時候如果沒有藥物處理,更是越抓越癢;由於異位性皮膚炎主要原因是體質造成,因此不少孩童時期就會發病,一旦癢起來對學習專注度甚至是睡眠品質都有很大影響。 嚴重會影響成人個性造成自卑退縮 其次,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會造成皮膚外觀有滲液狀態,如果加上搔抓,破皮又會更嚴重,而病灶往往會在頭、頸、手部等處,因此也會引起外觀不佳,很多孩子就會開始變得自卑、退縮,甚至影響到成人後的個性。 楊翔宇醫師門診就有一位男性病患,從青少年就有異位性皮膚炎,幾乎是父母壓著來看診,由於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治療,皮膚外觀不佳也讓他個性變得很害羞;大學畢業後找工作,因為病灶常因為流汗發作,久而久之也無法持續。 楊翔宇醫師說明,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有分外用、口服或光照,必須經過評估病狀的嚴重度來給予個人化用藥,不是每個人都一樣,但門診上有3~4成病患都是因為自己亂擦藥一直到沒效甚至更嚴重,才來門診求助。他強調,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本身皮膚屏障就有問題,如果亂擦藥很容易無法了解藥物的強度,反而導致肌膚更脆弱,疾病也更難控制。 病患首要困擾:搔癢難耐無法工作,新療法改善病灶達9成 以往異位性皮膚炎比較大的疑慮是擔心含有類固醇,長期使用會有副作用,但其實近幾年已有發展出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在大型研究上都已證實能夠在搔癢上快速改善,且超過一半的病患能改善病症達9成。 以上述這名患者來說,經過治療藥物在1、2週內就有明顯效果,不僅最困擾的搔癢沒有發作,連續治療1個月連病灶處都幾乎消失,不但可以重回工作崗位,也讓父母終於放心。 楊翔宇醫師強調,異位性皮膚炎發作的搔癢與外觀影響的痛苦,以及對生活的影響如睡眠品質不佳,是有可能導致嚴重的憂鬱、焦慮,甚至是心血管疾病,目前異位性皮膚炎已有很好的治療方法,一旦有病灶應盡快就醫,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他也提醒,異位性皮膚炎儘管無法根治,但只要平時多注意肌膚的保養,如保濕要擦無添加香料的乳液,貼身衣物盡量以純棉為主,維持良好作息,心理壓力不要太大,找對方法持續治療,就能夠控制病灶讓生活回歸正軌。 (圖/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皮膚科 楊翔宇主治醫師)

雨天騎車一滑腿撐地引骨折 40歲女長期用類固醇患骨鬆

雨天騎車一滑腿撐地引骨折 40歲女長期用類固醇患骨鬆#異位性皮膚炎

長期服用類固醇控制疾病,年紀輕輕骨鬆找上身!1名40多歲女性,因體質長年受到異位性皮膚炎所苦,一直使用類固醇控制病況,某日雨天騎車,輪胎壓到路面標線突然一滑,直覺用左腳撐地穩住車身,馬上覺得腿部疼痛,就醫檢查確認脛骨骨折,手術後檢測骨密度,竟然年紀輕輕就罹患骨質疏鬆症。 骨鬆不是年長者專利 長期服用類固醇也要定期檢測骨密度 臺北榮總骨科部脊椎外科主治醫師姚又誠表示,停經後女性、65歲以上女性、70歲以上男性,都是骨鬆高風險族群,但骨鬆不是高齡專利,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等免疫性疾病,需長期服用類固醇控制免疫力,也很容易導致骨質流失,可能在30至40歲左右,就不知不覺罹患骨鬆。 姚又誠醫師補充,40歲個案沒有發生車禍,僅用腳撐地面,腿部脛骨就發生骨折,手術接骨當下鎖骨釘時,就察覺骨質不如一般人牢固,使用石膏輔助固定時間也比較久,DXA骨密度檢測發現T值僅-2.7,年紀很輕就罹患骨鬆,手術後立刻用骨鬆藥物約1年,促進骨質快速生成,目前生活恢復往常能騎車通勤。 骨密度T值小於-2.5即罹患骨鬆 治療第一線用藥抑制骨質流失 姚又誠醫師強調,不論年齡為何,只要是骨鬆高風險族群,就應與醫師討論,是否規律接受DXA骨密度檢測,一旦骨密度T值小於-2.5,就確診罹患骨鬆,首先會做骨折風險評估,如果評估發現具有高風險,甚至已經有骨折跡象,最好馬上用藥展開治療,目前有兩種機制藥物,協助穩定與增加骨密度。 姚又誠醫師說明,身體維持骨頭新陳代謝,有噬骨與成骨兩種機制,破壞舊骨長出新骨,原則上兩種機制保持穩定,但骨鬆患者往往噬骨速度太快,新生成骨頭速度趕不上,健保第一線骨鬆藥物,就是抑制噬骨作用阻擋骨質流失,假使治療效用不佳,病患再次發生骨折,就可使用第二線促進骨質生成藥物。 骨生成藥物能快速提升骨密度 骨鬆嚴重可考慮儘早使用 姚又誠醫師補充,雖然促進骨質生成藥物在台灣是第二線用藥,但國際醫學界已經發現,如果嚴重骨鬆患者應直接使用骨生成藥物治療,來快速提升骨密度。且骨鬆患者手術前,也可先利用骨生成藥物快速提高骨質,能夠讓骨釘與鋼板鎖定更牢靠,手術出血也能減少,術後癒合與恢復比較好,所以如果手術病人經濟許可,會建議自費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增加手術預期效果。 治療骨鬆最怕自行中斷用藥打回原型 營養補充與增加肌肉也很重要 姚又誠醫師提醒,臨床經常有骨鬆病患,治療一段期間確認骨密度回升,對於降低骨折風險相當開心,卻覺得規律回診很麻煩,或混淆軟骨保養品,甚至用了偏方,就自行停止就醫,讓骨頭沒有了藥物保護,骨質再次快速流失,讓骨密度回到治療前,然而保護骨質必須長期治療,不能隨意中斷用藥。 姚又誠醫師也說,維護骨頭健康除了用藥外,營養補充也非常重要,每天鈣質攝取量最好在1200至1500毫克,如果已有骨鬆性骨折,最好要在1500毫克以上,維生素D則要攝取800 IU以上,同時也要配合適量肌力訓練,如果身體肌肉量不足,很容易發生意外跌倒,骨鬆病患經常伴隨著肌肉不足。 骨科與新陳代謝科攜手對抗骨鬆 提醒高風險病患注意骨質狀況 姚又誠醫師提到,骨鬆已是普遍認知的慢性病,臺北榮總同時在骨科與新陳代謝科,都在密切關心高風險族群骨質狀況,評估高齡長者骨折風險外,具有特定疾病年輕族群,也會提醒注意骨質狀況,正在治療骨鬆患者,都會有個管師隨時追蹤病患用藥狀況,也會定期提醒回診,確保病人能穩定維持骨頭健康。 (圖/臺北榮總骨科部脊椎外科主治醫師 姚又誠醫師)

神經醯胺有什麼好處?口服有效嗎?皮膚科醫師親解功效、副作用、怎麼吃

神經醯胺有什麼好處?口服有效嗎?皮膚科醫師親解功效、副作用、怎麼吃#異位性皮膚炎

秋冬換季皮膚易乾癢、流失水分,更需勤勞保濕!醫師指出,想選用有保濕功效的保養品,可選擇含有「神經醯胺」成分的產品,相較A酸、A醇、玻尿酸等明星成分,到底神經醯胺是什麼?建議哪些人使用?口服神經醯胺會造成失智症風險又是真的嗎?《優活健康網》針對神經醯胺正確保養觀念,整理6大QA一篇看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