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

冬至進補更健康 熱量、脂肪不過量

冬至進補更健康 熱量、脂肪不過量#進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明日就是冬至,傳統習俗上,民眾都會在冬至那天吃湯圓應景,或進補調養身體,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都是暖身子的美味,但又害怕體重會多個幾公斤,到底要如何吃得健康、開心、無負擔?童綜合醫院營養師陳愉捷表示,吃薑母鴨、羊肉爐等鍋物時,多數人習慣搭配沙茶醬或特製醬料,這些醬料幾乎都含有大量的脂質、熱量、鈉。當熱量攝取過多,運動量不足時,身體會將能量轉變為脂肪儲存,造成體重上升;攝取過量的鈉,易造成血壓偏高,建議在飲食上減少、避免使用沾醬,並多選用新鮮食材,少吃火鍋料餃類。吃火鍋時也要少喝湯,如果要喝就要趁早,因為湯頭在滾煮過一些高普林食材後,食材中的普林會溶合到湯中,而高蛋白、高脂肪飲食也都會使體內尿酸含量上升,增加痛風發生率,因此,吃火鍋時可多吃青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及飽足感。陳愉捷營養師表示,麻油一直是婆婆媽媽入菜愛用的食材,不過儘管麻油對身體有益,還是要注意用量,因為麻油仍屬於油脂類,每一公克9大卡,若是使用過量則易有肥胖的問題產生。陳愉捷營養師呼籲,冬令進補暖身,也需注意酒精攝取量,成年男性每天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女性每天不超過1個酒精當量(1個酒精當量 = 2份脂肪 = 90Kcal = 360Cc.c.啤酒 = 150c.c.葡萄酒 = 24c.c.高粱酒);更要多喝白開水,促進體內新陳代謝、降低尿液濃度、預防結石發生、增加尿酸排出,避免愈補愈傷身。(照片提供/童綜合醫院)

國人冬天愛進補 醫師籲應視體質

國人冬天愛進補 醫師籲應視體質#進補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當時節進入「冬至」,國人喜歡進補滋腎,依習俗大家習慣在此時進補。署立台中醫院中醫科醫師邱瓊慧就表示,天氣愈冷愈適合補腎,特別是補腎陽。但不是每個人都用同一種方法進補,千萬不要有「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錯誤想法。邱瓊慧指出,補身也要吃對食材,要怎麼補也是有學問的,像是在膳食中多加溫性、熱性的食品,可以提高身體的耐寒能力。在冬季的膳食中可多加溫性、熱性的食材,像是小麥、豌豆、玉米等穀類,韭菜、大蒜、黃花菜等蔬菜,肉類則是羊肉、牛肉、鱔魚、鯉魚、鰱魚及蝦等海產。邱瓊慧更強調,所謂「藥補不如食補」,因此,食補在冬季調養中就顯得特別重要。藥補需依個人體質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議最好先請教專業人士,如中醫師,再根據個別體質選用相應的滋補食品及調養藥品。(圖片來源:署立台中醫院提供)

薑母鴨、燒酒雞補身 小心不適「胰」

薑母鴨、燒酒雞補身 小心不適「胰」#進補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天氣冷,國人大多喜歡食補,食補又以薑母鴨、燒酒雞最常見。而許多民眾認為「加酒」會更補,不但可以暖身、也是一大享受。但注意囉!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飲酒取暖」。一名45歲有酒精性肝炎、慢性胰臟炎病史的男性病患,因天氣冷所以常吃燒酒雞或薑母鴨來補身體,而這些食療補品又多屬高油之飲食,下肚後就造成了急性胰臟炎,甚至澱粉脢及解脂脢都超過正常值的3倍。署立台中醫院副院長洪弘昌就表示,患有酒精性肝炎、慢性胰臟炎、消化道潰瘍的患者,加了酒的飲食及高油脂食物都不適宜飲食。洪弘昌說,喝了使用酒烹煮的薑母鴨,其實就是在喝酒及攝取油脂,尤其是大量的進食,所以才會引發急性併慢性胰臟炎。因此建議民眾,在烹煮這些食療補品時可以避免添加酒精類飲品,有消化道潰瘍的民眾也應儘量避免過於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油脂的用量也是烹煮時應該注意的。署立台中醫院營養師張佳樺也特別提醒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在食用補品時應特別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補品,同時更應注意勿食用過多,造成身體的額外負擔,補身不成反傷身。(圖片來源:署立台中醫院提供)

為助貧困家庭 公益團體發物資

為助貧困家庭 公益團體發物資#進補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幫助貧窮家庭的生活,解決其物資貧乏的情況,日前,南投縣草屯鎮聖音慈善基金會舉辦,冬令濟助物資發放貧困家庭活動,發放包括白米、米粉、罐頭、飲料等等物資,希望改善貧困家庭的生活品質,基金會更期待,希望透過此活動能拋磚引玉,引來更多善心人士,幫助社會更加美好。基金會表示,活動當天除發放豐沛民生物資,也請來數間診所之醫生到場衛教宣導外,還邀請美髮師來義剪,而志工當天一早也準備食材提供熱騰騰的愛心餐點,希望能為草屯鎮貧困家庭及貧苦獨居老人營造最溫暖的冬天。 其中,草屯鎮鎮長洪國浩也到場親自發放物資,各里里長也共襄盛舉。而基金會指出,這次活動只是拋磚引玉,希望藉此活動激發社會大眾更多的愛心,來幫助這些弱勢團體,使他們能感到社會的溫暖,日後他們有能力時,能幫助更多的人。(圖片來源:由南投縣草屯鎮聖音慈善基金會提供)

對症下「補」 才不會愈補愈大洞

對症下「補」 才不會愈補愈大洞#進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又到了冬天進補的季節,但是你補對了嗎?中醫師提醒,每個人的體質有寒熱的不同,藥膳也一樣有寒熱等藥性的區別,不能「一視同仁」看待藥膳而毫無忌口的吃,最好根據個人體質、氣候變化而食用不同性質的藥膳,否則補過頭反而傷身。而且一般藥膳補品的熱量都比較高,建議怕胖的朋友要適量食用。小心補錯的話反而愈補愈大洞!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阮膺旭說,以中醫的觀點而言,天氣逐漸轉寒冷,人體之氣隨著四季的節氣而轉換,氣血在這個季節會比較虛弱,必須注意調理以因應寒冷氣候的變化,食用藥膳做為「補氣」、「補血」強筋健骨之用,甚至巧用藥膳來減輕症狀、病情。藥膳最為獨道之處,可用於舒緩咳嗽、經痛、四肢冰冷等等症狀,有些簡單的藥膳普遍於日常生活中,例如四神湯、薏仁粥、十全大補湯、桂圓紅棗茶等。阮膺旭表示,中醫將人體視為一個整體性的有機體,五臟六腑互動如同網絡般相關連,強調「預防重於治療」,因此,不是等到人體那一部分生病了才去醫治,藥膳在此時即發揮治未病的功能,要適時調理人體健康,適時適當的用藥膳強化免疫功能。秋冬時期,較多「氣虛」之症,多有氣短、失眠、心慌意亂、四肢無力、子宮脫垂等症狀,藥膳可用人參、太子參、黃耆、蓮子、黑木耳、黨參等材料燉煮食物。而「陽虛」則有功能失調的現象,包括手腳冰冷、腰痠、女性白帶、男性早泄、夢遺等症狀,建議可以食用杜仲、菟絲子等藥膳食品。 常見於中老年人、慢性病人的「陰虛」,易出現口乾渴、夜汗、潮熱、眼睛乾澀、乾咳等等病症,則可應用百合、女貞子、黃精、玉竹、西洋參等藥膳食物。女性較易有「血虛」之症,則容易心悸,臉色萎黃、貧血、經痛,可用補血的藥膳,例如當歸、熟地、何首烏、龍眼肉、十全大補湯等進補。 阮膺旭提醒,藥膳雖然普遍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是藥物不是食物,有它一定的適應症,要服用藥膳之前,建議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才不會越補越大洞。

感冒進補好得快? 當心反而更嚴重

感冒進補好得快? 當心反而更嚴重#進補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近日高溫炎熱,冷氣房進進出出,十分容易引起感冒,而預防感冒的方法很多,也有很多偏方。有人說多吃維他命C、維他命B群等,可以增強抵抗力,也有人說吃薑母鴨、麻油雞來進補,感冒會好得快,或是直接到藥局買抗生素服用,好得更快等,台中林新醫院感染科主任翁青筠表示,這些都是錯誤觀念,反而會讓病情更嚴重。翁青筠主任表示,一般感冒通常會出現喉嚨腫痛、鼻涕、痰液黃稠、及發高燒等情況,如果這時候再吃薑母鴨、麻油雞等進補,會因為太燥熱反而讓喉嚨發炎、感冒加重,所以在感冒期間,不宜進補,像是人參、當歸、黃耆及麻油等,都應避免,以免讓病情更加嚴重。至於吃抗生素可以讓感冒好得快的說法,翁青筠主任表示,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事實上抗生素不能治療感冒。因為感冒是病毒所引起的疾病,而抗生素則是用來治療細菌所引起的病症,例如肺炎、鼻竇炎、中耳炎等,怎麼可以用對抗細菌的藥物來治療病毒呢?這是很大的錯誤。翁青筠主任強調,一般人認為應該多吃維他命C、維他命B群,除了可以預防感冒之外,還可以增強抵抗力,讓感冒痊癒得更快,但是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其實維他命C具有抗氧化功能,可以延緩老化並防止退化疾病,卻沒有預防感冒的功能。至於維他命C與維他命B群的攝取,可以從深綠色蔬菜、豆類食物、動物肝臟、魚等食物中攝取,所以從天然的食物當中,就可以攝取多元化的營養成分,因此不需要額外攝取,且維他命C及B群吃多了對身體都沒有幫助。有感冒民眾還是要找醫師診斷,並多休息、多喝溫熱開水、飲食均衡。

現代人營養多過剩 進補過頭反傷身

現代人營養多過剩 進補過頭反傷身#進補

冬天是吃補的季節,國人愛吃補,常說「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一年四季都會藉故補補身體,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更是如此,但對營養充足的現代人來說,「冬令進補」真的有必要嗎?阮綜合醫院營養室陳香吟主任說,國人進補有歷史社會背景因素,在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大多是做勞力工作,加上物資缺乏,一般人難得吃到肉類,只有在秋收、農餘或過年期間,才有機會燉補、吃補品,也因此有「強身、治病」的說法。但台灣已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對飲食營養不虞匱乏,甚至過剩的現代人來說,「進補」前應先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況,以免造成身體負擔,補身不成反而傷身。陳香吟主任表示,以補品中最常出現的食材─米酒來說,其作用是使藥材裡有效成份釋出,促使人體血液擴張、袪寒保暖,但過多的酒精會使血壓上升,並抑制尿酸排出,對高血壓、痛風的患者,食用含米酒的補品,可能會使病情惡化,對肥胖者來說,一公克酒精含七大卡熱量,更不可掉以輕心。補品的主要材料多是以肉類或內臟類為主,都是屬於高膽固醇、高普林高油脂的食物,許多研究證明,膽固醇及飽和脂肪是造成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的主因,高普林食物更是痛風大敵。陳香吟主任指出,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患者在選擇肉類時,應儘量選擇脂肪含量少的,如魚、雞肉,補湯上浮出的油要先撥開再取用,控制油量攝取,痛風患者不要喝熬煮過濃湯、雞精,少吃香菇、內臟類、胚芽和乾豆類。最重要仍是要提醒,在現代社會,平日飲食不虞匱乏,不須在冬令進補時期大吃大喝,均衝飲食遵守一多(多纖維)二少(少油、少鹽)三動(333好習慣)的原則,才是健康之道。

天冷進補好過癮 當心痛風發作!

天冷進補好過癮 當心痛風發作!#進補

天寒勤進補,當心痛風又來報到!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蔡睿安發現最近營養門診,多了不少關節疼痛來尋求飲食諮詢的病人,原來是今年冷天氣多,燉補的高熱量再加上喝酒,結果讓尿酸一路攀升,建議大家酌量攝取蛋白質並且少喝酒,才能避免痛風再發作。蔡睿安說,冬天進補是許多人的最愛,但太常燉補,飲食高熱量、高蛋白,也讓痛風發作的情形增加。為何會造成痛風?她指出,因食物中的核蛋白質,經腸胃道消化產生普林,普林在肝臟代謝成尿酸,尿酸再由腎臟排出體外,如果尿酸沈積在體內,就會造成痛風,發作起來可真是不好受。想要預防痛風,蔡睿安建議大家要調整飲食的習慣。她表示,首先蛋白質不要攝取過量,衛生署建議豆蛋魚肉類每日4份及奶類每日1~2份。蛋及低脂奶類、豆製品所含的普林量較低,建議可多選擇此類食物。關於痛風患者不可以吃豆製品的說法,並不正確。其實除了黃豆本身及黃豆芽普林含量較高外,豆腐在製造過程中已加水稀釋十倍,普林含量減少許多,且不含膽固醇及飽和性脂肪酸。所以豆製品可是痛風患者優良蛋白質的選擇之一。蔡睿安表示,普林含量高的食物還有內臟類、胚芽、芽菜類、蘆筍、香菇、肉湯、雞精、酵母粉。熬煮的湯頭普林含量會特別高,因此要少喝補湯及火鍋湯底。此外,高量油脂會抑制尿酸排泄,痛風病人應該避免吃油炸、油煎食物。而酒精代謝產物乳酸會影響尿酸排泄,在痛風急性期時,應避免飲酒,每日至少飲用2000毫升的水,則可幫助尿酸的排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