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

對症下「補」 才不會愈補愈大洞

對症下「補」 才不會愈補愈大洞#進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又到了冬天進補的季節,但是你補對了嗎?中醫師提醒,每個人的體質有寒熱的不同,藥膳也一樣有寒熱等藥性的區別,不能「一視同仁」看待藥膳而毫無忌口的吃,最好根據個人體質、氣候變化而食用不同性質的藥膳,否則補過頭反而傷身。而且一般藥膳補品的熱量都比較高,建議怕胖的朋友要適量食用。小心補錯的話反而愈補愈大洞!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阮膺旭說,以中醫的觀點而言,天氣逐漸轉寒冷,人體之氣隨著四季的節氣而轉換,氣血在這個季節會比較虛弱,必須注意調理以因應寒冷氣候的變化,食用藥膳做為「補氣」、「補血」強筋健骨之用,甚至巧用藥膳來減輕症狀、病情。藥膳最為獨道之處,可用於舒緩咳嗽、經痛、四肢冰冷等等症狀,有些簡單的藥膳普遍於日常生活中,例如四神湯、薏仁粥、十全大補湯、桂圓紅棗茶等。阮膺旭表示,中醫將人體視為一個整體性的有機體,五臟六腑互動如同網絡般相關連,強調「預防重於治療」,因此,不是等到人體那一部分生病了才去醫治,藥膳在此時即發揮治未病的功能,要適時調理人體健康,適時適當的用藥膳強化免疫功能。秋冬時期,較多「氣虛」之症,多有氣短、失眠、心慌意亂、四肢無力、子宮脫垂等症狀,藥膳可用人參、太子參、黃耆、蓮子、黑木耳、黨參等材料燉煮食物。而「陽虛」則有功能失調的現象,包括手腳冰冷、腰痠、女性白帶、男性早泄、夢遺等症狀,建議可以食用杜仲、菟絲子等藥膳食品。 常見於中老年人、慢性病人的「陰虛」,易出現口乾渴、夜汗、潮熱、眼睛乾澀、乾咳等等病症,則可應用百合、女貞子、黃精、玉竹、西洋參等藥膳食物。女性較易有「血虛」之症,則容易心悸,臉色萎黃、貧血、經痛,可用補血的藥膳,例如當歸、熟地、何首烏、龍眼肉、十全大補湯等進補。 阮膺旭提醒,藥膳雖然普遍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是藥物不是食物,有它一定的適應症,要服用藥膳之前,建議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才不會越補越大洞。

感冒進補好得快? 當心反而更嚴重

感冒進補好得快? 當心反而更嚴重#進補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近日高溫炎熱,冷氣房進進出出,十分容易引起感冒,而預防感冒的方法很多,也有很多偏方。有人說多吃維他命C、維他命B群等,可以增強抵抗力,也有人說吃薑母鴨、麻油雞來進補,感冒會好得快,或是直接到藥局買抗生素服用,好得更快等,台中林新醫院感染科主任翁青筠表示,這些都是錯誤觀念,反而會讓病情更嚴重。翁青筠主任表示,一般感冒通常會出現喉嚨腫痛、鼻涕、痰液黃稠、及發高燒等情況,如果這時候再吃薑母鴨、麻油雞等進補,會因為太燥熱反而讓喉嚨發炎、感冒加重,所以在感冒期間,不宜進補,像是人參、當歸、黃耆及麻油等,都應避免,以免讓病情更加嚴重。至於吃抗生素可以讓感冒好得快的說法,翁青筠主任表示,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事實上抗生素不能治療感冒。因為感冒是病毒所引起的疾病,而抗生素則是用來治療細菌所引起的病症,例如肺炎、鼻竇炎、中耳炎等,怎麼可以用對抗細菌的藥物來治療病毒呢?這是很大的錯誤。翁青筠主任強調,一般人認為應該多吃維他命C、維他命B群,除了可以預防感冒之外,還可以增強抵抗力,讓感冒痊癒得更快,但是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其實維他命C具有抗氧化功能,可以延緩老化並防止退化疾病,卻沒有預防感冒的功能。至於維他命C與維他命B群的攝取,可以從深綠色蔬菜、豆類食物、動物肝臟、魚等食物中攝取,所以從天然的食物當中,就可以攝取多元化的營養成分,因此不需要額外攝取,且維他命C及B群吃多了對身體都沒有幫助。有感冒民眾還是要找醫師診斷,並多休息、多喝溫熱開水、飲食均衡。

現代人營養多過剩 進補過頭反傷身

現代人營養多過剩 進補過頭反傷身#進補

冬天是吃補的季節,國人愛吃補,常說「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一年四季都會藉故補補身體,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更是如此,但對營養充足的現代人來說,「冬令進補」真的有必要嗎?阮綜合醫院營養室陳香吟主任說,國人進補有歷史社會背景因素,在過去的農業社會,人們大多是做勞力工作,加上物資缺乏,一般人難得吃到肉類,只有在秋收、農餘或過年期間,才有機會燉補、吃補品,也因此有「強身、治病」的說法。但台灣已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對飲食營養不虞匱乏,甚至過剩的現代人來說,「進補」前應先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況,以免造成身體負擔,補身不成反而傷身。陳香吟主任表示,以補品中最常出現的食材─米酒來說,其作用是使藥材裡有效成份釋出,促使人體血液擴張、袪寒保暖,但過多的酒精會使血壓上升,並抑制尿酸排出,對高血壓、痛風的患者,食用含米酒的補品,可能會使病情惡化,對肥胖者來說,一公克酒精含七大卡熱量,更不可掉以輕心。補品的主要材料多是以肉類或內臟類為主,都是屬於高膽固醇、高普林高油脂的食物,許多研究證明,膽固醇及飽和脂肪是造成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的主因,高普林食物更是痛風大敵。陳香吟主任指出,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患者在選擇肉類時,應儘量選擇脂肪含量少的,如魚、雞肉,補湯上浮出的油要先撥開再取用,控制油量攝取,痛風患者不要喝熬煮過濃湯、雞精,少吃香菇、內臟類、胚芽和乾豆類。最重要仍是要提醒,在現代社會,平日飲食不虞匱乏,不須在冬令進補時期大吃大喝,均衝飲食遵守一多(多纖維)二少(少油、少鹽)三動(333好習慣)的原則,才是健康之道。

天冷進補好過癮 當心痛風發作!

天冷進補好過癮 當心痛風發作!#進補

天寒勤進補,當心痛風又來報到!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蔡睿安發現最近營養門診,多了不少關節疼痛來尋求飲食諮詢的病人,原來是今年冷天氣多,燉補的高熱量再加上喝酒,結果讓尿酸一路攀升,建議大家酌量攝取蛋白質並且少喝酒,才能避免痛風再發作。蔡睿安說,冬天進補是許多人的最愛,但太常燉補,飲食高熱量、高蛋白,也讓痛風發作的情形增加。為何會造成痛風?她指出,因食物中的核蛋白質,經腸胃道消化產生普林,普林在肝臟代謝成尿酸,尿酸再由腎臟排出體外,如果尿酸沈積在體內,就會造成痛風,發作起來可真是不好受。想要預防痛風,蔡睿安建議大家要調整飲食的習慣。她表示,首先蛋白質不要攝取過量,衛生署建議豆蛋魚肉類每日4份及奶類每日1~2份。蛋及低脂奶類、豆製品所含的普林量較低,建議可多選擇此類食物。關於痛風患者不可以吃豆製品的說法,並不正確。其實除了黃豆本身及黃豆芽普林含量較高外,豆腐在製造過程中已加水稀釋十倍,普林含量減少許多,且不含膽固醇及飽和性脂肪酸。所以豆製品可是痛風患者優良蛋白質的選擇之一。蔡睿安表示,普林含量高的食物還有內臟類、胚芽、芽菜類、蘆筍、香菇、肉湯、雞精、酵母粉。熬煮的湯頭普林含量會特別高,因此要少喝補湯及火鍋湯底。此外,高量油脂會抑制尿酸排泄,痛風病人應該避免吃油炸、油煎食物。而酒精代謝產物乳酸會影響尿酸排泄,在痛風急性期時,應避免飲酒,每日至少飲用2000毫升的水,則可幫助尿酸的排泄。

現代人多「多吃少做」 進補要適度

現代人多「多吃少做」 進補要適度#進補

冬天到寒流來襲,常讓人冷得直打哆嗦,為去寒保暖,國人多會選擇進補來抗寒,但你補的方式對嗎?實際上,補方應視體質不同而有平補、溫補或涼補的差別,豐盛的十全大補湯未必適合每個人。阮綜合醫院營養室陳香吟主任說,農業社會中,因為只有在冬至和農曆年間才有機會吃到大魚大肉,當時的人工作型態多屬「少吃多做」型,體質以虛寒者為多,自然需要進補。但現代人卻是「多吃少做」型,生活既然習慣改變,冬至就沒有必要再補,但因傳統很難扭轉,時間到了大家還是會張羅一番。首先要澄清的是,並不是人人都適合進補,以平補的四君子湯、四神湯,或涼補的麥門冬湯、知柏地黃丸來應景。陳香吟主任表示,喜歡吃炸雞、薯條的小朋友,或常有口臭、便秘、口瘡、失眠、心浮氣躁、口苦、口乾舌燥困擾者,就絕對不能再吃補,即使是涼補也要敬謝不敏,否則火上加油,會越補越糟。反倒是體質虛寒者,可以藉天氣轉寒而以溫補的方式來調理,比較不會上火。平時四肢冰冷、畏寒、怕風、會頭暈、常腹瀉、氣短易喘、不喜說話、精神萎靡、稍微動一下便有氣無力者,就是需要在冬至好好補一補的人。大家常吃的大眾化進補食品分為薑母鴨、燒酒雞、羊肉爐,但吃多了可能產生三個營養問題,一是是攝取過量肉類,二是油脂含量過高,三是青菜攝取不足。這些食品湯中油脂含量高,有些還刻意將肉加入麻油先爆炒,所含油脂就更高,肉類攝入過量對腎臟是一種負擔。現代人飲食豐富,反而有營養過剩的危機,冬季不一定要進補;只要注意飲食節制,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並配合適當的運動及正常的生活作息,才能常保健康。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可先和營養師討論了解如何選擇冬令飲食。在大快朵頤之際,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才是安身保命的上上策。患慢性病者,冬令進補時請

吃太補長痘痘 飛梭雷射療程助改善

吃太補長痘痘 飛梭雷射療程助改善#進補

時序進入冬季,又到了冬令進補的季節,雖然溫補的確有禦寒的功效,卻常發生女性為了改善手腳冰冷,吃了過多的麻油雞、羊肉爐、薑母鴨或麻辣火鍋,造成身體太過燥熱,導致補過頭的狀況產生,反而讓臉上痘痘狂冒,出現「寒冬痘痘症」的肌膚危機。為了治癒好惱人的青春痘,避免留下痘疤,此時許多民眾會求助於飛梭雷射等療程,修復組織與增生膠原蛋白來消除痘痘與痘疤,同時也可搭配淨膚雷射療程,均勻膚色,讓整張臉更白皙透亮。皮膚專科醫師謝孟芸表示,想解決痘疤問題,以往傳統使用的磨皮雷射療程,因破壞範圍較深較廣,照顧較為不易,恢復期長且容易造成反黑,但隨著醫學進步,現在治療痘痘問題時,可以選擇飛梭雷射療程,其採用分段式治療的概念,使用垂直模式,類似鑿深井的方式,把雷射能量打進問題肌膚裡,以光熱能使肌膚產生凝固性壞死,刺激組織新生膠原蛋白,皮膚變得較緊實,除可治療痘疤、縮小毛孔外,還可改善細紋。相較於傳統磨皮雷射療程,飛梭雷射療程並不會製造皮膚表面傷口,僅會產生輕微皮膚泛紅現象,約持續3至7天,但因可立即上妝,故可以妝來遮蓋,對生活影響不大,反黑現象也較少,是許多痘痘族的選擇之一。針對困擾許多民眾的色素型痘疤,謝孟芸醫師則表示,可以利用屬於溫和、非侵入式,用以治療色素沉澱的淨膚雷射療程進行改善。謝孟芸醫師指出,飛梭雷射與淨膚雷射療程兩者,對於痘痘肌可分別進行不同面向與時期的治療,當痘痘仍處於發炎期或是粉刺期時,可以先用淨膚雷射療程加以改善,等到痘痘痊癒的差不多,遺留下來的痘疤凹陷可適用飛梭雷射療程,色素沉澱則可選用淨膚雷射療程,如此搭配治療,效果不錯。謝孟芸醫師表示,不論是飛梭雷射或是淨膚雷射療程,都是以較漸進與溫和的方式加以改善肌膚,故皆約需5次的治療過程,而淨膚雷射約兩週可施打一次,飛梭雷射療程與療程間需較長修復時間,約一個半至兩個月可施打一次。謝孟芸醫師說,淨膚雷射療程除了治療目的外,其實也可做為日常的肌膚保養。密集完成初期治療後,為維持效果,可在夏天一至兩個月,冬天二至三個月施打一次,繼續改善毛孔粗大、皮膚鬆弛、膚色黯沉等肌膚小問題。

體質燥熱亂進補 小心腸胃道出血

體質燥熱亂進補 小心腸胃道出血#進補

一波波冷氣團到來,讓人想吃熱食暖身,麻辣鍋、薑母鴨、羊肉爐生意超夯,中醫師提醒,天氣寒冷導致血管收縮,流感、氣喘、中風、心肌梗塞病人爆增,如果不當進補、飲食過量,可能愈補愈糟糕,引發腸胃道不適甚至出血。(圖:補湯可以冬季吃,但體質燥熱的人適量即可)最近氣溫低,且又有新一波寒流要來襲,臺中慈濟醫院急診室腸胃道出血病人最近增加兩到三成,急診室主任黃正金醫師指出,這是整個冬季寒流來襲時最常見的問題。中醫部黃仲諄醫師曾經在兩周內,接連遇到五例痔瘡出血個案,全是熱性體質卻大啖羊肉爐的結果。黃仲諄指出,天冷血管收縮,體質燥熱者一旦久坐不運動、生活作息紊亂常熬夜、飲食進補不當、麻辣鍋吃太多等,很容易導致體內「火氣」上升,再進補「過頭」,就可能造成血壓升高、煩躁不安、便祕、痔瘡出血、腸胃道出血等問題。另外,冬天也要避免出大汗的運動,微微出汗,讓身體發熱即可,如: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都是冬季舒展筋骨,調氣調神的良方。黃仲諄醫師解釋,中醫理論認為冬季人體應強調腎氣的固護,保養最重要的概念則是「養陰」,講求「閉藏」儲存能量的概念,因此飲食與運動都要適量就好。

強筋壯骨補腎陽 冬令該怎麼補?

強筋壯骨補腎陽 冬令該怎麼補?#進補

每年的冬至,家家戶戶有吃湯圓的習俗,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呂友文表示,湯圓因為是糯米為主的食材,比較不易消化,對有胃疾患者不宜多吃,如果湯圓少量,但加點蓮子、百合等中藥材做成甜湯,不但好吃,也有潤肺、提升內臟活力的功能;另外,冬至之後,陽氣初生,補冬可選擇強壯筋骨的藥膳吃吃,取代麻油雞、薑母鴨的傳統冬至食補。中醫部主任呂友文表示,冬至,又稱「賀冬」、「冬節」,在冬至節,中國北方有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南方某些地方有冬至日吃湯圓、粉糍粑的習俗,當然這天也會吃吃補冬的大菜,各地的習俗不同,但麻油雞、薑母鴨、麻辣鍋最多;中醫依據天人合一的哲學觀 ,節氣到了冬至時,陰衰陽長,陽氣初生,正式補陽氣的好時機,趁此時令冬令進補,蓄積能量,才是符合中醫的養生之道。中醫以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在冬至一陽初生的節氣,可以用補脾陽,補腎陽的藥膳來調理身體,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在吃湯圓方面,除了湯圓之外,可加蓮子、百合、紅豆,此甜湯滋陰潤肺、 利水消腫、提升內臟活力。呂友文主任說,在藥膳補冬上,不妨選擇轉骨方的藥膳,原來這是設計來促進小孩轉骨第一階段的生長發育用,藥膳中的中藥材羊乳頭、狗尾草等,均有健脾益氣開發脾陽的功效,所以也適合在冬至時用來補冬調理身體。而二仙佛跳牆原本用來給腎虛體弱、筋骨痠痛的中老年人預防腰膝關節退化,因藥材龜鹿二仙膠、黃耆、當歸以補腎陽為主兼補氣血, 所以也適合在冬至時調補身體,助陽益氣.、固筋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