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

罹胃食道逆流不舒服 按摩穴位可舒緩

罹胃食道逆流不舒服 按摩穴位可舒緩#胃食道逆流

秋冬之際氣溫驟降,為了抵禦寒冷,人們的食慾增加,開始吃起麻辣鍋、吃到飽、烤肉、炸雞等高熱量食物,在狼吞虎嚥飽餐一頓之後,是否注意到您的胃悄悄在抗議呢?是否覺得左上腹常常悶悶脹脹,且隱隱作痛呢?是否時常覺得胸口悶悶的,並且帶有灼熱感呢?時常剛躺下就要咳嗽,喉嚨黏黏癢癢,非常不舒服而影響睡眠呢?或者是時常吐出酸水,嘴巴有異味,中醫師特別提醒,小心!胃食道逆流已經悄悄找上您。(圖:內關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內科醫師吳修安簡單歸納胃食道逆流的症狀:(1)胸口灼熱感、胸悶痛:這是最常見的標準症狀,因為胃酸逆流至下食道部位,造成賁門發炎而引起疼痛、燒灼感,俗稱火燒心。也有人會合併胸悶腹脹、打嗝、泛酸及噯氣等症狀。(2)喉嚨異物感:胃酸逆流而導致喉嚨有異物或有痰的感覺,常常得清喉嚨才舒服。(3)咳嗽以及聲音沙啞:出現胃酸逆流上來而回流至氣管造成長期咳嗽,長期刺激到聲帶及咽喉,導致聲音嘶啞。(4)吞嚥困難以及出血:由於胃酸逆流造成食道發炎、糜爛,甚至引發慢性潰瘍,最後導致食道狹窄而出現吞嚥困難,或是食道潰瘍後引發出血。在生活管理方面,避免吃消夜,晚上八點之後就不要再吃東西,睡覺時可多放一個枕頭,把頭部墊高15到20公分,減低胃酸逆流機會。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因為這樣會增加腹部以及胃部壓力,並且應該要減肥。飲食習慣應該改善,避免在吃飯期間喝下大量水分,並且細嚼慢嚥。狼吞虎嚥以及吃飯期間喝下大量水液,會急遽增加胃部壓力,增加逆流機會。他說,細嚼慢嚥可以控制所吃的食物量,才不會吃太多,也有助於減肥。大量咀嚼可以促進唾液分泌,中和逆流上來的胃酸濃度。平時也可以按摩穴位,常見的足三里穴,內庭穴,內關穴,支溝穴對於保養或者是急性症狀緩解都有幫助。

婦人胃食道逆流 咳嗽、哮喘30年

婦人胃食道逆流 咳嗽、哮喘30年#胃食道逆流

今年六十歲的郭太太,30年來咳嗽、哮喘的毛病一直看不好,日前因咳嗽、氣喘而到急診就醫,會診多科醫師、做過許多檢查,都找不到病因,最後醫師說服她接受胃鏡檢查,才發現她有胃食道逆流的食道潰瘍症狀,在服藥後症狀已明顯改善。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謝毓錫醫師表示,郭太太來就醫時有咳嗽及氣喘的症狀,辦理住院手續後,會診耳鼻喉科,檢查後認為症狀不像鼻涕倒流,胸腔內科在做過肺功能檢查後,也認為不像氣喘,懷疑是胃食道逆流的非典型症狀,說服她接受胃鏡檢查,果然發現她有明顯的胃食道逆流症狀,經給予質子幫浦阻斷劑治療,咳嗽、喘的症狀都大幅改善。謝毓錫醫師指出,由於飲食西化、多吃少動、肥胖等因素,使得國人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率愈來愈高。目前胃食道逆流治療以藥物為主,其中質子幫浦阻斷劑對90%的病人都能發揮療效。除了藥物治療之外,由於胃食道逆流與生活習慣密不可分,復發率極高,患者在生活上也要多加留心。

已胃食道逆流又愛喝咖啡 反覆刺激恐致食道癌

已胃食道逆流又愛喝咖啡 反覆刺激恐致食道癌#胃食道逆流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在作息和飲食習慣不正常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嚴重的「胃食道逆流」。事實上曾有一位女性患者因出現流鼻涕、鼻塞及頭痛等症狀到醫院就醫,經過追查才發現這名患者平常工作壓力大本身就有胃食道逆流的情形,加上每天固定要喝兩杯咖啡使胃和食道反覆受到刺激,胃酸大量逆流至鼻腔所致。家醫科醫師呼籲,這樣的案例在臨床上屢見不鮮,如不及時診治日後恐會併發慢性氣喘、慢性咽喉炎甚至是惡化成食道癌,不得不小心!

睡覺氣喘又無過敏原 小心是胃食道逆流搞鬼

睡覺氣喘又無過敏原 小心是胃食道逆流搞鬼#胃食道逆流

根據近期國內的研究顯示,倘若在睡覺期間不時發生氣喘且又無過敏原,恐怕是胃食道逆流在作怪。北市聯合醫院醫師表示,先前針對氣喘病患做調查,發現大多病患會忽視為食道逆流的存在,時常誤以為是心胸出問題,檢查後才得知是胃食道逆流。醫師表示,常有病患起初誤以為自己是心臟或胸腔出問題,檢查後才發現是胃食道逆流。而大多有氣喘問題的病患,時常也因為找不到過敏原,就診後才知道是胃食道逆流惹禍。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氣喘,是由於胃酸依序流回嘴巴、喉嚨與氣管,才導致氣喘的發生,尤其在平躺時候特別嚴重。一般患有胃食道逆流的常見問題,包括胸痛、睡覺時氣喘、咳嗽、喉嚨痛與有吞嚥問題等狀況。醫師建議,若要避免胃食道逆流的發生,切記少喝咖啡、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此外,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亦包括,老化、肥胖、藥物、餐後馬上躺平、食道疝氣、消化性潰瘍、糖尿病與懷孕等。醫師提醒民眾,千萬別小看胃食道逆流的問題,若置之不理可能會有嚴重併發症,如食道潰瘍、食道炎等。˙半夜咳嗽好不了?小心是胃食道逆流 ˙淺談胃食道逆流

久咳 小心是胃食道逆流,醫師建議應少吃甜食

久咳 小心是胃食道逆流,醫師建議應少吃甜食#胃食道逆流

一位35歲從事餐飲業的王先生,中廣身材,一忙起來常常三餐不定時,工作壓力大,且因在餐廳工作,甜食取得方便,常在宵夜時段吃蛋糕,半年前開始常咳嗽不止,初起以為是感冒不以為意,只吃西藥感冒藥,沒想到仍咳嗽不止,去看胸腔科照X光檢查肺部和支氣管也沒有什麼問題。因此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求助中醫治療。經過詳細問診得知,咳嗽發生最嚴重時,常常是在吃完甜食後,除了咳嗽外,容易會打嗝、嘔酸水、胸悶、腹脹、容易拉肚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醫師吳宗鴻說,該病患在首次治療給予五苓散加減,服用2週後,咳嗽頻率下降以及腸胃症狀、打嗝、嘔酸有明顯改善,胸悶也無,再根據病患因平時工作壓力大,給予柴胡類加減,有緩和情緒的作用,但第3周回診時,病患說咳嗽略有加重,問其原因得知,近來因忍不住口腹之慾,仍有吃甜食習慣,因此在該次特別加強病患飲食觀念,勸其要少吃甜食。再經過2個月密集治療,期間以治療腸胃為主,舒緩情緒壓力為輔,病患已無咳嗽情形,且打嗝、嘔酸水、胸悶、腹脹、容易拉肚子的腸胃症狀已改善甚多,偶因飲食問題才發生。吳宗鴻表示,當民眾有久咳不癒,無痰的持續性咳嗽、音啞、喉嚨不適,喉嚨有被填滿的感覺,咳嗽症狀在夜間臥床時會更加嚴重,再加上火燒心,胸悶,腹脹,嘔酸水,打嗝等腸胃道症狀,就可能要從腸胃道治療,久咳就可自然而癒。吳宗鴻解釋,該病患咳嗽因長期三餐不定,喜吃甜食,工作壓力大而導致胃酸逆流引起,且已排除是胸腔問題,經中醫辨證後屬於肝鬱脾虛情緒壓力影響腸胃功能,簡單的說就是長期工作忙碌,壓力影響腸胃機能,三餐不定時,容易腸胃功能紊亂,喜吃甜食易刺激胃酸,最後產生胃酸逆流,而有咳嗽現象。他進一步說明,在治療上,可用五苓散加減健脾增加腸胃功能,使胃酸逆流情形改善,因情緒壓力大,導致肝鬱也會引起胃酸逆流,用柴胡類加減,有緩和情緒之作用,接著在治療期,根據病患症狀調整用藥,經2個月治療期,困擾病患半年的咳嗽也就解除了。中醫認為,胃食道逆流主要在脾胃與肝發生問題,脾主運化消化吸收食物、胃主通降腸胃道運送食物的能力、肝主疏泄可幫助整個腸胃道消化吸收蠕動的運作,所以中醫所說的肝脾胃會因飲食不定時和壓力大時發生問題,而胃酸過多是該病的表現,但是治療不僅僅是降胃酸,還要使肝脾胃恢復正常機能才是治本之道。吳宗鴻教導民眾,自我保健可以從按摩穴道、生活與飲食控制為主。按摩穴道可以按壓內關穴、足三里穴、神門穴。內關穴是在橫紋後頭兩吋,差不多三個指頭的位置,手部兩條筋的中間,古籍常說,內關心胸胃,表示此穴可以治療腸胃疾病;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外下角四指寬下(有凹陷處),中醫有言:「若要安,三里莫要乾」,是說此對人體有預防保健作用,所以有「長壽穴」之稱,能調整胃腸蠕動、平衡胃酸、消除疲勞,還能增強人體免疫。神門穴是在手腕仰著放,在手腕後的橫紋上,小指和無名指間的交叉線上,屬心經,主要可以放鬆情緒,使胃食道逆流不加重。生活和飲食控制方面,甜食和酸食,還有咖啡和濃茶勿食用太多,容易刺激胃酸,睡前2至4小時不要吃宵夜,因為胃排空減緩容易消化不良,較肥胖病人須要減輕體重,因為肥胖後腹內壓力明顯增大,會使胃酸容易逆流,避免緊密貼身衣物在腰部壓迫腹腔,然後壓迫胃部、食道下括約肌,要放鬆情緒,壓力太大的情形也會影響腸胃功能,加重胃食道逆流。吳宗鴻建議,平時可飲用蓮藕粉泡的茶飲,一匙蓮藕粉(約10至15克)沖入沸水調和即可,蓮藕富含澱粉和維生素C,含有的黏蛋白能促進蛋白質跟脂肪消化吸收,可以保護胃壁,減輕腸胃負擔。也可以煮四神湯加減,豬肚一個,茯苓5錢,白朮3錢,山藥5錢,薏仁3錢,芡實3錢,蓮子4錢,木香2錢加水燉爛熟,適用於胃食道逆流脾胃氣虛者容易疲倦,脹氣,大便軟。

對付胃食道逆流 先改變生活飲食型態

對付胃食道逆流 先改變生活飲食型態#胃食道逆流

游小姐(化名)是個上班族,一忙碌起來三餐就常常不定時。因為工作壓力大,常喝咖啡來提神,也很喜歡吃甜食。工作到深夜時,更愛吃得飽飽地倒頭就睡。一個月前,開始出現嗝氣、嘔酸水的症狀;游小姐起初不以為意,但最近胸口開始出現灼熱感,也有胸悶、胸痛的症狀;晚上睡覺時常因咳嗽而影響睡眠。她十分緊張的去看了胸腔科及心臟科,做了心電圖以及胸部X光檢查,但都沒有發現任何問題…您是否也跟游小姐一樣有以上的症狀,卻檢查不出病因,或許您也得了「胃食道逆流疾病」。為恭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 - 林健良醫師表示,正常來說,位於食道底部的下食道括約肌阻止了大部分胃酸的逆流。這條帶狀的肌肉除了吞嚥的時候,平常是不開啟的。如果這肌肉有不正常的開啟或是減弱,吃下的東西、胃中的消化液逆向跑到食道中,這就是所謂的「胃食道逆流疾病」。典型的症狀以心口灼熱或胃酸逆流,導致嘔酸水、上腹脹、打嗝為最主要症狀。當胃液不正常逆流至食道、咽喉,甚至進入氣管,會導致各部位不同程度的發炎,而產生非典型的症狀,包括因胃酸逆流所導致口咽腔黏膜的傷害,使得患者主訴咽喉痛、咽喉湧起酸味感、聲音沙啞、喉部異物感,甚至在晚上睡眠中會由於酸水湧上咽喉而被嗆醒,並出現一連串劇烈的陣咳,甚至呼吸困難、胸悶、非心因性胸痛以及氣喘的現象;此類患者經常徘徊在各科門診之間,但症狀卻常常無法能夠得到緩解。林健良醫師指出,造成「胃食道逆流疾病」可能的原因包括:1.生理構造問題:例如老化、肥胖、食道疝氣、幽門(胃之出口)阻塞等。2.藥物引起:例如某些治療氣喘、高血壓的藥物,有可能造成括約肌鬆弛。3.食物引起:例如油脂類、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菸、酒等食物。然而治療「胃食道逆流疾病」的方法,林醫師就以下三點說明:一、改變生活飲食型態這是最基本且有效的方法,症狀輕微者,可因此而改善不必吃藥。1.避免影響食道括約肌張力的食物,例如油脂類、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菸、酒等。2.吃完東西不要立刻躺平,因為平躺的姿勢,胃部的東西更容易逆流到食道。至少要等30分鐘到1小時,才能躺平。如果吃的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甚至要等3~4小時才能排空,而且不要吃太飽,否則胃部的壓力會更大。3.睡前二到三個小時不要吃東西,最好戒掉吃宵夜的習慣。4.睡覺時可多放一個枕頭,把頭部墊高15到20公分,減低胃酸逆流的機會。5.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因為這樣會增加胃部的壓力。6.減肥。二、如果症狀嚴重,或是調整生活飲食型態後仍然無法改善,就得藉助藥物治療。如:制酸劑、黏膜保護劑、促進排空劑。林健良醫師說,如果以上的症狀治療無法改善,就要考慮做胃鏡,一方面排除其他嚴重疾病的問題(如食道狹窄、食道上皮細胞變性或癌症等),另外可以確定食道損傷的程度,包括發炎、破皮、潰瘍等,再依診斷服用以下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包括:1.組織胺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分泌;2.質子幫浦阻斷劑-長效,是目前對抑制胃酸分泌最有效的藥物。三、當症狀非常嚴重,以上方法都無法解決時,就只好求助外科手術治療。林醫師提醒,「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症狀常常容易跟其他疾病產生混淆。當有以上症狀時,還是求助醫生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

喉嚨沙啞原來是”胃食道逆流”惹禍

喉嚨沙啞原來是”胃食道逆流”惹禍#胃食道逆流

陳小姐(化名)常常覺得胸口悶痛,每次開會以流利英文呈現專業複雜報表同時,粗啞聲音總是叫人無法與她美麗面孔做直接聯想,喉嚨也因為常常覺得有東西卡著而需時常清喉嚨,有時更是無緣無故地便會湧上一些早上剛吃的食物,甚至感覺吞嚥困難,後來經檢查才知道是胃食道逆流,治療後症狀減輕許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羅國正說,胃食道逆流是常見的胃腸道疾病,而隨著台灣民眾生活日益緊張繁忙,飲食習慣改變,生活工作壓力大,胃食道逆流患者也愈來愈多。羅國正指出,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是胃酸逆流至咽喉或口部,胸口心窩處會有燒灼感,還會有打嗝、脹氣等症狀,尤其是在飯後前彎或平躺時最為明顯。有時也會出現胸痛、咽喉乾痛、咳嗽、氣喘、口苦酸等非典型症狀。他說,胃食道逆流在整體病因上無非與飲食與作習相關,在中醫醫治觀點上,著重在肝氣犯胃或脾胃虛弱、胃氣不降所導致。所以治療重點不在於制酸,而在於調脾胃與疏泄肝氣功能,因此,治療胃食道逆流應以疏肝、和胃、降逆藥物為主。常用藥物包括:四逆散、烏貝散、胃苓湯、六君子湯等等。羅國正提醒民眾,要防止胃酸逆流,除了找出真正病因對症下藥外,胃腸問題與飲食習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宜養成細嚼慢嚥用餐習慣,七八分飽就好;忌甜食(如巧克力、餅乾)、醱酵食品(如麵包、蛋糕),避免難消化食物(如肉粽、飯團)和刺激食物(如茶、咖啡),配合規律生活,充足睡眠,心情放輕鬆,才是保健之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