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

享瘦!低卡蕎麥涼麵讓你遠離代謝症候群

享瘦!低卡蕎麥涼麵讓你遠離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炎炎夏日,來一碗涼麵方便又可口。但市售的涼麵真的健康嗎?尤其是涼麵必備的麻醬醬汁,是主要的油脂及含鈉量來源,更要小心代謝症候群悄悄來報到!營養師教你自製低卡輕食蕎麥涼麵,掌握低油、低鹽、低糖及高纖的原則,就能遠離代謝症候群,健康跟著來。依據衛生署「97-99健康危險因子監測」指出,目前我國成年人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比例達38.4%,其中男性比例為47.6%、女性比例為28.8%,而肥胖、體重過重及中廣腰圍,更是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的高危險因子。署立基隆醫院心臟內科劉秉昌醫師表示,代謝症候群發生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風險分別有2倍及6倍,同時也會增加失智症及憂鬱症的風險,影響生活品質。署立基隆醫院營養室許秋萍營養師特別研發一套低卡輕食蕎麥涼麵,利用腰果、鰹魚醬油及黑醋等製成健康的涼麵醬,再加上紅蘿蔔、玉米筍、雞絲及小黃瓜,兼顧蔬菜類、豆魚肉蛋類、油脂類等的均衡飲食,熱量僅有393大卡,低於一般市售涼麵約500大卡至700大卡;希望大家在美味之餘,也可以享瘦一夏。劉秉昌說,我國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男生26.5%,女生也有35%,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蔬果攝取不足、抽菸、吃檳榔等都會造成代謝症候群,但可透過飲食及運動來改善,尤其更要注意腹部肥胖的問題,呼籲男性腰圍要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要小於80公分;才能讓自己遠離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照片來源:署立基隆醫院營養室提供)

預防代謝症候群 每日7分鐘有氧運動

預防代謝症候群 每日7分鐘有氧運動#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還需另外抽出時間,加上現在「宅生活」的生活特色,時間及生活空間相當有限,日夜坐在書桌及辦公桌前、回到家吃飯看電視等,幾乎都「坐著」,基隆市衛生局為促進民眾養成運動風氣,並且讓運動變得有趣。將於今年10月27日與長庚紀念醫院共同舉辦「團體健康操比賽活動」。日積月累下不僅肌肉力量萎縮,同時也造成代謝功能降低,衍生「代謝症候群」等疾病。基隆市暖暖區衛生所將於8月30日下午兩點辦理「健康操教學活動」,整套健康操融合有氧、瑜伽及太極等動作,且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一次七分鐘,可消耗廿九.六七大卡洛里的熱量,相當於慢跑四分鐘、快走八分鐘的成效,每天三次,相當於一天的有氧運動量。鑒於近年國人健康情形改變,慢性病罹病比例逐年提高,依國內外研究均指出,要有效降低慢性病,首要改善生活型態,其中養成持之以恆的運動習慣更是重要,藉由這次的活動向民眾宣導,讓民眾重視對於健康的投資。 歡迎社區有興趣的大小民眾跟我們一起來動出健康活力。若您有任何相關問題,請洽詢基隆市暖暖區衛生所。

男性更年期!睪固酮低落罹三高機率高

男性更年期!睪固酮低落罹三高機率高#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當中年男性開始出現容易疲勞、心情沮喪甚至幸福感全失的情形,就要當心是睪固酮低落導致的男性更年期,必須盡快就醫治療,以免影響到身心健康。此外,根據耕莘醫院泌尿科主任廖俊厚的最新研究發現,睪固酮低落的患者罹患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三高」的代謝症候群機率,較睪固酮濃度正常的人還要高出許多,若能適時用藥治療,則可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這份研究日前已發表於英國《The Aging Male》期刊上。廖俊厚醫師針對社區237名男性進行研究,透過抽血檢驗,發現其中91名男性血液中睪固酮的濃度低於正常人23%;若讓這些睪固酮低下的男性補充一單位的睪固酮,則可以降低15%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此外,醫師也發現,以代謝症候群的因子(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與總睪固醇濃度比對,每多一項因子,則睪固酮的濃度越趨減少。換言之,當睪固酮濃度越低時,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會更高。廖俊厚醫師指出,睪固酮濃度是男性體內重要的賀爾蒙,其濃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下降速度因人而異,每年約下降1至2%。今年五十六歲的李先生,約三年前開始發現工作容易疲累,同時血壓、血脂和血糖也開始飆高,於是到醫院求診。經醫師檢查發現,李先生體內的睪固酮濃度果然比較低,在醫師指示下補充睪固酮後,生活品質已有顯著提升。廖俊厚醫師表示,國內罹患代謝症候群患者的年齡逐漸下降,提醒本身罹患三高代謝症候群的男性,務必注意體內睪固酮濃度的變化。根據國外研究發現,男性睪固酮濃度低,還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而體內的血清發炎指數(serum CRP)也會變高。廖俊厚醫師提醒,男性更年期不容易察覺,民眾可透過「美國聖路易大學老化男人的睪固酮低下症問卷」自我檢測,如符合三項或以上的症狀,應就醫檢查睪固酮濃度,若低於12(nmol/L)或346(ng/dl)即可確定進入男性更年期。圖:耕莘醫院泌尿科主任廖俊厚解釋睪固酮低落與男性更年期的關聯性。(照片/記者陳茂軒攝)

避免代謝症候群 維持健康體重別鬆懈

避免代謝症候群 維持健康體重別鬆懈#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您還再用不健康生活方式撐起一個家嗎?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每個人為了打拼事業努力工作,雖照顧了全家人生活,卻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讓慢性疾病、代謝症候群等疾病通通拉警報,依據國民健康局調查,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44.1%,其中男性比率為50.8%、女性比率為36.9%。肥胖,常引發高血壓等慢性病,要避免代謝症候群,運動及減重是最有效的方法。國民健康局推動「臺灣101躍動躍健康」體重管理計畫,號召本市民眾一起揪團減重,透過選擇健康的食物及養成動態生活習慣,維持健康體重,共同學習如何「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並提供以下聰明吃的10撇步:不吃零食宵夜甜點、每餐不過量(八分飽)、多吃天然不加工食物、均衡飲食、天天五蔬果、多喝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細嚼慢嚥、正常三餐、低脂少油炸、睡前3小時不進食。生活化運動不僅節省時間又能常保健康,包括外出或是上下班(學)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提早出門提前一站下車,步行至目的地,讓一整天精神更飽滿有活力。走路30分鐘可以消耗約100大卡的熱量!可以走樓梯就不要坐電梯。不但節省能源,還可以增加每天活動量。步行走上幾層樓後再搭乘電梯,慢慢增加自己的運動量、在上班期間,上午10:30、下午3:30各做15分鐘健康操,累積30分鐘也可消耗100大卡。國民健康局提供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專線,由專業人員,即時解答民眾關於健康飲食、運動生活化及健康減重等疑問,協助大家輕鬆快樂達到減重目標。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提醒民眾,正確飲食控制、正常的生活作息和養成優質的睡眠形態,不要讓肥胖造成威脅人民健康,即能擁有一個圓滿、健康的人生。

腰瘦不夭壽!掌握腰圍遠離慢性病威脅

腰瘦不夭壽!掌握腰圍遠離慢性病威脅#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國民健康局指出,腰圍能反映腹部肥胖的多寡,也是判斷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罹患機率的一種方法。調查發現,台灣男性5年來平均腰圍增加2.9公分,各年齡層男性平均腰圍均有變粗的情形;此外,代謝症候群相關衍生疾病死亡率逐年增高,且健保支出更是癌症的1.25倍之多。因此,衛生署和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本(6)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宣布,「千禧之愛 八九量腰日」活動將於本月9日正式起跑,透過合作企業發送量腰尺,號召全民一起量測腰圍,提醒女性腰圍不超過八十公分、男性腰圍不超過九十公分,可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威脅。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創會董事長蔡敬民教授指出,根據衛生署民國100年統計,國內因代謝症候群衍生疾病死亡人數增加了7.4%,其中以男性患者為主,多出女性死亡人數近三成,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口更是高危險族群,佔所有因代謝症候群及衍生之慢性病死亡人數的97%。根據統計,民國99年代謝症候群及其衍生之慢性病,其所耗健保支出遠高於癌症支出1.25倍,其中支付45歲以上中老年人代謝症候群相關健保資源,更是高於同年齡癌症患者近1.5倍!代謝症候群為國人所帶來的健康威脅確實越來越嚴重,其衍生的醫療費用支出更是造成家庭與社會的經濟負擔。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表示,依據國民健康局96年委託執行之「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追蹤調查研究」結果,20歲以上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19.7%,平均每5人就有一人有代謝症候群之問題,且隨年齡增加而有上升的趨勢。因此,為了及早讓國人發現自己的肥胖與代謝症候群問題,去年8月新上路的新制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增加身體質量指數計算與腰圍之測量;此外,除原來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之檢測外,新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使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項目已涵蓋代謝症候群五項危險因子之檢測,有助民眾及早發現代謝症候群。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指出,腹部肥胖者中,有50%機率會罹患代謝症候群,若再加上有血壓異常,其機率則高達75%。而患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其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及「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分別為一般人的6倍、4倍、3倍及2倍;顯見代謝症候群已經成為我國及全世界已開發國家重要的健康議題。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號召國內27家知名通路與企業參與「千禧之愛 八九量腰日─萬點發百萬尺」活動, 全台近萬個門市,共同發出超過一百三十萬份的「千禧之愛89量腰尺」,提醒民眾維持健康腰圍的重要性,以呼應今年「全民受邀、健康瘦腰」的活動口號,達到遠離代謝症候群的目標。

夏天到肥胖現形! 別做大腹男女

夏天到肥胖現形! 別做大腹男女#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炎炎夏日,也到了肥胖身材現形的季節,台灣平均每五個人中,就約有一個人屬於中廣身材。別小看腹部肥胖的情況,不僅影響體態美觀、造成活動不方便,若符合代謝症候群的條件,將增加罹患心血管、糖尿病等的危險性。台灣成年男性腰圍以90公分(36腰),女性80公分(30腰)為準,超過就屬於腹部肥胖。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雅芳表示,男性腰圍每增加1公分,代謝症候群機率上升14%;女生腰圍每增加1公分,代謝症候群機率增加5%。張雅芳營養師說,除了腰圍以外,也可進一步計算腰與臀圍比例來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況。若男性大於0.9,女性大於0.85,則為上身肥胖,比較有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危險。現代人壓力過大、生活飲食型態不正常。張雅芳指出,包括,吃的多、動的少。或是有飲酒及抽煙的習慣,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熱量攝取過多、腹部脂肪囤積,腰圍變粗,進而使身體中胰島素產生阻抗,造成血糖偏高、血壓上升、血脂異常,加上一般普遍缺乏運動,都使罹患代謝症候群機率提高。想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威脅,張雅芳建議,採用低脂高纖維之健康飲食型態,像是油脂方面,盡量以植物油取代動物性油脂,減少五花肉、肥肉的攝取,糖類選擇上,則盡量選用含纖維質多,如燕麥、糙米、全麥,並減少精製糖類攝取,另外建議每日最好攝取5份以上之蔬果,肥胖與血糖高者,建議增加蔬菜而水果以2份為原則,飲食上也要減少調味料的攝取。張雅芳營養師也提醒大家,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零食,要戒菸、戒酒,多運動來維持健康體重,這樣可預防糖尿病和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記得要定期檢測血壓、血糖及血脂肪。

醫訊/遠離慢性疾病 樂活健康吃

醫訊/遠離慢性疾病 樂活健康吃#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且隨著年齡增長,腰圍都有隨之增加的趨勢。由於腰圍肥胖代表內臟脂肪過多,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性,如果持續無法改善胰島素阻抗性問題,最後將導致肥胖、高血糖、血脂異常、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相關症狀及疾病,因此腰圍過胖之也被視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為協助民眾健康減重遠離慢性疾病,台北長庚特別邀請營養師陳姿吟主講「如何吃最健康?」提供大家遠離代謝症候群最有效的飲食方式,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加。講座時間:7/5(四)上午9:30~11:00講座地點:台北市啟明圖書館講座洽詢:(02)27135211轉3619,台北長庚社會服務組 蘇素華小姐

「腰」注意!五成爸爸腰圍快超標

「腰」注意!五成爸爸腰圍快超標#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2010年十大死因,台灣代謝症候群衍生疾病的死亡率已高達29.2%,而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更針對576位國小家長健康觀念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成三的學生家長腰圍超過健康標準,且超過四成三的學生家長有腰圍超標的危機;其中更發現每十位父親中,約有兩位父親腰圍超標,且超過五成父親有腰圍超標的危機!成人健康腰圍男性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經過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進一步了解學生家長生活習慣中更發現,不論父親或母親,每周運動次數未符合健康次數比率皆超過八成,此外,超過三成之學生家長都未擁有健康的飲食、菸酒與生活作息習慣。根據調查指出,兒童肥胖與家庭成員的健康認知、觀念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如果從小生活在不當飲食、缺乏運動觀念的家庭中,會將錯誤觀念從小帶到大,而更容易成為代謝症候群的候選人,因此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期望能將健康觀念從小紮根,教育國小學童選擇健康飲食與運動,建立正確代謝症候群預防觀念,進而影響家長。在台北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之下,台北市立人國小率先響應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進入國小校園推行代謝症候群預防的認知教學,台北市教育局主任祕書何雅娟表示,教育局讚許立人國小和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能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生們習於探索、樂於學習肥胖與代謝症候群之間的關係,希望全台北教育單位也能共同響應並仿效實行。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孫璐西教授也接著指出,從近年的社會現象中觀察到,民眾過了30歲以後,因過於專注工作、缺乏運動、忽略正確飲食習慣而導致代謝症候群,影響健康,其中台灣男性過重加上肥胖盛行率已高達51%(女性也有36%),而這年齡層許多正為國小學童的家長,也是家庭中重要的經濟支柱,如何改善現況是大家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因此今年起欲開始推動「健康出動到校園」計畫,從飲食、運動、生活作息開始進行調整,呼籲大家能積極重視「腰」健康觀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