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

畏光到室內戴墨鏡!治乾眼症別只靠眼藥水、淚液「脈衝光」更有效

畏光到室內戴墨鏡!治乾眼症別只靠眼藥水、淚液「脈衝光」更有效#乾眼症

脈衝光以往常用在醫美改善血管狀況、除皺去斑,但竟然也能用來治療乾眼症?許多罹患乾眼症的患者不僅長期生活、工作備受困擾,即使用點眼藥水、人工淚液及熱敷來改善乾眼症狀效果也有限。台北榮總引進最新脈衝光療法,證實可有效改善症狀,而美國、日本研究皆證實,脈衝光亦可有效改善蒸發型乾眼症,可說是治療乾眼症一大福音。

台灣醫療科技展開幕 長庚四大動態主題區與民眾互動!

台灣醫療科技展開幕 長庚四大動態主題區與民眾互動!#乾眼症

台灣醫療科技展今盛大開幕,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在王瑞慧董事長卓越領導與支持下,每年投入上億經費在醫療科技發展領域,和世界先進國家接軌,今年再度參展,期對推動台灣醫療科技產業的進展貢獻一已之力。 長庚醫院共規劃四大主題區,包括特色醫療、智慧醫院、創新研發及公益榮耀,以靜態海報展示及動態體驗等多樣化方式呈現。展區設計檢測活動與遊戲互動,讓民眾親身體驗尖端科技帶來的便利性,也看見長庚院各項臨床創新應用與最新醫療科技發展。 去年大受好評的醫師講座,今年共安排34個場次,安排重量級明星醫師進行專業解說並與民眾互動外,還邀請到公益計劃照護的明星運動選手分享長庚照護經驗,歡迎大家前來聆聽。 長庚四大主題展區 展現各項創新技術 在「特色醫療」展區,長庚醫院展出各項先進的尖端科技醫療,如質子治療、細胞治療、自然孔達文西甲狀腺手術、ROSA機器手臂應用、逆行性(內視鏡)腎臟內碎石手術、經鼻內視鏡微創手術以及甲狀腺消融等。全人醫療照護方面,則有美容醫學服務、乾眼症照護、ALL-on-4全口快速植牙,以及新開發的優聲訓練APP,提供聲音練習回饋並加強發聲訓練。 長庚醫院重視臨床研究和基礎醫學研究,締造多項創新且具臨床應用性之專利成果,在「創新研發區」特別展出最具代表性及創新性的專利主題,相當值得一看。 長庚醫院為台灣首家取得醫策會「智慧醫院標章」醫院,在「智慧醫療」展區,展出多年運用資訊科技的智能化服務成果,除支援離島與偏鄉醫療服務,更配合國家政策推展及資訊科技進步積極發展遠距醫療,提供全時段、多專科的遠距會診服務,真正落實醫療平權。現場開放遠距醫療工作車及行動遠距診療箱讓民眾體驗。 長庚醫院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經營理念,每年社服基金支出約7.4億元,佔醫療收入結餘19.4%。「公益榮耀」專區展出近年保護兒少、守護運動員、深入偏鄉醫療及提供學童身心發展評估與早療資源等成果。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推展尖端科技醫療 成果卓越 處處是亮點 結合政府、醫界、科技、生技產業能量,展現台灣醫療科技新貌的2022台灣醫療科技展,今日起在南港展覽館展出四天。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結合各院區成果,展出多項新穎的醫療技術和吸睛的創新研發專利,要帶給參展民眾豐盛的知識收穫。 在「特色醫療」展區,除了在癌症治療上成果亮眼的質子治療,以及細胞治療在肝癌和退化性關節炎的應用外,能減少傷口面積和減輕疼痛的微創醫療也有卓越成果,如自然孔達文西甲狀腺手術、ROSA機器手臂應用在癲癇治療、逆行性(內視鏡)腎臟內碎石手術、經鼻內視鏡微創手術、甲狀腺消融等。 在全人醫療照護方面,長庚醫院也展出醫學中心級的美容醫學服務、乾眼症的醫療照護和ALL-on-4全口快速植牙,更首次曝光預計於2023年3月開幕的『手術技能訓練暨研發中心』提供國內外專業外科醫師進行精進的手術技能訓練。 在「創新研發」展區裡,包含3項AI技術在臨床醫療的實際應用,以及6項自行研發改良原有的醫材或診斷方法,前者可應用人工智慧協助醫師做出臨床診斷,後者則能提升臨床照護與病人預後的品質。 例如在台灣40歲以上民眾盛行率高達40%的眩暈,發生時常伴隨眼球非自主性的運動-眼振,但判讀並非易事。長庚利用AI技術開發出感測眼振的專利模型,與臨床實務接軌,未來如發展得宜,可作為急性眩暈的一線篩檢。又如為預防或治療白內障手術常會使用含類固醇的眼藥水,可能引發角膜內皮併發症,長庚與清大合作開發出抗壞血酸的藥物組合,可保護角膜細胞,對台灣60歲以上有80%人口罹患白內障,有極大的市場潛力。 此外還包括:結合智能手機與人工智慧預測眼瞼高度、喉部異物辨識裝置迅速抓出如鯁在喉的麻煩、防止導電刺激神經之脊椎骨釘設計、利用糞便腸道菌診斷及預測腎臟病、以微量唾液電訊號開發可攜式脫水快檢儀、評估個體罹患胃癌或癌前病變之風險的方法、Epi-Cure皮膚外用藥物處理多種皮膚問題之安全老藥新用、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新利器-GB2草本淨口液等亮眼成果。   長庚醫院榮獲「智慧醫院標章」 醫療展秀臨床醫療及實務管理實績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近年運用資訊科技,有效提升醫療相關工作效能、促進病人安全,並持續實踐於臨床醫療或實務管理等作業,為台灣首家取得醫策會「智慧醫院標章」的醫院,今年台灣醫療科技展中也大秀成果。 在「智慧醫療」展區,可以看到長庚的遠距醫療工作車及行動遠距診療箱,以病人的就醫流程,呈現醫院運用資訊科技的智能化服務,現場並開放民眾體驗。 長庚醫院表示,由於長期支援離島與偏鄉的醫療服務,近年更配合國家政策的推展以及資訊科技進步,積極發展遠距醫療,透過資訊的整合介接,可提供全時段、多專科的遠距會診服務,依遠距病人疾病需求,會診長庚醫院的專家醫師,山地離島偏鄉地區的醫院可直接透過五官鏡設備,將病人的醫療影像傳送至長庚醫院,由專科醫師進行診察並提供診治先機。 目前長庚醫院已與28家醫療院所進行合作,提供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胃腸科與急診的遠距會診服務,每月開設超過250個診次,服務逾8,900名病患,提供山地離島偏鄉地區民眾更完善的醫療服務,真正落實「醫療平權」。 長庚醫院在病理系統的改善上全面檢視解剖病理部、檢查室、手術室檢體的工作流程;引進自動刻印系統取代人工書寫;導入QR code系統作為檢體辨識的基礎,發明檢體動態追蹤系統及創新蠟塊出入庫管理,改善工作品質與效率;引進全玻片掃描機,建置數位玻片管理平台,實現遠距病理諮詢、線上複閱機制、精準測量、增進團隊會議效率、並累積巨量數位玻片資料庫;開發人工智慧輔助判讀模組,已有鼻咽癌辨識、胃癌、大腸直腸癌淋巴結轉移偵測、腎絲球偵測、HER2螢光原位雜交術計數模組,並落地應用。 長庚醫院病理流程資訊化建立全體系一致性QR code除錯功能,榮獲2021年醫策會智慧醫療類競賽智慧解決方案組金獎,及2021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銅獎。 此外還包括:導入智能點滴醫囑拋轉系統提升用藥安全;藥局智能藥櫃;智能化中醫護理照護;以 PDCA循環式管理為主要核心,提供從指標計畫、指標數據搜集提報、異常指標警示及檢討改善等指標管理流程等都是亮點,歡迎民眾前來參觀。

不想哭卻「淚崩」也是乾眼症?醫教眼睛「保水4招」不怕吹冷氣

不想哭卻「淚崩」也是乾眼症?醫教眼睛「保水4招」不怕吹冷氣#乾眼症

32歲許先生因工作需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中使用電腦,卻常常在全神貫注地緊盯螢幕後,突然大量流淚,十分困擾而就醫檢查。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醫師何旻潔,發現病人眼球表面淚膜層薄,角膜還有些破皮,診斷為「乾眼症」,開立人工淚液並衛教正確用眼方式後,許先生流淚情況明顯改善。

眼睛乾澀、疲勞又缺油脂!乾眼症治療、保養圖文解說

眼睛乾澀、疲勞又缺油脂!乾眼症治療、保養圖文解說#乾眼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我的眼睛好乾、好澀、很容易疲勞!」80歲的張女士從年輕時就有乾眼症,隨著年紀增長,眼睛乾澀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每天都得點幾10次人工淚液,但是眼睛依然非常乾澀。 忠孝大學眼科診所醫師侯宗昀分享,「為了判斷乾眼症的成因,我們使用雙光數位眼瞼檢測儀檢查患者的瞼板腺,發現瞼板腺已經有萎縮的狀況,而且阻塞較嚴重,於是建議她接受熱脈動治療。治療一段時間後,患者眼睛乾澀的情況改善許多,一天只要點1、2次人工淚液,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在門診大概有4分之1的患者有乾眼症的狀況,比例頗高。」侯宗昀指出,除了依照指示使用人工淚液外,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若是瞼板腺功能異常,便可盡快接受治療。 眼睛缺油,乾澀、好疲勞!侯宗昀表示,乾眼症比較常見的症狀,包括眼睛乾澀、眼睛疲勞、眼皮比較沉重,可能有一些發炎的症狀,例如眼睛癢、分泌物較多、有刺痛感,對風沙、光線、煙霧等外在刺激較敏感,嚴重還會造成視力模糊。根據臨床研究,乾眼症患者中,86%有「瞼板腺功能障礙」,侯宗昀解釋,瞼板腺功能障礙俗稱眼瞼發炎,造成瞼板腺阻塞,導致乾眼症。我們的淚水最外面是油脂層,油脂層的功能是讓淚液不要快速蒸發,若瞼板腺功能障礙、阻塞,影響眼瞼的油脂分泌,淚液就會快速蒸發,而產生乾眼的症狀,是常見的乾眼症原因。 病人因為乾眼就診時,可以做淚液測試,檢查淚水分泌,侯宗昀解釋,透過雙光數位眼瞼檢測儀,可以測量眼球表面脂質層的厚度及分布、眨眼睛的次數、眨眼睛的習慣,且利用紅外線將眼睛的瞼板腺做詳細的紀錄,包括瞼板腺的型態、分布是否正常,是否阻塞、扭曲,或是因為長期阻塞而造成萎縮。乾眼症的傳統檢查包括淚液分泌試驗、螢光淚膜崩解時間、角膜螢光染色、眼皮邊緣檢查等,侯宗昀說,相較於傳統檢查,雙光數位眼瞼檢測儀能夠進行動態分析,提供詳細的資料,幫助判斷乾眼症的原因,以採取適當的治療。 乾眼症的保養與治療乾眼症的治療會從幾個方向著手,一方面使用人工淚液來補充淚水的量,一方面疏通瞼板腺來增加油脂層,以減少淚水的蒸發,另外,必要時可使用抗發炎藥物,緩解眼瞼發炎的狀況。疏通瞼板腺的傳統作法,是指導患者在家裡按摩、熱敷,侯宗昀說,如果乾眼症較嚴重、瞼板腺阻塞比較厲害的話,可以做熱脈動治療。熱脈動治療是國際上治療乾眼症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治療期間會以攝氏40度加溫持續12分鐘,並利用規律的脈動來按摩瞼板腺。透過瞼板腺局部加熱,可以軟化、疏通阻塞的瞼板腺,除了緩解乾眼症狀,也可以避免瞼板腺阻塞造成進一步萎縮。維持瞼板腺暢通,搭配人工淚液、抗發炎藥物,能夠改善乾眼症,提升生活品質。 預防乾眼症,請你這樣做乾眼症的形成跟平常的用眼習慣很有關係,預防乾眼症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保養,侯宗昀提醒,建議有乾眼症的病人作息要規律,睡眠要充足,不可以熬夜,且要避免長時間過度用眼,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飲食方面要攝取均衡營養,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他命A、維他命C、維他命E或是魚油,少吃油炸類食物。 保持眼部清潔也很重要,在洗臉的時候要注意眼瞼和睫毛的清潔,小心擦拭眼睛的周圍,可避免眼瞼的阻塞發炎。侯宗昀說,每天可以用溫水或溫毛巾來熱敷眼部,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淚液的分泌,保持滋潤、減少眼睛疲勞。 侯宗昀說,建議乾眼症病人可以練習「眨眼操」,眨眼操的做法就是:眼睛閉2秒鐘,再用力閉2秒鐘,再來把眼睛睜開2秒鐘。每天重複5到10次,可以在睡覺前、起床後、三餐前後、或是看手機電腦、閱讀的過程中,都可以做做眨眼操,讓眼睛的淚水能夠充分的分泌,維持眼睛濕潤。 (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3C族冬天開暖氣恐眼乾又刺痛,醫教「3動作」緩解

3C族冬天開暖氣恐眼乾又刺痛,醫教「3動作」緩解#乾眼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冬天冷峰報到,氣溫大幅下降,民眾常為了防寒,在家都會開啟電暖爐跟除濕機保暖,但因冬天空氣較乾燥,本身就有乾眼症病人常會感覺眼睛沾黏、乾澀灼熱、有異物感,甚至刺痛、畏光、視力模糊和易流眼淚等症狀加劇,冬季罹患乾眼症的眼科門診病人數亦有明顯增加情形。   安南醫眼科中心洪純玲副院長表示,冬天因乾燥易使淚液過度蒸發,此時眼球表面因失去濕潤,促使眼睛乾澀、有異物刺痛感,嚴重時可能還會讓視力短暫模糊。由於每位病人的乾眼症成因和程度皆不同,故需量身訂作個人化人工淚液,針對缺水性較重的朋友,就要使用加強保濕之眼藥水,及水份較多的人工淚液。   長時間用3C、天氣乾冷,恐「油水不夠」乾眼症上身 洪純玲提醒民眾,在冬季日常需多補充水份,避免待在乾冷的乾燥環境過久,才不會發生乾燥症候群合併乾眼症。許多長者因年紀眼睛功能退化之故,導致油脂分泌較少,或眼瞼油脂腺管阻塞,因而造成淚水表面油脂不夠、水分容易蒸發,此時病患可考慮「熱敷」,讓油脂容易分泌至淚水表面,以減少蒸發。   此外,有青光眼的病患在冬天時乾眼症會更加厲害;經常使用3C產品、長時間在密閉空調空間內的上班族,也要特別注意,若長期盯螢幕又少眨眼,可能種下乾眼症危險因子。提醒3C上班族無論上下班,只要有使用3C及看電腦,每30分鐘就應適度「多眨眼」、「讓眼睛休息5分鐘」,雙眼較不會乾澀疲勞。 多補充水分、攝取omega-3、DHA食物,保養靈魂之窗 「眼睛畢竟不是機器。」洪純玲建議除可多補充水份外,也可考慮多吃含油脂性omega-3、DHA食物,如:鯖魚、秋刀魚、鮭魚、鮪魚、核桃、奇亞籽、亞麻仁、菜籽油、魚油等,來增加眼球潤滑度。而使用電熱器和烘乾器時,每次時間不宜過久,否則眼睛水份蒸發會更嚴重,恐讓眼睛更加乾燥不舒服,若能在室內放一杯水會更好。 洪純玲強調,每個人的乾眼症病症種類跟成因都不同,尋求專業眼科醫師診斷,才是治療靈魂之窗的上策。不建議民眾自行購買人工淚液進行治療,這是相當危險的行為,方式若有不當,後果可能得不償失。

口罩戴錯成乾眼症幫兇 出現4大症狀應治療

口罩戴錯成乾眼症幫兇 出現4大症狀應治療#乾眼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新冠疫情不見盡頭,當心靈魂之窗忙茫盲!乾眼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國內研究顯示,乾眼症有年輕化趨勢,研判與3C產品使用量有關,且未成年患者的角膜損傷風險較老年患者高出6.6倍,不可不慎。眼科專家分享四大高風險族群、四大常見症狀、四大照護準則與三大乾眼症迷思,幫助民眾遠離乾眼症風險。台北馬偕醫院眼科主任鄭惠川表示,乾眼症不只是症狀,而是一種需治療的疾病。長期忽視恐造成角膜病變、甚至視力受損,提醒民眾眼睛出現「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畏光」四大症狀,應盡速就醫。口罩未貼合鼻樑,呼吸氣流通過眼球表面會增加淚液蒸發乾眼症成因複雜,鄭惠川指出,年齡、環境、疾病史都是危險因素,可歸納出乾眼症四大高風險族群: 3C產品重度使用者、65歲以上長者、停經後女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此外,長時間不正確戴口罩、長期配戴隱形眼鏡、雷射術後患者短期也較一般人容易引起乾眼症。受疫情影響,國人每天平均使用3C產品高達11至13小時,眨眼頻率降低。而長時間以不正確的方式配戴口罩,導致口罩無法貼合鼻樑,呼吸氣流會向上流動通過眼球表面,增加淚液的蒸發,無形中增加了乾眼症風險。隨著年齡增長,淚液分泌功能會逐漸退化因而減少分泌。研究統計,逾三成65歲以上長者有乾眼症症狀。停經後的更年期婦女,因卵巢失去功能,無法分泌女性荷爾蒙,間接導致淚液減少。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如紅斑性狼瘡、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等,體內會出現自體抗體,攻擊眼睛淚腺,亦可能導致乾眼症。乾眼多洗眼?藥水最好透心涼?醫破解3大迷思基隆長庚醫院眼科教授孫啟欽曾收治一名24歲女子,年紀輕、沒有自體免疫疾病等危險因素,看似乾眼風險極低,但因為輕忽乾眼症狀,直到雙眼幾乎看不到才就醫。檢查發現,眼睛已經極度乾燥並導致角膜破損,只好進行角膜移植搭配用藥治療,所幸視力恢復至0.6,才得以重拾日常生活。孫啟欽提醒,乾眼症依其嚴重程度分為四個等級,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第一級輕度乾眼症可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搭配熱敷按摩緩解症狀;第二、三級中度乾眼症,建議除了使用不含防腐劑人工淚液外,加入抗發炎藥物、自體血清治療、淚管塞等方式控制病情;第四級重度乾眼症,除了上述治療方式,必須接受局部免疫抑制劑或手術,以避免視力損害。乾眼症的主要治療目標在於減緩乾眼症狀、避免角膜傷害,使用人工淚液能增加眼球的濕潤度,讓患者有更好的疾病控制與症狀緩解。臨床觀察普遍民眾對於人工淚液或眼藥水存有三大迷思謬誤。迷思一:人工淚液或眼藥水,越清涼越好?天天滴是保養? 保養型眼藥水內多含抗組織胺、血管收縮劑、薄荷醇等成分,僅能短暫舒緩症狀,長期使用會容易使眼壓變高,白內障形成。至於具潤滑功能的人工淚液,可緩解眼睛乾澀不適,可做為乾眼症患者首選。迷思二:使用人工淚液會造成依賴性,讓眼睛越來越乾,加重乾眼症? 使用人工淚液不會造成依賴,但若出現乾眼症狀加劇,就要當心疾病惡化,建議民眾遵循醫囑,依病況使用適合的眼藥水。迷思三:洗眼液可以改善乾眼症嗎? 洗眼液會把淚液中許多具有抵抗力的蛋白沖洗掉,反而增加症狀惡化風險,因此並不建議使用洗眼液。醫師親授「二好三多」生活原則 遠離乾眼症危機護眼行動應從日常做起,孫啟欽教授提醒,民眾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處於「良好環境」中,應避免室內過強空調,不要去煙霧瀰漫處。「多保濕、多保養、多休息」三大護眼觀念也能讓民眾遠離乾眼症,例如在桌上放一杯水提高室內濕度、透過熱敷或增加眨眼頻率促進淚液分泌,維持充足睡眠也有效減緩乾眼症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