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

這幾種「為你好」請快逃!心理師教你看穿「誰藏私心」擺脫有毒關係

這幾種「為你好」請快逃!心理師教你看穿「誰藏私心」擺脫有毒關係#精神科

或許很多人都熟悉這樣的場景:父母口口聲聲說為你好,但不太在乎你的感受。或者,你可能認識看似替人著想,但總是讓人不知不覺配合他的朋友。諮商心理師王雪岩在《隱性虐待》一書中,教大家識破以「為你好」為包裝,其實是為了圖利自己的幾種人格特徵,看清楚誰在利用你,藉此釐清自己在各種人際關係中的角色。以下為原書摘文:

吃飽撐著還要狂塞食物?心理師警示「多重快感」讓你忘了心裡苦

吃飽撐著還要狂塞食物?心理師警示「多重快感」讓你忘了心裡苦#精神科

心情好也吃,不好也吃,如果你習慣用吃來解決焦慮煩躁,即使理智上知道該停了,再吃下去對身體不好,卻忍不住一直把食物送進到嘴裡,很多人總以為是料理太美味了,或自嘲太貪吃,但諮商心理師莊博安在《慢性焦慮》卻在書中分析,這種「情緒性進食」也是慢性焦慮的體現,其實心理正在求救。以下為原書摘文:

想睡好,更該限制睡多久!教你「2招」重設生理時鐘

想睡好,更該限制睡多久!教你「2招」重設生理時鐘#精神科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知道「睡眠」這件事,背後潛藏著廣大商機嗎?為了獲得一夜好眠,市場上充斥著記憶枕頭、淺色床單、環境音樂、芳香精油以及保健藥品等各式各樣的商品,甚至有人因此而聘雇一位「睡眠教練」!在2015年,美國人就花了近410億美金買助眠商品、接受治療,而這數字還不包括自行去藥局購買的藥物估計;到了2020年,相關花費則將攀升到520億美金。但事實上,心靈才是最強有力的助眠藥,而且不需要花到一毛錢。研究證實,有睡眠障礙的人,也會有一些負面的心態與觀念,甚至本身患有焦慮症。有些人從小就很難入眠,輕易就會被壓力搞得心煩意亂,只有化解壓力才能再次好好入眠。且各種負面心態如:「睡覺很浪費時間」、「只睡4小時就可以起床工作」等,其實會破壞睡眠品質,若能透過以下方法,讓身體重新獲得平靜,在睡前放慢腦波活動,培養正面的心態,維持良好的作息,晚上就會睡得又香又安穩。引導潛意識放鬆,培養健康的睡眠習慣到了就寢時間,神經系統應該進入休息與消化模式,此時可以進行一些放鬆儀式。洗個熱水澡、閱讀詩集或聆聽療癒音樂,就可以減慢大腦的運作速度,並且放鬆肌肉。壓力會破壞睡眠的品質,所以要多練習放鬆技巧,例如腹式呼吸法、正念冥想等。睡眠催眠相當有效,患者透過它能改變自己的潛意識。入睡時,人就好像被催眠,意識狀態會有所轉變。在第1階段的睡眠期,想像一些療癒的畫面和圖像,就有助於入眠。運用所有的感官,想像自己進入深沉、平靜的安穩狀態。心靈的專長就是想像。一開始,先觀察自己肌肉有沒有放鬆,並試著暗示它們休息。逐漸有睡意時,想像自己身體完全陷入床墊,然後告訴自己今晚會睡好睡滿。運用感官去創造各種令人放鬆的畫面,就能獲得一夜好眠,帶著滿滿的能量與活力醒過來。引導自己想像各種畫面與場景,就能走入潛意識的世界,清理一些沒來由的負面想法,重新獲得主控權,以指引自己去做有益的行為。這項技巧好處多多,各式各樣的患者都能為自己量身定做專屬的療法。許多職業運動員也運用這項技巧去想像自己贏得比賽的樣子,逼真到能感受到獎牌掛在脖子上的重量,並且聽到群眾的歡呼吶喊聲。同樣地,上床就寢時,可以想像自己處在深沉、平靜的睡眠狀態之中。先安靜地躺下來,想像自己漂浮在晴朗寧靜的湖面上,輕鬆地望著平靜的藍天,而平緩的波浪輕柔地拍打著,運用每一個感官,想像光線、聲音、氣味以及其他細膩的感受。或者想像自己沿著柔軟的沙灘漫步,踩著細緻又輕柔的海砂;溫暖的海風輕輕吹拂頭髮,落日餘暉和煦地映照著臉龐。不論是哪種場景,只要感覺平靜,讓自己沉醉於其中就好。使用冥想手機APP幫助身心平靜,有何不可?如果無法順利想像這些畫面,試試my Sleep Button這款手機APP,在它的幫助下,每隔幾秒心中就會出現各種靜物的影像(一支筆或一台車子)。為了練習冥想,建議使用Headspace、Buddhify或Insight Time等手機APP。最新的研究也證實,聲波科技對睡眠有幫助。雙耳波差(Binaural beats)是一種聲音檔,聆聽者雙耳聽到不一樣頻率的聲音,但大腦會自動統合成一個音訊,其頻率介於左右耳聽到的聲音。科學家播放不同頻率的聲音,就能刺激大腦的反應。進行睡眠療法時,患者會分別以4個大腦的睡眠區塊,收聽4種頻率的雙耳波差。使用影像與聲音類的手機APP前,記得調低螢幕亮度,以免光線太刺激;戴上耳機,以免外界干擾。記得獨自練習就好。至少進行21天,才能建立起新的睡眠神經路徑,身體才會受到制約。成功的話,就能睡得深沉且平靜。創造良好的睡眠空間與環境光線、聲音都會干擾睡眠,有好的環境,才有好的睡眠品質。如果必須在吵雜的空間裡睡覺,那最好戴上眼罩與耳塞。上床睡覺時,手機最好放在另一個房間,不要放在床頭櫃上。朋友、家人與同事應該記住,不是24小時客服專線,不需要即時回覆訊息。記得不斷對自己說:「我不欠任何人。」改善睡眠空間的關鍵在於,各項條件要符合個人需求。設計個人的生活儀式,設法讓自己平靜下來,就能創造出良好的睡眠環境。重新布置臥室也是不錯的主意。電腦不要放在臥房,讓寵物或孩子自己睡。蠟燭、線香與古典樂都能讓你放鬆。換上記憶枕頭或舒爽的亞麻布床單也不錯。總之,上床睡覺時,會感到放鬆的事情都試試看。菸品、咖啡與酒類最好戒除,努力改變日常習慣,就能改善睡眠。服用藥物時也要多留意成分,有些感冒藥含有偽麻黃鹼,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擾亂睡眠作息。最後,睡前不妨做點伸展運動,以暗示身體該休息了。與失眠有關的認知行為療法:睡不著就別躺在床上精神科醫師卡梅(Rob Comey)專門治療睡眠障礙,他強調認知行為療法(CBT)對於焦慮症、憂鬱症、恐懼症以及成癮症等,都能有效緩解。透過失眠的認知行為療法(CBT -I),患者能找出造成失眠的信念並且加以改變,重新建構觀念、消除錯誤的信念,才能安心入睡,不再莫名地擔憂未來。去睡眠中心看診時,醫師會讓你戴上生物回饋裝置,以隨時記錄你的日常活動,找出會影響睡眠的生活模式。透過失眠的認知行為療法,你就能培養良好的作息,戒除掉有礙睡眠的壞習慣。依據你的處境,治療師會調整治療方案。睡眠問題若非常嚴重,治療師會建議你採用以下2種更細緻的認知行為療法。1. 刺激控制療法(CST)讓身心記住床與睡眠的連結,而不會聯想到清醒、擔憂、恐懼、挫折與焦慮等等阻礙因素。稍微調整一下臥室擺設,就能移除干擾睡眠的因素。換上柔和的燈泡、空調轉到舒適的溫度、加裝隔音窗、把電視機搬出臥室等,都很有幫助。午睡時不要睡太久,想睡覺的時候才上床,並設定固定的起床時間。最重要的是,床只能用來睡覺與進行性行為,不要躺在上面使用平板電腦或滑手機。睡不著的話,就起床去做一些靜態的事情,如看書或做伸展運動。一開始會花很多時間在臥房閒晃,但上床的時間都用來睡覺。這些做法都是為了讓身體更加意識到床與睡眠的連結。2. 睡眠限制療法(SRT)同樣也是為了讓身心記住床與睡眠的連結,不會聯想到清醒、擔憂、恐懼、挫折與焦慮等等阻礙因素。療程開始前,先設定每晚睡眠的總時數,並且確認在床上都是在睡覺。否則翻來覆去,心裡只會不斷進行負面的對話。這時就離開床鋪做別的事情,直到睡意到來,再上床完成應有的睡眠時數。以上介紹的2種療法,都能重新設定生理時鐘,讓睡覺與起床時間變正常。剛開始練習時,晚上可能會有很多時間醒著,甚至造成睡眠不足,所以白天會感到更加疲倦。問題嚴重的話,還會造成夢遊等異常行為,所以才需要醫師透過儀器監控其生理狀態。且睡覺與起床的時間每天都要一樣,不能太早睡,早上鬧鐘一響就要起床。睡眠品質慢慢改善後,在床上的時間才能逐步增加。從此以後,睡覺時間一到,睡意就怎樣都趕不走,頭碰到枕頭馬上就呼呼大睡。此外,我們也可以改造內在對話的內容。平日失眠時,我們總是會躺在床上焦慮想著「遲到會被扣錢」或「工作做不完」等。拋不掉這些擔憂,就更加睡不著。因此,關鍵在於消除這些不必要的煩惱,重新設定神經連結。失眠時,正好可以練習正面的自我對話。千萬不要去想明天的待辦事項,這會讓你大腦更加活躍。相反地,試著對自己說:「上班的事到公司再煩惱,而且一定都會順利完成。」這句話很簡單,卻可以改變大腦的運作模式,讓你不再執著於天亮之後要做的事情。此外,有些人認為,睡眠少於四小時白天還是能打起精神工作,但真是如此嗎?不如勸勸自己:「身體希望我好好睡一覺,這樣能才時進行自我修復。」或是跟自己說:「每天至少睡7小時,以後就不用常跑醫院,能有更多時間跟家人相處。」良好的睡眠品質是萬靈丹雖然失眠與睡眠障礙的人口不斷增加,但研究人員也不斷在探究問題的根源,並找出解法,試圖讓大家恢復正常的作息。現在我們有更多的治療選擇,也可以運用心靈的力量,去培養健康的睡眠習慣。睡得好,整體健康就能獲得改善。睡得飽,白天就更有精神,記憶力與思考等認知能力也會更好。最重要的,睡眠能降低壓力指數與身體的發炎反應,減少罹患重大疾病的風險,例如肥胖症、心臟病以及癌症。平日睡得好,心情也會更好。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有賴於睡眠,所以一定得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睡眠是健康人生的必備條件。它有助於腦電波平穩、細胞修復、神經傳導物質與荷爾蒙分泌正常,所以對身體每一個系統都很重要。總是蠟燭兩頭燒,早起又熬夜,以健康換來成就,你想想值得嗎?工作表現與睡眠時間不相衝突。想要活得快樂又有活力,看起來迷人又有吸引力,那就好好睡一覺吧!(本文摘自/超減壓的BMW身心自療法:哈佛醫學專家教你重新設定身心狀態,對抗疼痛、焦慮與自律神經失調/時報出版)

你遇到自戀型人格嗎?醫師教你「9大特徵」判斷身邊人

你遇到自戀型人格嗎?醫師教你「9大特徵」判斷身邊人#精神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多數人一想到自戀型人格,就會聯想到一個趾高氣昂、目中無人、自私至極的傲慢傢伙,這樣的人,跟缺乏自信、情緒不穩、成天擔心被人拋棄的邊緣型人格怎麼會有共通性呢?說的更直白一點,兩者有什麼不容易區別的地方,值得用專文來敘述呢?事實上,人們對於自戀型人格的印象,諸如:自私至極、傲慢無禮、趾高氣昂等等,主要是建立在「自戀型人格疾患」的認知上的。然而,人格的表現從輕微變異的人格傾向(trait)到嚴重偏差的人格疾患(disorder)不一定只有「量性」的變化,還有可能存在「質性」的不同,也就是說:「人格傾向」不只是在偏差程度上比「人格疾患」來的輕微,也就是所謂的「量性差異」;「人格傾向」者更容易以一種截然不同的行為模式來表現相同的人格特質,這種質性差異往往就是「人格傾向」者之所以能適應社會框架,符合角色期待,維持自身功能的原因。「自戀型人格傾向」者也不例外。在臨床上,並不容易見到趾高氣昂、目中無人、傲慢無禮的自戀型人格傾向者,相反的,他們往往發展出長期憂鬱、孤單、空虛感、被剝奪感與缺乏安全感的樣貌,很容易跟邊緣型人格搞混在一起。至於反差為何會如此之大?這還得從學術上對於自戀型人格疾患的定義講起,一步步推演,才能明白這整個看似荒謬卻又無奈至極的心路歷程。自戀型人格的9個特徵按照DSM-V(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5版)的診斷原則,要成立自戀型人格疾患(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必須包含下列9點中的5點(含)以上——1. 對自我重要性的自大感,例如誇大成就與才能,在沒有相稱情況下期待被認為優越。2. 專注於無止境的成功、權力、顯赫、美貌、或是理想愛情等幻想中。3. 相信他或她的「特殊」及獨特,僅能被其他特殊或居高位者或機構所了解,或應與之相關連。4. 需要過度的讚美。5. 認為自己有特權(如︰不合理的期待自己有特殊待遇或別人會自動地順從他或她的期待)。6. 在人際上顯得剝削(例如:占別人便宜以達到自己的目的)。7. 缺乏同理心︰不願意辨識或認同別人的情感需求。8. 時常妒忌別人或且認為別人妒忌他或她。9. 顯現自大、傲慢的行為或態度。通常,自戀型人格疾患患者傾向於渴求於他人的稱讚,缺乏對別人的同理心,對自己的行為或能力有過度的誇大想像,也時常忌妒別人或認為別人忌妒他──讀到這裡,我想請問:您身旁最符合這些敘述的人,會是誰?本文獲「杏語心靈診所院長陳俊欽」授權轉載,摘錄自:自戀型人格與邊緣型人格有什麼不同? 

高中活潑女同學性格驟變兒童心智科評估治療走出陰鬱

高中活潑女同學性格驟變兒童心智科評估治療走出陰鬱#精神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青少年的憂鬱不要忽略。一名高中女學生原本個性外向,最近卻常常情緒低落,時常請假,經過學校輔導室與父母溝通,建議至兒童心智科門診接受評估。 「常有死亡念頭闖入腦海」父母表示女同學這兩個多月來情緒低落、表情淡漠,動作反應緩慢,思考變得遲鈍,睡不好也吃不下飯,常常把事情做負面的連結,經常不由自主哭泣……他們實在不知該怎麼辦。甚至,女同學對於家人的叫喚都沒有反應,時常眼神空洞地獨自坐在房間,或一個人無意識的癱坐在地板上。 女同學向醫師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突然會有死亡的念頭闖入腦海,越不想如此卻覺得死亡好像離自己越來越近,自己非常害怕,甚至有時候會聽到有聲音在呼喚自己……漸漸地,不想接觸人群,也害怕人多的地方。 父母親表示孩子最近的生活與學校環境都沒有特別的變動,也排除學校霸凌的可能性。女同學自己也說過去有一段時間很快樂,開心又有動力,喜歡參加社團、交朋友,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精神與腦部功能都需要檢視根據了解,女同學的父母親表示家族中有精神科病史存在。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心智科林建亨醫師表示,兒童青少年患者的憂鬱情緒常需要做生理疾病的鑑別,若呈現非典型的病程,則需要進一步安排檢查,包括甲狀腺功能低下、腦部異常放電的癲癇、自體免疫疾病、甚至是腦部腫瘤的可能性都需要列入考量。 女同學在醫療協助下,接受了相關的評估,其中也包含心理衡鑑,以了解她的認知功能、情緒狀況、智力分布狀況、反應速度、及專注力的標準化評估與情緒行為的結構化評估。兒童心智科醫師會根據以上資料,來做臨床的鑑別診斷與介入治療。 透過一系列結構化評估,女同學的精神科初步診斷為重鬱症,併有躁鬱傾向,而由於出現對家人叫喚反應不佳及疑似肢體癱軟狀況,進一步在腦波檢查下發現有腦部異常放電的狀況,確認有癲癇的問題,並轉介小兒神經科門診合併照顧,在門診歷經八周的藥物治療及家人的溫暖陪伴支持下,女同學又恢復健康的笑容,目前持續接受門診治療中。 理解與陪伴是最好的治療林建亨醫師說明,兒童青少年的憂鬱可能是對生活的煩躁或焦慮,也可能是需要醫療診斷的憂鬱狀態。兒童青少年憂鬱疾病有許多醫療層面的鑑別,需要謹慎處理,醫師透過臨床病程與精神病理的線索,若有臨床需求會再進一步安排相關檢查。當然不要忘記,最重要的還是對他們的理解與陪伴,國內近五年來兒童青少年自殺死亡率節節攀升,父母及家人的溫暖陪伴是支持孩子走出憂鬱情緒的最大動力來源。

長輩堅持不去精神科看病 怎麼辦?

長輩堅持不去精神科看病 怎麼辦?#精神科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號,○○○請進診間。」診間護理師親切地叫喚初診的新病人。「今天來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嗎?」我端詳面前這位看起來憂心忡忡的女士,邊開口詢問。「醫生,其實不是我要看。我不是病人,是我媽有狀況。」她回答。「這樣啊,病人有來嗎?依照規定,必須親自診察本人才行哦。」「醫生,真的很抱歉。我想帶她來,但是她都不肯。我不知道怎麼辦,只好掛自己的號,先來跟妳討論。」高女士不停點頭、拜託,急得淚都要飆出來了。上面這種情景,每個月總是會重複好幾次地出現在我的診間,我相信有不少的精神科醫師門診也有類似的經驗。或許你發現自己的親友可能有精神、情緒問題或是失智等症狀,但不管怎麼勸說、哄騙、拜託,都難以撼動病患的抵抗,他們就是不願意來看精神科門診。依照法規,醫師不能對於未曾親自診察的病患,給予診斷或是開立藥物。看著那些痛苦的家屬,我心裡雖然能了解,卻無法違規來協助。畢竟看病不能隔空抓藥,或是單憑想像。之前有不少報章雜誌的記者前來採訪我,大家都有志一同地問,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勸病患就醫呢?以下,我分享幾個方法,希望能對這類的長輩有幫助。方法一:順水推舟 有時,我們正面勸說無效,就必須要找一些順水推舟的機會。因為老化的關係,長輩不免會有一些身體上的小病小痛,當這種狀況發生時,其實就是一個適當的時機點。舉例來說,憂鬱症的個案,可能會出現胃口不佳、食欲差、體重下降或者是失眠、多夢等現象。我們可以順著病人的抱怨,建議他們:「這種情況,應該要到醫院去看看醫生,說不定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又或「我們可以聽聽看醫師有沒有什麼建議,能夠促進胃口,改善身體的健康,讓自己睡得好一點。」再舉例來說,焦慮症、恐慌症的病人會出現胸悶、心悸,覺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手抖、冒冷汗,覺得自己好像快要死掉這樣的症狀。當長輩向你抱怨這些不舒服時,我們就可以順著他的話,勸說他到門診去接受檢查或是治療。只要病人願意進到醫療院所來,就達成一半的目標。記得進入診間時,要向醫師打個暗號,套好招。有經驗的醫師,一聽到陪伴者開的頭,就會有默契的點點頭,順勢安撫第一次來看診的長輩。另一方面,醫師也會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因為對初診的個案來說,身體方面的檢查,也是鑑別診斷所必要的項目。方法二:買一送一 有許多親友為了要協助長輩接受精神科的治療,都會採取「同時掛號」的方法,也就是向長輩表示:「我也睡不好,我有點緊張,不敢一個人去看,我們一起去看,你陪我。」這個方法是成功率不錯的一個招式。一方面可以讓長輩覺得並不是只有他自己這樣,另一方面,也可以營造出看精神科沒什麼大不了。時常,我在門診聽到的對話是:「我今天沒有要看喔,我是陪他來的。他說一個人不敢來,所以我才答應跟他一起來。」對於比較不容易建立關係的病患,有時候我會先對親友進行問診的動作,並且讓他在一旁聆聽。在過程中,親友就可以把相關的症狀述說一遍。這過程有點像是網路上所謂鄉民常見的起手式,就是我有一個朋友他如何如何如何,但其實是在問自己的問題。一樣透過這種拐彎抹角的方式,先暖身,等到時機成熟,醫師會鼓吹長輩:「既然都來了,就順便看一下。」或「排隊排了這麼久,等了好幾十分鐘,不看很可惜。」另外一個優點就是,可以藉由這個過程,先消除長輩心中對於精神科或是精神治療的一些誤解。舉例來說,很多長輩認為憂鬱症的藥就是會上癮,或者認為藥物就是會傷肝、傷腎。親友可以藉機詢問醫師這些問題,好讓醫師有機會說明清楚。之前某個病患天生就只有一個腎臟,於是非常擔心服用的藥物會有腎毒性,因此明明已經嚴重失眠,卻還是不敢就醫。恰巧她陪同另外一個親友來就診,聽到對方問我:「這個藥物會不會傷腎?」我首先向對方說明:「腎臟功能可以透過抽血或是尿液檢驗來確保,還有就是現在的藥物有非常多不同的種類可以選擇,可以按照一個人的身體情況來避免比較有風險的副作用。藥物的盒子裡也都有一張說明書,裡面其實有詳細記載;例如腎功能不好的人,這個藥可不可以使用、要不要減量使用、有什麼禁忌,都會寫在上面。如果還擔心的話,可以到藥局窗口去做藥物諮詢。」聽到這些說明之後,那位原本站在親戚、朋友身後的長輩突然說:「醫生,我也想加號,我也要看診。」方法三:假傳聖旨 現在各地都有每年一度的老人健康檢查,這檢查時常都是熱門的項目。現在的老人健康檢查內容,其實包含了兩個精神科的基本項目,一個是老年憂鬱症的篩檢,另外一個是失智症的篩檢。當然,也有一些自費的身體健康檢查項目。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勸說長輩,以關心他、維護他身體健康為理由,先進行一個全身性的健康檢查。通常這些檢查結束之後,都會寄送一份檢查的報告單或者是書面的資料到家裡,裡面會標示紅色的字,是表示需要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或是建議個案到大型醫療院所,接受下一波的診察治療。在我的門診裡,就有不少長輩是因為接受老人身體健康檢查之後,拿著這份報告到門診來諮詢的。又或是親朋好友可以婉轉地利用幫忙長輩解讀報告的機會,試著說:「上面寫說你要到大醫院去做仔細檢查。」以這樣的方式來引導長輩就醫。(本文摘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寶瓶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