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冬至吃湯圓當心胃脹氣、胃食道逆流!跟著醫師做「1招」快速舒緩

冬至吃湯圓當心胃脹氣、胃食道逆流!跟著醫師做「1招」快速舒緩#冬至

冬至即將到來,家家戶戶吃湯圓,祈求凡事圓滿、闔家團圓,也象徵「又長大1歲」。但醫師提醒,湯圓為糯米製品,是高澱粉、高油與高糖的組合,且吸水率強、黏性極高,在腸胃裡的蠕動較慢,大量食用容易讓無法分解的澱粉在腸道裡造成細菌發酵,產生氣體,導致腸胃脹氣和不適,食用時需格外小心。

10顆小湯圓=1/4碗飯!營養師自製減醣版「豆腐湯圓」吃不胖

10顆小湯圓=1/4碗飯!營養師自製減醣版「豆腐湯圓」吃不胖#冬至

冬至,是一年當中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每到冬至家家戶戶便會聚在一起吃湯圓象徵圓滿,古人更是將冬至作為一年的開始,因此也有吃湯圓長一歲的習俗!現今湯圓的口味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有創意,甚至可以用千奇百怪來形容,但你吃的到底是「湯圓」還是「元宵」呢?許多人以為這兩者是一樣的,但由來其實有差別喔

4顆湯圓熱量=1碗飯!營養師曝「加1神物」吃不胖

4顆湯圓熱量=1碗飯!營養師曝「加1神物」吃不胖#冬至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冬至湯圓忍不住一顆接一顆?當心熱量超標,造成身體消化負擔!冬至將至,習俗上這天全家團圓吃湯圓,添歲也添幸福。湯圓們不僅外觀討喜,口感也軟綿Q彈,大人小孩都喜愛,不知不覺就吃下好幾顆;甚至有人在晚餐吃完鹹湯圓後,再搭配甜湯圓來當飯後甜點,這樣不僅澱粉量跟熱量攝取超標,也造成了腸胃負擔。湯圓熱量不超標:謹記「不加配料、小份量」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秀雯指出:對比一碗白飯的熱量約280大卡,傳統的紅白小湯圓每粒熱量約6大卡,市售的盒裝包餡大湯圓一顆熱量約60~80大卡,鮮肉湯圓一顆則約60大卡,吃下4顆包餡湯圓的熱量,約等於吃下一碗白飯。如果想吃又想避免熱量超標,可在料理時,盡量不要額外加入糖漬豆類或配料,若是選擇有配料的湯圓,那麼應選擇小份量的湯圓,避免糖分及熱量大爆表。蔡秀雯表示,10顆紫糯米花生湯圓約含21公克的糖,已接近一日建議攝取上限。建議可以一盒湯圓與家人分著吃,一方面應景,熱量與糖分也不會攝取太多。增加青菜、營養攝取量,減少心血管負擔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10顆包餡大湯圓含有約15公克的飽和脂肪,已占一般成人每日攝取量上限的3/4。一般吃湯圓容易忽略掉飽和脂肪,建議血脂肪過高的民眾,可以選擇不包餡的湯圓,或是一日攝取量不要超過5~6顆;吃鮮肉湯圓時,則可以多增加些青菜,如青菜及香菇,也能減少飽和脂肪吸收,降低心血管負擔。蔡秀雯認為,因應冬至習俗團圓吃湯圓,可以調整採購份量,不要一次煮很大鍋,吃不完再熱鍋較不新鮮,口感也不好。建議烹煮時可搭配一些天然食材,例如現煮的紅豆、綠豆、番薯等,增加不同營養素攝取。現代人活動量不多,可以調整為吃巧,不需要吃多。蔡秀雯也補充,銀髮族吃湯圓也要注意吞嚥問題,注意小口充分咀嚼才吞下,避免噎到;腸胃不好的民眾,亦避免食用過多糯米,引起消化不良、或造成胃食道逆流等胃疾患者身體負擔。

冬至吃湯圓 四顆包餡熱量抵一碗飯

冬至吃湯圓 四顆包餡熱量抵一碗飯#冬至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冬至總讓人滿心期待,看著鍋子裡面翻滾的圓滾滾湯圓,又軟又Q,不論是甜的鹹的,吃下肚就感到幸福與滿足。冬至吃湯圓象徵團圓、圓滿的含意,也有說法是吃完湯圓之後就添加一歲。但營養師提醒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應吃得健康又沒負擔,不要節日過完,血糖與體重都飆高。吞嚥與消化能力不佳者 可切小塊淺嘗南投醫院營養室蔡秀雯主任表示,湯圓由糯米所製成,其黏性強,不易消化,因此吞嚥與消化能力不佳的民眾需特別留意,可切成小塊,並且要細嚼慢嚥,數量也別太多,避免因為湯圓體積過大,導致消化不良或食道阻塞等危險。由於糯米的支鏈澱粉比例高,因此升糖指數較高,血糖容易快速上升,糖尿病患者要多加留意,食用湯圓時,需注意用量,並多搭配蔬菜。湯圓熱量高,蔡秀雯營養師表示,四顆包餡湯圓等於一碗飯的熱量。小湯圓每粒的熱量約34卡,而市售的盒裝芝麻或花生大湯圓一顆約60-70大卡,鮮肉約50-60大卡。如果料理的時候額外加入砂糖或是紅豆、花生等配料,那熱量跟糖料就會爆表。以紅棗枸杞取代砂糖 蘿蔔香菇取代肉絲蝦米營養師建議將有餡、無餡湯圓搭配著吃,料理時減少油量或減少糖量,可以紅棗枸杞來取代砂糖,或使用蘿蔔香菇取代肉絲蝦米,減少熱量。另外也提醒食用湯圓後,需減量下一餐的主食的分量,避免食用過量攝取過多的熱量,餐後攝取適量水果,讓營養更加均衡,健康度過冬至。

腰圍爆表你還要進補?冬至起這樣保養

腰圍爆表你還要進補?冬至起這樣保養#冬至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冬至的至,是至極的至。陰極之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因為有這四個極端,故為冬至。在白晝最短夜最長的這天,你的影子會是一年當中最長的,這時候不用羨慕超級名模有九頭身,你往太陽底下一站,就能見到自己從沒見過的修長美腿。物資缺乏的年代,人們特別會重視進補日,像冬至就是一個進補日。陰到了最谷底,陽就要漸漸長了,以往認為這時候來補,能催動陽氣,類似刷信用卡逢周三點數加倍送的意思,在進補日來補,效果特別好。不過,那是以前。現在掂量一下自己的腰圍,女生超過三十二吋褲子不好買的時候,男生超過三十六吋、低頭只看見肚子看不見腳趾的時候,表示你內臟脂肪太多了。要是這樣,你不要朋友一揪就跟著去吃補。若真要補,是要用一種調整的方式來補,運動量不夠就補運動,水喝不夠就補水,天然酵素吃不夠就補吃鳳梨跟木瓜。冬至為陰極之至,天氣又冷,身體有哪個部位特別虛的,自己能很容易察覺出來。你可以靜靜躺在床上,觀想一道白色的光,從頭頂注入,從頭到腳、由裡而外,以掃描的方式檢視身體的每一個部位,白光若順利走完全身,那就沒問題,若走到某個部位受阻或是變濁變灰,那個部位你就要特別去關心一下。要再做後續追蹤以及生活習慣上、心態上的調整。怎麼調?用以下的方式來調。有所節制,以待來日「自制」與「健康」之間的關係成正相關,自制力越高、健康力越強大!紐西蘭人花了幾十年,追蹤一九七二年出生的上千名嬰兒,證實了這個觀點。著名的「丹尼丁研究」指出,觀察三歲兒童,就知道他們未來會變成怎樣。研究中提到「低控制型」 的人罹患心臟病、糖尿病的機率高於常人,這類人特別喜歡尋求刺激,造成意外死亡的機會比較多,另外還有依賴物質的傾向。當一個國家的醫療水平到達一定水準後,誰能健康到老、誰老的時候病歪歪,不是天公伯擲骰子決定,也不是祖先遺傳下來的,而是自己做來的!從佛教醫學的角度來說明,自制力低的人,屬於不能戰勝貪欲的一群,身心靈不能合一,比方說心裡想吃甜抒壓、身體一直在發炎其實不想吃。現在很多的健康問題,都由貪所造成,尤其是飲食上的貪。一個標準體重的上班族女性,一日所需熱量不超過一千五百大卡。而「貪」這個心魔,最會找藉口,「工作壓力很大耶,靠美食我才能放鬆。」「朋友、同事聚餐,去了還這不吃那不吃,多掃興。」飲食失衡, 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癌症都有可能被吃出來。你必須靜下心來,察覺到底為什麼這麼愛吃,或許是想緩解緊張、鬱悶,或許只是無聊,這時首先應該解決的是情緒的問題,而不是第一時間打電話去訂餐廳。醫生、科學家研究出來怎樣可以獲得健康,這些是知識,懂得去實踐、運用這些知識,靠得是自己的智慧!照見自心,你已然具備這樣的智慧。平常若懂得節制,表示能輕鬆戰勝貪的心魔,這樣的你,享有高度自由,能從心之所欲,卻不會太超過。學會節制,不但不會讓人吃虧,逢年過節、冬至或接下來的跨年,你就更有本錢去吃、去慶祝、去小酌兩杯。不被心魔牽著鼻子走,你才能真正做自己的主人。有所不為,知止守戒許多宗教都有戒律,不知道的人,以為守戒是苦行。其實不是這樣的。戒律不是規定出來折磨人、整人的,相反的,戒律是一種保護,讓人用最簡單的方法, 跨越許多身體健康上、心靈健康上的障礙,最終目的是為了身心靈整體的淨化、揚升。就好比媽媽跟小孩說,那邊水太深你不要去,這也是戒律,但大家都知道這條戒律是出自於關愛,所以沒有人會認為媽媽是專門掃興的壞人。同樣的,你也可以出於對自己身心靈的關愛,依自身狀況為自己設下幾條必要的戒律。譬如說,腸胃消化不好,限制自己不要太晚吃晚餐。又或者之前喝酒熬夜太兇想開始養肝,就規定自己在膽經的時間(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與肝經的時間(凌晨一點到三點)一定在床上躺好。還有就是超愛喝酒,本來每天一手,現在規定每天一瓶,有事情要慶祝可以開兩瓶, 不過一瓶請朋友、一瓶自己喝。守好戒律,就像幫自己設下速限,以策安全。知止、有所不為,才能做個明白人若從陰陽消長的角度來看,冬至其實可看作是一個起始點,從這次新的循環開始,你讓自己變得跟以往不同,既不被心魔牽著鼻子走,也不人云亦云蒙著心眼過日子。從這次新的循環開始,你懂得為自己打算,埋下善的種子、健康的種子,辛勤澆灌,過沒多久,你就會發現守戒律值得!平日小小的節制,將為你換來無限大的自由。(本文摘自/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