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健康煮、聰明吃 冬至湯圓美味不傷身

健康煮、聰明吃 冬至湯圓美味不傷身#冬至

冬至到了!國人在冬至常吃的湯圓,代表一家團圓、圓滿、元氣等許多涵意,在湯圓的製作上,變化更是多元。在年節享受美食之際,可別忽略了食物對身體帶來的負擔!因此,國民健康局提供民眾冬至湯圓「健康煮、聰明吃」的秘訣,讓每個人都能擁有溫暖、健康的佳節時光。湯圓製作的方式多元,有大小之分、內餡也有不同口味,除此之外,湯圓內含的熱量,也相當可觀!國健局指出,4顆包餡的甜、鹹湯圓,或30至35顆直徑1公分的無餡小湯圓,熱量約280大卡,相當1碗飯的熱量。湯圓的絞肉餡、紅豆餡、芝麻餡,或煮湯圓的油蔥酥、糖份,加上油炸湯圓的烹調手法,還會讓你吃進更多油脂、糖分還有熱量!因此,國健局建議民眾,分別在烹調及食用兩方面留意,可以減少吃湯圓對身體帶來的負擔。比如說,在煮鹹湯圓時,可加入多一些的茼蒿、青江菜等綠葉菜,或金針、草菇各式菇類,以柴魚或蔬菜高湯調味、減少豬油炸油蔥酥的量;甜湯圓除了煮酒釀和雞蛋外,還可以嘗試以桂花、龍眼乾、紅棗、枸杞、肉桂提味、以白木耳增加豐厚的口感。此外,避免油炸,可以火烤或乾煎等方式增加烹調方法的多元性,用來沾的花生粉可以腰果、杏仁、芝麻等健康堅果磨粉後搭配食用。在食用方面,國健局建議民眾可以把湯圓搭配青菜、瘦肉、雞蛋或豆腐,變成均衡的正餐吃;若是當作點心,以小碗裝盛、多人分食平均分配、不要準備過量的食材,以達到淺嘗、減少攝取量的目標。國健局表示,一份280大卡的湯圓,相當於60公斤的人慢跑半小時、或走路1.5小時消耗的熱量,因此,若能學會將冬至湯圓健康煮、聰明吃,就能健康愉快過節又無負擔!※圖為市售各式各樣的湯圓,若不多加留意,一不小心就會吃進多餘的熱量,對身體造成負擔。(台中市政府衛生局提供)

冬至搓湯圓氣氛濃 長者慶團圓笑開懷

冬至搓湯圓氣氛濃 長者慶團圓笑開懷#冬至

一年一度的「冬至」到了,入冬以來首波寒流也同時跟著報到。在冷颼颼的寒天,喝一碗熱呼呼的湯圓,不只身體暖呼呼,心中更是溫暖又幸福。 22日下午,花蓮慈濟醫院輕安居舉辦「搓湯圓」活動,醫護團隊開心地與長者搓湯圓一同歡度佳節,祝福阿公阿嬤「健康快樂、呷百二!」在冬至這天,吃一口湯圓,意味著「圓滿」與「添歲」。冬至的湯圓,俗稱「冬節圓」,在習俗中吃過湯圓就代表增加了一歲。22日下午,輕安居的護理人員全程以「不太輪轉」的台語,說明冬至的由來,逗得阿公阿嬤笑聲不斷。曾玉玲護理師表示,除了陪伴長者一起分享過節的氣氛外,也希望可以透過節慶幫助老人家透過「現實導向」,協助長者處理認知和記憶力衰退問題的技巧,重新學習周遭的事物,讓他們更容易處理日常生活上的各種活動。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阿公、阿嬤有模有樣的搓出圓滾滾的湯圓。每位阿公阿嬤把麵團搓揉成湯圓,圓滾滾、又可愛紅白小圓球,各個都「嘴笑目笑」,提醒著彼此團圓、及添歲的時刻又到了!大家協力搓著湯圓,一邊聊著年輕時回憶,現搓現煮的湯圓,讓暖暖的團圓氣氛,縈繞在醫院裡頭,有如家人齊聚般溫暖。「阿公、阿嬤來唷~煮湯圓、吃湯圓囉!」這次營養組特別特地準備了「古早味」的黑糖薑汁湯圓與鹹湯圓兩種,符合老人家不同的口味。營養師古晉瑜表示,十顆無餡的小湯圓熱量約七十大卡,相當於四分之一碗飯的熱量,所以建議老人家在食用時,除了湯圓可以選擇小顆方便咀嚼外,也可以搭配綠葉菜或菇類煮成鹹的口味,當成正餐食用也是不錯的選擇,也提醒腸胃不佳、有三高、慢性病的長者淺嚐就好,以免影響病情控制。熱呼呼的湯圓起鍋完成烹煮後,不論甜的還是鹹的,阿公、阿嬤各個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嘗自己的手藝,大家捧著碗、吃著熱呼呼的湯圓,一碗接著一碗,還頻頻舉起大拇指說「好吃、好吃」。在享受圍爐快樂的同時,也為花蓮慈院的病房裡,加添一分溫馨的佳節氣氛。

強筋壯骨補腎陽 冬令該怎麼補?

強筋壯骨補腎陽 冬令該怎麼補?#冬至

每年的冬至,家家戶戶有吃湯圓的習俗,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呂友文表示,湯圓因為是糯米為主的食材,比較不易消化,對有胃疾患者不宜多吃,如果湯圓少量,但加點蓮子、百合等中藥材做成甜湯,不但好吃,也有潤肺、提升內臟活力的功能;另外,冬至之後,陽氣初生,補冬可選擇強壯筋骨的藥膳吃吃,取代麻油雞、薑母鴨的傳統冬至食補。中醫部主任呂友文表示,冬至,又稱「賀冬」、「冬節」,在冬至節,中國北方有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南方某些地方有冬至日吃湯圓、粉糍粑的習俗,當然這天也會吃吃補冬的大菜,各地的習俗不同,但麻油雞、薑母鴨、麻辣鍋最多;中醫依據天人合一的哲學觀 ,節氣到了冬至時,陰衰陽長,陽氣初生,正式補陽氣的好時機,趁此時令冬令進補,蓄積能量,才是符合中醫的養生之道。中醫以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在冬至一陽初生的節氣,可以用補脾陽,補腎陽的藥膳來調理身體,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在吃湯圓方面,除了湯圓之外,可加蓮子、百合、紅豆,此甜湯滋陰潤肺、 利水消腫、提升內臟活力。呂友文主任說,在藥膳補冬上,不妨選擇轉骨方的藥膳,原來這是設計來促進小孩轉骨第一階段的生長發育用,藥膳中的中藥材羊乳頭、狗尾草等,均有健脾益氣開發脾陽的功效,所以也適合在冬至時用來補冬調理身體。而二仙佛跳牆原本用來給腎虛體弱、筋骨痠痛的中老年人預防腰膝關節退化,因藥材龜鹿二仙膠、黃耆、當歸以補腎陽為主兼補氣血, 所以也適合在冬至時調補身體,助陽益氣.、固筋骨。

冬至在即 衛生局突襲抽檢市售湯圓

冬至在即 衛生局突襲抽檢市售湯圓#冬至

冬至吃湯圓可說是國人習俗,臺中市政府衛生局特別在冬至前夕,到轄區各大賣場、量販店、超市、傳統市場、及知名芋圓店等,抽查市售小湯圓、及含餡湯圓,檢驗裡頭是否有添加過量防腐劑己二烯酸、苯甲酸、及不可添加的去水醋酸。抽驗24件湯圓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台中市衛生局指出,因為防腐劑不易從肉眼、嗅覺辨識出來,長期食用防腐劑食品,不只人體代謝不易排出,還容易造成人體的肝、腎負擔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建議消費者冬至選購冬湯圓,如果業者現場製販售,應該注意店家周邊環境衛生;到超商、大賣場挑選包裝湯圓,一定要看清楚包裝標示是否完整標出商品原料、廠商名稱、有效日期、或是有否註明防腐劑名稱劑量等,保障食用安全。※圖為衛生局稽查人員至大賣場抽檢市售湯圓(台中市政府衛生局提供)

糯米加豆腐的湯圓 降低黏性更健康

糯米加豆腐的湯圓 降低黏性更健康#冬至

冬至吃湯圓是中國傳統習俗,代表著「團圓」、「圓滿」過冬之意,也意味吃了湯圓增添一歲。北市聯醫忠孝院區營養科主任洪若樸表示,市售湯圓五花八門,其中包餡料的芝麻或花生湯圓,一顆約30公克重相當於65~70大卡,也就是說,吃4顆包餡湯圓等於吃下一碗飯。對於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疾病患者,應慎思酌量攝取。洪若樸建議,包餡湯圓一天不超過2顆。至於無餡小湯圓的油脂、鈉鹽含量較有餡的甜鹹湯圓低,5小顆湯圓熱量約70大卡。怎麼吃才健康?又不過多呢?她說,常有民眾在食用過多湯圓等糯米製品後,出現消化不良、腸胃不適、脹氣等症狀。洪若樸解釋,糯米與蓬萊米不同,其澱粉結構為支鏈澱粉,經壓磨烹煮後黏性高,對於胃排空差,因此在攝取時注意份量不要吃得過多。為了讓愛吃湯圓的民眾也能吃出健康,忠孝院區營養科提供民眾創意冬至繽紛圓,在糯米中加入豆腐,不僅可以減少糯米的攝取量,降低黏性,增加綿密豆香味,同時也可以搭配新鮮蔬果汁或堅果粉(黑芝麻),強調健康自然,口味多變化。繽紛(紅、橙、黃、綠、紫)的蔬果植物性食材,含有豐富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及抗氧化劑(茄紅素、類黃酮素、花青素、異黃酮素等)。

影音/冬至藥膳進補 痛風患者多3成

影音/冬至藥膳進補 痛風患者多3成#冬至

下禮拜四就是冬至,不少人會吃羊肉爐、薑母鴨等溫補藥膳來進補,不過有醫師提醒,因為這些和中藥一起燉補的肉類、內臟及海鮮都是高普林食物,會讓尿酸增加,造成急性痛風關節炎。最近天氣又濕又冷,不少人會吃熱騰騰的羊肉爐、薑母鴨或藥燉排骨來進補,希望藉此活血祛寒、補氣又養身,讓身體暖和一點,但這些藥膳可別吃太多,小心痛風發作。有醫師臨床發現,每年冬至過後,痛風門診病患就會增加兩、三成,因為這些進補的藥膳雖然多為溫熱的中藥材,但若加上肉類、內臟及海鮮一起燉煮,就會釋放高普林,使得體內尿酸增加,造成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醫師建議,這類溫補藥膳儘量不要用吃到飽方式,一天吃一碗就夠,而且還要搭配蔬菜食用,用餐過後多喝水,如果是痛風、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包括湯、肉類及海鮮都要少量攝取。此外,醫師也提醒,冬至吃湯圓也不要過量,因為糯米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不適。

冬至吃湯圓 營養師建議食用市售湯圓不要超過五顆

冬至吃湯圓 營養師建議食用市售湯圓不要超過五顆#冬至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也是入冬之後最重要的民俗節日。但由於現代人生活忙碌,節慶的氣氛也愈來愈淡薄,尤其是不放假的節日,更容易讓人忽略,以致生活中少了許多可以抒解壓力、值得回味與記憶的美好事物。再忙,也別忘!明天12月22日為自己或與家人一起吃碗湯圓,象徵來年平平安安、圓圓滿滿。在此吃湯圓的季節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營養科營養師詹雅涵特別叮嚀大家,傳統湯圓分有大湯圓、小湯圓及包餡料的湯圓,依照料理方式又可區分為鹹甜兩種口味,湯圓主要由黏度較高的糯米製成,食用時務必記得「細嚼慢嚥」、「一次一小口」。詹雅涵說,市售包有餡料的芝麻或花生甜湯圓,一個約70大卡,4粒即接近一碗飯的熱量,有的堅果口味湯圓可能會加上含「反式脂肪酸」較多的油脂(俗稱白油者)製作,增加餡料的滑順口感,對於有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疾病者,應提高警覺,適量實用並應與主食類替換,以免總熱量攝取過多。一般成人包餡湯圓建議不超過五顆為宜,無餡小湯圓的油脂、鈉含量較包餡的甜鹹湯圓低,10顆小湯圓熱量約70大卡,但小湯圓常搭配糖水、紅豆湯或花生湯等食材,容易增加額外的熱量攝取,對於體重容易失控的民眾應特別注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營養科提供二道「茶香爽口冬至圓」食譜與民眾分享,以綠茶清香口感搭配小湯圓、紅豆及砂糖做成「綠茶紅豆湯圓」。另以紅茶爽口口感搭配小湯圓,並加入桂圓提味取代砂糖,兩種口味每份熱量約170大卡,茶香爽口冬至圓簡易料理,營養減負擔,大家親手料理品嘗更美味喔!延伸閱讀「湯圓食譜」: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64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