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寒冬中風風險高 2大族群這樣補!

寒冬中風風險高 2大族群這樣補!#冬至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雪來,烏魚到。」(到了大雪,烏魚群便大批湧入臺灣海峽,正是捕烏魚的好時機。)大雪,多在每年陽曆的12月7日或8日,大雪過後,天氣越來越涼,在日漸寒冷的季節裡,要根據氣候的變化增減衣物。頭、胸、腳3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大部分的疾病都與不注重保暖有很大關係,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腳3個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中醫理論中,頭被稱為「諸陽之會」,頭部受涼,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至於腳,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保暖性較差,寒氣入侵易引發關節酸痛等症狀。進補注意事項偏北及高山地區天氣寒冷,宜進補溫熱食品;平地偏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要溫和得多,進補應以平補為主。可常喝紅棗生薑湯抗寒,吃火鍋也是不錯的選擇。進補溫熱食品時,應注意2方面,1) 養宜適度/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失度。2) 養勿過偏/綜合調養要適中。雖說食補、藥補、靜養都在養生範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冬至養生「冬至紅,過年濛;冬至烏,過年酥。」(冬至若是晴天,過年時就會下雨;冬至若是陰雨,過年時大多會是晴天。)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大多落在每年陽曆的12月21日或22日,俗稱「冬節」、「長至節」等,古時更把冬至視為一年的開始。冬至時,有2種疾病特別需要預防及重視:1) 心血管疾病/血管彈性差的人,氣溫急劇變化會帶來血壓波動,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全身血管收縮,促發腦溢血(中風)。因此,冬至時要重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原發疾病,其次注意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中風前兆。2) 消化道潰瘍/這時由於寒冷的天氣易刺激人的神經系統、使興奮度增高,支配內臟的神經處於緊張狀態,容易使胃腸調節功能異常、胃酸分泌增多,進而刺激胃黏膜或潰瘍表面,產生胃痙攣,造成胃部缺血、缺氧。因此,要注意胃部保暖和飲食調養,少量慢食、定時定量,忌食生冷,戒菸戒酒,還可選服一些溫胃暖脾的中藥。(本文摘自/寶中醫的易筋操/大是文化)

冬至吃湯圓熱量狂飆!掌握3原則健康不怕胖

冬至吃湯圓熱量狂飆!掌握3原則健康不怕胖#冬至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下周就是冬至,進補吃湯圓的傳統習俗已是國人習慣;不過,因為湯圓熱量不低,平均4顆包餡大湯圓、20顆小湯圓的熱量就相當於1碗飯;因此國民健康署提醒,冬至吃湯圓時應掌握「看標示、巧搭配、減份量」3原則,才能吃得健康、安心又團圓。●看標示/明白包裝標示,選擇熱量、飽和脂肪低的湯圓。首先,選購湯圓時,應看清楚包裝食品營養標示,包括每100公克、每份及本包裝含幾份等,並學會計算及比較;可選擇熱量、飽和脂肪及糖含量相對低的湯圓。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日常飲食中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及糖分,會造成肥胖、代謝異常等問題,亦會刺激胰島素快速分泌,造成血糖與情緒不穩,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影響健康。●巧搭配/芝麻、花生餡含高糖分,湯頭可選桂圓、枸杞提味。此外,在口味及湯頭的搭配上也要特別注意;如常見的芝麻、花生內餡湯圓,因本身已含高糖分,湯頭則需避開糖分高的甜湯,像是紅豆、花生等,可改選天然的桂圓、枸杞或薑汁來提味,減少糖分及熱量攝取。而因為鹹湯圓內餡含油脂及絞肉,湯頭配料可加入茼蒿、青江菜、韭菜、菇類等蔬菜熬煮,達到營養均衡效果;還可補充膳食纖維,增加飽足感、促進腸道蠕動。●減份量/湯圓屬全穀根莖類,預留空間避免攝取多熱量。最後,由於湯圓的主成分為糯米,與米飯、麵條同屬全穀根莖類;再加上餡料中的肉類、油脂及糖,都會增加熱量來源;因此食用時需注意減掉其他餐食的全穀根莖類、肉類及油脂類份量,如晚餐少吃上述食物,預留空間給飯後的湯圓甜點,避免攝取多餘熱量。

冬至食不安?北市檢出湯圓添加防腐劑

冬至食不安?北市檢出湯圓添加防腐劑#冬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冬至即將到來,在此時吃湯圓是國人習俗。因此,臺北市衛生局於冬至前派員前往湯圓飲食店、甜品店、散裝湯圓製造業、傳統市場等進行冬至湯圓食品抽驗,總計抽驗30件產品,檢驗結果2件不符規定,違規產品已全面要求下架,不得再販售。衛生局指出,本次抽樣30件產品,包含20件湯圓、10件配料製品,含芋圓、地瓜圓、芋頭等,檢驗防腐劑(包含去水醋酸、苯甲酸、己二烯酸),其中1件湯圓檢出去水醋酸0.15g/kg(標準:不得添加)、1件芋圓檢出己二烯酸1.36g/kg(標準:1.0g/kg)不符規定,衛生局已令業者將產品下架不得販售,來源屬本市業者將依法處分。長期食用恐傷肝腎衛生局表示,去水醋酸是一種白色粉末狀,無味道的防腐劑,主要用途為防止食品因微生物及黴菌的滋生所引起的腐敗變質。但因去水醋酸毒性大,只能使用於乾酪、乳酪、奶油及人造奶油,限量標準為0.5 g/kg。過量添加且長期食入之狀況下,在動物實驗發現可能影響食慾及減輕體重,並影響肝、腎功能及中樞神經系統,故一般食品皆不准使用。另外,己二烯酸如過量食用可能會造成腹部疼痛、噁心、嘔吐之現象,若長期過量食用,恐損害肝、腎、食慾變差,而影響健康。

冬天三九貼 助改善過敏性鼻炎、氣喘症頭

冬天三九貼 助改善過敏性鼻炎、氣喘症頭#冬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最近寒流一波波到來,其實冬至過後大約一個月是變冷最多的時候,也是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的好發季節。因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將於102年12月31日、103年1月9日、103年1月18日特別開辦三九天特別門診。而「三九貼」是中醫內病外治的保養方法,利用穴位的溫熱刺激,驅除伏藏於體內的寒氣,促進血脈運行、疏通肺絡,達到清宣肺氣、止咳平喘作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申一中主任表示,中醫依照節氣,將冬至後開始劃分九個九天,其中第1到3個九天即為「三九天」,因為冬季氣候寒冷,人體血管收縮、血流速度減慢、腠理緻密,機體處於一種低代謝狀態。穴位貼敷簡便  易被小兒接受三九貼適用於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適合。成人方面,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病患也可適用。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對懼怕針刺、注射和服藥的患者更為適宜,所以容易被小兒接受。申一中醫師提醒,三九貼不適合的對象包括:孕婦、一歲以下小孩,有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發燒和咽喉發炎者,也不適合。

吃太補引發青光眼 患者增2成

吃太補引發青光眼 患者增2成#冬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冬至到、冷氣團一波接著一波,你是不是正在大啖羊肉爐或薑母鴨等進補食物呢?提醒千萬別補過頭,小心青光眼找上你!近日就有一名35歲女性,因眼睛脹痛、發紅、視力混濁且視力突然急遽降低而求診,診斷發現其左眼視力從1.0降到0.2,眼壓更飆到45毫米汞柱(正常眼壓應低於21),醫師確診為虹彩炎性青光眼,且視神經已受損,需接受手術治療,追問原因竟是進補過頭導致。三軍總醫院眼科呂大文醫師表示,虹彩炎性青光眼的成因為各式各樣的身體發炎反應;當患者壓力大、睡眠品質差、食用刺激性食物、自體免疫力下降時,會影響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眼球虹彩,造成虹彩發炎,嚴重會導致青光眼或白內障。這種情形一般民眾常發生,因此當天氣漸冷、冬令進補越熱門,門診遇到虹彩炎性青光眼患者的機會便提高約2成。急性青光眼要積極治療 否則恐危害視力此外,虹彩炎性青光眼會發生在各個年齡層,大部分患者一開始大約2~3年發作一次,若沒有接受適當治療,便會變成一年1次,最後嚴重到一年發作好多次。且每發作一次,就會對視神經產生不等程度的破壞,民眾不可輕忽。呂大文醫師提醒,虹彩炎性青光眼在急性發作時,眼睛會出現脹痛、發紅、視力急劇降低、眼眶周圍疼痛並延伸到頸部等症狀;一開始的虹彩炎症狀與急性結膜炎類似,常被疏忽,因此若症狀只侵犯單眼且持續2週以上,可能就是罹患虹彩炎。呂大文醫師建議,患者若保持規律及健康的生活,虹彩炎性青光眼發生率可大幅降低,因此要避免暴飲暴食、維持清淡的生活來減少發病機率。對此,冬令進補時需格外小心,避免補過頭、得不償失。

吃湯圓不怕胖!桂圓取代糖水 熱量少40卡

吃湯圓不怕胖!桂圓取代糖水 熱量少40卡#冬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明天就是冬至!大家不免來碗熱呼呼的湯圓,但其實湯圓熱量不低,想要吃的開心又無負擔,自製桂圓糖水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台中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在家自製桂圓湯圓,熱量會比傳統湯圓來的低、且更養身。舉例來說,一般民眾食用60g的湯圓,就等於半碗飯的熱量約140大卡,若再加上甜度15度的糖水100c.c,就再吃下60大卡的熱量,因此一碗湯圓達200大卡,相當於一碗7分滿的白飯。對此,如果用桂圓(龍眼乾)、或紅棗代替糖水,熱量僅20大卡;熱量低的原因是利用桂圓本身的甜味去取代砂糖,同樣是用100c.c的滾水,加上10g的桂圓去烹煮,少掉約2/3的熱量,不只更輕食、還能嚐到不同風味的甜品。湯圓不易消化 熱量不低 淺嘗即止黃美娜局長表示,糯米不易消化,民眾可多攝取蔬菜、水果幫助腸胃消化。此外,更特別提醒上了年紀的長輩小心食用,因他們咀嚼不易,容易發生湯圓噎住的意外。最後衛生局提醒民眾,湯圓應淺嘗即止,建議小湯圓一天勿超過10顆,大湯圓最多2顆,才不會造成生理負擔。

桃縣抽驗28件湯圓產品 全數合格

桃縣抽驗28件湯圓產品 全數合格#冬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冬至即將到來,桃園縣政府衛生局為保民眾健康,針對轄區內傳統市場、大賣場、量販店抽檢無餡和包餡湯圓食品共28件,檢驗裡頭是否添加過量的防腐劑,結果皆符合規定、合格率100%。吃湯圓慶冬至 教你聰明選、安心吃衛生局更提醒民眾購買湯圓時,須留意販售場所盛裝湯圓的容器或包裝是否乾淨,外觀有無因放置過久、水分蒸發而出現龜裂,或是酸味產生;若產品是現場製作、販售,則要注意工作檯面、天花板、地面及四周環境是否潔淨,工作人員也要留意手部衛生。此外,若是選用包裝的冷凍(藏)湯圓產品,則要注意標示是否完整、保存期限是否逾期,和注意販售場所的保存設備,冷藏要在7℃以下、冷凍-18℃以下等。衛生局最後表示,包餡湯圓的熱量和油脂含量相當高,一顆包餡湯圓約65~70大卡,吃4顆就相當於一碗飯的熱量(280大卡),且外皮大多是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對此,提醒有腸胃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需減重的民眾,湯圓不宜多吃,建議一天不要吃超過2顆。

冬至過節 購買湯圓4項要注意

冬至過節 購買湯圓4項要注意#冬至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冬至將至,民眾開始準備湯圓應景,為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消費者購買湯圓需要注意的事項,以確保湯圓品質,並且食用湯圓也要注意是否過量,避免吃多造成身體負擔!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消費者於販售場所選購時應注意:1) 現場人員手部衛生:一般現場手工搓揉之散裝湯圓,應注意製作場所之工作人員手部清潔衛生,例如:不得留指甲、不得配戴飾物、不得塗指甲油、不得有傷口,並需穿戴乾淨之工作衣帽。2) 製造場所衛生:製造場所盛裝湯圓之容器及工作檯面、天花板、牆壁及地面應保持乾淨。3) 配料保存:注意配料,如搭配湯圓煮食的紅豆、八寶豆、芋圓等的新鮮度及保存方式。4) 注意包裝說明:完整包裝上應附有效日期的標示,若選購冷凍(藏)湯圓需再檢視保存溫度,並查看販售場所的溫度是否符合,以保持產品最佳的鮮度及防止質變。湯圓熱量高 適量食用以免造成身體負擔衛生局提醒,食用時應注意湯圓的熱量,以一般無餡小湯圓來說,10顆就相當於主食1份,熱量高達70大卡,相當於4分之1碗的白飯;包餡湯圓熱量更高,4顆相當於主食4份,即含熱量280大卡,等於吃進一碗白飯。因為湯圓熱量高,所以糖尿病及慢性病患都不宜多吃,以免造成體重增加與身體負荷,建議民眾適量食用。此外湯圓的外皮大多以糯米為主,粘性高不易消化,如有咀嚼不全或胃腸機能不佳的人,應慢慢進食,避免造成消化不良或食道阻塞的危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