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

益生菌有吃就有用?吃錯恐腹瀉反傷荷包!

益生菌有吃就有用?吃錯恐腹瀉反傷荷包!#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許多民眾為了「腸保健康」,紛紛購買益生菌來服用,希望透過益生菌改善腸胃狀況,進而提升人體免疫系統功能,讓身體更健康。但是,吃益生菌真的有用嗎?開業診所林美秀醫師表示,腸道健康的確跟人體免疫系統有關,如腸道出現問題,很可能會引發免疫系統錯亂,導致許多疾病產生,可是市面上所推出的益生菌,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亂吃還可能出現腹瀉症狀,不但沒有更健康反而還傷了荷包!飲食習慣不同 腸道所需菌體也不同! 比菲德氏菌、比菲德氏龍根菌等,益生菌種類百百種,對於每個人的腸道幫助效果卻大不相同,別以為有吃就有效,其實吃錯只是吃心安。林美秀醫師表示,益生菌的種類很多種,有些人適合吃某種益生菌,有些人吃了卻不適合。像是台灣這麼小,因民眾飲食習慣的差異,以及各生活型態的不同,導致南北民眾,體內所需菌體也不同。根據診所研究統計,北部民眾,如要改善過敏情況,有百分之四十三的人適合的菌種為「嗜酸性乳酸桿菌」;改善自體免疫功能,百分之四十四的人適合「洛德乳酸桿菌」,值得注意的事,市面上強打的比菲德氏龍根菌益生菌,僅有百分之六的北部民眾吃了能對身體產生作用!另外,南部民眾如要改善過敏情況,北部民眾較適合的「嗜酸性乳酸桿菌」,如給南部民眾吃,適合的人數比例僅有百分之十八!而比菲德氏龍根菌,在南部適合比例,則驟升到百分之三十以上。怎麼判定自己適合那些益生菌?林美秀指出,要判定自己適合那些益生菌,有些專業的方法,則是利用抽血進行檢測配對;可是,在一般情形之下,民眾可對自己購買的益生菌提高警覺,如持續服用二到三個月,身體還是沒有反應產生,就要考慮是否更換益生菌使用;如吃久了,反而出現腹瀉的情況,那更必須要有警覺心,檢視自己所吃的益生菌是否不適合自己的腸道。

防腸病毒 彰化衛局加強兒童衛生觀念

防腸病毒 彰化衛局加強兒童衛生觀念#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每年4到10月為腸病毒流行期,彰化縣衛生局表示,儘管今年流行的克沙奇A6型腸病毒,致病力不如EV71嚴重,但還是可能引發重症,民眾仍須慎防。彰化積極辦理防治措施彰化縣衛生局指出,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以學齡前幼兒至小學低年級學童為最多,因此針對腸病毒防治,已積極辦理以下防治措施,降低病毒傳播及重症群聚疫情發生的機會:一、針對腸病毒好發族群:國小一、二年級及幼兒園發放肥皂及衛教單張,加強幼童洗手之觀念,同時宣導如何消毒及重症之前兆。二、完成彰化教育托育機構558家,洗手設備、環境清潔與消毒、防疫機制查核及衛教宣導洗手時機及正確洗手步驟。三、針對彰化賣場及速食餐廳附設之遊樂設施,進行查核及腸病毒防治宣導。四、彰化診所訪查455家,針對基層醫師加強腸病毒防治之宣導同時再度強調腸病毒重症之前兆,及轉診時機。五、舉行會議,提昇臨床醫師對腸病毒重症個案臨床處置能力及掌握各院間之轉診機制,減少重症個案之發生及死亡。六、請彰化共217所國中小提出校園防疫計畫,於計畫中提出針對校園傳染病如何防治及衛教宣導。七、各鄉鎮召開校園防疫會議,由衛生所醫師及防疫人員主持,請各小學及幼兒園於流行期間加強校園腸病毒防治措施及衛教宣導。八、每季辦理彰化縣傳染病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會議,研擬腸病毒相關之防治措施。九、為讓各校更為熟悉腸病毒通報流程與群聚之處置,降低疫情之擴散,今年全國首創擴大辦理「校園腸病毒聚集事件演習」。十、辦理校園腸病毒聚集事件演習暨記者會,由彰化縣長主持,邀約全縣國小、幼兒園及托嬰中心與會觀摩。十一、針對托嬰中心,訂定彰化縣各鄉鎮市(區)托嬰中心通報(疑似)腸病毒疫情注意事項及處置流程。十二、啟動彰化38家托嬰中心感染管制查核暨輔導措施,特聘數名小兒感染專科醫師實地至各轄區托嬰中心執行感染管制查核暨輔導作業。十三、針對彰化縣保姆系統辦理腸病毒教育訓練,加強腸病毒防治之觀念、照護及如何預防重症之發生。十四、請彰化國小、幼兒園及托嬰中心依據各防治注意事項,加強校內腸病毒防治宣導,並落實腸病毒個案通報及聚集事件之處置。十五、持續辦理外籍媽媽、預防接種門診暨優質健兒門診個案及各個族群腸病毒防治衛教宣導。

腸病毒發威 就診個案七年來最高

腸病毒發威 就診個案七年來最高#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腸病毒疫情進入高峰期,依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近來急診就診腸病毒個案比率急速上升達19.03%,已是七年來同期最高值。台中衛生局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家有嬰幼兒的民眾以及教托育機構,應隨時注意嬰幼兒及學童個人衛生,落實正確勤洗手5步驟(溼、搓、沖、捧、擦)及洗手五時機(用餐前、和小寶寶玩前、如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同時也提醒家長,若發現幼童有不適狀況,應盡速就醫,「生病不上學」以免將病毒傳給他人。今年社區主要流行病毒株為克沙奇A6型,前次在台灣肆虐是在3年前,因此國內3歲以下幼兒幾乎都沒有免疫力。衛生局表示,雖然克沙奇A6型病毒感染後,導致嚴重中樞神經併發症的機會雖較腸病毒71型為低,但因為病毒出現變異,會有較大的水泡,幼童一旦發癢抓破,水泡內的液體包含大量的病毒就會傳染他人,傳染力強,民眾不可輕忽。台中衛生局局長黃美娜呼籲,各教托育機構除應該提供充足洗手設備,包括安全之自來水設施、以及適量數量之肥皂或洗手乳等洗潔劑之提供外,另應針對環境清掃及使用消毒劑進行消毒工作,包括:課桌椅、玩具、書本、遊樂設施、娃娃車等,均要以消毒劑進行清潔與消毒,由於酒精對腸病毒殺滅效果不佳,建議不要用酒精性乾洗手液。呼籲幼童一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注意與家中其他幼童隔離照護,避免交互感染,也請家長特別留意重症四大前兆,感染後如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任一種症狀,請速至大醫院就醫。

染腸病毒休息就好? 熬兩天男童送醫

染腸病毒休息就好? 熬兩天男童送醫#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小瑞的媽媽最近忙著照顧小瑞和小瑞的哥哥,5月底小瑞的哥哥先染上「腸病毒」,回到家之後因為沒有讓兩個小孩分開,所以小瑞也得到腸病毒,小瑞媽媽本以為小瑞會和哥哥一樣,休息一週就可以去學校了,想不到隔了2天小瑞開始出現走路不穩、高燒及嘔吐等症狀,小瑞媽媽趕緊把小瑞送到醫院,這時才得知小瑞得到腸病毒重症,須住院治療。根據中央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台灣現已進入腸病毒感染高峰期,鄰近國家包括中國大陸、日本與韓國等,疫情也都持續上升;目前國內主要流行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病毒為主,該型病毒的致病力雖不如腸病毒71型嚴重,但仍有引發重症的風險,民眾不可輕忽。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民眾,出國至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等腸病毒流行區域時,應注意落實洗手等防範措施,腸病毒傳染力強,容易在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的場所傳播,家庭及教托育機構常見群聚感染,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特別提醒教托育機構及嬰幼兒家長,應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兒童常接觸之物品及玩具,應時常清洗消毒,落實正確勤洗手,當兒童生病時,應立即就醫,遵照醫師建議在家休息。吳澤誠表示,學齡前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感染的機會,並注意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喝過量咖啡提神 當心胃潰瘍

喝過量咖啡提神 當心胃潰瘍#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為了提神,往往借助咖啡,但日前卻有名病患,因為每天的工作量重,一天經常喝個四、五杯,份量還不斷增加,直到胃痛求醫,才發現已有胃潰瘍。阮綜合醫院消化內科曾逸豪醫師表示,很多人常以抽煙、喝酒紓解壓力,有的人則是喜歡食用巧克力、喝咖啡或碳酸飲料等,不論是哪一種,都是容易引起胃酸分泌過多。長期累積下來,身體就開始出現消化性潰瘍等併發症。曾逸豪指出,胃潰瘍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上腹的燒灼痛、悶痛,通常吃飽後不舒服,空腹反而還好,如果是疼痛持續超過兩個星期,就該求助醫師。曾逸豪表示,反覆的潰瘍可能造成穿孔,胃裡面的東西和空氣也可能因此跑到腹膜,腹膜因此腫脹與劇烈疼痛,甚至引起嚴重的細菌感染及腹膜炎,有致命危機。潰瘍發生的急性期,需要注意飲食。曾逸豪指出,度過了急性期後,遠離胃潰瘍的守則,就是適時舒緩壓力,以及定時定量、細嚼慢嚥,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包括太辣、太酸、太甜、太油膩的食物,以及咖啡、茶、酒精、抽菸等皆應避免。曾逸豪表示,許多人存在著胃內應該要保持一定的食物量,避免胃酸空分泌,侵蝕胃壁的觀念,其實胃壁細胞分泌胃酸,幫忙消化食物,胃酸分泌與食物就像比賽足球的兩方角力,保持平衡就好。呼籲民眾,飲食要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該吃飯時,也不要常常餓過頭,胃潰瘍就不容易找上門。

預防腸病毒 民眾應落實洗手

預防腸病毒 民眾應落實洗手#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新竹市自今年1月份至今,因腸病毒停課共26班次(19班幼稚園、4家托嬰中心、3班國小),衛生局表示腸病毒通常流行期都在四到六月,我國自4月起陸續通報腸病毒重症病患,鑒於腸病毒疫情日漸升溫預防腸病毒,請落實洗手及注意重症前兆並儘速就醫。目前我國進入腸病毒流行高峰期,衛生局呼籲,加強校園宣導落實勤洗手,並針對國小、幼兒園、托嬰中心及幼學童常去的速食餐廳、大型百貨賣場與遊樂區等,展開不定期洗手設備及腸病毒相關防治措施聯合查核。衛生局表示,將展開推動校園定時播放洗手歌,以強化並養成學童勤洗手,發簡訊提醒家長及師生一定要落實洗手五步驟、加強洗手五個時機,就是吃東西前、和小寶寶玩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而且洗手時間要達二十秒,並擦乾雙手,才能避免腸病毒找上門。今年迄今腸病毒重症全國已有4例,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最容易傳播,新竹市衛生局局長洪士奇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洪士奇呼籲,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除依醫師指示治療外,最好讓病童在家休息至少一星期,或直至無發燒現象,儘量不要參加任何活動,避免傳染他人,並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併發重症,包含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狀,應立即送到大醫院治療,以遠離腸病毒的威脅。

抵抗大腸癌 多吃蔬菜少吃肉

抵抗大腸癌 多吃蔬菜少吃肉#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臺灣平均每50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有許多民眾認為癌症是絕症,得到後就心灰意懶,其實大腸癌是「可以預防、可以篩檢、可以治癒」的,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治癒率。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是所有癌症排名第一,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個案者,每2人就有1人大腸長瘜肉,每22人就有1人確診為大腸癌。但大腸癌早期沒有明顯不適症狀,其好發年齡年紀為超過50歲以上的人,親屬中有結腸直腸癌病史的高危險群都應該注意。衛生局特別提醒,民眾若經常攝取油炸類、醃漬類、燒烤類及肉類加工品等食物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因此平常的飲食習慣應掌握「多吃蔬菜、少吃肉,烹調方式以汆燙、水煮為主」之原則,並且規律運動,定期做大腸癌篩檢,以維護健康。

考生壓力過大 易罹患「腸躁症」

考生壓力過大 易罹患「腸躁症」#腸胃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國中基測報名在即,大部分學生都很容易緊張,且同時合併有拉肚子、心悸、胸悶、頭痛等症狀,以致於記憶力減退、不容易專心、讀書效率不佳。一名國三學生至門診就醫時就表示心情煩躁、無法定下心來,總覺得胸悶、坐立不安、失眠的情形,晚上雖然疲倦,又難以入眠,因頻頻腹瀉至腸胃科求診,醫師則診斷為壓力引起的「腸躁症」。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醫師胡慧芳表示,這名國中生是典型青少年焦慮症的患者,患者常常合併有憂鬱與焦慮的症狀。個人體質因素與課業問題、同儕互動、以及經濟與家庭因素等環境壓力,都是造成焦慮症的病因。它的症狀除焦慮緊張外,也會合併自律神經失調,包括頭痛頭暈、心悸胸悶、腸胃失調、手腳發麻等。若無適當治療,除導致考試表現失常外,症狀也會持續到成年期。在治療方面,可以同步採用放鬆訓練、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在家庭方面,父母的期待與子女情緒困擾有密切關係。期待過高,會令孩子過度焦慮,對學習產生負面影響;但過低的期望,孩子也會缺乏學習動機,如何給予子女適當的期待和支持,為人父母需要智慧。胡慧芳建議以下四點,一、放鬆訓練,藉由一整套的鬆弛練習,以「腹式呼吸」為核心,教導個案學習調整自己的呼吸,放鬆自己的肌肉,以便能緩和並控制生理焦慮的反應。二、認知治療,探討個案過度擔心的想法是否合理,並找出適當的替代性想法。適當且持續的運動。三、「每週三次、每次三十分鐘、心跳一百三」有助放鬆身心、改善睡眠。四、良好的壓力管理。控制不必要的氣力的損耗;增加個人適應環境的力量。五、足夠的人際支持與情緒宣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