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

「腸胃」累了嗎? 基本養生術保健康

「腸胃」累了嗎? 基本養生術保健康#腸胃

生活步調緊湊、飲食攝取不均衡,加上工作壓力大,腸胃疾病儼然成為常見的現代文明病,已鑽研飲水十年有餘的吳文心指出,多喝水,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排毒,能有助腸胃健康。醫學界的研究證實,「超過94%的人都呈酸性體質」,由於腸道系統的酸鹼度(pH值)和氧化還原電位(ORP)遭破壞,腸道系統菌群失調,使腸道系統異常發酵,造成大量自由基和有害物質產生,再經腸道吸收後,不但傷肝、污染血液,還可能引發長期便秘。有醫師建議,每天喝2000CC的水,能有助於清理腸道與避免便祕。吳文心指出,水中的「活性原子氫」可說是「理想的活性氧清除者」,還能有效減緩體內氧化情形,喝水不僅僅止渴,還是簡單的基本養生之道。腸胃是最勞累的器官之一,每天必須消化分解食物,從中過濾吸收營養素,提供體內各器官與細胞足夠養分。根據台灣醫用營養醫學會動物實驗研究顯示,「活性原子氫」除了能延緩消化道老化、潰瘍,由於呈弱鹼性負電位,能調整體內正電位,保護人體受到自由基攻擊。

吃辣比賽嚴重傷胃 冠軍送醫險些胃穿孔

吃辣比賽嚴重傷胃 冠軍送醫險些胃穿孔#腸胃

為宣傳宜蘭辣椒文化館培育出的「魔鬼毒蠍椒」,台北世貿日前舉辦一場吃辣比賽,冠軍得主將能獲得百萬古董名車。而以吞下90顆高達近150萬度毒蠍椒的冠軍李冠廷,雖然僅花5分鐘即順利將百萬名車開回家,但也在比賽後馬上緊急送醫打點滴。日前在吃辣比賽中,冠軍李冠廷吃下90顆號稱比麻辣鍋再辣近15倍的毒蠍椒後,雖然開回百萬古董名車,但賽後緊急送醫賠上身體健康,所幸打完點滴後逐漸好轉並已出院;而亞軍亦因眼睛沾到辣椒出現紅腫,以及腸胃極度不適隨即入院治療。即使曉得吃辣傷胃,但仍有不少人食物不加辣就整身不自在。因此民眾可考慮在吃辣前,抑或是辣到撐不住時喝杯脫脂牛奶,不但能多少保護胃的黏膜,亦能暫時舒緩辣帶來的不適感;不過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明堯也提醒大家,倘若辣的程度過於刺激,無論灌幾杯牛奶依舊會傷胃。除此之外,除了吃過多的辣椒影響健康之外,短時間吃太多的冰同樣會帶來身體不適。日前為宣傳台韓合拍的偶像劇,其一男演員胡宇崴就因比賽吃冰吃到頭痛。而急速吃冰不但引發頭痛症狀,一般人也可能出現咳嗽、中暑、傷害心臟等情況。《uho優活健康網》在此提醒民眾,吃任何食物避免過量,否則勢必會造成人體負擔。(編輯中心報導)

尷尬!腸躁症惹禍 一緊張就拉肚子

尷尬!腸躁症惹禍 一緊張就拉肚子#腸胃

許多人都有在緊張、焦慮時就想拉肚子的尷尬經驗,長時間下來不但不方便,還會造成人際交往的困擾。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最近收治一名病患,一名垃圾車司機每次工作緊張、壓力大時就會想拉肚子,常面臨找不到廁所或工作無法抽身的窘境,經醫師診斷發現罹患大腸激躁症。醫師指出,大腸激躁症起因於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好發於生活壓力大的青壯年族群,且以女性為多,部分患者容易有憂鬱、焦慮或追求完美、愛鑽牛角尖等特質。罹患大腸激躁症常見的症狀包括腹部絞痛、脹氣或是便秘及腹瀉交替出現的情形。這些症狀至少持續三個月,壓力大時更明顯,有時做各式檢查也查不出病因。醫師建議,治療大腸激躁症首先須改變日常飲食,乳製品、含糖飲料及刺激性的飲食都應該避免。若有便秘的問題則需要攝取高纖維食物、少量多餐,配合規律作息、放鬆心情並減少壓力的產生。醫師也提醒,大腸激躁症雖然不會對身體造成直接的生命危險,但若發現自己有腹瀉或便秘的情形,還是要盡早就醫,接受治療。

滿足口腹之慾下 也需注意體「粽」是否上升

滿足口腹之慾下 也需注意體「粽」是否上升#腸胃

隨著炎夏氣溫驟升,端午佳節的氛圍也越趨高漲,加上今年端午佳節有三天連續假期,對於期待端午節來臨的心情油然而生,不知大家是否已經開始忙著採購粽料及粽葉,還是決定買個粽子來過過癮呢?不論您要自製還是外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科都能提供大家一個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不造成身體腸胃負擔的聰明新選擇!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科營養師藍玉芬說,記得以前小時候每逢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及鄰里之間,隨着陣陣清風飄來粽葉的香氣,在在提醒着人們,歡慶端午闔家團圓的日子來了,然而每個人對於粽子的喜好各有不同,有鹹、有甜,有北部粽、南部粽、客家粄粽、湖州粽、廣東裹蒸粽等,不論愛吃那一類型的粽子,幾乎在台灣都可以吃的到及買的到,台灣真是個美食天堂呀!隨着商業活動的興起,對於中國節慶的過法也有不斷演進,發展出不同模式,除了知名商家及傳統市場,現在連便利商店也加入販售粽子行列。除了眾所周知的傳統口味外,粽子產品也朝向禮品化及精緻化發展,然而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加,飲食不再是強調美味而己,健康飲食更是全民的期待。藍玉芬表示,如果購置市售粽子時,首先提醒民眾,選購時以全榖高纖低油低熱量為主,可以由外包裝及營養標示看出一些端倪來,例如主材料中是否使用全穀根莖類或蔬菜食材,以低脂的肉類、海鮮或堅果等食材代替傳統五花肉或蛋黃,以健康植物油替代飽和脂肪高的豬油。她說,如有多種口味享用,以「分食」為原則,品嚐粽子時,適量為限,才不會造成腸胃、血糖及心血管、甚至身材變形的壓力及負擔。此外,也希望民眾在享用粽子時,能搭配一份蔬菜及一份水果來攝取,補足粽子所欠缺的蔬果含量,更能幫助大家「均衡」過節!藍玉芬特別將市售常見的粽子作一分析與比較,各年齡層每天食用的份量表列出來,提供大家參考,不過隨着粽子大小、內容物食材的不同,熱量高低及鹽份相差頗巨,每個人應該依據自身年齡及身體狀態去攝取粽子,市售常見的小鹼粽約有1/4碗飯熱量、冰粽大約有半碗飯熱量、台式鹹粽約有1~2.5碗飯不等的熱量、湖州粽約有1.5~2.5碗飯不等的熱量。營養師提醒民眾,粽子美味但營養較不均衡,所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與親朋好友一起分享粽子的美味,相信大家都可以無負擔、寬心過端午!延伸閱讀「市售常見粽子營養成分一覽表」: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583

3個月內新生兒 父母應特別注意寶寶腸胃問題

3個月內新生兒 父母應特別注意寶寶腸胃問題#腸胃

文/媽咪窩雜誌 採訪/余靜雯諮詢/慈濟醫院台北分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余俊賢馬偕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江椿彬體重是否正常增加是新生兒健康的指標,而腸胃道的健康與否更是主宰嬰兒體重的重要因素。由於引起寶寶腸胃不適的症狀很相似,應給小兒科醫師作詳盡的檢查與治療後,再配合正確的飲食,來幫助寶寶儘快恢復健康。一般來說,嬰兒出生後,腸胃的功能已趨於完整,然而為何1~3個月的新生兒只能喝母乳或配方奶,非得到4、5個月才能接觸副食品呢?慈濟醫院台北分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余俊賢表示,除了因新生兒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如頸部仍無法挺直、咀嚼跟吞嚥的能力不佳等因素外;新生兒體內的消化酵素不夠成熟也是原因之一。新生兒胃蛋白脢分解食物的功能未成熟,雖胰臟與小腸也會分泌酵素來分解脂肪,但整體來說新生兒所分泌的酵素仍是不夠的,除了吸收母奶或是配方奶之外,很難再去吸收其他的營養,倘若又吃了分子較大的食物,如:蛋白質、肉類等,更是無法有效消化、吸收。余俊賢醫師進一步指出,就算到了4、5個月腸胃系統的一些消化酵素已成熟,可以開始吃副食品了,仍建議家長可以先讓寶寶吃固定的食物,待適應一段時間後,沒有發生任何不適,再去選擇其他不同種類的食物。此外,家長們也會發現1、2個月內的新生兒,經常邊喝奶邊解大便,這是正常現象,並不是腸胃的吸收不良,而是因寶寶的腸胃較敏感、蠕動較快,食物在腸胃內停留的時間較短,很快就會被排出體外的緣故。3個月以內的新生兒,常會在傍晚或晚上突然哭鬧,一次至少哭3小時,1週哭3次以上,並會因哭鬧導致臉部脹紅、四肢彎曲、肚子繃得很緊,但在哭鬧完之後就又沒事了,此時家長要注意寶寶是否發生腸絞痛。江椿彬醫師表示,目前醫學上無法確切推測腸絞痛的原因,有專家學者歸類到奶類中的奶蛋白過敏,或是腦中樞神經不成熟,導致脹氣、哭鬧,少數也會合併有嘔吐、噁心等不舒服的症狀。腸絞痛通常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慢慢減緩或是痊癒,若是寶寶腸絞痛的狀況很頻繁,或無法有效解決,則建議就醫做進一步詳細的檢查。父母只要確定寶寶沒有其他的問題,如:腸套疊、盲腸炎、腹膜炎等器官疾病,則在寶寶哭鬧時,可以施予適當的安撫,如:塞奶嘴、擁抱、置於安靜環境等。余俊賢醫師特別提醒,家長千萬不要因寶寶哭鬧不已,就到中藥房購買八寶粉或來路不明的中藥給孩子吃,因為八寶粉含有過量的鉛、汞等重金屬成分,對寶寶的健康危害甚大。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0365

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陡增 腸胃檢診揪出致病主因

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陡增 腸胃檢診揪出致病主因#腸胃

新年期間大吃大喝外加飲食時間不規律,除急性胃炎及腸炎患者大增外,年後強烈寒流來襲,亦讓罹患俗稱腸胃型感冒的病毒大發威。醫師表示一般急性消化道疾病經藥物治療與修養可立即恢復,但若疼痛、噁心、嘔吐甚至絞痛腹瀉等症狀經常性反覆發作,則應當心已罹患慢性消化道疾病。台大預防醫學博士暨康聯診所副院長陳皇光醫師表示,據統計,主動接受全身健診之民眾多數是因為出現消化道不適症狀而心生恐懼,進而尋求專業醫療機構進行檢查與診斷。且在歷年來累積的健診報告中統計發現,民眾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例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糜爛及胃食道逆流等疾病比例逐年增加,而又因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高居所有癌症第二名,死亡率第三名;因此今年特別將腸胃保健列為首要重點健診項目。腸胃消化道健診是以胃鏡及大腸鏡進行十二指腸、胃部、大腸及直腸等空腔部位進行檢查,並透過超音波儀器探測肝膽胰脾腎等實心的內臟器官,並進一步結合糞便潛血、抽血等項目來確定民眾的健康狀況與癌症發生的可能性。陳醫師建議,如直系血親有消化道癌症之病史,就應於30歲起每年接受一次腸胃道健康檢查,其他人也應於50歲時,接受完整的腸胃道檢查,並於爾後每3~5年檢查一次。目前大型健診中心已可提供安全性高的淺層麻醉無痛內視鏡檢查,一經發現腫瘤或瘜肉,亦可請醫師立即切片進行進一步診斷,十分便利且符合效率。 陳皇光醫師強調,許多人誤將胃炎與腸炎混為一談,急性胃炎的表徵疼痛、噁心嘔吐、打嗝及食慾下降,治療期間應保持禁食且注意避免太甜、太酸、太辣及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食物。急性腸炎則出現下腹部疼痛、陣痛甚至絞痛、腹瀉等症狀,雖不需禁食但仍要避開甜食、奶製品、冰品與油膩的食物。慢性消化道疾病則是時常反覆發生不適症狀,不外乎與經常性應酬及暴飲暴食、長期服用止痛藥、幽門桿菌感染及生活壓力過大有關。而健診的目的就是期望找出可能的慢性疾病,並透過相關生活習慣及家族病史等調查,揪出可能致病的原因,以專業諮詢給予民眾後續治療及生活作息調整之建議。提醒民眾注意腸胃健康,及早開始接受健康檢查,若有發現異常亦可及早接受治療,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春節享瘦小技巧 讓你過年無負擔

春節享瘦小技巧 讓你過年無負擔#腸胃

農曆春節期間,家家戶戶忙著除舊佈新、歡慶團圓。從除夕年夜飯開始,親友團聚,豐盛的珍饈佳餚、應景糕點及零食,美味誘人,而人多、氣氛又熱鬧,常會不知不覺吃得比平日更多,許多人都有過完年體重暴增、腰圍變粗或其他身體不適症狀的親身經驗,讓健康亮起紅燈。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提醒市民朋友,運用聰明小技巧,巧妙享用美食,卻不讓過多熱量上身,並走出戶外多活動,讓這個年過得更健康。春節長假,台灣人的傳統習俗,過年都免不了大魚大肉。過了一個年,胖個3、5公斤是常有的事,在無形中也加重了許多身體負擔。因為傳統的年節美食,多是高油、高熱量、卻少蔬菜,導致飲食嚴重不均衡,再加上假期中,生活作息不正常,飲食也跟著無法定時適量,也有人因為暴飲暴食造成腸胃不適,或是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因為飲食不適當而影響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市民朋友,年節飲食可以善用一些小技巧,例如:「定時適量很重要」、「蔬菜水果不能少」等,來輕鬆享「瘦」美食,不要因一時口腹之慾,讓自己過年後變成大「腹」翁或小「腹」婆。加上近日一波波的寒流接連來臨,許多人都留在室內團聚,不是大宴小酌不斷,就是補充睡眠、看電視或上網等,或是外出拜年、看電影等靜態的休閒活動。建議民眾最好利用年節長假,多從事戶外活動,例如健走踏青或做健身操等,不僅可活動筋骨、增加熱量消耗,還可以增進親友感情,好好的休閒放鬆身心。才能健康年年、事事如意。延伸閱讀「年節健康飲食原則」:http://www.uho.com.tw/pantology.asp?year=2011&mon=1&id=373

驚見小腸305公分寄生蟲 壯丁半年瘦13公斤

驚見小腸305公分寄生蟲 壯丁半年瘦13公斤#腸胃

日前一位36歲的川姓男子,因為從去年七月以來,不到半年時間體重莫名的就從75公斤下降到62公斤,而且陸續在排便時發現解出100公分、45公分不等的白色長條狀物體,懷疑自己肚子裡有寄生蟲寄生,經過診所轉診來到花蓮慈院就醫,沒想到真的從小腸裡面,取出了長達305公分長的絛蟲。突然體重下降,排便時發現節片狀蟲體,從川先生身體出現的症狀來看,花蓮慈院腸胃內科主任胡志棠醫師研判,應該是有寄生蟲寄生在川先生的腸胃道中,可是透過大腸鏡以及胃鏡檢查,都未發現有蟲體存在,後來胡志棠主任憑著經驗,判斷蟲體應該存在在小腸內,五日下午醫護同仁透過小腸鏡的內視鏡技術,前後花了超過兩個小時的時間,終於取出體內長達3公尺多的巨型絛蟲。經過胡主任解釋絛蟲應該是生食肉類的時候,才讓絛蟲有機會寄生在體內,賽德克族的川先生才想起來,去年四月曾與朋友生食獵物,有可能是因此讓絛蟲有機會寄生。去年年底川先生開始到處求診,也曾經服用過所謂的「打蟲藥」,可是一直都沒有改善,川先生表示,雖然自己沒有肚子痛、發燒等明顯症狀,但是體重不停下降,體力感覺也不如以往,所以,很感恩花蓮慈院的醫護團隊,終於讓他解除這個「心腹大患」。胡志棠主任表示,隨著衛生環境的提升,已經很久沒有遇見像這麼大的絛蟲個案,而且因為絛蟲寄生的部位是在小腸壁,所以,一般的大腸鏡與胃鏡技術,無法檢查到蟲體,這次是應用了小腸鏡技術才能取出。最後胡主任呼籲民眾要注意飲食習慣,任何食物都應該要避免生食,平常飲食衛生與環境清潔,才能有效避免類似個案再度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