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

暑假短期打工 健保免轉出

暑假短期打工 健保免轉出#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暑假已經開始,許多學生為增加社會經驗,並賺取零用金或貼補學費,會利用2至3個月的暑假,從事短期工讀工作。健保局表示,依照現行健保法施行第27條規定,保險對象原有之投保資格尚未喪失,其從事短期性工作未逾3個月者,得以原投保資格繼續投保。這個規定是為了方便民眾不必因為短期工作導致身分變動,使得健保跟著要辦理轉入、轉出的複雜手續。舉例來說,某大學生A君以眷屬身分依附父親參加健保,趁著暑假期間到電子公司打工2個月,公司依照規定自受僱之日起為A君辦理第1類被保險人身分投保,為免重複投保繳費,A君尚須請其父親的投保單位向健保局申報眷屬身分退保。等到打工結束後,電子公司自其離職之日辦理退保,A君再請其父親的投保單位申報投保恢復眷屬身分,才不會使健保中斷。本案因為A君不滿3個月的短期工作,依健保法規定,除了上述的選擇外,他也可以選擇維持原來依附父親以眷屬身分繼續參加健保,不必在電子公司辦理以受僱者身分加、退保。以維持投保身分的安定及避免健保在轉換的過程失誤而致投保中斷,影響就醫權益。健保局補充說明,上述規定只適用受僱期間明確且「未逾3個月」,例如寒暑假短期性打工的情形,才可以由受僱員工選擇是否以原有身分繼續投保。如果是ㄧ般受僱者,雇主都應該自開始僱用日起為員工辦理投保手續及繳納健保費。健保局提醒想要在暑假打工未逾3個月的同學,要注意您的健保權益,建議您可以選擇維持原來身分繼續投保,以減少在投保單位間轉入、轉出的繁雜手續,並可避免因為轉換手續未銜接而發生中斷投保影響權益的情形。如果是選擇在僱用單位投保,請注意原投保單位與新投保單位銜接加保,以免影響就醫權益。

健保深耕烏坵離島 醫療照護不打烊

健保深耕烏坵離島 醫療照護不打烊#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烏坵,這個名詞對大多數人而言,是既陌生又遙遠;然而烏坵卻是捍衛我國家領土、保障我國民安全的代表之一,烏坵島位於金門、馬祖之間,與金、馬成犄角之勢,具屏衛台澎前哨之戰略重要地位,島上以軍人為主,另長住居民近50人,自90年2月1日健保法修正軍人納保以來,當地軍民均為健保之保險對象。烏坵二島現由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官兵負責戍守,島上官兵以操課、防務為重心,生活所需完全依賴台灣本島每月以船運補供應,生活極為辛苦,島上醫療資源一直由國軍松山醫院全力提供,由烏坵醫務所醫官負責居民及官兵的醫療健康照護,由於當地交通極為不便,居民及官兵若有緊急傷病,易因交通受阻,致病情延誤,就醫選擇極為不便。因此,健保局針對烏坵島實施「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以促進當地醫療的方便性、可近性、完整性及預防性健康照顧。「全民健康保險烏坵島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自92年5月1日起由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委託國軍松山醫院承作第一期計畫,為當地健保醫療建置良好的基礎,第二期及第三期計畫則加入彰化基督教醫院團隊,提供更多元的服務,目前已進入第四期計畫,服務內容包括急性醫療照護,24小時的主治醫師駐島服務,又為照護島上軍人及居民健康挹注預防醫學,藉由公共衛生導入推展當地居民的全人照護,進行疾病篩檢以達延緩慢性病發作及減少緊急醫療案件的發生,且針對島上所需軟、硬體設備、藥品及衛材部份,國軍松山總醫院應允全力支援。

腦中風治療及照護問題 健保局澄清:有給付及獎勵措施

腦中風治療及照護問題 健保局澄清:有給付及獎勵措施#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針對有關日前媒體報導台灣腦中風學會指稱,注射腦中風藥物r-TPA不是手術,健保無給付,健保局也澄清此為錯誤訊息。缺血性腦中風是目前台灣地區最常見的腦中風型態,健保局自93年1月1日起即給付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發病三小時內使用合成的血栓溶解藥(r-TPA,如Actilyse®),增加中風病人康復的機會或降低殘障等級。經查,98年至100年診斷為腦中風的病人中,醫療院所申報使用r-TPA藥品的人數,由724人增加至1,263人,有逐年升高之趨勢。對於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若能儘早診斷、儘速使用r-TPA於發病3個小時內,是得到好的治療結果重要因素,因此提升各級醫院的急診品質是對於這類病患照顧的重要策略。健保局於99年1月1日起即調增檢傷分類的急診診察費支付標準,並將夜間急診診察費用加成率由2成提高為5成。並於101年5月1日公告實施的「全民健康保險急診品質提升方案」中,納入急性腦中風的急診病人,在符合健保用藥規定3個小時內診斷及完成r-TPA注射之個案給予獎勵,每個個案可以申報2,000點的獎勵,以確保病患在用藥安全的前提下,得到適當、有效的醫療照護及品質。對於腦中風病人或其他病疾病患住院治療時,按病床類別(加護病房或一般病房),每天支付住院診察費由712點至257點不等,如需要會診其他專科醫師,則支付住院會診費,而且腦中風病患住院治療期間接受本保險給付範圍內的病床費、檢驗、處置、手術或藥物治療,健保均有給付,並無文內提及「治療中風沒有健保給付,頂多會診費及中風給付與治療粉刺給付費用相同」的情事。

豪大雨造成災害 就醫權益保障措施

豪大雨造成災害 就醫權益保障措施#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由於豪大雨災情,造成民眾身體或財物損害,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深表關切,並考量此期間可能有民眾需要就醫,而無法取得健保IC卡或IC卡遭毀損,健保局特別呼籲各特約醫療院所對於由上述原因而無法持健保IC卡就醫者,請仍依據健保IC卡例外就醫程序予以受理就醫。民眾如確定因豪大雨致健保IC卡毀損致不堪使用,健保局將免費換發一張新卡。申請換發新卡,僅需填妥「請領健保IC卡申請表」,並註明「豪大雨受災戶」,就近到各地郵局或親自到健保局各分區業務組、聯絡辦公室申請。如有任何疑問,洽詢專線0800-030-598。

健保加碼6.7億 偏鄉醫院設24H醫療服務

健保加碼6.7億 偏鄉醫院設24H醫療服務#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對於台灣山地離島及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相對匱乏,難以提供在地化之醫療服務,進而影響當地民眾健保就醫權益。因此,健保局於101年為強化離島地區、山地鄉及健保醫療資源不足地區之民眾在地醫療,減少就醫奔波之苦,自101年5月28日起辦理「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資源不足地區之醫療服務提升計畫」,並投入6.7億元,鼓勵位處該等地區或鄰近之78家醫院,加強提供24小時急診、內科、外科、婦科、小兒科及社區預防保健等醫療服務,使其具備較佳醫療提供之能力,以增進當地民眾就醫之可近性。當地醫院由於地處較為偏遠,網羅招致醫事人員相對不易且成本較高,如願意承諾且提供24小時急診,每週三次以上之內科、外科、婦產科及小兒科門診及住院醫療服務,並主動將檢驗檢查報告通知民眾,以及深入社區加強預防保健服務,可向健保局各分區業務組提出申請,經審查通過之醫院,將給予每家醫院全年最高1,500萬元之補助,以確保其提供優質之醫療服務。目前符合該計畫之申請醫院達78家,健保局推估其中27家醫院尚未設置24小時急診,未來可透過本計畫,設置24小時急診;另約有50家醫院,尚未設足內、外、婦、兒等四科者,未來亦會加強不足科別設置;至於其餘已符合承諾事項的醫院,亦將加強提升醫療服務(如:加強急診、門診及住診之醫事人力或看診品質、增加門診服務診次等)。健保局期待能夠強化社區醫院醫療服務功能,為急性病人提供及時醫療照護,減輕後線大型醫院急診等醫療負荷,為社區民眾落實執行預防保健服務,保障當地居民生命安全,充實山地離島地區醫療資源增進民眾醫療在地化。

健保助弱勢 達成健康權益人人平等

健保助弱勢 達成健康權益人人平等#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台灣的健保制度受到國際的肯定,照顧弱勢者,是健保最重要的功能與核心價值。老年人、幼兒、身心障礙者、失業等經濟及健康方面的弱勢者,是最需健保守護的對象。健康保險在台灣也擁有超高納保率,接近百分之百,健保局更努力透過各種宣傳管道,讓民眾知道健保人人都可以保。中央健康保險局副總經理陳孝平表示,在健保的保護傘下,每個人都能享有基本的健康權。不僅負擔低收入戶的全額保費,更補助失業勞工、榮民、老年人,讓他們減輕健保負擔,另外,符合經濟弱勢條件的外籍配偶(包括大陸配偶),健保局亦協助申請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針對尚未取得國籍的中低收入外配家庭提供補助,2009年申請1, 800萬元,預估將有6,000個家庭受惠。「愛心專戶是健保局同仁主動發起的,在各分局都有這樣的帳戶,除了接受捐款,同仁也很努力,像是發起跳蚤巿場義賣募款、或是捐出結婚禮金。」陳孝平表示,分局同仁主動了解地方上有哪些家庭需要幫助,這並不是健保局法定的工作,同仁的努力是為了架構更完善的社會安全網,主動解決無力繳交健保費的問題,從超高納保率的結果來看,健保已達成「不放棄任何一個人」的核心價值。而且很多符合輔助條件的對象不是自己來申請,而是健保局主動找出來並協助解決問題,欠費者若資格符合,健保局也會主動運用現有措施協助繳納欠費,這在國外也是絕無僅有的現象即使還來不及透過上述管道解決問題,一旦發生緊急傷病,也可以立即就醫,醫院的社工室會與健保局聯繫,陳孝平強調,絕不會發生因為沒錢而不能看病的情節。接近百分之百的超高納保率不是僥倖,中央健康保險局副總經理陳孝平表示,全民健保是強制保險,但並不表示每一個人都一定會參加,有些人可能沒有能力繳保費,而這些人正是最需要健保照顧的一群。很多國外友人會好奇,我們究竟為什麼能做到99%的納保率,陳孝平強調,這不是制度面就可以解釋,而是全民的努力結果。(資料來源:健康九九網站 健康專欄)

台灣人愛「逛」醫院 健保自由成浪費

台灣人愛「逛」醫院 健保自由成浪費#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台灣的健保制度相當完善,許多國家都相當羨慕台灣就醫的自由,不過現在台灣存在的問題,也正是就醫自由造成的醫藥浪費,有些人會認為「領愈多藥、做愈多檢查」才能確保自己權益、健康無虞。曾任中央健保局總經理、現任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賴美淑表示,自由度高是台灣健保的特色之一,但愈自由,也就愈可能造成浪費。亞洲大學健康暨醫務管理學系榮譽教授吳凱勳指出,外國人羨慕我們可以自由就醫,但其實我們也為此自由付出一定的代價。例如逛醫院、重複就醫或做檢查、病人集中在大型醫院等,依吳凱勳的估計,減少不必要的就醫,至少可精簡1/5的健保醫療費用支出。吳凱勳強調,雖然無法百分之百消除浪費,但已盡量壓縮可能形成浪費的空間。賴美淑表示,有些國家採個人帳戶制,依不同年齡、醫療需求等,設定額度,在額度內可以免除或繳較少的部分負擔,而超過額度上限時提高部分負擔,藉此控制個人的就醫行為。但這種方式也有缺點,「有錢的人不在乎,受到限制的反而是經濟能力不足或更需要醫療服務的人,」賴美淑說,民眾因為擔心超支而不敢看病,小病拖成大病才到醫院,反而更危險。賴美淑表示,以宏觀的角度來看,台灣醫療費用僅占GDP6.2%,和其他實施全民健保的國家相比,這個數字已經偏低,顯示我們的醫療浪費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不過,為維護醫療品質、不製造浪費,讓世世代代都能在健保照護下健康無虞,就從每個人珍惜健保資源做起,若是人人都抱持著「不要限制我的自由」,那任何制度都不會成功。(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衛生週報140期 )

台灣健保制度完善 CNN專題報導

台灣健保制度完善 CNN專題報導#健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題報導我國、英國及瑞士之健保醫療制度,探討如何拯救美國健保制度。該項報導已於今年3月18日於美國地區頻道播出,並於3月24在該電視網之國際頻道上播出,對於我國健保醫療優異經驗之國際傳播與交流有相當正面的助益。該報導內容探討及比較各國健保制度優缺點,以各國相關經驗討論如何拯救美國本身的健保制度。有關台灣的健保制度部分,藉由專訪美國哈佛大學蕭慶倫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鄭宗美教授及拍攝採訪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說明我國在1995年起全力推動全民健保,以全民投保模式,由政府擔任單一保險人,創造了高水準及成本控制很成功的醫療系統。在健保開辦一年後,台灣民眾健保未納保率從41%降到8%,目前並已使用健保IC卡,有效監控每天的健保醫療支出。台灣之健保支出只占國內生產毛額(GPD)的7%,以相當低的醫療費用,讓全民受到完善之醫療照護。節目主持人Fareed Zakaria特別以健保費用支出為比較,報導提及英國係以高稅率來支付龐大的醫療費用,且其醫療排隊等候時間過長;台灣卻是提供如此便宜的醫療服務,並且涵蓋了全民。而在美國,健保支出占其國內生產毛額高達17%,遠高於其他國家,但美國人民的平均壽命、嬰兒死亡率及病患滿意度等卻不如其他國家,他認為若有國家想重整自己的健保醫療系統,台灣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機會。衛生署表示,感謝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此次相當難得的專題報導我國健保醫療制度,讓台灣制度經驗能與各國分享。同時藉此機會,衛生署亦再度表達對於國內所有第一線的醫療服務提供者之感謝,因為他們的辛勞付出,是台灣健保醫療制度成功的重要關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