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

護心益智食譜 助糖友遠離三高風險

護心益智食譜 助糖友遠離三高風險#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血糖控制是長期抗戰,為了使血糖值維持再良好的範圍內,「想吃又不敢吃」一直是許多糖友的心情寫照。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於今年(2017)推出「護心益智──地中海&得舒飲食」食譜,結合醫學及營養概念,使用在地食材,有120道菜單選擇,糖友可放心跟著食譜替換食材,在家料理輕鬆吃。除了藥物也要透過飲食控制血糖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醫師表示,糖友較一般人的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風險高,除了藥物定期治療,透過飲食控制血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目前已有研究證明地中海&得舒飲食可能與幫助糖友減少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風險有關聯性,期望食譜推出能幫助百萬糖友遠離三高及失智風險。地中海飲食結合得舒飲食可穩定血糖中秋佳節將至,月餅、烤肉加上啤酒組合雖然過癮,但恐會在短時間內讓血糖產生急遽變化,如何健康吃、又不會讓血糖失控呢?馬偕醫院營養師許碧惠補充,地中海飲食結合得舒飲食富含高纖維及低鈉飲食,可讓血糖維持穩定。糖友們在日常飲食上,可依照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任意搭配,自行替換食材,不僅吃的輕鬆又無負擔。烤肉串換成蔬菜肉串、搭配烤馬鈴薯遵守養生飲食方法,不但控糖輕鬆,熱量不超標,以中秋佳節不可或缺的烤肉為例,建議可參考食譜中的輕食料理菜單,將重油重鹹的烤肉串換成清爽蔬菜肉串,加上烤馬鈴薯或紫山藥優格沙拉,既能吃得飽也能吃的健康。黑麻油補充維生素E、老薑暖身記者會現場邀請型男大廚詹姆士示範秋冬食補「麻油雞山藥麵線」,選用黑麻油,不飽和脂肪酸與維生素E含量豐富,搭配老薑燉煮雞湯適合天涼暖身;雞肉能減少油脂吸收,山藥也能減緩醣類吸收,抑制血糖值上升。除此之外,也將與大家分享如何在家動手料理,讓一家人吃出健康。(秋冬食補料理「麻油雞山藥麵線」食譜)愛心早餐「黑麥麵包總匯」食譜

近50%腎病患者 同時也是糖友!

近50%腎病患者 同時也是糖友!#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醫師,我的血糖都控制很好,為什麼腎臟會出問題?」、「藥還要吃多久才會好?」據世界糖尿病協會統計到2015年的資料顯示,每11未成年人中即有1位為糖尿病患者。台灣腎病年報也統計出至2014年已有75,422正在接受透析治療,其中49%患者合併有糖尿病。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變的徵兆之一亞東醫院腎臟內科醫師曾博郁表示,糖尿病腎病變為糖尿病最主要的併發症之一,可以透過蛋白尿檢查得知早期的糖尿病腎病變。當進行至較後期時,腎臟的過濾功能逐漸損害,最後導致腎臟功能衰竭,因為無法從尿液清理身體中有害的尿毒素,便會造成血中尿素氣及肌酸酐的上升,而導致尿毒症狀產生,終將走向洗腎人生。糖尿病腎病變可以透過以下生活習慣改善:1) 血糖控制/研究顯示控制血糖可以減少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目前建議的目標為糖化血色素7%,不過也不用嚴格控制到7%以下,因為會增加低血糖發生的風險。2) 血壓控制/當腎病變產生時,絕大多數病人會同時合併高血壓,血壓控制已證實可以減少蛋白尿及延緩腎功能的惡化,因此高血壓的控制在糖尿病腎病變的預防和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目前認為糖尿病病人若合併蛋白尿,血壓控制的目標應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且應使用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 或其受器阻斷劑(ARB)這類的高血壓藥物,除了有降低血壓及蛋白尿的功效外,對腎功能也有直接的保護作用。3) 血脂異常的治療/糖尿病病人血脂異常者,有較高的機會發生腎功能異常或衰退,所以應避免高脂飲食,建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100mg/dL以下。4) 限鹽及低蛋白飲食/限鹽及低蛋白飲食皆能減少腎臟的負擔,延緩腎臟的惡化。5) 戒菸/已有許多臨床研究證據顯示,戒菸對糖尿病腎病變有好處。6) 避免使用傷腎的藥物/避免使用到會傷腎的藥物,例如消炎止痛藥、特定抗生素及來路不明的藥物。生活習慣改變、嚴格控制飲食才能癌患腎功能惡化曾博郁醫師表示,一旦診斷糖尿病腎病變最重要的治療原則即為規則的追蹤,配合醫師的治療,藉由血壓、血糖、血脂的控制及生活模式的改變,包括嚴格控制飲食、規律運動及戒菸,透過以上全方面的治療才可以有效地延緩腎功能的惡化。

防彈咖啡減重助降血糖?這些人要少喝

防彈咖啡減重助降血糖?這些人要少喝#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喝黑咖啡助減重,是因為不含糖分,但是近來流行一種「防彈咖啡」,利用油脂加入咖啡,號稱能達到減重效果,甚至能降低血糖,引起許多民眾爭相嘗試。事實上,營養師表示,「防彈咖啡」的概念與生酮飲食相近,因為攝取的糖份比例減少,血糖下降能提供飽足感並抑制食慾,但針對糖尿病患者、孕婦而言,並不能治療糖尿病,使用不當甚至會有酮酸中毒風險。咖啡加上椰子油、奶油混勻飲用「防彈咖啡」做法一般是將現煮咖啡加上大量椰子油及奶油混勻後飲用,喝起來就像油酥茶一樣。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表示,椰子油屬於中鏈脂肪酸(MCT oil),中鏈脂肪酸可快速通過粒線體內膜,直接讓身體吸收。防彈咖啡能利用燃燒脂肪達到減重目的黃淑敏營養師表示,因為「防彈咖啡」幾乎不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會讓身體因為沒有葡萄糖當燃料而生成酮體,高脂低醣的飲食或因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 導致胰島素嚴重分泌不足時,血中的葡萄糖不能被正常利用,只好藉由加速分解脂肪來代替葡萄糖供給細胞能量,但是脂肪分解會產生大量游離脂肪酸,脂肪酸會進入組織細胞及肝臟中。在組織細胞中可提供熱量;若進入肝臟中,會異化產生大量酮體。利用大量燃燒脂肪來達到減重目的。少量飲用並搭配運動、均衡飲食這種低醣高脂食物與「生酮飲食」概念相同,而生酮飲食多半用在癲癇患者身上,適合個別化治療。院方建議民眾必須在醫師及營養師監控之下執行,且生酮飲食執行不容易、難以持續,通常不會長期使用。所以一般人若想品嘗「防彈咖啡」建議少量飲用並搭配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必要時可諮詢醫師及營養師,才是健康減重的不二法門。

改變腸道菌種 有助控制及預防糖尿病

改變腸道菌種 有助控制及預防糖尿病#血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什麼要特別談糖尿病呢?因為糖尿病的盛行率愈來愈高,臺灣如此,西方歐美國家也是,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的統計資料,臺灣糖尿病人口將近180萬,成人的盛行率約10%,也就是每10位成人,就有一位罹患糖尿病,比全球及亞太地區的平均盛行率還要高,不僅如此,糖尿病也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我在門診時就遇過十幾歲的中學生,血糖已經出現異常;也有20歲的大學生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血糖高到5、600,出現糖尿病急症—酮酸中毒,直到頭痛、頭暈、腹痛極不舒服,被送到醫院急診,住進加護病房,才發現原來自己罹患糖尿病。糖尿病的併發症影響生活品質 也會對健康造成負擔更嚴重的影響來自糖尿病帶來的併發症。若血糖沒有控制得當,將引發全身性不可逆的大小血管病變及神經病變,例如中風、心肌梗塞、慢性腎臟病、視網膜病變、周邊血液循環差、感覺異常、足部壞死、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截肢。這些併發症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對健康及經濟造成沉重負擔,甚至威脅生命。衛福部統計顯示,平均每小時就有1人因為糖尿病而死亡!此外,許多民眾擔心自己腎臟功能不好、怕洗腎,而臺灣素有「洗腎王國」的稱號,但你或許不知道,據統計,這些洗腎患者發生的原因,第1名就是糖尿病,而每2位新發生的洗腎病患,就有一位是受到糖尿病影響!由此可見,糖尿病對於我們健康影響多麼重大,並不是只有老人、成人要注意,年輕人、甚至是學童,都應該注意糖尿病。腸漏症會導致體內發炎、胰臟受損第一型糖尿病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常常在年輕時發病,主要是因為胰臟分泌胰島素的細胞受到體內免疫反應的破壞,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從人體及動物研究發現,在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病過程中,腸漏扮演了關鍵角色,不僅罹病患者身上有明顯的腸漏現象,研究還發現,在第一型糖尿病開始明顯表現出來並被確診之前,腸漏現象就已經發生、而且偵測得到了! 在針對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兒童的研究中發現,罹病兒童的腸道菌組成明顯與健康兒童不同。腸道菌叢生態的改變與不平衡,會影響腸道的屏蔽功能,導致腸漏,造成腸道的不健康,進一步導致體內的慢性發炎,發炎反應會影響負責分泌胰島素的胰臟,導致胰臟受損,血糖控制因而出現異常,形成一個發炎風暴,最後造成第一型糖尿病。超過9成患者屬第二型糖尿病這也顯示了腸道健康及避免腸漏,在自體免疫疾病的控制與預防上的重要性。糖尿病患中,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畢竟是少數,有超過9成絕大多數現代人得到的糖尿病屬於第二型糖尿病。那麼,第二型糖尿病與腸漏之間彼此有什麼關聯呢? 提到第二型糖尿病,我們必須想到前文談過的肥胖與代謝症候群,這些疾病看似獨立,但事實上他們幾乎就像兄弟一樣,不僅彼此密切相關,連致病的原因也很相像,只是出現的時間可能前後不同,就像是在同一個光譜上的各個階段,疾病嚴重程度不同、表現輕重不一罷了,本質上都很類似。自律神經出現病變也會影響腸胃道功能研究報告指出,糖尿病容易影響腸胃道功能,而腸胃道功能的異常又容易造成血糖調控出問題,可說兩者彼此互相影響。另外,倘若有腸漏,腸道內壞菌產生的有害物質就容易進入體內,引起一系列的發炎反應,這些發炎反應又容易導致胰島素的不敏感,引起代謝問題,包括血脂、血糖、血壓、發炎指數的異常,到了最終,就是糖尿病的到來。糖尿病本身也容易造成自律神經病變(autonomic neuropathy),而自律神經一旦出現病變,也會影響腸胃道的功能。這就是糖尿病與腸胃功能異常,彼此互相影響造成的惡性循環。腸道菌叢的異常改變與免疫系統相干事實上,不只腸漏這個因素會影響代謝問題,腸道菌(gut microbiota)也是維持腸道健康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居住在我們體內的腸道菌數量高達百兆,它們的基因數量是人類的百倍之多。腸道菌更是近年來科學研究的顯學。許多研究發現,腸道菌叢的異常改變,跟腸道系統的免疫功能、體內胰島素阻抗性、肥胖、代謝症候群及糖尿病都有密切相關。例如胖子與瘦子、有糖尿病跟沒糖尿病患者之間,他們的腸道菌生態都不一樣。維持腸道健康對糖尿病、代謝疾病很重要研究也指出,透過改變腸道菌種,有助於控制及預防代謝疾病和糖尿病。此外,腸道會分泌多種賀爾蒙,負責調節我們的血糖穩定、熱量平衡和食慾,一旦腸道賀爾蒙的作用出現異常,血糖控制與代謝當然也會跟著出問題。上述種種研究都告訴我們,維持腸道的健康,對於糖尿病及代謝疾病有多麼重要。 (本文摘自/腸漏,發炎的關鍵/時報出版)

私密處搔癢 一天一杯果汁是兇手?

私密處搔癢 一天一杯果汁是兇手?#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每天一杯果汁,竟會導致陰部搔癢、分泌物增多!一名38歲女性本身有子宮肌瘤病史,備受私密處搔癢及分泌物多的症狀困擾,加上外食青菜吃得少,每天養成喝果汁以取代蔬菜攝取不足的飲食習慣,一段時間後,外陰部變的乾癢難受,甚至癢到在床上打滾。每天一杯果汁 影響血糖控制患者至婦產科做了抽血檢查,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血糖一直控制不佳,婦產科給予陰道塞劑,症狀改善。但過了一段時間又開始出現陰部搔癢與分泌物增多的狀況,特別到了夏天又更嚴重,有時甚至癢到無法入睡,影響生活品質。中醫師建議先停止每天一杯果汁的習慣,經過中藥與針灸調理,一個月後私密處搔癢與分泌物偏多的症狀已經改善許多。抵抗力差 私密處感染後容易反覆搔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患有子宮肌瘤的婦女,常常會因子宮漿膜下肌瘤與子宮肌層間肌瘤,導致子宮體腔面積增大,內膜腺體分泌增多,並伴有盆腔充血導致白帶增多,如果患者的血糖若控制不佳,會造成抵抗力差,而私密處本是較潮濕的部位,相形之下更容易感染導致反覆搔癢症狀產生。長期喝果汁容易手腳冰冷、疲倦每天喝果汁的習慣容易導致血糖更不穩定,長久喝蔬果汁易造成手腳冰冷、容易疲倦、胃腸脹氣或食慾不振、小腹墜脹、大便稀軟或者次數多、小腿容易腫脹等脾虛濕盛的現象,中醫常使用健脾益氣,除濕止帶的中藥來調理體質。喝低糖、減糖優酪乳、蔓越莓防感染周宗翰醫師表示,飲食方面也可以喝點低糖或是減糖的優酪乳、天然的蔓越莓預防感染,避開一些較涼性的食物。此外,果汁,涼性食物不但會阻礙身體的代謝機能,連帶的也會影響血糖,如果一旦分泌出來的白帶色變成黃綠色、或是有搔癢等感染症狀,則應連帶避食辛辣烤炸等刺激性食物,並儘快尋求醫師協助。

糖友當心!併發症才是無形殺手

糖友當心!併發症才是無形殺手#血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對於現代人來說,糖尿病並不陌生,但你可能不知道,這種疾病真正可怕之處不在糖尿病本身,而在於長期的血糖增高或不穩定而引發的併發症!就曾經有位罹患糖尿病的吳小姐認為自己年輕,就忽略定期檢查,結果竟出現眼網膜病變以及腎病變。忽略定期檢查 左眼、腎功能退化才開始治療近年來,糖尿病患者與日俱增,開業醫聯合診所衛教師林泱汝表示,這位患者吳小姐憑著自己年輕而忽略定期檢查,加上血糖控制不佳,某天因視力模糊就診,發現左眼視網膜病變已經影響視力,腎臟功能也開始退化,吳小姐才開始認真配合治療。糖友莫輕忽糖尿病帶來的危機林泱汝指出,糖尿病需透過各項身體檢查的數值去了解糖的健康狀況,再透過飲食、藥物、運動相互配合去改善血糖值,讓糖友的健康不要走下坡!這位吳小姐雖然健康狀況已獲改善,但是出現病變的器官已經無法恢復了。因此,糖尿病用藥患者的照護,很需要透過充分的衛教指導,避免併發症的發生。糖友定期檢查 預防併發症發生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建議糖友要定期進行檢查,每3個月檢查1次糖化血色素、每年至少進行1次空腹血脂、眼底、尿液微量白蛋白檢查;資深糖友(罹病5~7年以上)的大、小血管,常因血糖控制不佳發生病變,所以更要注意定期檢查的重要性,不要輕忽糖尿病併發症對身體的影響,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時機。(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人生不慌「糖」從學會自我監測開始

人生不慌「糖」從學會自我監測開始#血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身體的血糖數值,會隨著我們的進食、身體活動、使用藥物而改變,是會起伏有波動的。糖化血色素則可以反映最近三個月的血糖「平均狀況」,它是一個綜合結果,但無法反映每一天人體隨著生活作息、活動量、情緒壓力、運動狀況的改變所產生的血糖變化。如果你想知道此時此刻的血糖狀況、想知道從早上起床、運動、吃三餐,一直到睡覺,身體的血糖是如何跟著在改變,只有透過測量血糖,才能知道血糖在身體裡的變化。為什麼只是測量血糖,就能控制好糖尿病?因為從測量血糖得到的結果,不僅可以反應出食物影響血糖的變化,還可以檢查藥物劑量是不是控制在安全的範圍內。血糖會隨著生活狀態而變化,即使只是5分鐘的時間,前後的血糖值就會不一樣,因為它是動態的。即使想要有效率的了解血糖變化,我們也不需要每五分鐘就測一次血糖,只需要掌握在服用藥物、生活作息、活動量、進食等這些重要的關鍵時刻做檢測,就能夠認識自己的血糖數值,進而管理血糖以得到良好控制,這就是為什麼測量血糖就能控制好糖尿病。透過飲食運動、測血糖才能改善血糖經常在跟糖尿病友討論如何改善糖尿病時,糖友常會說:醫生,我可能最近飲食較沒注意,所以這次血糖高了,我回去會多注意我的飲食;又或者是說:最近因為天氣的關係,我的運動量較少,血糖才會降不下來。當他們想透過飲食跟運動來改善血糖,這樣想法的出發點是正確的。除了肯定之外,我會再跟糖友們說,不管是改變飲食或多運動,都可能有效,但真正能幫到你的,是要透過測血糖,來確認是不是有達到你預期的效果。測血糖能夠防範危險測血糖除了得到血糖管控的效果之外,另一方面是顧及安全性的問題,包括血糖太低的危險,或血糖太高的問題。今天如果發生低血糖,但我們身邊沒有血糖機可以量測,不知道血糖值多少?我們就只能猜測某個情況可能是低血糖。糖友常反應肚子餓,假設以這個情況來說,通常低血糖或是高血糖,都會有肚子餓的現象。因此,如果不透過測血糖,不知道實際血糖是多少,就很容易誤判。若是把低血糖誤判成高血糖,就可能要冒著低血糖嚴重到昏迷的危險;如果這是一個高血糖的饑餓感,卻誤會是血糖偏低,那就會再多吃東西;再多吃東西,這樣血糖可以想像會比原來的更高,對身體豈不是很不好?這些血糖值的瞬息變化,都不是在我們不舒服時才去醫院診所測血糖可以得到答案的。這些變化只要透過一台血糖機,幾秒鐘的時間就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如果想要光靠醫院診所的血糖數值,應用在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管理上,來認識生活上的血糖變化,這樣的數據量絕對是不夠的。買血糖機不是挑便宜的就好關於費用的問題,與其去計較哪個試紙有多便宜,想要節省開銷,其實只要有計畫的有效運用血糖機測血糖,就可以控制我們測血糖所需要的花費。不建議刻意去挑選便宜的血糖機品牌,血糖機的選擇還是要以準確性來做為最高考量。如果為了省錢,導致測得的血糖不夠精準,不管是過高還是過低,都會影響到我們在應用這些數據所做的血糖控制的效果。使用不準確的血糖機其實是一種冒險,這個冒險會因為血糖數值的不準確,沒辦法反應出低的血糖而危急身體健康,也會因為血糖值的不準確,造成藥物劑量的增減計算上的誤差。我們花費在測血糖的錢,若不能為我們帶來健康,我們最終還是會因為糖尿病引起的高低血糖併發症,付出更大的代價。因此不要一味追求便宜,而應以有效的花費下獲得健康做為最大考量,若在費用上需要精打細算,不妨跟醫療人員討論,如何在有限的經費之下,有計畫的測血糖,來提升我們應用測血糖的價值,得到最高的效益。(本文摘自/人生不慌糖/樂木文化)

沒症狀就不吃藥?解密糖友6大迷思

沒症狀就不吃藥?解密糖友6大迷思#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糖尿病早期「三多一少」的症狀不明,因此有將近4成的病患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長期讓血糖失去控制的結果就好像讓全身的器官泡在糖水中,漸漸地對身體就會產生不可逆的傷害!很多患者認為自己身體好了覺得不吃藥也沒關係,當心這種壞習慣可能讓血糖不自覺飆高!糖尿病常見6問題 醫師來解答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蓉表示, 2017年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是第五名的死亡殺手,疾病早期並不會讓患者特別不舒服,因此有些患者可能覺得不吃藥、不控制也沒有關係,等到身體出現症狀,才知道早已經併發其他症狀。大部分的人一有感冒、發燒、身體不舒服都會趕快去看醫生,但糖尿病患者因為不明白反而更恐懼看病。至於糖尿病患者有那些常見問題,就讓醫師馬上來解答:1) 糖尿病可以根治、痊癒嗎/糖尿病是一種無法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可以透過積極的生活飲食的調整以及藥物的使用來控制。提早發現,提早控制,就可以減少各類併發症的發生以及延長壽命。2) 糖尿病一定要使用藥物治療嗎/第1型糖尿病一定要打胰島素。有些第2型糖尿病病患一開始血糖值太高甚至已經有併發症也是會先使用胰島素;有些只是偏高一些,只要調整飲食、生活運動就可以達到理想目標,無需服藥,配合定時回診檢查即可。3) 每次回診抽血檢查,醫師都說我控制很好,在正常範圍內,可以減藥或停藥嗎/有藥物的幫助才達到血糖的控制,自行減藥或停藥一定會使血糖失去控制。4) 長期使用口服降血糖藥會不會傷害我的腎臟/林蓉醫師表示,口服降血糖藥物在上市前都經過嚴格的反覆檢驗,極少出現傷害腎臟的情況。當病患因為疾病沒有控制好,造成腎病變時,口服藥物反不能使用。為了好好保護腎臟就應該要按時服藥、控制血糖、血壓、血脂在理想範圍內,以及不抽菸。5) 胰島素好像會讓病情更嚴重/很多病患都是因為一開始沒有好好控制糖尿病,最後讓病程越來越嚴重,衍生許多併發症而導致死亡。臨床上,我們為了嚴格控制血糖,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會,會更積極提早讓病患使用胰島素。胰島素是歷史最久、最安全的降血糖藥物,連糖尿病的孕婦都是使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的。6) 都沒有不舒服,為什麼一定要吃藥呢?/根據臨床觀察病患結果顯示,通常要血糖值大於300以上才有明顯的症狀。等到有症狀的腎病變產生時,腎臟已經失去8成功能。讓血糖「化敵為友」 定期追蹤血糖值當我們越了解糖尿病時,就越知道怎麼樣面對它,甚至知道怎樣跟它和平相處,當遇到糖口勢力磨堂口定要定時追蹤自己的血糖值,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範圍內,「化敵為友」,一同攜手打造健康幸福的人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