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

歡慶母親節三妙招!可喝酒、吃蛋糕媽媽血糖不飆高

歡慶母親節三妙招!可喝酒、吃蛋糕媽媽血糖不飆高#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母親節將至,子女準備豐盛大餐,外加一顆精心挑選的蛋糕來慶祝,好犒賞辛苦的媽媽,成為一年一度不可少的節目,然而,早已罹患糖尿病的媽媽,若在此時此刻似無忌憚的所有食物全都入口,血糖恐怕因此狂飆,危害健康! 然而,母親節當天,媽媽為大,若要限制這些不行吃,那個不能碰,顯然會有些掃興,以下由台中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徐盛邦建議的過節撇步,讓媽媽於歡慶之時,也能兼顧血糖控制:1) 吃完蛋糕,正餐記得少吃半碗飯/坊間有些標榜無糖或低糖的蛋糕,脂肪的量上升很多,購買時要特別留意成份,如果單寫無糖就要看是不是脂肪相對高,最好是無糖、低脂肪。他強調,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蛋糕,只是一片重量110克的蛋糕,就有30到50克的醣份,等於媽媽吃一塊蛋糕,就要少吃半碗飯,如此進行醣份代換後,血糖仍可以穩定。2) 選擇無糖蛋糕較健康/很多人擔心阿斯巴甜、糖精對人體負擔。徐盛邦醫師表示,所謂「無糖」,是指無人類好吸收的糖份,如人工甘味劑。美國的建議是每人每公斤吃50毫克的阿斯巴甜以上才會有害人體,相當於一天喝20瓶健怡可樂,偶爾吃人工代糖食物,人體不太吸收,影響脂肪的狀況不明顯,且血糖也會相對穩定,年節時吃一點沒有任何關係。3) 酒可以喝,但切記要適量/酒不會造成高血糖,平時血糖穩定的糖尿病人喝點小酒並沒有大問題,所謂「小酒」指的是一天喝不要超過15克酒精,以濃度58度的高梁酒計算,約為30到40cc,啤酒則是4、5百cc。但酒精會讓低血糖風險上升,容易低血糖的患者就儘量不要飲酒。徐盛邦說,有些病人非常焦慮血糖升高,平時控制得好,偶爾聚會升高到200多,就緊張的直問會不會有傷害,他說,糖尿病長期預後心血管死亡等的風險,是看長期穩定的控制,人生9成的時間控制得很好,10%的時間偶爾小放鬆,有助心情舒緩,不必為一次血糖升高而過度緊張,但如連續數天血糖降不下來,還是應該就診檢查。

培養喝茶習慣 降血糖、預防糖尿病

培養喝茶習慣 降血糖、預防糖尿病#血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人都有喝茶的習慣,早餐後喝一杯、邊看電視邊喝一杯、和家人聚在一起時喝一杯。但,你知道嗎?只要多喝有降血糖效果的茶飲就能幫助降低血糖。平常大家常喝的綠茶或日本番茶都是值得推薦的茶種。綠茶中的兒茶素能夠延緩腸道的吸收速度,抑制飯後血糖上升。總而言之,就是飯後一杯綠茶對身體很好。秋天採收的番茶,又稱為秋摘茶,其中的多醣具有很棒的功效,能有效率地處理血液中的糖分。只是多醣不耐熱,所以建議喝冷泡茶。其他還有很多能控制血糖的推薦茶種,像是大家都知道的桑葉茶。桑葉中所含的DNJ(桑葉生物鹼)成分能預防食物在小腸中被分解成葡萄糖。簡直就像是在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登場的英雄人物。食用方式建議在餐前飲用的效果更好。此外,桑葉茶中的鋅是胰島素的組成成分,可以說是好處一籮筐。芭樂茶也能預防糖尿病。為了證實沖繩人較少得糖尿病,琉球大學進行調查後得到的成果。很明顯地可以看出立即性的結果,這都是多虧了多酚中的單寧和槲皮素發揮作用。其他還有安地斯的雪蓮茶、菲律賓的巴拿巴茶、中國的武靴葉茶等等,都能有效降低血糖。可以試著多喝多比較,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茶種。多喝茶對身體很好,養成喝茶的習慣後慢慢就會看到成效。(本文摘自/不被糖尿病殺死的57個方法/台灣廣廈出版)

慎選認證合格血糖機 確保血糖控制得當

慎選認證合格血糖機 確保血糖控制得當#血糖

(撰文:談雍雍)(採訪諮詢: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劉兆偉組長)(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提供)台灣約有近150萬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患不管在血糖的控制,還是飲食與作息的調整,都是需要嚴格把關。若長期血糖控制不當,容易引起併發症,但糖尿病並非絕症,只要能落實自我血糖監測,將血糖控制在標準範圍,依然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正式判定來源是透過醫院抽血後,經由生化檢驗儀器檢測而取得,然而通常病患回診時間約為每三個月一次,平日主要是依賴小型的血糖機在居家進行自我血糖監控,以利更頻繁地定期定時控制飲食、運動及作息,讓血糖值維持在理想的安全範圍內。因此,透過血糖機進行自我血糖監測,無疑是糖尿病患者的保命符。但時有所聞,許多病患因血糖機測量錯誤而誤判胰島素用藥量,常見的原因可能是試紙過期或保存不當,或是人為操作有問題,甚至有些血糖機本身的量測原理限制及血糖試紙測試原理不同所可能產生的干擾因素等問題,都可能造成血糖數值偵測不準,因此提醒選擇有認證合格的血糖監測系統,才不會血糖失控而不自知。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劉兆偉組長指出,糖尿病患平日主要是依賴小型的血糖機在居家進行自我血糖監控,若檢查血糖值不在標準範圍內,就要小心急性併發症出現的可能性,像是低血糖(血糖<70mg/dL)或是高血糖高滲透壓症候群,及糖尿病酮酸中毒等風險,須馬上送醫治療。 屢見不鮮!血糖機測量失誤  影響用藥台灣每年因血糖機測量結果錯誤,導致糖尿病患者誤判數值而影響用藥的案例層出不窮,除了可能是試紙失效或血糖機操作方式不當,血糖機本身的準確度問題也需要檢視!因此,對於選擇家用血糖機劉組長也提出以下參考的標準:1)技術新穎性/建議試紙酵素可選擇比較安全的像是GDH-FAD或GDH-NAD等原理,比較不受血液中含氧量或其他血液中的糖類干擾, 因為像是麥芽糖或半乳糖等糖類干擾可能會影響血糖值(葡萄糖)判讀。2)操作設計考量/測血糖之步驟應避免過於繁雜,而且許多病患大多為老人家,建議可選擇步驟少且簡單,讓年紀大的病人也能輕易上手的血糖機;包括像是「免調碼」的血糖機可以省去校正棒調碼的步驟、「血液量足夠才啟動」功能可以避免血液不足造成的誤差、「試紙可補血」可以在血液不夠的情況下補滴血,就不用浪費試紙,且補血時間較長也較不會緊張慌亂,以目前市售血糖機最長是60秒內可補血,可作為選擇血糖機時的參考,其他功能像是老年人視力不好、手穩定度差,可以考慮選用大視窗的血糖機。3)減少疼痛感的功能選擇/採血需求量愈少的血糖機,使用採血針時可將深度調淺,扎起來愈不痛。要降低疼痛感除了選針要選細之外,血糖機可選擇血液需求量較少的機種,目前市售血糖機最低需求量是0.3微升血液量; 另外如果測量頻率度高的病患,也建議選擇可以多部位採血功能的血糖機,除了手指之外,拇指下方部位、上臂、下臂、大腿及小腿皆可採血測血糖,但須注意要測手指以外其他部位需在測量空腹血糖時執行,才能減少數值差異性。4)試紙的保存及有效性/血糖試紙使用應注意保存方式及有效使用期限,避免試紙受潮或過期影響檢測結果,建議可以選擇單片包裝試紙,每片上面清楚記載有效期限,每片可以用到有效期限為止。5)操作避免造成血糖測試誤差/應注意酒精消毒採檢部位後必須乾燥再採血、不要過度擠壓手指而造成產生組織液、採血針勿重複使用、血糖機需定期進行品管維護,建議每半年到一年要做一次質控校正,以確定血糖機及血糖試紙是否在品質控管範圍內(可以洽廠商售後服務部或詢問購買店家)。血糖機越精準 控制血糖越有利市面上的血糖機品牌眾多,如果血糖機不準確,血糖判斷錯誤,不僅會影響用藥量,還會使食物攝取判斷上也產生錯誤,如果低血糖誤判成高血糖,患者提高胰島素用量,嚴重可能造成病患嚴重低血糖而昏迷。因此,血糖機準確與否悠關性命,在標準上更應該要提高,除了須有衛生福利部許可認證以外,劉兆偉組長建議還要注意是否符合血糖機國際認證的 ISO15197規範。 何謂ISO15197?劉組長解釋,ISO15197是用於規範血糖機量測準確度,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建議血糖機的精準度的定義:「測量值之於標準值或實際值的一致程度」。對於血糖機而言,檢驗室的數值就是它們據以判定的標準。2013年版本的ISO15197規範對於血糖機有更嚴格的規範標準。因為與檢驗室相差的誤差值越低,對於血糖機監控血糖數值將越精準;2013年最新規範容許的誤差值是:當血糖數值≧100mg/dL時:±15% (比2003年版的20%誤差規範更嚴謹)當血糖數值<100mg/dL時:±15mg/dL然而ISO15197的測試規範不只單純看其誤差值,其測試方法也是有嚴格規範的,包括取樣必須有一定數量的血液樣本、同時須有各種不同血糖濃度的樣本進行測試、測試的血糖試紙需涵蓋不同批號等等要求,並非單純比較幾筆就可以對血糖機的準確度下定論的,如病人有疑慮可參考公開的測試結果, 而不建議自行比對單一數值而下評論。此外,劉兆偉組長也表示不建議同時使用多台家用血糖機,避免誤判血糖值變化。因為ISO的標準是針對家用血糖機與生化儀器的誤差要求,但並非針對血糖機與血糖機之間的誤差規範,且家用血糖機使用的目的是在於定期追蹤自我的血糖值變化,並加以調整自我的生活作息及飲食控制,因為血糖控制好才能避免併發症提早發生。

血糖值高高低低 25%糖尿病患血糖機忘記調碼

血糖值高高低低 25%糖尿病患血糖機忘記調碼#血糖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很多人說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併發症,而這些併發症,正是糖尿病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兇手!事實上,血糖的監控除了病患本身的自制力外,還有一項關鍵的因素就是「血糖機」的準確度,根據統計顯示,有高達25%的糖尿病患會誤判血糖值,原因就是一般血糖機在插入新的試紙時,糖尿病患不曉得要先用校正棒進行調碼,因而造成血糖值的誤判。選擇免調碼血糖機 降低忘記調碼風險趙柏驊藥師說明,比較舊型的家用型血糖機,因為每批次的試紙的酵素很難統一定量,因此在插入新的試紙前,需要利用校正用的晶片調碼過,才不會出現血糖值的誤差;然而,臨床上發現很多民眾都不曉得在插入新的試紙前,必須要先用校正晶片調碼,因而造成血糖值的誤差。趙藥師提醒,若血糖機沒有調碼,造成血糖值的誤判,可能會導致胰島素劑量施打不足或過量的問題,對糖尿病患是一個很大的風險,因此趙藥師建議,糖尿病患若擔心調碼問題,可以選擇市面上的免調碼血糖機,省去忘記調碼的發生。血糖值誤差常見5大因素除了血糖機調碼的問題,趙藥師根據臨床經驗,特別歸納出糖尿病患時常出現的血糖值誤差的5大因素:1) 血糖機是否有符合ISO15197規範。2) 試紙受潮或汙染。3) 使用過期或受損的試紙。4) 採血量不足又過度擠壓。5) 不清楚血糖機運作的方式。另外,目前的試紙分為葡萄糖氧化酶GOX及葡萄糖去氫酶GDH,葡萄糖氧化酶因為比較容易氧化,因此在保存上要小心,否則試紙與氧氣反應後,可能會造成血糖值的誤差。而葡萄糖去氫酶目前可分為GDH-PQQ、GDH-NAD及GDH-FAD,因GDH-PQQ比較容易受到血液中的其他醣類(如麥芽糖或半乳糖)的干擾,容易造成血糖偏高的誤判,建議使用葡萄糖去氫酶GDH-NAD或GDH-FAD較不易受藥物或其他醣類的影響。空腹8小時、飯後2小時檢測較精準趙藥師說,以上的5點都是臨床上常見造成血糖值誤判的原因,但最為常見的還是操作性錯誤,包括血糖機忘記調碼,以及試紙的受潮或受損,建議糖尿病患可以選擇免調碼的血糖機,其操作上也會比較簡便,同時使用拿取試紙時,一定要確保手部的乾淨與乾燥,並在使用後將試紙放置於低溫防潮的地方做好儲存。事實上,人的血糖值很容易受到身體狀況而有影響,諸如飲食、用藥、運動或精神狀況等等,皆會導致血糖值的大幅變化,因此趙藥師建議,糖尿病患一定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要清淡,避免熬夜等作息,同時建議在空腹8小時、飯後2小時這段期間測血糖,才能正確判讀血糖值的正常變化。

血糖機忘記調碼 25%糖尿病患血糖值誤判

血糖機忘記調碼 25%糖尿病患血糖值誤判#血糖

(撰文/Megan Chen)(專業諮詢/丁丁藥局趙柏驊藥師)(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你的血糖機有沒有定期調碼?根據統計顯示,台灣高達25%的糖尿病患會誤判血糖值,竟然是因為不知道「每次更換新的試紙時,須將校正棒插入血糖機進行調碼!」很多人說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併發症,而這些併發症,正是糖尿病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不下的兇手!事實上,血糖的監控除了病患本身的自制力外,還有一項關鍵的因素就是「血糖機」的準確度,血糖機除了要合乎ISO15197的標準外,在血糖機的操作、使用的試紙及採血過程,都會對血糖值有影響。驚人的是,根據統計顯示,有高達25%的糖尿病患會誤判血糖值,原因就是一般血糖機在插入新的試紙時,糖尿病患不曉得要先用校正棒進行調碼,因而造成血糖值的誤判。 選擇新型免調碼血糖機,降低忘記試紙調碼的血糖值誤測風險!趙柏驊藥師說明,比較舊型的家用型血糖機,因為每批次的試紙的酵素很難統一定量,因此在插入新的試紙前,需要利用校正用的晶片調碼過,才不會出現血糖值的誤差;然而,臨床上發現很多民眾都不曉得在插入新的試紙前,必須要先用校正晶片調碼,因而造成血糖值的誤差。可別以為誤差值一點點沒關係!趙柏驊藥師提醒,若血糖機沒有調碼,造成血糖值的誤判,可能會導致胰島素劑量施打不足或過量的問題,對糖尿病患是一個很大的風險,糖尿病患及其家屬不可不慎!因此,趙藥師建議,糖尿病患若擔心調碼問題,可以選擇較近期上市的免調碼及精確度較高的血糖機,省去忘記調碼的發生。 血糖值誤差常見5大因素除了血糖機調碼的問題,趙藥師根據臨床經驗,特別歸納出糖尿病患時常出現的血糖值誤差的七大因素:1) 血糖機是否有符合ISO15197規範:ISO15197規範2013年版是目前血糖機最嚴格的規範,家用血糖機雖然不能與大型的生化儀器做比較,但ISO15197規範要求家用血糖機與大型生化儀的誤差值必須在標準範圍內:在血糖值小於或等於100mg/dL時,95%以上的正負誤差必須小於15 mg/dL;在血糖值大於100 mg/dL時,95%以上的正負誤差必須小於15%以內,以確保血糖值的精準度。2) 試紙受潮或汙染:這是最常見的狀況,若病患採血前手沒有洗乾淨,或是手不是處於乾燥狀態,都會造成血糖值的誤差;另外每次使用時不要去觸碰到其他未使用的試紙避免汙染。3) 使用過期或受損的試紙:這類病患通常不常測血糖值,所以根本就不曉得試紙已經過期了,或是因為儲存不當、打開試紙盒時間過長導致試紙受潮,也是影響血糖值的因素。所以試紙有效期必須夠長並標示清楚,且必須有足夠的防潮性,使用完畢後要將試紙盒蓋牢,或直接使用單片包裝試紙,並儲存在乾燥及陰涼處以利保存。4) 採血量不足又過度擠壓:當病患採血量不足時,會下意識擠壓手指,使得手指組織液滲出,導致血糖值的偏低。最好選擇有足夠血液量才啟動功能的血糖機,及可以補血的血糖機,在血液不足時可以補滴血液並正確啟動測試,確保正確判讀血糖值。5) 不清楚血糖機運作的方式:這點是許多糖尿病患不清楚的重點,要知道目前血糖機的運作,主要採用兩種方式,一種是電化學法科技,另一種是反光比色法的技術來監測血糖;然而,這兩種方式的檢測,都有其需要注意的地方。電化學法科技是利用血液中的糖分與試紙的酵素做反應,讓血糖機出現電流量,來判斷血糖值,而目前的試紙分為葡萄糖氧化酶GOX及葡萄糖去氫酶GDH。葡萄糖氧化酶因為比較容易氧化,因此在保存上要特別小心,盡量不要開開闔闔,否則試紙與氧氣反應後,就會造成血糖值的誤差。而葡萄糖去氫酶目前可分為GDH-PQQ、GDH-NAD及GDH-FAD。趙藥師說,因GDH-PQQ比較容易受到血液中的其他醣類(如麥芽糖或半乳糖)的干擾,容易造成血糖偏高的誤判,尤其定期做腹膜透析的病患,因在做腹膜透析過程中會釋放出麥芽糖,這類病患在檢測血糖就要特別小心;建議使用葡萄糖去氫酶GDH-NAD或GDH-FAD較不易受藥物或其他醣類的影響。至於利用比色法的血糖機,因為作用原理是利用光線折射的角度大小,來判斷血糖值的高低,因此要注意鏡頭是否乾淨,要定期擦拭鏡頭;此外,不可於陽光直射時使用,否則會造成血糖值的誤判。 空腹八小時 及飯後兩小時檢測最精準趙藥師說明,以上的五點都是臨床上常見造成血糖值誤判的原因,但最為常見的還是操作性錯誤,包括血糖機忘記調碼,以及試紙的受潮或受損,特別提醒糖尿病患可以選擇免調碼的血糖機,其操作上也會比較簡便,同時使用拿取試紙時,一定要確保手部的乾淨與乾燥,並在使用後將試紙放置於低溫防潮的地方做好儲存。事實上,人的血糖值很容易受到身體狀況而有影響,諸如飲食、用藥、運動或精神狀況等等,皆會導致血糖值的大幅變化,因此趙藥師建議,糖尿病患一定要養成健康的作息習慣,飲食要清淡,避免熬夜等影響精神狀況的作息,同時建議在空腹八小時、飯後兩小時這段期間測血糖,才能正確判讀血糖值的正常變化。

驚人!他飲料當三餐喝 血糖飆破400

驚人!他飲料當三餐喝 血糖飆破400#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糖攝取過多會增加許多疾病風險。而國人的飲食習慣比起過去,生活當中攝取到糖的頻率及量增加了非常多,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門診發現一位20歲的青少年,三餐不正常,只喝含糖飲料果腹,一檢查發現,血糖飆升超過400、血脂升高。台灣青少年嗜喝甜飲,更應積極減糖,減少肥胖等疾病危機,而成年人若攝取過多的糖分也容易造成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等相關危險因子。而世界衛生組織對成人與兒童每日的糖攝取量發佈了一份新的指導方針,建議每日的糖攝取量應減少到當日能量攝取的10%。如果可以將攝取量降低至5%以下或是25克以內,則可以對健康帶來益處。每日糖量攝取 正常量打1折才健康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若以國人飲食習慣來換算:早餐:一杯奶茶、下午:一杯含糖咖啡或汽水,晚餐:一杯含糖飲料或優格飲品,早就已經超出建議量標準。市售方糖一顆5公克約含20大熱量,一瓶養樂多就含有3顆方糖共15公克。因此,蔡玉思營養師建議適度的選擇減糖食物攝取,建議可將奶茶改成無糖紅茶,咖啡可將糖減半、奶精也可以低脂鮮奶取代,若真的想喝含糖飲品則可選擇低脂減糖的標示。

誤判血糖值險昏迷 你不可不知的血糖機操作錯誤要點

誤判血糖值險昏迷 你不可不知的血糖機操作錯誤要點#血糖

(撰文/Megan Chen)(圖片/優活健康網提供)(專業諮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糖尿病衛教室吳月珠衛教師)您真的知道怎麼正確使用血糖機嗎?不少報導指出,許多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機操作錯誤,差點釀成大禍,本篇特別整理出糖尿病友使用血糖機時,經常發生的錯誤操作,提醒病友們應正確使用血糖機,以免一時疏忽而釀成遺憾。 日前平面報導指出,一名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張小姐,每日都會固定時間量血糖,某次發現測出偏高的血糖值,打了胰島素差點昏迷,才發現是血糖機沒有調整編碼而造成血糖值誤判。根據多份美國實驗結果顯示,由於大多時間的血糖監測來自於居家自我測試,最大的操作錯誤來自於採血及使用試紙的過程,其次為手動血糖機調碼,此因素造成高達9-16%的不正確血糖測量機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糖尿病衛教室吳月珠衛教師表示,以她個人在多年做病人衛教的經驗看來,病人使用錯誤性以試紙受潮及過期最為常見,吳月珠衛教師同時整理說明病人常見的血糖機操作錯誤行為,以及建議正確的使用方式如下: 照過來 照過來 血糖值錯誤常見原因(1) 採血及試紙順序搞錯:很多病患採血時會先放試紙,正確做法應是先採血後,才放試紙,否則可能會導致血糖機斷電後滴入血液樣本,因而出現血糖值錯誤訊息。如果血糖機斷電,請將試紙先取出並重新插入,重啟電源後再進行滴血。(2) 血糖機在更換試紙批號時沒有進行調碼:一般血糖機在更換試紙批號時需要用校正棒(片)進行調碼,以確認試紙上的批號與機器上顯示的編碼一致,如果編碼不一致可能導致血糖值誤差。(3) 血糖機沒有定期質控校正:血糖機應要定期做質控液校正,但因目前每家血糖機校正期限都不一,通常為半年至一年校正一次,建議患者購買時,應詢問廠商何時須校正,又該如何校正,以維持機器的準確性。(4) 試紙受潮:試紙受潮是血糖值誤差最常見原因,提醒民眾要確認購買的血糖機廠牌是否有要求試紙開封後在期限內必須用完,有些血糖機公司的試紙會要求3個月內用完,建議可選擇防潮性較佳的品牌試紙或者是單片包裝試紙可用較久,否則試紙受潮時,會造成血糖值的誤差。(5) 採血前手部清潔不佳:民眾在採血時會先擦拭酒精消毒,若手上酒精在還沒完全乾的情況下採血,也會造成血糖值的誤差。(6) 採血量過多或過少:血量過多或過少都會造成血糖值的誤差,尤其冬天時,因末梢血液循環不佳,比較容易有採血不足的情況,建議採血前先甩甩手,讓循環變好後再進行採血。(7) 採血時過度擠壓:這種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採血量不夠時,患友會本能的擠壓手指;或者當採血針沒有擺好時,年紀較大的患者看不清採血針的深淺度,若過度擠壓,造成體內組織液滲出,就可能造成血糖的誤差。 測量血糖 試紙是關鍵吳月珠衛教師特別提醒,臨床上最常見的血糖誤差原因,問題就出在「試紙」身上,她說明,一般試紙保存期限為一年左右,然而,有些試紙包裝的保存性較不完善,一旦開封後,就必須在3個月內使用完畢(大約是一星期測四次的量),否則可能會有受潮的可能,造成血糖值的誤差。她分享,有些病友沒有固定測量血糖的習慣,導致有些試紙開封後3個月還沒有用完,不少人為了節省試紙繼續使用,不知道試紙已經受潮了,差點釀成大問題;又或者部分患者會將新的試紙,倒入用不完的舊試紙盒裡,造成血糖試紙受潮的可能性,導致試紙開封後無法分辨到期的期限,這些都是常見的錯誤方式。 正確使用血糖機 血糖安全不擔心吳月珠衛教師說明,正確使用血糖機乃是控制血糖值的重要關鍵,以下請衛教師分別告訴病友們,哪些問題需要特別注意。(1) 注意試紙保持期限:試紙保存期限越長越好,盡量不要選擇開封後必須在短時間內使用完畢的試紙,若發現保存期限距離開封後使用日期少於3個月,更不應購買;也不要將新舊試紙混裝。建議可以使用單片包裝試紙,上面清楚記載每片試紙的有效期限就沒有混裝或開封後盡快使用完畢等受限的問題。(2) 試紙保存應小心:試紙盒打開後應立即蓋回,也應避免手部濕濕的狀態下取試紙,否則其他試紙都有可能會受潮。(3) 採血前應趕血:為避免採血量不足導致的血糖值誤差,採血前應將手甩一甩,手指朝下,將血趕到指尖末端,當指尖充血後採血,就不會有採血量不足的情況發生。建議在選購血糖機時最好有血液足夠才啟動的功能,否則血液量不足時,所測出的血糖值會不準確;另外,也可選擇有補血功能的血糖試紙,血液不足可在有限時間內補滴血到試紙上繼續測,減少試紙的浪費。(4) 血糖機在更換試紙批號時要調碼:一般血糖機在更換試紙批號時需要用校正棒(片)進行調碼,以確認試紙上的批號與機器上顯示號碼一致;近期市場上有免調碼或自動調碼的新機種可供參考,也省去不用執行手動調碼的步驟。(5) 血糖機定期質控校正:目前各家血糖機校正期限都不一,建議病友購買前應詢問廠商何時應校正,該如何校正,又何時應回原廠校正等問題。

服用血糖藥不得隨意換藥!當心低血糖喪命

服用血糖藥不得隨意換藥!當心低血糖喪命#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糖尿病患者,粗估,約兩百萬人左右,但實際上,有好好控制血糖的病患仍佔少數,導致糖尿病三大病變,視網膜病變、腎病變以及神經病變的比例,仍居高不下,也因此,控糖是百萬糖友每天一睜開眼睛,所需好好面對的課題,不過控糖的藥物該怎麼用?如果糖尿病後期須打胰島素時,該注意哪些事項,相信許多用藥的眉眉角角,不少糖友還是渾然不知!八大控糖用藥須知 輕忽恐奪命藥師陳文志說明,糖尿病可分成不同型態,國人常說的糖尿病實指第二型糖尿病,主要的成因有二,一為胰臟的胰島素分泌不足,二為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導致血液內的葡萄糖不能夠轉化成人體所需的能量,故過多的糖分便會經由尿液排出體外,出現糖尿。陳文志也提出幾項糖尿病用藥規則,以免病友陷入用藥錯誤,甚至是低血糖的風險之中:1) 服用降血糖藥物,不得任意停藥或是更改劑量,亦不可任意加藥,避免造成低血糖。2) 若為隨餐服用藥品,正確使用方法為,吃正餐的第一口時一起吞服。3) 測試飯前血糖時先暫時不要服用降血糖藥物,待抽完血後準備進食前再服用。4) 若有檢查或治療需持續禁食時,請諮詢您的醫師或藥師是否需停用降血糖藥物。5) 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期間如發生低血糖時(饑餓、發抖、冒冷汗),應立即服用果汁或方糖,並與醫師連繫及提早就醫。 6) 未開封之胰島素需保存於2~8℃,可依有效期限存放。使用中的胰島素,可不用置放於冰箱,存放於陰涼處即可,使用期限只能使用至開封日算起21~28日,依胰島素不同而有所差異。7) 旅行時胰島素不可置於身上的衣服口袋及車內或飛機行李艙中,避免胰島素因溫度變化過大而變質。8) 使用前先檢查胰島素有無沉澱、變色、雜質、結霜或其它變化,若有上述狀況應停止使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