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

她忽視血糖控制 引發嚴重視網膜病變

她忽視血糖控制 引發嚴重視網膜病變#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一名40歲的女性,在10年前發現有糖尿病,但因身體沒有出現任何不適,一直未積極接受療,直到近3個月視力突然變差,因此求診,經檢查後發現她罹患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左眼出血及輕微增生型病變,而右眼則有增生型病變及視網膜剝離。書田診所眼科廖昶斌醫師表示,糖尿病在102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4位,且患有第一型的糖尿病的民眾,在患病5年後會有20%發生視網膜病變的機率,患病15年後約有40~60%發病率,此外,第二型的糖尿病患者,因較難確認患病時間,所以不易統計發病機率。病患血糖控制不佳 恐有失明危機一般來說,糖尿病會引起白內障及視網膜病變,單純的白內障可經由手術改善,但如有併發視網膜病變,治療只能控制不再惡化或稍微改善,並不能完全恢復視力。當糖尿病患者血糖良好時,可延緩視網膜病變的發生,但不能保證不會有視網膜病變,倘血糖控制不佳,在初期時可能會出現視網膜微細血管的阻塞及滲漏,嚴重的話則會造成視網膜缺血、出血、缺氧等病變問題。血糖控制 有助於延緩視網膜病變在治療方面,廖昶斌醫師表示,視病情使用雷射治療或在患病處注射抗新生血管藥物、長效性類固醇等藥物,倘若已引起玻璃體出血或牽引性視網膜剝離,就要考慮用手術治療,但在治療的同時都需要配合血糖控制才能有效避免惡化。定期眼睛檢查 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醫師提醒,近年來糖尿病有年輕化的趨勢,有許多患者在發現罹病前,可能已患病多年而不自覺,或是沒有不適便輕忽血糖控制不佳所帶來的影響,對眼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失明。因此,糖尿病的高危險群,應當定期做血糖檢查,盡早發現糖尿病;糖尿病患即使是視力正常,也應該要每半年到一年定期至眼科追蹤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戒菸、控制血壓血糖 降低失智風險

戒菸、控制血壓血糖 降低失智風險#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失智症造成全球超過6000億美元的成本和不斷成長的失智人口,實不可輕忽失智帶來的巨變。據國際失智症協會所公布的報告指出,若能夠及早戒菸、更好的控制血壓及血糖、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都有助於降低失智症的風險。糖尿病患失智風險高5成今年的報告指出,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加上戒菸及降低心血管危險因子,可減少老年罹患失智症的機會。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的機會高出5成;肥胖是高血壓、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險因子,因此維持健康體重及增加身體活動量也可降低失智風險。戒菸與降低失智症風險有很強的關係。研究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抽菸的老人比已戒菸或從未抽菸的老人罹患失智的風險高出很多。該報告顯示若能在進入老年時有更健康的大腦,就可以更長壽、快樂且獨立的生活,而且可降低失智症的風險。而台灣失智症協會邱銘章理事長也表示,維護大腦健康是一輩子都很重要的事,尤其中年更重要,因為失智症的病理變化可能在症狀出現前20年就開始了。 

貨車司機沒運動血糖控制差 視網膜病變險失明

貨車司機沒運動血糖控制差 視網膜病變險失明#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45歲的黃先生患糖尿病5年,平時暴飲暴食血糖控制差,加上本身是貨車司機,長時間開車不運動體重直線上升,直到視力模糊至醫院眼科就醫,經檢查右眼為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且併發玻璃體出血、視網膜剝離,經緊急治療免於失明,而左眼也發現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而視力模糊,所幸經藥物注射後,視力有所進步。糖尿病患達172萬人   3成5恐發生視網膜病變新光醫院眼科鄭成國醫師表示,根據統計2013年台灣20至79歲人口中,糖尿病患可能達172萬人,其中約有35%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視網膜病變,主要是因為糖尿病造成視網膜微細血管的阻塞及滲漏,造成視網膜缺血、缺氧、出血,而導致一連串的視網膜病變產生,而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一種併發症,約佔糖尿病患的7%,若無遵循每年一次眼底篩檢及良好的血糖控制,部分病患即可能發生視力損害或失明。鄭成國醫師說明,健保署自2013年2月起,由眼科醫師採事前申請方式,給付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患者抗血管新生因子(Anti-VEG)眼內注射針劑治療。但糖化血色素(HbA1c)數值小10%為健保給付條件之一,而血糖控制也是最重要、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治療能否獲得成效的關鍵之一。因此, 接受眼科治療的病患也接受到較嚴格的血糖監測。鄭醫師也說,過去許多患者不認真控制血糖,直到被轉介到眼科接受治療後,才了解眼睛併發症的嚴重性;除積極接受抗血管新生因子治療外,患者也變得更主動積極控制血糖,糖化血色素值平均能維持在8%以下,以防發生眼睛病變。

遵循穩糖8撇步 糖尿病友中秋放心吃

遵循穩糖8撇步 糖尿病友中秋放心吃#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中秋佳節即將來到,應景美食有月餅、柚子及烤肉食品,糖尿病病友們總會擔心過節後血糖飆升,其實只要了解食物的特性及適量攝取,還是可以穩糖過中秋。南投縣衛生局指出,以月餅來說,月餅的材料是用麵粉、糖、油及鹽,糖尿病病友在攝取月餅同時,就須減少當天主食、油脂及糖量,例如:吃了一塊綠豆凸的醣類份數就約等於2/3碗飯的量,而熱量是差不多的。而中秋的應景水果柚子,一天建議吃1/4顆,若吃一顆就等於兩碗飯醣類及熱量。其他像是烤肉食品是最多可選擇的,而主食類容易影響血糖,須注意攝取量;避免使用加工食品、減少烤肉醬或其他調味料用量、以2-3份肉類份量為佳,一份約為3根手指頭大小為主。以下也提供 8招穩糖小撇步,讓糖尿病友佳節也能放心吃1)將小月餅切為4等分,吃其中一等分就少吃一口飯。2)不將月餅當正餐吃,月餅為精緻食品,容易升高血糖,仍應維持正常餐食習慣。3)月圓人團圓,再團聚時將柚子分給大家一起享用。4)每日建議仍為2份水果量,若吃了1/4顆柚子,當天就不要再享用其他水果。5)吐司2片熱量及醣類等於一碗飯的量,請適量攝取。6)增加蔬菜量攝取,例如青椒、香菇、絲瓜等。 7)含糖飲料請以無糖茶飲代替。8)烤焦食物請勿食用。 而衛生局也提醒,中秋聚餐容易過量,建議前先計算每人食用份量,最好是7分飽為佳,不要暴飲暴食,因除血糖不穩外,亦易造成腸胃負擔。

嚇!老阿嬤喝無糖綠豆湯 血糖瞬間飆兩倍

嚇!老阿嬤喝無糖綠豆湯 血糖瞬間飆兩倍#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罹糖尿病的民眾,控制血糖在日常生活中,被視為最重要的功課之一,然而,要病患明確分辨哪些食物能吃,或那些食物不能多吃,顯得極為困難。台中就有一名七十七歲老阿嬤,因夏天炎熱,想說喝碗綠豆湯解暑,雖此湯不加糖,但阿嬤喝完後血糖卻瞬間飆到240mg/dl,嚇得她趕緊就醫,醫師就提醒,綠豆也屬澱粉主食,糖尿病患應少吃!糖尿病患請注意全榖根莖類攝取量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馬弘桓醫師表示,糖尿病與腎臟病患的血糖要比一般人更小心控制,長期血糖過高,容易引發慢性腎臟病,攝取過多的澱粉份量,血糖當然很容易飆高。他說,腎臟病患不是不能吃綠豆,但要算在主食類,根據每日飲食指南:成人一日全縠根莖類(主食)的量為6~16份,相當於1.5~4碗,而綠豆1碗為2份主食,相當於半碗飯,即使不加糖,也都必須計算澱粉的量。還有南瓜、玉米、芋頭與山藥等五榖根莖類食物,其實也全都是主食,卻常被誤當成蔬菜,跟米飯、麵條等主食類食物一起下肚。此外,不少病患堅持「魚肉不是肉」,其實魚肉、豬肉、豆腐及蛋都屬於六大類食物的豆魚肉蛋類,每日也只能攝取3~8份。根據統計,慢性腎臟病人口中,糖尿病病人佔了40%,醫師呼籲,建立良好的飲食觀念,才能有效預防或減緩糖尿病腎病變發生。

血糖控制成效差 應及時介入胰島素治療

血糖控制成效差 應及時介入胰島素治療#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2013十大死因排名中,糖尿病從第五名上升到第四名,同時罹患糖尿病使用藥物治療的人數也攀升到167萬人 !而美國糖尿病學會與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治療指引指出,若控糖成效不佳,建議及時加入胰島素,把握黃金治療期!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陳代謝科董錦佳醫師指出,當人體體內胰島素不足或運作異常,造成體內血糖過高而導致糖尿病。而日前國內公布10大死因糖尿病高居第4,進一步更有腎臟、心血管病變的可能,平日糖分攝取過多或少運動的潛在高危族群都應當注意!身為20年的資深糖友,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林嘉鴻醫師自有一套豐富經驗,稱「胰島素」為老朋友的他指出:「胰臟本就會分泌胰島素,注射胰島素就像是補充人體必需賀爾蒙,不會造成身體過多負擔。據美國糖尿病學會與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的治療指引,若血糖無法達標,建議及時加入基礎型胰島素治療,且基礎型胰島素可以更有效控制血糖!」控糖3關鍵「治療、飲食、運動」 缺胰不可糖尿病的控糖三關鍵「治療、飲食、運動」。李青蓉營養師也貼心叮嚀糖尿病的飲食要定時定量,並均衡飲食、少油少鹽才能吃得健康。

測血糖5步驟 安心測得正確數據

測血糖5步驟 安心測得正確數據#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隨著人口老化、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改變,國人罹患糖尿病的人口比例增加,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衛生福利部101年統計資料顯示,因糖尿病而就醫之民眾高達96萬人,且於101年全國十大死因中糖尿病高居第五名,顯見糖尿病患在日常生活中,需嚴謹的進行血糖控制,並且勤測血糖值,才能夠保健康。但根據眾多新聞報導指出,許多民眾在測血糖時,血糖機出現血糖數值不準的情況層出不窮,就有一名張姓小姐一型糖尿病患者,10歲就發病的她,每日都定時測量血糖數值,卻差點因為未依血糖機之產品說明書進行校正,導致測出偏高的血糖數值,進而誤打了胰島素,差點引發昏迷。食品藥物管理署就提出校準血糖機五步驟,希望糖尿病患者,在測血糖時,出現的數據能夠安心作為依據:1) 避免感染/血糖量測過程中涉及血液採集,應注意衛生習慣避免感染風險。 2) 適當採血/採血前應對採血部位進行消毒並且保持乾燥,遵循使用說明指示進行採血,於適當的位置,採取足以判讀之血量。3) 自主校正/第一次使用儀器、每當開啟一盒新試紙及更換電池時,需搭配校正用之品管液或校正試片,以進行自主校正工作。4) 保存試片/確認檢測試片是否於有效期限內,保存於涼爽乾燥、避免陽光直射之適當環境。5) 適時維護/與定期至醫療院所量測之血糖數值比較,若出現嚴重異常或有任何疑義,則須將血糖機送回原廠商或經銷商進行維修校驗。

樂閱讀/3種人 容易血糖過高

樂閱讀/3種人 容易血糖過高#血糖

除了某些遺傳基因的問題,導致身體會出現高血糖症狀。事實上,大多數血糖過高的人,都與自身的生活型態息息相關,而這些危險因子,也極可能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以下幾個原因,就是造成高血糖的罪魁禍首:偏食和飲食過量代表型人物:高先生是42歲的業務經理,從小就不愛喝白開水,每天午餐後固定要喝一杯手搖全糖飲料,口渴時就去便利商店買瓶裝可樂或果汁。工作經常需要在外面吃飯應酬,星期五晚上則喜歡買一大堆鹽酥雞回家配影集,紓解一星期來的壓力。雖然已經是中廣身材,但他心裡想:「我偶爾有跟朋友去打羽毛球,健康上應該沒問題吧!」我們都知道,醣類是製造血糖的主要來源,過多的澱粉類、高糖飲食,還有各種高熱量、高油脂食物,都會導致血糖過高。大部分偏愛這類食物的人,相對會減少高纖維食物攝取,也就容易導致肥胖,不只引發糖尿病的隱憂,亦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等疾病的機率。不當作息代表型人物:39歲的劉小姐在會計事務所工作,遇到旺季時,經常熬夜加班,三餐也不定時,下班後常忍不住吃了宵夜才睡覺。每天坐在辦公室超過十個小時,可是偏偏她很不愛運動,她曾經計算過自己每天走路的時間,大概只有來回車站的20分鐘,不過她覺得除了身材有點發福,最近熬夜也特別累,應該是代謝變差了。三餐不定時、熬夜、缺乏運動,都會影響身體對血糖的運用。尤其是習慣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的人,體脂肪累積較多,代謝也變差,這些都是容易誘發高血糖的危險因子。適量的運動能促進胰島素發揮功能,有助於血糖控制。至於已經在吃藥控制糖尿病的人,則須先找醫師討論適合運動的時段,以避開藥物作用的時間。壓力代表型人物:吳先生是40歲的園區工程師,每天的工作壓力讓他養成抽菸習慣,但是有了小孩後,老婆不准他在家裡抽菸,他只好把握在公司抽菸的機會,平均一天要抽掉一整包菸。而除了每天下班回家,習慣自己喝瓶啤酒紓壓,也經常和哥兒們去酒吧喝兩杯。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在長期壓力下,身體會分泌一種「壓力荷爾蒙」,妨礙胰島素的正常運作,增加胰島素的阻抗性。加上壓力大時可能會吸菸和喝酒,香菸裡的尼古丁,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造成血糖升高。而酒類飲料通常隱含高糖、高熱量。(本文作者/宇文靖)(摘自/這樣吃苦瓜,糖尿病來也不怕/人本自然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