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

身心障礙者缺乏運動 半數以上血糖異常

身心障礙者缺乏運動 半數以上血糖異常#血糖

根據嘉義市衛生局統計,65歲以上身心障礙者,有一半以上血糖異常,罹患慢性病風險也相對提高,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嘉義市政府衛生局26日表示,根據99年度「身心障礙者整合性健康篩檢」報告,接受篩檢的214位身心障礙者中,有68人出現血糖異常,比率高達31.7%,超出世界血糖異常盛行率的13.5%甚多。 

飲食、生活型態改變 糖尿病人口上升

飲食、生活型態改變 糖尿病人口上升#血糖

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與臺北市大安運動中心為強化糖尿病人自我照護能力,呼籲熟男、熟女輕鬆做到養生好方式,從日常生活作息中重塑健康行為,提醒糖尿病友、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響應「防治糖尿病-健康樂活進行4」、「量(量腰圍)、測(測血糖)、輕(選輕食)、動(多運動)」,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更重要的是家人朋友的配合與支持,讓糖尿病友不寂寞。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李碧慧主任指出,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工作時間延長、沒時間運動),使糖尿病的人口在近年來急遽上升。依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9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臺北市主要死亡原因中糖尿病占第5位,每十萬人口死亡率29.4,死亡百分比5.1%;臺北市大安區主要死亡原因中糖尿病占第5位,每十萬人口死亡率25.03,死亡百分比4.38%。據統計,約有一半的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已罹患糖尿病,三分之二的病人未能適當控制病情;國內超過三成的下肢截肢病患及超過兩成的洗腎病人,都是糖尿病所造成的。糖尿病是一種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如果及早發現且控制良好,可以減少40~60%的合併症,以獲得最理想的健康狀態與生活品質。延伸閱讀「防糖尿病要量、測、輕、動」: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933

留意控糖小撇步 輕鬆過夏天

留意控糖小撇步 輕鬆過夏天#血糖

做好糖分控制,糖尿病人一樣能夠享受清涼的夏季。營養師說,各種消暑聖品紛紛出爐,讓許多糖尿病人又愛又恨,不吃心裡難過,滿足口腹後卻讓血糖飆升影響健康。建議大家自己動手做冰品,選擇仙草、愛玉等低熱量點心,做好糖分控制,同樣能一解暑氣。 街頭上的冷飲、冰品,還有當季的各種水果,讓人目不暇給,但一不小心可是會攝取過多的糖分。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龔芳怡表示,冰品中常見的綠豆、紅豆、薏仁等材料,只要兩匙免洗湯匙的量,就相當於四分之一碗的飯量,如果當天還是三餐正常,很容易造成當日的醣類攝取過量,若再加上冰品中調味的各種糖水、糖漿,血糖想不飆升都很難。 夏天裡一杯現打的果汁清涼又消暑,但營養師提醒,打成果汁除了攝取的分量不易控制,果汁提升血糖的速率也比較快,建議還是天然的最好。不過,新鮮的水果雖好,但糖尿病人要有分量的觀念才能避免多吃。西瓜、芒果放入家中一般的飯碗八分滿,荔枝則是九顆,分別是一份水果的量,至於單顆水果,一個女生的拳頭大約是一份,糖尿病人通常可以吃兩到三份,但還是要以醫師、營養師的建議為主,正常的攝取水果並不需減少主食的份量。 龔芳怡說,與其飽受市售冰品的誘惑,不如自己動手做冰品,可以兼顧衛生與健康,血糖也能獲得控制。做法很簡單,材料可選擇低熱量的愛玉、仙草、蒟蒻,加入碎冰,再加入代糖來取代黑糖、蜂蜜與果糖,輕輕鬆鬆享受冰品,口感一樣滿足。 夏天水分流失多,如果想喝飲料,龔芳怡表示,以無糖飲料為佳,若想有甜味口感可加入代糖調味,但避免將水果打成果汁飲用,因為除了怕分量控制不當外,果汁提升血糖的速度也比較快,水分的補充還是以白開水最健康。糖尿病人一定要記得每天可攝取的總醣量,偶爾選擇低熱量的冰品來滿足口感,過一個清涼又健康的夏天不再是夢想。

吃多喝多體重未增 當心罹患糖尿病了

吃多喝多體重未增 當心罹患糖尿病了#血糖

衛生署之前公布99年國人十大死因,其中糖尿病排名第5位,每1小時4分1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而死亡;糖尿病在初期大多數人都沒有症狀,除非做健康檢查,不然不容易發現。何謂糖尿病?台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說,當血糖值在飯前有兩次超過126毫克/公升,或在任何時間超過200毫克/公升,並有吃多、喝多、尿多的狀況,且吃多喝多竟然體重仍莫名的減輕,這恐怕即患有糖尿病。台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指出,除了上述症狀,若還有莫名疲倦、手腳麻、皮膚傷口不易癒合、視覺模糊等情形,也要當心可能是罹患糖尿病。根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高血糖個案未來5年內發生心臟病、中風及腎臟疾病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1.5倍、2,9倍及2.4倍,可見糖尿病的控制絕對不可輕忽。台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表示,糖尿病控制必須依賴飲食、運動、口服藥或胰島素三者間的配合,如果能將空腹血糖值控制在90到130毫克/公升、飯後血糖值控制在180毫克/公升以下,較為理想。

讓血管彈性變好、助代謝 運動可控制糖尿病

讓血管彈性變好、助代謝 運動可控制糖尿病#血糖

近年來國內罹患糖尿病的年齡層有下降趨勢,原因可能與國人運動量不足、肥胖比率增加、以及飲食過量等有很大關係;要想控制好血糖,運動絕對不可或缺。亞東醫院健康諮詢中心表示,「規律運動可以增進糖尿病患者的身體代謝能力,也可讓血管彈性變好,幫助血糖獲得控制。」糖尿病是內分泌和新陳代謝的疾病,病患的血糖比正常人來得高,因為身體血糖高,導致病患容易有各種急性與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患者想要控制好血糖,包括規律的運動、注意飲食、藥物的控制等,其中規律運動算是很重要的一環。根據研究,運動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值,並能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協助胰島素有效控制血糖,減少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機率;每天30分鐘的規律運動,能夠有效且安全地控制血糖值。亞東醫院健康諮詢中心指出,規律運動可以讓糖尿病患者的身體代謝能力變佳、也可讓血管彈性變好,增進身體基礎代謝能力、幫助體內廢物排除,血糖可獲得控制;除了運動,飲食的控制加上服用藥物輔助,對於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很大幫助。

滿足口腹之慾下 也需注意體「粽」是否上升

滿足口腹之慾下 也需注意體「粽」是否上升#血糖

隨著炎夏氣溫驟升,端午佳節的氛圍也越趨高漲,加上今年端午佳節有三天連續假期,對於期待端午節來臨的心情油然而生,不知大家是否已經開始忙著採購粽料及粽葉,還是決定買個粽子來過過癮呢?不論您要自製還是外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科都能提供大家一個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不造成身體腸胃負擔的聰明新選擇!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科營養師藍玉芬說,記得以前小時候每逢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及鄰里之間,隨着陣陣清風飄來粽葉的香氣,在在提醒着人們,歡慶端午闔家團圓的日子來了,然而每個人對於粽子的喜好各有不同,有鹹、有甜,有北部粽、南部粽、客家粄粽、湖州粽、廣東裹蒸粽等,不論愛吃那一類型的粽子,幾乎在台灣都可以吃的到及買的到,台灣真是個美食天堂呀!隨着商業活動的興起,對於中國節慶的過法也有不斷演進,發展出不同模式,除了知名商家及傳統市場,現在連便利商店也加入販售粽子行列。除了眾所周知的傳統口味外,粽子產品也朝向禮品化及精緻化發展,然而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加,飲食不再是強調美味而己,健康飲食更是全民的期待。藍玉芬表示,如果購置市售粽子時,首先提醒民眾,選購時以全榖高纖低油低熱量為主,可以由外包裝及營養標示看出一些端倪來,例如主材料中是否使用全穀根莖類或蔬菜食材,以低脂的肉類、海鮮或堅果等食材代替傳統五花肉或蛋黃,以健康植物油替代飽和脂肪高的豬油。她說,如有多種口味享用,以「分食」為原則,品嚐粽子時,適量為限,才不會造成腸胃、血糖及心血管、甚至身材變形的壓力及負擔。此外,也希望民眾在享用粽子時,能搭配一份蔬菜及一份水果來攝取,補足粽子所欠缺的蔬果含量,更能幫助大家「均衡」過節!藍玉芬特別將市售常見的粽子作一分析與比較,各年齡層每天食用的份量表列出來,提供大家參考,不過隨着粽子大小、內容物食材的不同,熱量高低及鹽份相差頗巨,每個人應該依據自身年齡及身體狀態去攝取粽子,市售常見的小鹼粽約有1/4碗飯熱量、冰粽大約有半碗飯熱量、台式鹹粽約有1~2.5碗飯不等的熱量、湖州粽約有1.5~2.5碗飯不等的熱量。營養師提醒民眾,粽子美味但營養較不均衡,所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與親朋好友一起分享粽子的美味,相信大家都可以無負擔、寬心過端午!延伸閱讀「市售常見粽子營養成分一覽表」: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583

糖尿病治療藥物新突破 蜥蜴唾液可治糖尿病?!

糖尿病治療藥物新突破 蜥蜴唾液可治糖尿病?!#血糖

台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約140萬人,但根據統計,高達7成病患控制未達糖化血色素HbA1c ≦7.0%的標準;一般糖尿病治療是先以口服藥控制,若成效不如預期會使用胰島素,但部分口服藥物或胰島素易造成體重增加,使血糖控制陷入惡性循環。衛生署日前正式核准糖尿病新藥「GLP-1受體促效劑」上市,仿效北美大蜥蜴唾液中的成分組合研製而成,研究證實合併口服藥物的治療方式,患者糖化血色素控制效果可達單用口服藥的3倍,且體重不增反減,半年可減少2.3公斤,另外,研究也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相較於胰島素可顯著降低低血糖發生率近15%。5月起健保將給付使用!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健康e院 杜思德院長表示,GLP-1是胃腸道分泌的一種腸泌素,可以強化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抑制餐後升糖素的異常提高,藉此達到血糖控制,同時更可延緩胃部排空,提昇飽足感以降低食量,促使體重減輕。但是,GLP-1在人體內多半1、2分鐘就會被自然代謝,若要透過GLP-1達到有效血糖控制,必須要尋找替代的方法。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健康e院 謝明家副院長指出,經長期追蹤研究證實,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近8成糖化血色素可持續降低,與使用胰島素的療效相等,卻較少出現低血糖風險,同時患者治療半年後更可獲得體重下降2.3公斤的額外好處,治療3年後體重更可平均下降5.3公斤。而謝明家副院長也引述另一份有台灣病患參與的亞洲研究,表示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合併口服藥物療法,糖尿病患者之血糖控制達到糖化血色素≦7%的顯著效果,成效更是單用口服藥的3倍左右!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面對體重的問題,杜思德院長表示近4成患者有體重過重困擾,且部分患者更因服用藥物導致體重增加,造成治療成效不如預期而增加藥物劑量,卻又再度造成體重上升,呈現血糖與體重控制的惡性循環。研究也證實,相較於BMI值控制在15~25kg/m²的糖尿病患者,若BMI值落在25~50kg/m²,因併發症而導致死亡的風險更增加至2倍以上。此外,糖尿病患者血糖過高可能會導致併發症的危險性,但血糖降得過低卻也可能會出現嚴重低血糖症!根據國外研究,杜思德院長表示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因不當使用習慣導致3年間發生中、重度低血糖的機率,約在5%~15%之間。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面臨體重過重與低血糖的問題,杜思德院長表示,醫界期待更多的治療方式,透過GLP-1受體促效劑不僅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成效接近胰島素,同時也可藉由降低患者體重帶來更好的血糖控制成效,遠離因過重出現嚴重糖尿病併發症而致死的風險,同時全新作用機轉,相較於胰島素更可顯著降低低血糖發生率近15%。杜思德院長也呼籲病患務必遵循醫囑,同時做好生活飲食管控,才能全面、穩定控制糖尿病!

肥胖兒童的血壓、血糖、血脂異常比率是正常兒童的2倍!

肥胖兒童的血壓、血糖、血脂異常比率是正常兒童的2倍!#血糖

自懷抱著寶貝幼小身軀的瞬間,您便決定一生守護那純真美好的笑容,於是盡心力為寶貝規劃未來,快樂地享受甜蜜的負擔,只因他(她)是您的親親寶貝。然而,「三高」可能已悄悄地攻破您嚴密的防線!根據研究顯示,體重過重及肥胖兒童,其血壓、血糖、血脂異常比率幾乎為正常體重兒童者的2倍,未來將提早當上各種慢性疾病的候選人。國民健康局於98年委託辦理「兒童肥胖之家庭因素研究」,以立意取樣選取小學8所及幼稚園16所,研究對象為幼稚園大班及小學二、四、五及六年級全部學童,實際參加理學檢查人數共計6,480位,接受血液檢測人數為713位。結果顯示,過重及肥胖兒童血壓異常比率為20.0%,體重正常兒童則為12.7%,此外,過重及肥胖兒童血脂異常比率為23.5%、血糖異常比率為13.6%,皆比體重正常兒童的14.4%及7.7%高出許多。研究指出,良好的體重控制可有效改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同時也大幅度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各位家長可參照「行政院衛生署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定義」,依性別及年齡,得知寶貝的體重是否在正常範圍內。脂肪不是一天所養成的,肥胖的形成與飲食習慣及運動等生活習慣有密切關連,高熱量低營養的飲食內容及缺乏運動的靜態生活,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路上三步一間的炸雞攤、飲料店是孩子擋不住的誘惑;放學後轉往安親班、補習班或是在電視、電腦前消磨至就寢,造成身體活動量相當不足,這樣高油、高糖、高鹽的飲食再加上靜態生活,肥胖很容易在孩子身上種下病根。為了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健康,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邱局長淑媞呼籲,父母該以身作則,陪伴孩子養成健康生活型態,透過聰明吃、快樂動,教導小孩學習選擇健康飲食,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身體活動量,讓寶貝能快樂成長。國民健康局提供您「親親寶貝健康小秘訣」,一起與孩子創造美好健康的未來:每天「一」抱抱,親親不可少,維持與寶貝的親密關係。看電視、打電腦、玩電動每天不超過「2」小時。每天累積運動「3」0分,動態生活好happy。「四」不一沒有:不喝含糖飲料、不吃油炸食物、不吃太鹹的食物、不吃宵夜,就沒有肥胖帶來的煩惱。天天「五」蔬果,疾病不找我。「六」類食物均衡吃,健康長大不煩惱。放假全家郊遊「去」,戶外活動好體力。每天睡滿「8」小時,頭腦清醒身體好。避免「久」坐,晚飯後與孩子散步談心,家人更貼心。健康生活創造「十」全「十」美的未來。國民健康局推動「健康100 臺灣動起來」健康體重管理計畫,號召全國民眾一起揪團,學習正確的減重方式及維持健康體重,遠離三高及慢性疾病。歡迎家長與孩子一同參加,共同學習如何「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選擇健康的食物,養成動態生活習慣,為國家未來主人翁預約一個健康的未來。延伸閱讀「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定義對照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17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