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

冷氣團來襲 保暖8要點嚴防心血管疾病

冷氣團來襲 保暖8要點嚴防心血管疾病#保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年假正式結束,天氣也跟著轉涼,根據中央氣象局指出,2月15日至17日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北部及東北部氣溫偏低,早晚將出現10度左右的低溫,其他地區氣溫亦低。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注意氣溫驟變,保暖防寒一定要做好,以減少心臟血管疾病發生。每當氣溫驟降與濕冷時,因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可能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長的長輩及肥胖等族群,務必注意三高控制及低溫促發心血管疾病之發生;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提供民眾低溫保健8要點:1) 保暖/處在低溫或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完整的保暖,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善用圍巾、帽子、口罩、手套、襪子、防滑鞋,及多層次保暖衣物等,方便穿脫。2) 暖身/剛起床後的活動勿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3) 避免大吃大喝及情緒起伏太大/勤喝溫開水,避免血液過度黏稠;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以預防便秘;節制飲酒,並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突然的激烈運動等。4) 避免在飯後或喝酒之後立即泡澡/如經醫師囑咐為高危險群,要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若要泡湯溫度勿超過40度;飯後2小時後再進行為宜。5) 避免加重身體壓力/上述高危險群,需要規律運動,但最好避開酷寒與早晚的高風險時段,例如避免在寒冬大清早外出運動,晚餐後不要立即運動,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6) 妥善控制病情,過健康生活/規律服藥、定期回診; 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血脂肪數據;戒菸、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不酗酒。7) 外出要隨身帶著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並且註記平時就醫院所、診斷、藥物過敏史;如醫師有開給緊急備用藥品,應隨身攜帶。8) 發生疑似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急性發作/當出現胸悶、喘不過氣、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狀,或發生臉部不對稱、雙手一邊較無力、說話不順的中風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且,一旦懷疑是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急性發作,應該打119,由專業救護人員提供緊急送醫,可以立即得到最佳的第一時間急救處理,並最快速到達醫院,有助於搶回寶貴性命及減少後遺症。

跨年狂歡注意保暖 聚餐避免暴飲暴食

跨年狂歡注意保暖 聚餐避免暴飲暴食#保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今晚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跨年夜,根據中央氣象局報告顯示,104年12月31日跨年夜,及105年1月1日元旦假期,夜間與清晨氣溫較低,北部低溫約會降至13度。國健署邱淑媞署長提醒民眾,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疾病控制,參與戶外跨年活動時,更要特別注意保暖,要穿著禦寒衣物及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做足保暖工作 洋蔥式穿搭為佳跨年狂歡別忘了注意保暖!國健署提醒民眾,參加跨年活動時,夜間及清晨是氣溫最低的時段,務必配戴帽子、圍巾、口罩、手套及襪子等禦寒衣物,以幫助頭頸部及四肢末端保暖。選擇合適肢體活動之衣物,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如洋蔥式穿法。另天氣如果轉為溼冷,最外層可選擇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等外套及防滑鞋。控制疾病無假期 預防三高保平安邱淑媞署長同時呼籲,與親友歡度元旦假期時,應避免狂歡而暴飲暴食,可以多喝熱開水,少吃高鹽、加工食品、油膩或甜點等食物,以減少身體不必要的負擔。提醒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控制病情及監測血壓是沒有假期的,因此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定期量血壓,做好血壓監測,才能健康平安過新年。如有出現心臟病的徵兆,像是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另要注意中風症狀,記住FAST口訣,當出現下列情況,包括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Arm)力氣不一樣、或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以上任一症狀發生時,請把時間點(Time)紀錄下來,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

天冷別讓中風來找碴 保暖6要訣預防

天冷別讓中風來找碴 保暖6要訣預防#保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受到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各地氣溫逐漸下降,國健署邱淑媞署長提醒,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呼籲民眾清晨5~6時,以及晚上8~9時避免外出,尤其是有心血管高風險族群,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是有抽菸、肥胖、曾中風、心絞痛等民眾,外出一定要做好保暖,帽子、圍巾不可少,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也要記得穿戴。國民健康署呼籲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規律服藥來控制病情,同時提供「護心、保暖」6要訣,幫助民眾遠離低溫的威脅:1) 監測血壓及控制病情/面臨氣溫變化起伏,提醒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2) 夜間與清晨起床及出門要注意保暖/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衣物在床邊,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除了注意手腳保暖外,頭部的保暖也很重要,帽子和圍巾也不可少。3) 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清晨外出運動時要特別注意禦寒保暖,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同行。4) 泡湯注意事項/心血管疾病患者泡湯溫度勿超過40℃,並且避免泡太長時間,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5) 避免大吃大喝及情緒起伏太大/除了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更應多喝水、並多攝取纖維素,以預防便秘,以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6) 出現心臟病及中風徵兆,應立即就醫/心臟病徵兆包括突然發生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接受治療;另牢記「FAST」口訣,以辨別中風4步驟,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保暖無法防流感!醫:疫苗接種最有效

保暖無法防流感!醫:疫苗接種最有效#保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天氣漸漸轉涼,一般民眾認為,多穿點衣服才不會得流行性感冒。然而醫師表示,目前並沒有「保暖就能預防流感」的文獻資料,接種疫苗,仍是最有效遠離流感的方式;疾管署表示,10月起,公費流感疫苗開始施打,凡65歲以上長者、50歲以上高風險慢性病患可接種。10 月份起公費流感疫苗開打疾病管制署莊人祥副署長表示,凡65歲以上長者及安養養護機構之住民、6個月以上至國小6年級幼兒及學童、孕婦,50~64歲高風險慢性病患、具重大傷病證明或從事醫事及衛生防疫工作及禽畜業及動物防疫人員,皆符合接種資格。此外,10月1日起也針對75歲以上,且於65歲後從未接種過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之長者,提供1劑肺炎鏈球菌疫苗,符合資格的長者也可以同時和流感疫苗一起接種,以獲得雙重保護,年長者、幼兒以及慢性病患者,都是流感重症的高危險群;台灣常見爺爺奶奶在家照顧幼童,或是已入學學童在校感染也可能將病毒帶回家傳給家中幼童與長者。因此疾管署建議,長幼都應按時接種疫苗。流感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播「天冷了,多穿點衣服才不會得流感」,是一般民眾對於預防流感的迷思。臺大醫院感染科謝思民醫師表示,目前並沒有保暖能預防流感的文獻資料;想遠離流感,最有效就是接種疫苗。流感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播,爆發快速且流行廣泛,常出現細菌性或病毒性肺炎等症狀,也可能有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老年、嬰幼兒及慢性病患者等都是高風險族群,民眾千萬不可輕忽。勤洗手、戴口罩也很重要疾管署提醒,疫苗數量有限且接種後2~4週才能形成最佳保護力,孩童及長輩接種也可避免傳染給家中其他成員。並提醒,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機率,但仍可能罹患其他病毒所引起的感冒,因此民眾仍應注意個人衛生保健及各種預防措施,平時也需養成勤洗手及咳嗽戴口罩等好習慣。

冷風直直吹 保暖五招有做有保佑

冷風直直吹 保暖五招有做有保佑#保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幾日因大陸寒流報到,除了冷風直直吹,大街讓更是陰雨濛濛,而濕與冷的交纏合攻,則讓體感溫度更加下降,根據氣象局的預測,寒流南下全台無一倖免,今日晚上與明日清晨,氣溫將探十度以下,提醒有心血管疾病及慢性疾病的民眾,應多加留意保暖動作,以免發生不幸。國民健康署「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顯示,20歲以上的民眾中,有四成(約730萬人)患有三高之任一項疾病,也因此面對寒流,全台民眾皆須要嚴陣以待,以下提供護身五招,助民眾安然度過此波寒流的威脅:1) 監測血壓及控制病情/面臨寒流來襲,提醒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年節降至,慢性病患者更可提早領藥,切莫因年節門診未開,而停止服藥。2) 留外套在床頭旁,起床立即保暖/提醒民眾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衣物在床邊,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除了注意手腳保暖外,頭部的保暖也很重要,因此除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戴帽子和圍巾尤其重要。3) 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清晨外出運動時要特別注意禦寒保暖,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同行。4) 泡湯注意事項/心血管疾病患者泡湯要注意溫度勿超過40℃,並且避免長時間泡在溫泉中,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5) 避免大吃大喝及情緒起伏太大/除了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等情形,另應多喝水、並多攝取纖維素,以預防便秘,以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

跨年保暖要做好 以免血壓飆高真掃興

跨年保暖要做好 以免血壓飆高真掃興#保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寒流一波波來襲,近日有許多患者因天冷血管收縮,造成血壓突然飆高,連血壓計都爆表,且出現胸悶、頭痛等併發症。對此,台北慈濟醫院家醫科許瀞分醫師表示,元旦假期許多民眾都會計劃跨年、出遊及慶祝等活動,不過,氣象局持續發布低溫特報,所以,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外出參加跨年活動,一定要做好保暖,出門前最好先動一動,讓身體暖和了再出門。 天冷血管易收縮 高血壓患者須多加留意天氣變冷血管收縮,血壓會比平時高出10~20毫米,對於高血衣患者而言,容易出現血壓失控的狀況,因此,民眾除了要多注意保暖外,也要多加留意身體變化,建議早晚各量一次血壓、脈博,若身體不舒服或不規律,就要提高警覺並盡速就醫。 連續假期聚會多 當心血糖、腸胃炎找上門元旦假期也是民眾聚會的大好時機,許瀞分醫師表示,在門診上經常出現,民眾因聚餐暴飲暴食、飲酒過量,導致血壓及血糖失控的情況,亦或者在飲食上,吃進太多燒烤炸辣的食物,造成急性腸胃炎,引起腹痛、嘔吐、腹瀉等情形。所以,建議民眾飲食還是要定量,並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生食、過度油膩及暴飲暴食,尤其糖尿病患者更要避免飲酒減少心血管負擔。 流感疫情升溫中 外出遊玩要當心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流感疫情逐漸上升,加上北半球整體流感活動呈上升趨勢,各國陸續進入流感流行期,且從目前門診患者來觀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以腺病毒為主。但流感病毒的個案逐漸增加中,對此,小兒科吳秉昇醫師表示,流感跟腺病毒的傳染途徑是以飛沫及接觸傳染為主,元旦假期親友團聚或到各地遊玩,可能會出現病毒遷徙傳染的情況,再加上進入到比較密閉的環境,都會加速病毒擴散的機會。預防流感 快打疫苗助防範在預防方面,醫師建議民眾若出現呼吸道症狀,還是要戴上口罩,加強洗手,做好個人衛生,不過,腺病毒目前沒有預防針也沒有特效藥,僅能作症狀治療,但若是預防流感則可施打疫苗。目前,疾管署為了鼓勵民眾施打流感疫苗,從明年元旦開始,擴大免費施打對象,增加了50歲以下的高風險慢性病患,像是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都建議施打疫苗,2後就可產生抗體。

低溫來襲!平均每天93.3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低溫來襲!平均每天93.3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保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清晨寒風當中,救護車警報聲,響徹大街小巷,大力擲向家家戶戶,又有一個人受不了低溫幽魂的索命,性命垂危,近日,中央氣象局連日發布低溫特報,在空曠區域更可能出現十度左右的低溫,呼籲有慢性疾病以及老年人,冬日之下可要特別注意保暖!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2年因為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34,040人,平均每天就有93.3人因為心血管疾病(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國民健康署提醒,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呼籲民眾一定要加強保暖,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戴帽子和圍巾來保暖頭部也非常重要,尤其長者與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留意低溫的天氣,如果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或是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的情形,一定要儘速就醫。國健署指出,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於冷氣團來襲期間更需要遵從醫囑,規律服藥來控制病情,同時提供下列「保暖護心」要訣,幫助民眾遠離低溫的威脅:1) 冬天多加注意血壓控制/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天氣變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因此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2) 夜間與清晨起床要先添加衣物保暖/提醒民眾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衣物在床邊,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3) 天冷外出運動注意事項/寒流來時,不要急著太早出門運動,建議等氣溫回升以後再出門運動,或建議也可改在室內運動。出門穿著禦寒衣物,要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以多層次穿著(例如洋蔥式穿法),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最外層可選擇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之外套,儘可能選擇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之衣物。運動前要先暖身,儘量攜伴運動,相互照應。

寒冬保暖措施 6大秘訣不可少

寒冬保暖措施 6大秘訣不可少#保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寒流來襲,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增加心血管負擔,極易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臺北市101年因為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3千多人。因此,在寒流期間,要注意保暖等相關防範措施。臺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也提醒民眾,寒流來襲時,除了要注意保暖、手套、襪子等禦寒衣物不可少外,戴帽子和圍巾保暖頭部也非常重要,衛生局提供寒冬保健六大秘訣:1)定期監測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要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另每日早上起床一小時內測量血壓及服藥。2)維持規律運動/每週規律運動150分鐘,在寒流期間,請民眾避免清晨低溫外出運動,盡量留在室內或有陽光的地方運動。3)適當禦寒衣物、避免暴寒/穿足夠的禦寒衣物,質料以乾爽、輕便、舒適、透氣和保暖性能好為佳,另確保頭、頸、手和腳部溫暖;避免長時間逗留在寒冷環境之下,於室內使用電暖器相關電器用品,注意安全及確保室內空氣流通。4)均衡飲食習慣/應天天五蔬果,低脂少油炸,避免天冷大吃大喝。5)正常生活作息/不熬夜、不抽菸、不過量飲酒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6)定期健康檢查/免費成人健檢,年滿40歲至65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寒冬來襲 辨識中風徵兆「FAST」衛生局也提醒民眾,請多留意家中長輩及心血管患者易因天氣寒冷,使心血管負擔過大,進一步導致急性缺血性中風,若於急性缺血性中風發生後3小時內給予血栓溶解劑靜脈治療,將可有效減少中風導致之殘障健康,請牢記「FAST」口訣,以辨別中風4步驟:●「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趕快送醫。●「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