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

第九屆捐髮活動「首望相助 希望從頭開始」癌友留髮將愛傳遞

第九屆捐髮活動「首望相助 希望從頭開始」癌友留髮將愛傳遞#癌症治療

頭髮的力量,比你想像中更強大!一束30公分長的頭髮,能在生命裡起什麼作用? 有人說,頭髮是人類身體上最無用的組織,但在癌友身上,無法控制的掉髮、脫髮、往往是影響心情的最大因素。每年台灣有將近10萬人因癌症治療而掉髮,除了承受病痛帶來的身體不適,外貌的巨變,更讓癌友沮喪不安,畏懼面對世界,甚至可能放棄治療! 一絲一縷無比珍貴 透過髮絲傳遞愛與能量! 癌症希望基金會募髮行動邁入第21年,已募集到226,185束每束30公分長的髮束,堆疊起來已有近117座101的高度。 除了募髮,我們也積極募集假髮製作經費,每年產出千頂假髮,幫助超過上萬名癌友重拾自信與笑容面對抗癌路上的挑戰! 2023【首望相助,希望從頭開始】捐髮活動,串聯北中高近二百位捐髮者的愛心,於七月份陸續登場。首站7/1高雄場,7/8台中場,共已有90位捐髮者捐出髮束,現場亦共募得善款10萬逾元,可製成33頂假髮。本次台北場報名踴躍,有90位捐髮者報名,年齡從4歲到59歲,報名者中不乏青少年也有30位捐髮者已經參與2次以上的捐髮活動,更有三位癌友也參與捐髮。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邱秀渝說: 「癌症希望基金會自2002年起啟動募髮行動,號召社會大眾捐髮及假髮製作經費,透過眾人的參與,創造出巨大的影響力!為了捐出健康的頭髮,捐髮者忍受炎熱天氣,堅持不染不燙,甚至承受他人的質疑或眼光,只為了一個信念,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悸動!」 由愛堆起 給予癌友信心與力量 第一次參與【首望相助】捐髮活動的台灣第一三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美智雄先生 (Mr. Michio Hayashi)說:「我相信捐髮活動將對癌友產生積極的影響,帶給他們勇氣和自信,幫助他們勇敢面對治療並戰勝疾病。各位的參與和支持將為癌友帶來無限的力量和希望。」 而假髮的製成,除了民眾的愛心髮束之外,更需要經費幫助假髮完成。長期支持【首望相助】的公益夥伴安致勤資公益信託社會福利基金、AROMASE艾瑪絲洗髮精今年仍持續與基金會攜手促成這項美事。活動現場除了捐髮之外,也安排寓教於樂的生命教育活動,讓捐髮者有機會體驗因疾病噵致的容貌改變,以及假髮製作過程解析,進而感受捐髮對癌友的實際助益。   《捐髮故事分享》 曾受助於人 如今也成為助人者!癌友留髮將愛傳遞 娟華在2018年確診肺癌第一期,這生命中的重大衝擊,在心理上一直有解不開的結。 後來娟華參與了癌症希望基金會希望小站的課程及情緒支持團體,慢慢療癒自己的內心,也很肯定癌症希望基金會對癌友的服務與關懷。曾捐過頭髮的娟華在經歷癌症洗禮過後,更能感受深受癌友的需要,當年無助的時候受到幫助,現在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人,這次由女兒陪同參與捐出髮束。 曾是癌友的小女孩 身體力行想幫助更多相同經歷的人 出生才一年多的靖旆,就被診斷確診白血病,經過三年多的治療,目前已康復。雖然當年靖旆在治療期間還懵懂無知,不知道癌症到底是什麼? 治療後會帶來什麼影響? 但是媽媽常跟她提到,有些癌症病人治療時會經歷掉頭髮,會很傷心難過,於是靖旆決定捐出自己的長髮,幫其他的癌友們加油打氣,這也是靖旆的第二次捐髮! 帥氣桌球隊男孩 從小陪母參與捐髮 這次也來共襄盛舉 小學六年級的君樺,是學校桌球隊一員。母親三度參與基金會的捐髮活動,每次君樺都有陪同,耳濡目染之下,也在心中萌發蓄髮捐出頭髮的念頭,5年的蓄髮過程中,長髮的悶熱讓他每次練打桌球時往往滿身大汗,也承受了一些眼光和好奇或被誤會成是女生,但君樺都坦然接受,也告訴別人他要留髮捐髮的動機,實踐了運動員「堅持到底」的精神! 同理癌母的感受 少女用實際行動幫助癌友 皓晴的媽媽是乳癌病友,在治療過程中經歷過掉髮的失落與沮喪,因此非常深刻的感受到沒有頭髮帶給癌友的焦慮與不安。媽媽的經歷皓晴看在眼裡,也想為癌友做些什麼,在媽媽的鼓勵下,原本都是短髮的她,也開始留髮要捐髮幫助跟媽媽一樣經歷的病人,帶給他們自信與希望! 這是一個關於頭髮力量的故事 每一個人都能參與! 癌症希望基金會盼《假髮租借服務》助病友重拾美麗與自信 完成假髮並不容易,除了健康的髮束,每頂更需要3500元製作費!「首望相助」的精神,就是希望大眾同理癌友需求,集眾人力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頭」開始幫助癌友走過治療的艱辛。為鼓勵更多癌友積極治療,並持續推展「癌友假髮租借服務」,盼社會各界除了捐髮,更能挹注假髮製作經費,讓更多因治療而掉髮的癌友能使用,與癌奮戰的同時也能美麗與自信!

消化道癌最怕營養不良!醫:恐提高併發症風險,「腸外營養」補充很關鍵

消化道癌最怕營養不良!醫:恐提高併發症風險,「腸外營養」補充很關鍵#癌症治療

(圖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提醒,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問題,應提早進行營養補充。) 癌症病人在接受手術與後續治療最擔心營養不良問題,研究指出,癌症病患若有體重減輕或過輕以及肌肉萎縮(蛋白質營養失調)等情形,有較高的罹病率與死亡率。醫師提醒,特別是消化道癌症病患,術前就應評估是否有體重減輕或過輕的情形,提早進行腸外營養補充,這樣不僅有利於手術進行,術後的恢復也會較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科主任徐潤德醫師表示,消化道癌症當中以胰臟癌(腺癌)來說,早期幾乎無症狀難以察覺,發現時通常都已是晚期,能接受開刀切除的比例大約只有2成,整體5年存活率也只有10%,因此胰臟癌也有「癌王」之稱。至於胃癌(腺癌)更是無聲殺手,台灣1年約有3,500名新增案例,但由於初期胃癌大多沒有症狀,當症狀出現時又常被誤以為是胃食道逆流或胃炎,被民眾忽略是罹癌的前兆,此時如果沒有即時就醫,再被診斷時,有超過6成都是晚期,無法以手術方式做根治性切除。胃癌隨著年紀越大罹患率越高,通常手術後的5年存活率在第一期可以超過90%,第二期、第三期分別降至65%、35%,第四期就僅有5%的病患能存活超過5年。 術前可進行補充「周邊靜脈營養」 徐潤德說明,能夠接受手術切除的病患,以胃癌來說,75%病患必須切除三分之二的胃,胰臟頭部的癌症要切除的器官又更多、手術更複雜與困難,這些都影響患者術後的食物吸收與消化功能,加上術後不少病人常有噁心、嘔吐、疼痛等副作用,這又會讓患者更加食慾不振而有進食困難的情況。 對癌症患者而言,營養不良不僅會影響免疫力,更關係到傷口恢復進度,這會讓手術後產生較高併發症的機率,同時也會增加化療的副作用與延誤化療的時程,而透過腸外營養補充則是讓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進而減少手術的併發症與提高後續化療效果的作法。 以胰臟癌或胃癌來說,患者大多為70歲以上的年長者,來門診求醫時就可能存在有肌少症的問題。因此,術前評估患者是否有營養不良的狀況就格外重要,如果病患的BMI小於20.5 kg/m2、近3個月有體重減輕(5%以上)或過去一周有進食減少的情形(正常的50-75%),患有嚴重的疾病,加上抽血數值白蛋白低於3.0 g/dL等,這時就會建議病患先進行腸外營養補充,等狀態恢復到較佳時再安排開刀處理。 腸外營養補充可透過靜脈方式供給,如果是全靜脈營養是將包含身體每日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藉由頸部或鎖骨下的大型靜脈直接輸注到病患體內。如果是短期營養支持,通常會建議以「周邊靜脈營養」補充即可,即透過在手肘以下的手臂、腕部或踝部的靜脈注射提供身體所需的部分的營養素。 要注意的是,靜脈營養主要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成分,全靜脈營養由於濃度高,需要藉由大型靜脈給予,有可能產生高血糖症與注射導管感染的併發症,周邊靜脈營養則是等張滲透壓的營養配方,這樣能減少因滲透壓差造成血管發炎或血管刺激造成的靜脈炎風險。 縮短術後恢復期從5天至7天 徐潤德門診有一名70歲胰臟癌第三期的老先生,初步的影像學評估腫瘤已經侵犯到腹腔大動脈而無法手術進行,後來先經過3個月的化療,再次評估發現腫瘤縮小相當多,癌症指數也回到正常的參考值,於是建議病患接受開刀。手術進行很順利,在考量手術後腸道與膽管、胰管與胃的吻合口癒合時間至少需要5天,加上老先生術前的BMI 只有19.3 kg/m2,於是術後第二天便以周邊靜脈營養進行營養補充,老先生因為有了即時營養的補給,術後恢復期也比預期更縮短了7天。 臨床上發現消化道癌症患者,約半數的BMI數值都低於正常值,徐潤德提醒,原先就有營養不良的患者,除了術前可進行周邊靜脈營養補充,也可在術後持續補充至病患能從口或腸道進食到正常每日所需的營養素,這樣不但可以讓病患體力恢復更快與更好,如果需要接受後續的輔助性化療,也提供了病患較好的身體狀況去接受治療;此外,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一定要先恢復全身的營養狀態,才能順利地經口進食或腸道的營養補充,進而帶動術後整體更好的免疫力恢復。 (圖說/林口長庚一般外科 徐潤德醫師)

癌症治療後噁心、好想吐⋯有副作用怎麼辦?中醫教你按「這4穴位」

癌症治療後噁心、好想吐⋯有副作用怎麼辦?中醫教你按「這4穴位」#癌症治療

53歲林先生被診斷出第3期肺癌,接受西醫放療、化療等治療方法後,期間因為身體虛弱不適,轉而尋求中醫協助調理。中醫指出,病患在癌症治療期間,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精神不振、疲勞易倦、失眠多夢等症狀,除建議依個人體質調理外,平時也可按摩「4穴位」,幫助緩解腸胃不適。

癌症化療嘔吐、疲憊⋯有舒緩方法嗎?醫建議「3種中藥」補腎氣

癌症化療嘔吐、疲憊⋯有舒緩方法嗎?醫建議「3種中藥」補腎氣#癌症治療

癌症病人常在化療與放療後,出現副作用症狀如嘔吐、腹瀉等等,常會使病人的精氣神皆大受影響。該如何舒緩這些化學治療後的不適反應, 使不舒服及對身體的傷害程度降低,除了因應病人不同體質,來調整各種藥物的劑量外,醫師建議也可以用中藥來調理身體,有助於滋養補氣、補體力,能幫助病人更有力氣對抗下一次的治療。

腹脹、消化不良⋯竟也是胃癌前兆!名醫揭「2階段」有效預防癌病變

腹脹、消化不良⋯竟也是胃癌前兆!名醫揭「2階段」有效預防癌病變#癌症治療

吃甜食、喝咖啡,又讓你感到胃食道逆流了嗎?小心,現代人因不健康的生活作息與飲食,往往有胃疾,別以為只是常見小疾病,還有可能已經是末期胃癌徵兆。《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由10位癌症名醫聯合撰寫,試圖透過權威醫師的第一手觀察,揭開癌症神秘面紗,分享正確篩檢知識。胃癌,可能真的與你想像中的很不一樣。以下為原書摘文:

救命藥竟增加死亡風險?北榮抓出「關鍵基因」血癌肝癌乳癌都有⋯

救命藥竟增加死亡風險?北榮抓出「關鍵基因」血癌肝癌乳癌都有⋯#癌症治療

可以抑制癌症的藥物,也可能造成癌細胞增生嗎?過去醫界一直認為常見用於癌症治療的「去甲基化藥物」(HMA),對人體的機轉作用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為主,但台北榮總進行跨國研究率先全球發現,此藥物也會同時激活致癌基因「癌基因SALL4」讓癌細胞持續增生,是影響癌症患者治療成效及存活率的關鍵指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