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

蛀牙不留神 小心殘根找上門

蛀牙不留神 小心殘根找上門#蛀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口內白色長城的陷落,常常始於牙齒上的小黑點。蛀牙蟲與牙齒的戰爭,每天都在上演;必須知此知彼,才能打出一場漂亮的牙齒守衛戰。生活家牙醫診所 主治醫師 李冠霆醫師 為我們先介紹牙齒的構造,由外到內分別為:琺瑯質、牙本質及牙髓腔。琺瑯質是牙齒當中最堅硬的位置,但因為沒有神經血管,所以發生病變的時候,通常不會有感覺。牙本質質地較軟,內部有牙本質小管,對外來刺激會有酸痛的感覺。牙髓腔裡面充滿神經、血管,透過根尖的小孔和上下顎骨的神經血管相連;外來的刺激會造成神經發炎死亡,牙髓腔也跟著變小。蛀牙流程及預防方式了解牙齒結構之後,再來介紹蛀牙蟲的攻擊流程和我們的應對手段:1.脫鈣:因為琺瑯質質地堅硬,細菌沒辦法快速入侵;琺瑯質會開始產生脫鈣的現象,表現上為白白黃黃的小斑點。這個階段只要改善清潔習慣,就可以避免進入下一個階段。2.靜止性齲齒:牙齒表面的窩溝出現黑點或黑線,但尚未形成窩洞。這個階段一樣只要改善清潔習慣,就可以預防進一步的感染;不過視覺上跟淺層齲齒不易區別,會建議給牙醫師檢查。3.淺層齲齒:細菌在琺瑯質上形成窩洞,但還沒入侵牙本質。出現淺層齲齒之後,就需要儘早接受治療;因為細菌還沒進入牙本質,治療的時候不會有明顯的酸痛感。4.中層齲齒:細菌蛀穿琺瑯質、進入牙本質,離牙髓腔還有一段距離。因為牙本質質地較軟,蛀牙發展會相當快速,因此必須儘早治療。不過因為離牙髓腔還有距離,通常不需要進行根管治療。5.深層齲齒:細菌蛀穿琺瑯質、進入牙本質,快蛀到牙髓腔。此時比較敏感的人喝水吃東西時會開始出現酸酸的感覺,需要儘早治療。因為離牙髓腔近,若牙髓有發炎現象,就可能需要進行根管治療。6.深層齲齒蛀穿牙髓:細菌蛀穿琺瑯質、牙本質和牙髓腔。通常這個階段會感受到非常劇烈的疼痛,需要進行根管治療。7.神經壞死:細菌蛀到牙髓腔神經完全死亡。因為神經壞死加上牙齒結構破壞,牙齒很容易斷裂,形成殘根。此時要看剩餘齒質決定根管治療或是拔牙。以為忍到神經壞死,不痛就沒事了嗎?對細菌來說,好戲才正要開始。如果說琺瑯質是牙齒的城門,那麼牙齒就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前面提到牙髓腔透過根尖孔和上下顎骨的神經血管相連,那殘根就是讓細菌可以自由進出人體的一道大門。神經壞死之後,細菌聚集在牙根尖,形成根尖囊腫,此時又會開始出現疼痛。如果再不接受治療,細菌會繼續往口腔周遭的腔室進攻;視進攻的腔室不同會有不一樣的症狀,最後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蜂窩性組織炎再放著不管,便是休克死亡;至此細菌大獲全勝。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生活家牙醫的李冠霆醫師建議每半年洗牙搭配X光片的攝影及全口蛀牙檢查,有症狀立即治療;守護好口腔內的白色長城,人體與細菌作戰的最前線!

遊牧民族不會蛀牙 是怎麼做到的?

遊牧民族不會蛀牙 是怎麼做到的?#蛀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若根據蒙古國立醫科科學大學客座教授岡崎好秀先生的研究,習慣撕咬硬乳酪或肉類的蒙古遊牧民族(現在的人數似乎變少了),也如同這些野生獼猴一樣,即便沒有刷牙好像也不會蛀牙,齒列也非常整齊。我想這是因為遊牧民族常吃堅硬富含纖維質食物的緣故,食用堅硬的食物就很像在刷牙;所以長期都採取傳統飲食的蒙古遊牧民族,即便沒有刷牙習慣還是能保有健康的牙齒。針對美國原住民也有人做過相同的調查,若將採取傳統飲食者的牙齒,與現代化飲食者的牙齒做比較,會發現傳統飲食派的原住民和前面的蒙古遊牧民族一樣,沒有蛀牙、齒列整齊。反之,在都市地區生活,現代化飲食派的原住民,則大多滿口蛀牙齒列不整22。明明兩者基因都一樣,卻因為不同的飲食習慣,大幅改變牙齒的健康狀態。從現在起,如果我們也去蒙古過著遊牧民族生活,採取傳統飲食的話,或許也不必刷牙了——但這應該行不通吧!對於習慣軟食的現代人來說,若沒有每天刷牙和定期去牙科檢查牙齒,恐怕無法維護口腔的健康。也許這就是愛吃偏軟、好入口的食物,所要付出的代價吧!(本文摘自/不想得糖尿病 就好好刷牙/方舟文化)

照顧寶寶牙齒健康 從負2歲開始

照顧寶寶牙齒健康 從負2歲開始#蛀牙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定期去牙科診所檢查牙齒這麼要緊的事,不是年過四十歲者的專利。我尤其希望以後想當媽媽的女性,要定期上牙科診所保養牙齒。雖說有些機制還不是很清楚,但已經有研究數據指出,孕婦如果有牙周病,新生兒體重過輕、早產或死胎的風險會增加。此外,還有寶寶的蛀牙問題。常聽人說預防蛀牙要從「負一歲」(想生寶寶的前一年)起。其實寶寶的嘴巴原本沒有這些蛀牙菌,大多是媽媽口中的細菌經由唾液等感染給寶寶。所以,媽媽先把蛀牙治好了,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後就能夠預防蛀牙;這意味著,預防蛀牙這個運動從「負一歲」就要開始進行了。不過我覺得從「負一歲」開始還是太晚了。在卵子與精子受精的期間,如果媽媽得到牙周病,在受精時或許細菌就入侵卵子了。所以,我建議女性要從「負兩歲」(想生寶寶的前兩年)開始上牙科診所保養牙齒,才能生出健康的寶寶。國中生結交戀人前,先把自己的嘴巴弄乾淨,避免選擇嘴巴有異味的人交往仔細想想,光靠未來的媽媽努力還是不夠,我希望交往中的情侶能一起上牙科診所。否則未來要當爸爸的人滿口爛牙,還是會「經由口腔」把蛀牙菌或牙周病菌傳染給另一半吧!甚至我認為國中生或高中生也要了解這些事。在結交戀人以前,先把自己的嘴巴弄乾淨,避免選擇嘴巴有異味的人交往。無論自己的嘴巴維持得多乾淨,蛀牙菌或牙周病菌還是會透過唾液傳染——請務必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教導孩子這些事。此外,若爺爺奶奶嘴巴不乾淨,家人一起用餐時未使用公筷母匙,也可能傳染蛀牙菌或牙周病菌。所以,為了可愛的孫兒,爺爺奶奶兩人也需要去牙科診所檢查牙齒喔!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感覺好像還有很多人不清楚呢!如果確實了解這方面的因果關係,夫妻或爺爺奶奶,在當爸媽或第一個孫兒誕生以前,就會想要找牙醫保養牙齒了。(本文摘自/不想得糖尿病 就好好刷牙/方舟文化)

愛啃骨頭牙齒斷裂了!3步驟搶救

愛啃骨頭牙齒斷裂了!3步驟搶救#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45歲的廖先生平時喜歡啃咬骨頭,日前啃咬的過程中,牙齒突然一陣劇痛,並持續數天無法再咬其他東西。至牙科尋求協助,經檢查發現是牙齒咬裂了,而且是正中斷裂,牙醫表示,這顆牙無法保留了,在廖先生同意下拔除牙齒,解決疼痛問題。常有患者要求黏合 維持不久會再分離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楊智仁醫師表示,在門診常有牙齒撞斷或咬裂的患者,拿著斷裂的牙齒希望牙醫能幫把斷裂的碎片黏回去,但斷裂的牙齒碎片是無法黏回原位的,即使勉強黏合,通常維持不久又會再分離。那麼斷裂的牙齒要怎麼處理?依牙齒斷裂的程度來決定,可分下列三種情形:1.牙齒輕微的缺角、斜裂或斷裂的部位,局限在牙冠的琺瑯質部位,未延伸到牙根。一般這種斷裂牙,可用牙體復形的方式,也就是補上一些填補物修復。2.斷裂的部位仍在牙冠,但是深度已延展到牙本質和牙髓(牙神經),神經已經暴露出來,這類的牙齒就需要做根管治療,根管治療後再以假牙牙冠套起來,加以保護。3.牙齒斷裂的位置已從牙冠延伸到牙根(斜裂式、正中裂),這類牙齒大部分都必須拔除,日後再以牙橋或人工植牙來復形。有少部分斜裂到牙根的牙齒,裂的地方靠近牙根頂端接近牙冠的部位,牙根有足夠長度,且牙周狀況良好,此時可考慮做牙冠增長術或局部牙齦切除,以利於日後假牙牙冠的製作。妥善治療深度蛀牙 降低斷裂機會那如何避免牙齒斷裂呢?楊智仁指出,太硬的東西或食物盡量避免用牙齒咬,例如:用牙齒去開瓶蓋或習慣性嚼堅果、啃骨頭等。再者,有蛀牙或做過根管治療的牙齒要儘快復形,臨床上發現很多患者做完根管治療後,沒有進一步用假牙牙冠套住保護。這類牙齒是牙齒斷裂的最主要原因。因為抽過神經的牙齒本身比較脆弱,很容易被咬斷,且做根管治療時,牙齒咬合面已被打洞清創,齒質結構更顯脆弱,經過咬合受力時,就有斷裂的風險。楊智仁醫師提醒,民眾應定期檢查牙齒,及早發現並積極處置深度蛀牙或因受傷而變色的牙齒,因為前述這類牙齒通常牙髓已壞死。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小心使用牙齒,避免咀嚼硬物等,都可大大降低牙齒斷裂的機會。

寶寶喝葡萄糖水可利尿?恐喝出2問題

寶寶喝葡萄糖水可利尿?恐喝出2問題#蛀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生兒可以喝葡萄糖水嗎?」是許多父母心中的疑惑,食藥署指出,剛出生的嬰幼兒容易低血糖,在醫師的指示下可以給予少許的葡萄糖水,一旦症狀消失後就不需再餵食葡萄糖水,即使嬰幼兒哭鬧也不建議使用,應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要食物。增加腎臟負擔 細菌滋生提前蛀牙食藥署說明,葡萄糖水並無利尿作用,而且餵嬰兒喝葡萄糖水可能會使嬰幼兒嗜甜而拒喝母乳及配方奶,甚至提早進入厭奶期,尤其是寶寶長牙後,葡萄糖水易使口腔導致蛀牙。對嬰幼兒來說,補充水分的來源首選是奶水,而非純水或葡萄糖水,攝取過多葡萄糖水會增加嬰幼兒腎臟的負擔。腎臟無法排出過多水分,水分積聚在血液中,導致血中納離子濃度被稀釋,造成低血鈉,引起水中毒,進而影響腦部活動,這也是為什麼1歲以下的寶寶不需特別喝水。每日奶量攝取足夠 就可以獲充足水分食藥署指出,母乳約90%的成分是水,配方奶粉會標示沖泡比例,水分佔87%,奶粉佔13%,因此不論是哺餵母乳或配方奶,只要每日總奶量攝取足夠,就可以獲得足夠的水分,所以不需要額外補充開水。

兒童牙齒健康 就從齒列整齊開始

兒童牙齒健康 就從齒列整齊開始#蛀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吳晏槿/採訪報導)國內12歲以下兒童平均有2.5顆蛀牙,高於全球平均值1.67顆,主因與刷牙刷不乾淨有很大的關係,而牙齒排列凌亂,容易造成清潔不易,成人後罹患牙周病或牙齦炎的機率會大幅增加!身為兒童照護者的家長應多注意。牙齒矯正恢復牙齒咬合生活家牙醫診所矯正專科謝孟玲醫師表示,一般人談到牙齒矯正就以為是為了美觀,其實矯正還可以恢復牙齒正常咬合,有助於咀嚼跟發音功能。兒童最早可以做牙齒矯正的時期是混合齒列時期,這個時候乳牙與恆齒正在做交換,若是換牙不順利,牙齒萌發遇到空間不夠或歪斜,恆齒就會排列不齊,所以家長請醫師在這個時期做介入,不必等到牙齒長齊再矯正,如此矯正的困難度降低,還可以避免孩子未來蛀牙、排列不齊、難以清潔等問題。關於家長擔心牙齒矯正傷害牙齒的問題,謝醫師表示,目前牙齒矯正的矯正器對牙齒都算溫和,而大部分人做矯正,牙齒健康變差的問題是刷牙刷不乾淨、蛀牙或牙周發炎,甚至不按時回診,都會造成牙齒不必要的傷害。如果有聽從醫囑以及正常清潔,矯正後的牙齒健康會變得更好。牙齒矯正選擇應經過醫病討論評估目前市面上矯正器的種類與優缺,謝醫師指出,現在牙齒矯正器分成三種,分別是外側矯正器、舌側矯正器與隱形矯正器。矯正的流程大致為經過諮詢後,選擇一種矯正器,在諮詢時,醫師會訂定一套治療計畫,然後再裝上矯正裝置。比較特別的是隱形矯正器,會在諮詢中展示矯正過程中的動態動畫,並按照序列製作各階段的隱形矯正器,提供矯正患者更替。但矯正器各有優缺,傳統的外側與舌側矯正器,矯正力道較大,平均來說治療時間較短,但因為安裝上去有更多邊邊角角,清潔不易。隱形矯正器除美觀外,施力溫和,治療時間較長。但是清潔較方便,適合愛美、怕痛及曾有牙周病的患者使用。謝醫師建議,選擇矯正器還是要經過醫師諮詢與評估,才能有最適合自己的矯正方案。在診間很多家長因為自己的牙齒健康不好,反而更關心孩子的牙齒健康,謝醫師建議,而身為兒童的牙齒照護者的家長,除了經常帶孩子看牙醫外,日常生活中,除刷牙外,戒夜奶、勤用牙線、牙齒塗氟、吃氟錠、後牙的溝隙填補等都要做,把每一步都做好,完整預防蛀牙。謝醫師分享,有一個高一學生來做牙齒矯正,本來都不按時回診,有一天告訴謝醫師,未來他也想當牙醫師,在那之後對牙齒矯正非常認真,後來也真的考上牙醫系,因此找到未來人生道路。牙齒矯正不只牙齒健康,也會影響到心理健康,若有牙齒矯正的需求或疑慮,一定要向牙醫師求診,維護牙齒健康。想知道更多牙齒矯正資訊:https://www.invisalign.com.tw/campaign/2020summer

5種容易造成蛀牙的原因

5種容易造成蛀牙的原因#蛀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明明很認真刷牙了,為什麼還是有蛀牙?」其實,並不是只靠刷牙就可以預防蛀牙,蛀牙指的是引起蛀牙的細菌在適當的酸性環境下,有充足的時間使牙齒脫鈣並蛀蝕,所以牙齒清潔與否、細菌滋生、口內酸鹼值與時間長短都是造成蛀牙的因子!以下是容易造成蛀牙的狀況:1) 有喝飲料、吃零食的習慣 /甜食及汽水、果汁等高酸性飲料會對牙齒直接造成酸化,且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不僅嚴重影響腸胃,逆流到口腔的胃酸更是造成牙齒蛀牙的原因。2) 喝水方式不正確 /現代人有2個關於喝水的大問題:第1個是水喝太少,腸胃不好的人喝水更少,口內酸性自然容易偏高,口腔與肺部疾病自然也會比較多,第2個是水喝太急,俗話說:「滴酒傷肝,斗酒傷胃。」斗水也會傷胃,喝水時一飲而盡咕嚕咕嚕地喝,大量的水沖刷胃壁,胃酸便會急著分泌,不僅對於水分的補充沒有幫助,更會影響腸胃健康。3) 吃太多慢性過敏原 /身體過敏會引起急性或慢性的發炎反應,通常會侵襲身體最弱的部分,每個人的過敏反應都不太一樣,有些可能是皮膚癢、關節痛,有些可能是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等,久了習慣之後,許多人就不以為意了,殊不知發炎久了,往往會形成嚴重的病灶,而且可能影響全身健康。4) 父母親有蛀牙,孩子也容易有蛀牙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蛀牙是傳染病,研究指出,蛀牙細菌主要是從1個人小時候的主要照顧者傳染過來的,可見刷不刷牙跟有沒有蛀牙細菌是2回事,如果小時候主要是由父母照顧,那麼細菌就是父母親口中來的,如果主要是由爺爺奶奶照顧,那麼細菌就是爺爺奶奶口中傳染來的,如果主要照顧者是保母,當然也可能是小寶寶未來一輩子蛀牙細菌的傳染來源!我常常跟病人說,要預防小朋友蛀牙,最重要的是父母親口中不要有蛀牙,父母親嘴巴裡面蛀牙細菌比較少,小朋友蛀牙的機會自然也少,所以,到牙科檢查牙齒絕對是全家人都必須一起參與的保健工作,大家互相關心、互相照顧,才能讓蛀牙發生的可能降到最低。5) 飲食習慣不良,導致胃食道逆流 /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差,腸胃負擔加重,常常造成胃食道逆流,即使睡前認真刷牙,但躺在床上後,逆流的胃酸等於讓口腔整晚不定時的泡在pH4以下的高酸性之中,不僅造成牙齒嚴重的酸蝕,也大大提高了蛀牙的機會。

口水少易蛀牙 哪些人風險高?

口水少易蛀牙 哪些人風險高?#蛀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如果用湯匙背面滑過舌頭『卡卡』,可能是口水太少了,容易蛀牙!」台灣口腔照護協會理事長黃耀慧醫師指出,口水具有清潔、中和酸性,促進再礦化修補機制等作用,有助預防蛀牙發生,提醒長輩、因藥物副作用等出現口乾症的患者,可諮詢牙科,找出口乾問題。蛀牙如何發生?原來礦物質流失黃耀慧醫師表示,蛀牙是長時間的過程,當我們吃一口甜蛋糕,細菌會分解甜食產生酸,侵襲牙齒表面,造成礦物質和鈣質流失,稱為「去礦化」或「脫鈣」。在牙齒表面礦物質流失的過程,稱為「初期性蛀牙」,已經算蛀牙了,但到一定程度牙齒才會破洞,稱為「蛀洞」。建議小朋友、家長可以多檢查自己的牙齒,正常是晶瑩剔透,有初期蛀牙則會「白白灰灰」,表示礦物質已經流失很多,「這時還不用磨牙、補牙,可以透過非侵入方式來治療。」如果已經出現蛀洞,就只能磨掉牙齒補起來了。黃耀慧醫師強調,最好前端非侵入式治療就處理掉,侵入式治療是最後手段,補過牙齒不一定保證正常,補牙材料也有脫落等風險。口水如何防蛀牙?中和酸性+再礦化修補為何口水防蛀牙?黃耀慧醫師指出,口水具有潤滑、清潔、中和酸性,增加再礦化修補機制等作用。一般而言,吃完甜食後,口腔10分鐘內就會變成酸性,但pH值5.5以下的酸才對牙齒有傷害,15至20分鐘後,在口水作用下pH值可中和回到中性。另外,口水還能促進再礦化修補機制,把牙齒表面流失的礦物質補充回來,因此增加口水分泌有助於預防蛀牙。年長、服藥及頭頸癌患者 容易蛀牙口水少的原因,可能是年紀、吃藥、接受放療的頭頸癌患者和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尤其是65歲以上老年人常吃三至五種藥,如抗組織胺、血壓、血糖藥、憂鬱症藥物,都可能會有口水減少的副作用,造成容易蛀牙。若是口乾症患者,常見頻繁蛀牙,或補牙很容易脫落,且口腔黏膜很脆弱,吃東西時磨破,黏膜底下就是神經、血管,容易影響全身。醫師建議有口乾問題,先至家庭牙醫科、一般牙科找尋原因,可能要換藥或補充濕潤劑、藥膏,甚至靠咀嚼多分泌唾液。為預防蛀牙,黃耀慧醫師推廣「檢、刷、線、嚼」愛牙四守則,呼籲定期檢查、刷牙、用牙線、咀嚼無糖口香糖來防止蛀牙。(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