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的夢夢經常因拉肚子看醫生,卻始終找不出原因;不僅如此,她還有嚴重的蛀牙,不舒服的她常常哭鬧不休喊痛,而且每次刷牙都會滿口鮮血,被媽媽帶至台北慈濟醫院兒童牙科,經醫師診察後發現全口20顆乳牙都有蛀牙,且其中幾顆已侵犯至牙髓,伴有發炎紅腫的情形,若再放任不管恐致蜂窩性組織炎;問診後得知,家長有將食物嚼碎後再餵給孩子吃的習慣,且潔牙觀念不正確,推斷可能就是造成夢夢蛀牙嚴重與腹瀉的原因。
4歲的夢夢經常因拉肚子看醫生,卻始終找不出原因;不僅如此,她還有嚴重的蛀牙,不舒服的她常常哭鬧不休喊痛,而且每次刷牙都會滿口鮮血,被媽媽帶至台北慈濟醫院兒童牙科,經醫師診察後發現全口20顆乳牙都有蛀牙,且其中幾顆已侵犯至牙髓,伴有發炎紅腫的情形,若再放任不管恐致蜂窩性組織炎;問診後得知,家長有將食物嚼碎後再餵給孩子吃的習慣,且潔牙觀念不正確,推斷可能就是造成夢夢蛀牙嚴重與腹瀉的原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病人因為牙套密合度不好,到牙醫診所做新牙套,醫師卻沒有馬上把舊的拆下來做新的,而是先進行補牙,讓病人感到非常困惑。生活家牙醫的魏緯昕醫師解釋,裝牙套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齒質結構缺損較大的牙齒保護力,讓已經受損的牙齒能正常發揮應有的功能,但是如果牙齒內部本身有問題,還是得處理。 魏緯昕醫師指出,挖補過程其實是把牙齒上殘餘的蛀牙,以及已經和牙齒鬆脫的舊填補物移除,重新換上新的填補物,除了避免讓殘存的蛀牙繼續破壞牙齒之外,也幫助恢復支台齒的強度和完整性,後續的牙套裝在扎實的地基上才能夠穩固耐用。 牙齒敏感一定得補牙嗎?醫師:這兩種情況不一定!至於很多人喝水或吸氣時常常覺得牙齒很酸,擔心可能是蛀牙需要補牙。魏緯昕醫師表示,其實除了蛀牙,常見的牙齒敏感還有可能是齒頸部(牙冠、牙根交界處)的楔形缺損,以及牙根外露的問題。 牙齒在日常使用時會受到各種方向的力量,當牙齒長期受到這些力量,尤其是側向力時,由於牙根固定在齒槽骨中,應力會集中在齒頸部的地方,造成一些齒質崩落,再加上病人清潔習慣不理想,導致牙菌斑堆積,細菌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進一步破壞齒質;或使用刷毛太硬的牙刷、刷牙力道太強,也有可能讓缺損的速度更快,最後形成齒頸部常見的楔形缺損。 不過魏緯昕醫師認為,一般來說,如果只是淺淺的缺損,而且沒有症狀,不一定需要修復,除非已經造成牙齒敏感、缺損太深而可能導致牙髓腔暴露、牙齒因結構脆弱斷裂、或是造成美觀上的影響,才建議修復。 另一種牙齒敏感的常見原因則是牙根外露,由於牙齒本身結構並沒有缺失,並不建議以填補的方式來覆蓋牙根,一來是牙根本身對於樹脂的鍵結能力較差,造成復形物的耐久度較差;再者補上去的材料是多出來的,反而容易造成清潔上的困難,可能進一步引起牙齦發炎或蛀牙。 這時可以考慮使用一些抗敏感藥劑或是進行牙根覆蓋手術來改善,也可以嘗試加強清潔減少牙菌斑覆蓋;或使用坊間的抗敏感牙膏,在刷完牙後取少量牙膏覆蓋牙根約3~5分鐘,降低牙齒敏感度症狀。 魏緯昕醫師最後提醒,如果有出現以上兩種狀況,最好還是盡快就診給醫師進行口內評估,提供專業的治療建議。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口罩戴太久,懶得刷牙嗎?近期因各國封城與戴口罩令,導致民眾對口腔衛生的重視程度下降許多。醫師提醒,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尤其是牙周疾病與糖尿病、心肌梗塞、口腔癌、大腸直腸癌、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率存在著雙向關係,建議民眾3至6個月應定期檢查,只要早期發現,及早改變保健習慣,許多口腔問題是可以恢復到健康狀態的。 3成年輕人無定期檢查口腔,6成5有牙痛 根據《台灣青年世代口腔健康問卷調查》顯示,台灣18至30歲年輕族群中,有6成5過去2年內曾發生牙齒疼痛、牙齦發炎出血或牙齒敏感等症狀;其中有3成的人沒有定期口腔檢查的習慣,出現病症卻仍置之不理,導致得花費更多金錢與時間就醫治療。 調查也發現,幾乎每2位就有1位正飽受口腔異味的困擾,超過半數民眾認為這個難以啟「口」的社交問題影響其自信心,也影響職場的人際互動。但多數民眾都是尋求增加刷牙次數(56.2%)、使用含氟漱口水(49%)以及嚼無糖口香糖(44%)等方式改善。 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副理事長黃耀慧提醒,口腔異味的成因複雜,可先尋求牙科醫師專業診斷是否為口腔疾病造成,後續才以刷牙、使用含氟漱口水或嚼無糖口香糖持續改善口氣問題,「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發表的實證醫學文獻證實,嚼食無糖口香糖可有效控制口腔致齲菌數量,作為口腔預防性照護的輔助措施,但最主要的還是要清潔。」 黃耀慧解釋,飯後一段時間內,口腔中的細菌會持續將「可發酵性碳水化合物」轉化成有機酸,當酸的強度到達可溶解牙齒結構時,就會形成蛀牙;而嚼食口香糖能刺激唾液分泌,將細菌稀釋,增加對酸中和效果,降低蛀牙風險。 口腔異樣可能增加心肌梗塞、罹癌風險 「事實上,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千萬不要忽略,口腔異樣有可能會是疾病徵兆。」黃耀慧說明,口腔裡充滿細菌,若置之不理等同在嘴中埋「未爆彈」。當嚴重蛀牙引致牙齦組織發炎,細菌有可能隨血管到人體各部位,累積久了造成沾黏,可能形成血管粥狀硬化斑塊,恐提升罹患心肌梗塞風險;嚴重牙周病患者也是,意味身體長期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況,恐大幅增加罹癌風險。 黃耀慧指出,多份國外醫學研究報告顯示:牙周病與糖尿病具有雙向關係,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比率為一般人的3被,且心腎死亡的風險同樣比無嚴重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高出3倍;而牙周病患者罹患消化系統癌症的風險更高出2成,例如口腔癌、胰臟癌和大腸直腸癌等;重度齲齒患者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也較普通人高出1.13倍。 同時,牙周病也與失智症呈現雙向相關,有牙周疾病者罹患失智症較普通人高出1.17倍、有失智症者罹患牙周疾病則是1.69倍。甚至,今年2月份出刊的《臨床牙周病學期刊》一篇研究也發現,有牙周病的新冠肺炎患者,演變成重症、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機率,高出一般人3至5倍,死亡率更高達8.81倍。 黃耀慧建議民眾,可採取「檢、刷、線、嚼」4字訣: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每天使用牙「線」 (棒) 飯後「嚼」無糖口香糖20分鐘或使用含氟漱口水 他提醒,只要利用正確方法清潔維護口腔,長期為之就能好好享受有品質的健康生活,只要早期發現、及早改變保健習慣,許多口腔問題是可以恢復到健康狀態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小寶的左臉頰腫起來了!」蔡媽媽牽者小朋友走進診間,焦急地說。「腫多久了?」牙醫師問。「前幾天都在喊牙痛,結果今天起床就發現臉頰腫得像麵包。」蔡媽媽說。小寶才張開嘴巴,便能看到幾顆顯眼的蛀牙,牙醫師一臉慎重地說,「他的蛀牙比較嚴重,而且細菌感染已經蔓延到臉部,導致蜂窩性組織炎,這得趕快處理,否則會有危險喔。」「有…有危險?」蔡媽媽倒吸一口氣。「是的,如果沒有及時處理,臉部蜂窩性組織炎可能進展為敗血症,危及性命。」蛀牙很常見,所以大家很容易忽視蛀牙的嚴重性。當蛀牙僅侷限於最外層的牙釉質時,患者通常沒有明顯不適;當蛀牙侵入牙本質時,吃東西時便會很敏感;當蛀牙進到牙髓腔,將引發劇烈牙痛,感染甚至可能進一步惡化,擴展到臉部,形成蜂窩性組織炎。究竟為什麼會蛀牙呢?齒顎矯正科專科醫師李軒指出,「蛀牙三要素」分別是細菌、食物、時間。李軒牙醫師指出,造成蛀牙的細菌主要是轉糖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而葡萄糖是它喜歡的食物,當我們吃進各式各樣的糖果、餅乾、蛋糕、甜食等精緻碳水化合物,食物可能殘留在牙齒表面、牙縫,時間一久就會滋生細菌,造成蛀牙。為什麼會蛀牙?「若能在吃完東西後盡快清除殘留的食物,除了能夠有效減少蛀牙之外,也可以避免牙齒染色、牙齒變黃等問題。」李軒牙醫師說,「如果手邊沒有潔牙用具的話,至少可以先漱漱口,多少能有些幫助。」不只有牙痛,蛀牙也會影響身體健康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台灣5歲兒童的齲齒率高達79.3%,距離世界衛生組織所設定低於50%的目標,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蛀牙一直是公共衛生中備受關注的議題,因為蛀牙不只會造成牙痛,還會影響身體健康。蛀牙並非單純的補補牙就好,李軒牙醫師解釋,我們每天都必須吃東西,蛀牙可能使咀嚼功能變差,影響營養攝取,導致蛀牙的牙菌斑,也可能造成牙齦炎、牙周病。口腔衛生影響身體健康牙周病會造成慢性發炎,漸漸形成牙周囊袋,隨著齒槽骨遭到破壞,牙齒便逐漸動搖。研究發現牙周病會增加心臟病、中風、心血管疾病、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也會讓糖尿病更難控制。「蛀牙只是一個開端,與很多系統性疾病有關的開端,」李軒牙醫師指出,「口腔衛生沒有照顧好的話,將會引發一系列更嚴重的問題。」預防蛀牙,可以這樣做想預防蛀牙,必須從蛀牙三要素著手。首先要少吃甜食,李軒牙醫師分析,吃完東西後要儘早使用牙線、牙刷去除食物殘渣,因為口腔內的細菌持續存在,所以要趕緊把牙齒清乾淨,減少食物殘渣留存的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牙齒本身的強度,即氟化物(Fluoride)的使用,包括氟漆、氟膠、氟錠等,李軒牙醫師說,如果琺瑯質的結構較弱,就很容易形成蛀牙,透過氟化物的幫助,可以強化琺瑯質的結構,研究證實氟化物能有效預防蛀牙的發生。「牙齒的琺瑯質主要由鈣和磷組成的氫氧基磷灰石,氟化物是一種螯合劑,能與鈣離子結合形成氟化磷灰石,氟化磷灰石讓琺瑯質的結構更穩定,較能抵抗酸蝕,較不會形成蛀牙。」李軒牙醫師解釋,「臨床上可使用高濃度的氟漆、氟膠,塗抹在牙齒的琺瑯質上,在短時間內氟化物便能與鈣離子結合,降低牙齒脫鈣的機會。」從乳牙長出來之後,便要開始刷牙,並定期檢查、塗氟,在台灣六歲以下孩童,每半年有補助一次塗氟。家長也可以與醫師討論如何使用氟錠補充,因為我們不只要預防乳齒蛀牙,也要照顧尚未萌發的恆齒,李軒牙醫師提醒,使用氟錠有助於強化正在生長發育中的恆齒牙胚。至於六歲以上孩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也可以使用氟漆,李軒牙醫師說,氟漆可以預防齲齒,也能改善牙齒脫鈣的狀況。日常生活中,亦可搭配使用含氟量達1,000 ppm以上之含氟牙膏,用正確的方式刷牙。貼心小提醒蛀牙絕非「補一補就沒事」的小問題,口腔衛生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李軒牙醫師強調,牙齒得用一輩子,從長牙那一刻起,便要細心照顧。「塗氟有助於預防蛀牙,但是塗氟並不會讓牙齒變得天下無敵!」李軒牙醫師叮嚀,「盡可能去除蛀牙三要素,才能降低齲齒發生率。」由於牙齒脫鈣、早期蛀牙都沒有明顯不適,唯有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蛀牙人口高達九成!又因生活忙碌及飲食習慣,35至64歲的成人平均有13顆以上蛀牙。通常是因為患者的沒有做好口腔衛生,未將牙菌斑仔細清除。就容易在口腔內出現齒源性感染,最後發生顏面部蜂窩性組織炎。若沒有及時處理,便可能產生併發症,讓身體受到不可回復的損害。最常見的齒源性感染為牙髓病或牙周病生活家牙醫何宗訓醫師表示,顏面部蜂窩性組織炎最常見致病因來自於齒源性感染,而最常見的齒源性感染源為牙髓病(蛀牙)或牙周病。因為牙齒位在顎骨中,所以齒源性感染是從骨頭內開始向外擴散,病情會發生的又快又急促,三到五天內就可能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可能繼續擴及到顏面部的下頷、眼眶下方甚至到太陽穴等部位,都會有疼痛腫脹感,若是繼續放任不管,可能出現高致死率的併發症,如菌血症、敗血症、下行性縱隔腔炎或壞死性筋膜炎。至於治療方面,若為初期的齒槽膿瘍,何宗訓醫師說明,只要視情況在口內清除膿瘍並治療出問題的牙齒,搭配口服抗生素,很快就能痊癒。如果病情拖延成患者嘴巴難以張開、吞嚥疼痛或吞嚥困難、聲音改變,甚至形成菌血症、敗血症、下行性縱隔腔炎或壞死性筋膜炎,就必須要做緊急手術,醫師不只需要外科手術開刀清除感染壞死的組織,插入引流管道將膿瘍流出體外,還需確保患者的免疫力狀況,視情況住院觀察。何宗訓醫師認為,顏面部蜂窩性組織炎多出現在免疫力較差的人身上,如年紀較大的長輩,常因全身性健康問題(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病或營養不良等)、不注重口腔衛生、吸菸酗酒的習慣,讓他們經常受到顏面部蜂窩性組織炎之苦。預防勝於治療,若能停止不良習慣,牙齒有問題便立刻就醫,就能有效維護口腔健康。牙刷牙線有效阻止齒源性感染發生怎麼做才能維護口腔健康,何宗訓醫師進一步說明,首先定期檢查牙齒就能早點發現問題,平日的牙齒保養就要勤刷牙並結合牙線,把口腔清潔做得更徹底。最後是注意全身性的健康狀況,曾有患者因為顏面部蜂窩性組織炎求醫,檢查後才發現患者本身患有嚴重的糖尿病而不自知,因為身體抵抗力差反而讓顏面部蜂窩性組織炎更嚴重。何宗訓醫師強調,若是出現病灶便立刻就醫,是很容易就治癒的。他曾經遇過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因智齒發炎,演變成顏面部蜂窩性組織炎,口咽處與下巴疼痛腫脹,最後實施了緊急手術,還需住院一周。若是早點發現就能及早治療,才能夠有效維護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蛀牙,是目前威脅國內學童口腔健康最嚴重的問題,也是容易被忽視的健康問題。為了讓民眾了解兒童牙齒保健的重要性,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新北分校與生活家牙醫合作,舉辦「親子闖關趣」的活動,不僅讓家長和學童了解牙齒保健的重要性,也增進親子互動。口腔健康與兒童的生長發育息息相關,但台灣學童的蛀牙率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根據衛服部調查,三到六歲的小朋友,蛀牙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七歲時可能因為換牙的關係而下降,隨之又繼續上升,主要原因就在於攝取含糖分高的飲料與糖果以及口腔衛生習慣不良。這次為了協助家長與孩童建立正確的牙齒保健觀念,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新北分校與生活家牙醫合作,透過「親子闖關趣」的活動,邀請家長與學童組隊「為單位進行闖關任務,相互合作一起尋找闖關活動的秘密地點,並在活動結束後分享闖關過程中,遇到哪一個關卡最讓人頭痛、哪一個關卡最好找到。改善台灣高蛀牙率 正確的口腔觀念要從小建立活動過程不僅能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同時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教導對牙齒健康的食物及刷牙方式,來保護自己的牙齒,並讓家長了解正確的刷牙方式,建立良好的潔牙習慣,減少蛀牙的發生。除此之外,參與這次親子活動的家長還能體驗牙醫保健的療程,細心的服務以及令人放鬆的環境也頗受好評。生活家牙醫提醒,牙菌斑是導致蛀牙的主因,想要預防蛀牙就得從日常清潔牙齒做起,包括每天最少要清潔牙齒兩次、牙縫,使用牙線去除牙刷刷不到部位的牙菌斑,並使用含氟牙膏,而且至少每半年要去洗牙。永齡·鴻海台灣希望小學-新北分校說明,若從小培養學童正確的口腔保健知識與正確潔牙觀念,便能帶動家長提昇兒童對口腔潔牙的重視,齊心把蛀牙率降到最低,讓孩子擁有健康的牙齒與生活。台灣希望小學由永齡教育基金會籌辦,致力於協助因為環境問題遭遇學習挫折的台灣學童,以專業課輔幫助學童克服學習落差,發展適性教育鼓勵多元學習成就,未來也將從關注孩子的生活需求為出發點,持續投入更多資源。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為降低齲齒率及落實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共衛生政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將於寒假期間舉辦6-12歲學齡兒童免費塗氟活動。寒暑假接觸甜食多 多關心寶貝口腔健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李雅玲指出,齲齒是學童罹患率最高的口腔疾病。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顯示,一般2-3歲的小朋友蛀牙率約31%,到了6歲時蛀牙率增加到79%,患有身心障礙或發展遲緩的小朋友則因不懂刷牙技巧,蛀牙率更高達約95%,寒暑假期間,兒童容易接觸較多甜食,此時若未做好口腔照護,恐更容易罹患蛀牙。蛀牙的成因主要分為牙齒、細菌、食物和時間等四大因素。塗氟可以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並可抑制細菌生長和新陳代謝,達到預防蛀牙目的,就像是為牙齒穿上防彈衣,可以減少發生蛀牙機會。氟化物施用方式繁多,包括飲水加氟、食鹽加氟、局部塗氟、含氟漱口水、含氟牙膏等。對學齡兒童施以牙齒表面局部塗氟是目前經評估有效的預防蛀牙方法之一。每半年一次的牙齒塗氟、正確的刷牙方式、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及飲食習慣,就能有效的預防蛀牙產生。塗氟前先將牙齒刷乾淨 可達最佳防護效果為了使塗氟達到最好的防齲效果,李雅玲建議,學童應在塗氟之前先將牙齒刷乾淨,若有蛀牙則應先治療完畢再塗氟,以達到最好的防齲效果。本次免費塗氟活動期間為1月25日至2月5日止,周一至周五上午09:00-11:30、下午13:30-16:00,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牙科(中興、陽明、忠孝、仁愛、和平、婦幼)同步實施。該活動限設籍台北市市民,接受塗氟的學童請先於家中將牙齒刷乾淨,再至醫院接受塗氟服務,並攜帶健保卡及戶口名簿與牙刷至醫院掛號,不需繳交掛號費,請家長把握機會,守護家中寶貝的口腔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滿口蛀牙不一定是沒有好好潔牙!一名女童因為下巴嚴重蜂窩性組織炎合併膿瘍就醫,在醫師抽絲剝繭之下,最後查到元兇竟然是濫用血管收縮鼻噴劑所致。一名12歲女童因為右下巴紅腫熱痛兩天,前往衛福部南投醫院耳鼻喉科就診,觸診時醫師發現右下巴明顯腫脹,請女童張口,發現她滿口蛀牙且有些許膿液從紅腫的牙齦縫滲出,研判是口腔環境不潔導致嚴重蜂窩性組織炎合併膿瘍,經藥物局部處置,搭配一周高效價抗生素治療後,回診時下巴腫痛明顯改善,但醫師注意到女童就診時都只能張口呼吸,檢查發現女童鼻腔竟被兩坨粉色肉團塞住。鼻腔塞住長年張口呼吸 唾液不足導致牙齒原來女童長期受過敏性鼻炎之苦,換季時症狀更明顯,家長發現孩子鼻塞,自行至藥局購買鼻黏膜血管收縮的噴劑,使用後鼻內血管收縮,進而改善鼻塞症狀。未料持續使用幾年之後,鼻黏膜血管彈性疲乏,反而造成鼻甲持續腫脹,鼻腔完全塞住,只能靠口呼吸。南投醫院耳鼻喉科吳昭寬醫師指出,原來充足的唾液可以和細菌分解食物時產生的酸性物質形成酸鹼中和,達到保護牙齒的目的,但長期鼻塞張口呼吸會導致唾液量不足而使酸性物質逐步侵蝕牙齒,增加蛀牙風險,甚至形成齒源性的感染病症,所以造成女童滿口蛀牙,甚至引發嚴重口腔感染的罪魁禍首,居然是長期使用血管收縮鼻噴劑致藥物性鼻炎的後果。鼻噴劑連續使用逾7天 血管彈性疲乏鼻塞恐更嚴重吳昭寬醫師表示,目前治療鼻炎的噴劑有血管收縮鼻噴劑、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鼻噴劑及新開發的類固醇合併抗組織胺鼻噴劑四大類,市售聲稱不含類固醇的血管收縮鼻噴劑可以幫助鼻腔內血管收縮,立即見效,短時間即可減緩鼻塞症狀。不過不能長期使用,建議使用不超過七天,否則會因血管彈性疲乏,導致鼻黏膜腫脹無法收縮而形成藥物性鼻炎,使鼻塞症狀更嚴重。女童在醫師建議下停止使用血管收縮鼻噴劑,並接受手術治療,呼吸狀況完全改善,目前積極治療蛀牙問題。吳昭寬醫師提醒,鼻塞不僅干擾生活品質,更會影響正常生理保護功能,適合的鼻噴劑能有效改善症狀,但民眾切勿自行長期使用或增減劑量,最好透過醫師或藥師等專業人員諮詢協助,以免影響療效甚至造成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