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型肝炎是台灣肝癌發生的高危險因子,其中B型肝炎是台灣感染人數最多的病毒性肝炎,其次為C型肝炎,兩者都是造成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台灣癌症基金會提醒,施打疫苗及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是預防「肝病3部曲」最佳方式,然而仍有不少民眾,對於肝炎及護肝保健方式尚不瞭解,以下也揭曉「B肝治療迷思」10大QA。
B、C型肝炎是台灣肝癌發生的高危險因子,其中B型肝炎是台灣感染人數最多的病毒性肝炎,其次為C型肝炎,兩者都是造成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台灣癌症基金會提醒,施打疫苗及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是預防「肝病3部曲」最佳方式,然而仍有不少民眾,對於肝炎及護肝保健方式尚不瞭解,以下也揭曉「B肝治療迷思」10大QA。
一名40歲的科技新貴,因公司安排員工健檢,發現有中度脂肪肝,且纖維化程度為重度。醫師進一步詢問後才發現,這位病患多年前便知道自己有脂肪肝、慢性B型肝炎的問題,但因為身體無異狀,因此並未定期追蹤,由於肝臟長期發炎,導致肝纖維化也跟著上身。醫師提醒,肝纖維化是肝炎進展到肝硬化的過渡期,但只要了解原因,還有挽救的機會!
飲酒過量、暴飲貪杯,當心成為不少疾病的風險因子,且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就屬負責代謝酒精的肝臟首當其衝!醫師警告,經常性飲酒可能增加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三部曲」發生機率,且台灣有約百萬人正陷入此健康危機!
近年英國學者研發一種新的篩檢計算方式「GALAD score」,是依照受檢者的年齡、性別、傳統胎兒蛋白,另外還有比較新的胎兒蛋白的異質體(L3)與異常凝血酶原(DCP / PIVKA)來構成一套精準的預算模式,可將肝癌早期診斷提高至9成以上,敏感性跟特異性也更高。
42歲吳小姐2年前健康檢查時,發現肝功能指數很高,但本身沒有B、C型肝炎病史,一直找不到原因。後至醫院進行就醫,透過檢查顯示其AMA指數及膽固醇指數較高,醫師診斷為「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經治療1個月後,肝功能指數有明顯下降,也持續追蹤治療。
雲林一名婦人平時工作忙碌,也單獨撫養3個小孩,一次因為腰痛就醫,經影像檢查發現有相當大的一顆肝腫瘤,且有C型肝炎,當時地區醫院表示無法做手術,之後轉到彰基胃腸肝膽科求醫,醫師檢查發現肝腫瘤已達7公分,且病毒量數值更是上百萬。
50多歲林女士因慢性疲勞就醫,醫師發現其肝指數過高,懷疑是代謝性脂肪性肝炎所致,轉診至安南醫院消化科門診治療。經血液與肝切片檢查後確診,經藥物治療後並配合減重5公斤後,患者肝指數恢復正常,疲勞症狀也隨之解除。
50歲的坤伯是位B型肝炎帶原者,血液裡面一直都有B型肝炎病毒的存在,肝功能偶爾正常、偶爾不正常。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就認為不需要治療。「定期檢查的過程中,發現他血液中的病毒量還是都偏高,超音波檢查也看到肝臟有纖維化的現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醫師莊萬龍表示,「經過三、四年持續不斷的鼓勵,患者終於決定接受B型肝炎的治療,結果正準備要開始治療的時候,發現肝臟裡面已經長出一顆肝癌,讓患者非常錯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