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輕忽篩檢 夫妻前後染C肝悔不當初

輕忽篩檢 夫妻前後染C肝悔不當初#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歲婦人的丈夫,6年前因罹患C型肝炎導致肝硬化,接受傳統干擾素治療痊癒。當時醫師力勸婦人抽空做C型肝炎篩檢,但婦人心存僥倖,認為不會被感染,且也害怕萬一染上C肝必須接受干擾素的治療。不料去年初婦人因倦怠就醫,意外確診罹患C型肝炎,不但已有肝硬化,也發現一顆2公分腫瘤,令婦人悔不當初。輔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暨胃腸肝膽科許耀峻醫師表示,臨床上類似案例不勝枚舉,不少患者自認不菸不酒、作息正常,便輕忽篩檢重要性。老一輩對於C型肝炎治療停留在舊觀念,深怕傳統干擾素治療可能引發嚴重副作用,遲遲不願積極面對。許多患者等到出現肝硬化、肝癌才尋求治療,往往為時已晚。C型肝炎病毒感染害全身 小心肝外病變尤其C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僅造成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病,也會引發全身性疾病,包括腎臟病變、血脂異常、胰島素阻抗上升,也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與淋巴癌的風險。根據國內大型長期追蹤研究發現,治療C型肝炎不但有效減少肝癌的發生,也可降低包括末期腎病、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淋巴癌等肝臟外併發症的風險,可說是一石多鳥。許耀峻醫師表示,肝病是國病,台灣的腎病患者眾多,呼籲民眾一定要積極篩檢C型肝炎,可以有效避免對肝腎產生嚴重又不可逆的傷害。上述婦人以新藥治療後,終於成功擺脫C型肝炎,腫瘤病情獲得良好控制,肝功能指數也回復至標準值,後續定期回診追蹤即可。今年初政府加碼C型肝炎治療預算,全面放寬健保給付C型肝炎口服新藥條件,無論肝臟纖維化程度或病毒基因型態,甚至腎功能不全患者,都可以使用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療程僅8至12週,對於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偏鄉地區民眾無疑是大利多,治療更加簡便。保護你的肝 4大迷思勿相信許耀峻醫師表示,治療C型肝炎普遍存在4大迷思:「以為沒症狀就是沒有病」、「以為C型肝炎治療需忍受嚴重副作用」、「以為肝功能指數不高就沒事」及「得了肝硬化、肝癌,就不用治療C型肝炎」。事實上,C型肝炎在台灣的盛行率約4.4%,全台約有77萬4千名C型肝炎帶原者,某些鄉村盛行率甚至高達55%以上,盛行率之高超乎想像,民眾卻容易因為初期無症狀而忽略篩檢、追蹤的重要性。多款全口服新藥陸續上市,也使治療C型肝炎變得更快速、簡單、安全,大幅降低副作用。許耀峻醫師提醒,是否感染C型肝炎無法透過外觀或症狀判別,也無法從肝功能指數異常判斷,必須抽血檢驗,判定抗體有無以及血中病毒量多寡。根據研究,就算患者已罹患肝癌,腫瘤切除後若進一步治療C型肝炎,肝癌復發風險相較未治療C型肝炎者降低36%,五年內死亡風險更減少50%,因此就算病程進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仍可亡羊補牢。許耀峻醫師呼籲,如今不論是都會或是偏鄉區域,C型肝炎篩檢和治療都變得十分簡便。若是身旁親友曾有感染C型肝炎的經歷,更應提高警覺心,主動篩檢,遠離「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三部曲,千萬不要因身體沒症狀而輕忽,及早篩檢、治療才是最能常保健康的作法。

C肝治療不設限 及早治療防肝硬化

C肝治療不設限 及早治療防肝硬化#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統計資料發現,台灣約40萬名慢性C型肝炎患者,C型肝炎是台灣地區肝病僅次於B 型肝炎的第二號殺手。慢性C肝炎患者中,20至30%的人在20年後會惡化為肝硬化。肝硬化的C肝患者中,每年有1至4%機率產生肝細胞癌,4至5%機會發生肝衰竭。C型肝炎過去施打干擾素治療 副作用包括發燒、咳嗽等過去治療慢性C型肝炎主要為每週施打一次長效型干擾素,並配合每日口服雷巴威林。對於病毒基因型第1型患者而言,需治療48週才能有70%的病患治癒;病毒基因型第2與第3型,需治療24週能達到80至90%的治癒率。干擾素常見副作用包括持續發燒、咳嗽、食慾不振、貧血、血小板、白血球降低、甲狀腺功能異常、情緒低落等,雷巴威林也會引起貧血。副作用常導致病患治療意願降低、治療期間辛苦與不適,同時也降低完成治療的比率。健保給付放寬肝纖維化程度限制 C肝病友受惠新營醫院肝膽胃腸科邱立權醫師表示,近年來慢性C型肝炎的口服藥物有突破性的發展。新型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療程從6個月、3個月、縮短到2個月,治癒率可達90%,甚至是95%以上。可治療的基因型,從侷限於第1型,進展到全基因型(1至6)皆可使用全口服藥物。副作用及藥物交互作用也不斷進步與減少。健保給付範圍也逐漸放寬,從最早期限制干擾素曾經治療失敗患者,到僅限制肝臟F3以上纖維化,再到今年完全不設限的情況。給付治療人數也從106年8千人、107年的1萬6千人、增加到108年的4萬人。希望病人盡早接受全口服抗病毒新藥治療,達到2025年台灣消除C肝的願景。邱立權醫師呼籲,若民眾有C肝相關疾病或篩檢出C肝且有肝纖維化的病患,應勇於就近儘速接受治療,與醫師進一步討論治療策略,避免日後演變為肝硬化、肝癌。

1/4成人有脂肪肝!護肝檢查知多少

1/4成人有脂肪肝!護肝檢查知多少#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肝病患者多,肝癌高峰落在45至65歲,屬於還在打拼的資深勞工,篩檢、追蹤至為重要。若有B肝或C肝應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篩檢。若沒有B、C肝,也不代表無肝病風險,因為1/4成人有脂肪肝。抽血檢查搭配腹部超音波 徹底檢查肝臟健康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治醫師郭雨庭提醒,許多民眾不知道自己有無B、C肝,完整的肝臟檢查,除了抽血檢查,還要做腹部超音波,才能了解自己的肝臟是否健康。完整的肝臟檢查包括抽血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B型肝炎表面抗體、C型肝炎抗體、甲種胎兒蛋白(AFP)、肝發炎指數(GOT、GPT)及腹部超音波檢查;已經確認是B、C型肝炎的帶原民眾,務必定期接受追蹤檢查。肝癌患者唯有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避免遺憾!B肝、C肝帶原、肝硬化、家族史為高危險群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表示,超音波檢查是檢查肝膽疾病的最佳工具,無痛苦、安全、診斷率又高,是診斷肝腫瘤最快速、準確的方法,也可迅速判斷肝臟有無肝硬化或肝實質病變,尤其可以利用超音波檢查快速找到小至1公分的肝臟腫瘤,可以早期發現肝癌、掌握早期治療的契機。肝癌高危險民眾,包括有B、C肝炎帶原者、家族性肝癌患者以及肝硬化患者,切記一定要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若無症狀、或非屬高風險族群,超音波篩檢自費約上千元。

肝癌家族史危險!肝病逝世風險增4成

肝癌家族史危險!肝病逝世風險增4成#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肝病是台灣的國病,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是國人健康大敵。根據統計,我國B型肝炎帶原者有將近3百萬人。肝臟反覆發炎不治療 恐演變成肝硬化全國十大死亡原因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年年榜上有名,每年約有4、5千人因此病故,其中絕大多數是因肝炎病毒引起。長年登榜全國十大癌症死因的肝癌,是癌症死因前2名,每年也奪走約7千命,其中也大約有90%是慢性肝炎的後遺症。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凃忠文表示,人類感染B型肝炎病毒後,如果沒有產生抗體而不幸變成帶原者,病毒會一直存在肝臟內,使肝功能受到影響。如果肝臟反覆發炎厲害而不治療,就可能演變成肝硬化。慢性B型肝炎患者在急性發作時,應接受治療,避免走上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不歸路。超音波測量肝臟 降低傳統切片的傷害凃忠文主任說明,肝病患者都需要診斷、評估及追蹤肝臟是否有硬化現象,以及硬化的程度。不只病人本身,臨床的腸胃科醫師、腫瘤科及血液科醫師,必須知道是否應給予病人服用抗病毒藥物、肝臟保護藥物或干擾素治療,都非常關心這個議題。傳統方法得知病人肝硬化到第幾級,只能靠肝臟組織切片,但是肝臟切片本身就會傷害肝臟,因此病人和臨床醫師大多不願意採用這種方法。根據國內外醫學文獻報告,透過專業的超音波測量肝臟部位剪力波的傳導速率,可以準確診斷肝硬化程度。肝纖維化超音波為非侵入性檢查,患者接受程度高,利於後續追蹤。肝癌家族42%亦死於肝病西門子超音波「ARFI」適用對象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帶原、或有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者,然而檢查需自費。ARFI檢測相較傳統切片,無侵入性、出血量較少、採樣部位誤差小、判讀精準、也不會造成對器官的傷害,並且後續追蹤頻率高。凃忠文主任提醒,肝是最沈默的器官,但可不能沈默待之,尤其是肝病家族。據衛生署統計,台灣肝癌家族約42%家屬亦死於肝疾,成為肝病高危險群,應定期追蹤檢查,不要等到肝臟向你發出抗議聲,才正視肝的重要性。

指甲霧霧 當心是脂肪肝、肝硬化前兆

指甲霧霧 當心是脂肪肝、肝硬化前兆#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編輯整理)除了月牙大小,也要注意指甲底部的甲床顏色,如果指甲蒼白無血色,代表身體血虛,容易疲勞;如果甲床顏色突然變黃,表示肝火旺,最近工作壓力太大,體力過度透支。中醫所謂「肝木旺克脾土」,因熬夜引起的陰虛火旺,會進一步影響脾陽的運化,在身體新陳代謝受影響的狀況下,便使得指甲變黃甚至發青,此時就進入「氣滯血瘀」的階段了。小孩指甲出現白點 缺乏鈣質指甲表面是否光滑,也代表身體是否健康,如果指甲上出現一個一個的白點,在小孩身上,代表飲食不正常或缺乏鈣質,在成人身上,則代表慢性疲勞;如果白點過多,甚至整個甲床顏色均出現玻璃樣、霧霧的情況時,要小心是脂肪肝甚至肝硬化的前兆!如果指甲出現明顯的直條紋路,縱紋明顯增加,而且摸起來凹凸不平時,代表身體出現老化的現象;如果出現像洗衣板一樣的橫向條紋,則可能是因為手術或是重大疾病造成,也可能是過度疲勞、營養缺乏、過度緊繃等生活型態所導致。所以經常觀察自己的指甲,並適時的調整生活作息及舒壓,才能夠避免身體發生更不好的變化。(本文摘自/揉揉手的驚人療效/商周出版)

肝硬化難查覺 易疲倦、皮膚黃要當心

肝硬化難查覺 易疲倦、皮膚黃要當心#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5歲的王先生,B型肝炎帶原超過20年,因為工作繁忙沒有定期追蹤,最近容易疲倦、食慾不好、皮膚變黃及腹脹,就醫檢查發現肝硬化、脾臟腫大及腹水,診斷為肝硬化併肝功能代償不全。經投與口服抗病毒藥治療B型肝炎後逐漸復原,門診定期追蹤及服藥,雖有作肝移植評估,暫時不需要接受緊急肝移植。早期肝硬化無明顯症狀 疲勞、皮膚黃要當心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湯昇曄說明,肝臟位置在右上腹部,是人體最大的腺體及重要的器官。肝臟功能包括製造膽汁、合成養分(醣類、脂肪及蛋白質)、酒精、藥物及毒素代謝,而肝硬化代表肝臟組織有後期、嚴重纖維化,造成肝功能受到不可逆傷害。肝硬化會增加肝癌發生率,一旦步入肝癌,會增加治療的困難度,生命也可能因此受威脅。早期肝硬化通常不會有明顯變化,隨著肝功能惡化,逐漸進展到肝功能代償不全,開始出現疲勞、皮膚變黃、茶色尿、腹水、容易瘀青、肝昏迷及消化道出血症狀,一旦肝硬化進展到末期,只能進行肝臟移植才能有效治癒。B肝、C肝及酒精性肝病易導致肝硬化湯昇曄醫師強調,治療肝硬化的重點是早期發現及確定病因,並針對造成肝硬化的慢性肝病去治療。B型肝炎、C型肝炎及酒精性肝病是造成肝硬化的常見原因,目前B型肝炎及C型肝炎有很好的藥物可以控制或治癒疾病。而飲酒過量的患者如果可配合接受藥物及非藥物治療,成功戒酒多能使肝功能穩定或恢復。因為早期肝硬化不易察覺,所有慢性肝病患者都應該定期追蹤檢查,早期診斷及治療。

日飲2罐啤酒 肝硬化風險增近3倍

日飲2罐啤酒 肝硬化風險增近3倍#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依據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酒精與健康報告指出,不當飲酒會造成超過200種疾病,包括酒精依賴、肝硬化、癌症、事故傷害。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依據2016年英國飲酒指南指出,飲酒沒有安全劑量,少量就有害,危害隨飲酒量而增加。若規律飲酒,哪怕只是飲用極少量,也會增加罹癌風險。不當飲酒 肝硬化、癌症風險增依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不當飲酒行為每年導致全球約330萬人死亡,約占全球死亡人數的5.9%,亦即每20人即有1人因酒害而死亡,造成1億3,900萬人年損失。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酒精飲用量愈高罹病風險愈高,以每日飲用25公克(相當於2罐330ml酒精濃度5%的啤酒、2杯120ml酒精濃度12.5%的紅酒/葡萄酒)、50公克及100公克純酒精為例,罹患肝硬化的危險分別為不飲酒者的2.9倍、7.1倍及26.5倍。依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及106年委託計畫資料分析顯示,18歲以上人口過去一年飲酒率為45.7%、過去一個月暴飲率為5.4%。不當飲酒行為每年約導致4千5百名國人死亡,平均每天有11名飲酒者因此失去生命,造成約11萬人年損失。約4萬多人因不當飲酒而罹病,整體醫療資源損失約35億元,經濟損失更高達近549億元。每5天1人因酒駕死亡我國106年1-11月酒駕肇事死亡人數77人,即每5天有1人因酒駕死亡。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每年12 月至次年3 月為酒駕肇事高峰期,農曆年節將至,參加公司尾牙、家庭聚餐及朋友聚會等把酒言歡之際,也要注意飲酒問題。建議在尾牙、春酒聚餐時,落實推廣「拒酒駕三妙招」,減少憾事發生:1)尾牙、春酒後,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安全回家。2)和民間計程車隊合作,提供代駕服務,體貼送喝酒的員工回家。3)指定朋友或同事擔任駕駛,安全回家。

講座/認識肝硬化、疱疹性口腔齒齦炎

講座/認識肝硬化、疱疹性口腔齒齦炎#肝硬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肝是沉默的器官,因為痛覺神經分佈得少,發生症狀時病情往往很嚴重。另外,小孩免疫力低、沒有抗體,皰疹找上門時往往嘴破、發高燒。要如何早期察覺,或是良好控制病情呢?署立雙和醫院將於每月周一、周四舉辦講座,傳布更多生活衛教資訊與觀念。雙和醫院將於12/11(一)分別舉辦2場團衛講座,邀請護理師林妙玲主講「認識肝硬化」、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疱疹性口腔齒齦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第一場:認識肝硬化】名稱:沉默的器官-認識肝硬化時間:106年12月11日 星期(一)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一樓大廳洽詢:02-2249-0088【第二場:疱疹性口腔齒齦炎】名稱:疱疹性口腔齒齦炎時間:106年12月11日 星期(一)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二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