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

破除迷思 打胰島素不是造成洗腎原因

破除迷思 打胰島素不是造成洗腎原因#胰島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林先生得到糖尿病已經十多年了,因為有乖乖聽衛教團隊的話飲食有控制、有按時吃藥,現在的糖化血色素都維持在7以下,林先生的姊姊糖尿病的病史20多年了,她參加糖尿病病友團體,從其他病友中分享到許多經驗,所以知道打胰島素不是造成洗腎的原因。其實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病而不是絕症,只要好好的控制,生活跟一般人都一樣,可以去工作去旅行,也有些人只要飲食控制,持續運動,不用吃藥也能控制好糖尿病,只是大家對糖尿病都有錯誤的認知,以為一吃藥就要吃一輩子,以為打胰島素會造成腎臟不好,而不知道主要是因為血糖控制差,吃降血糖的藥已經無法將血糖控制好卻一直不願打胰島素,等到真的願意打胰島素,腎臟也已經損傷了。基隆市衛生局長許明倫局長呼籲民眾以「持續運動,規律服藥,飲食控制」是控制血糖的不二法門,維持腰圍女生小於80公分,男生小於90公分;藥物要依照醫師只是服藥,不要自行調整藥物;食物都可以吃只是不要過量,不要暴飲暴食,讓血糖起伏太大。

控制「醣份」攝取 糖尿病也能健康吃

控制「醣份」攝取 糖尿病也能健康吃#胰島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許多糖尿病患常認為,一旦罹患糖尿病,許多東西都沒辦法吃,深怕血糖會因此難以控制,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李雅筑表示,其實只要控制好「醣」類食物的攝取量,一樣可以均衡飲食,但此時「量」的拿捏,就非常重要了,許多病友常誤會,認為「少吃」就等於「不能吃」,事實上,要與食物斤斤計較、精打細算,並時常提出執行的困難點與營養師討論,交換意見、共同解決,才能健康「挑食」常保健康!李雅筑營養師解釋,當我們吃下食物,胰臟會分泌胰島素使血糖下降。胰島素就像運送東西的「貨車」,攝取食物產生的血糖就是「貨物」,當我們一直在攝取食物,貨車(胰島素)就帶著貨物(血糖)到各個細胞與器官,供給養分,但是,糖尿病患者因貨車(胰島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導致貨物(血糖)無貨車運送至需要之處,都留滯在血液中,使血糖持續上升、細胞無法利用。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血糖值在飯前應為70~130 mg/dl,而飯後應是180 mg/dl以下,倘若血糖濃度超過180mg/dl,就會驗出尿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須控制醣類食物(澱粉類、水果類、奶類)的份量、若要吃糖需使用代糖,使貨車(胰島素)不至於彈性疲乏,也不會使腎臟負荷過多,進入洗腎的地步。許多糖尿病患常有一些疑問,像是吃飯時能和家人一起吃?飯後能吃水果?多吃蔬菜就對了?等,李雅筑營養師解釋,其實糖尿病患依然可以跟家人一起吃飯,只要控制好「醣類」食物的份量即可,而水果的攝取,一天以「兩份」水果為原則。一份的量到底有多少呢?大約是一.五顆奇異果,或半條香蕉,或六顆櫻桃,或十三顆葡萄,或一個柳丁等。另外要注意的是水果中的酪梨,是植物性脂肪最高的水果,也被稱為「森林奶油」,食物分類上屬於油脂類。一百公克的酪梨相當於九十卡的熱量,也等於兩份的油脂,所以減重或糖尿病患者應減少食用。另外蔬菜類,像是山藥、芋頭、玉米,豆類食物像是皇帝豆、碗豆、紅豆、綠豆、薏仁等,因澱粉含量豐富假若同一餐已攝取此類食物,就該減少飯的食用量。而牛奶中含有乳糖,還是會造成血糖的上升,建議一日一杯(兩百五十C.C.)為宜,糖尿病患最好選擇新鮮、低脂或脫脂牛奶最佳,飯後點心像是,堅果類,雖然有許多營養素,如維生素B、E與亞麻油酸,而亞麻油酸為人體的「必需脂肪酸」,但是堅果為油脂類,攝取過多會造成三酸甘油脂過高的危險。所以一日建議攝取量為一份,例如:南瓜子一.五匙(以免洗湯匙為標準),開心果一匙。(資料來源:東基公益電子報73期)

糖尿病迷思!打胰島素不是洗腎原因

糖尿病迷思!打胰島素不是洗腎原因#胰島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林先生得到糖尿病已經十多年了,因為有乖乖聽衛教團隊的話飲食有控制、有按時吃藥,現在的糖化血色素都維持在7以下,林先生的姊姊糖尿病的病史20多年了,她參加糖尿病病友團體,從其他病友中分享到許多經驗,所以知道打胰島素不是造成洗腎的原因。其實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病而不是絕症,只要好好的控制,生活跟一般人都一樣,可以去工作去旅行,也有些人只要飲食控制,持續運動,不用吃藥也能控制好糖尿病,只是大家對糖尿病都有錯誤的認知,以為一吃藥就要吃一輩子,以為打胰島素會造成腎臟不好,而不知道主要是因為血糖控制差,吃降血糖的藥已經無法將血糖控制好卻一直不願打胰島素,等到真的願意打胰島素,腎臟也已經損傷了。基隆市衛生局長許明倫局長呼籲民眾以「持續運動,規律服藥,飲食控制」是控制血糖的不二法門,維持腰圍女生小於80公分,男生小於90公分;藥物要依照醫師只是服藥,不要自行調整藥物;食物都可以吃只是不要過量,不要暴飲暴食,讓血糖起伏太大。

醫訊/胰島素注射 要注意?

醫訊/胰島素注射 要注意?#胰島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注射胰島素能促進葡萄糖進入肌肉及脂肪組織、在肝臟能促進葡萄糖轉化成肝糖、抑制脂肪分解,減少脂肪酸之釋出及增加蛋白質合成,避免肌肉組織蛋白質之分解等,因此哪些人需要注射胰島素又注射胰島素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邀請您,一同參加市民健康講座。活動時間:5/9(三) 9:00~9:30活動地點: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檢驗大樓6樓 第一會議室活動洽詢:(02)2709-3600分機3292

壓力大精神緊張 當心血糖升罹糖尿病

壓力大精神緊張 當心血糖升罹糖尿病#胰島素

「多吃、多喝、多尿」的三多徵兆,糖尿病患者典型症狀,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精神緊張,加上容易暴飲暴食,也可能導致糖尿病。阮綜合醫院糖尿病內分泌科簡誌銘醫師說,造成糖尿病的危險因素有很多,以遺傳來說,如果近親家族曾有人罹患糖尿病,那家人也容易引發糖尿病,但即便父母都是患者,只要時時自我提醒不要飲食過量,並培養健康生活習慣,保持理想體重,透過人為預防仍可以克服先天體質。除此之外,包括飲食過量、肥胖、運動不足等也都是造成糖尿病的元兇之一,簡誌銘醫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已經有研究報告指出,精神緊張以致壓力過大,會使血糖值升高,而過勞、不規律的生活也是壓力的累積來源。但到底精神緊張是如何引發糖尿病,或成為準糖尿病患者呢?首先要注意的是,長期承受極度精神緊張,會使自主神經系統或內分泌系統失調,自主神經的作用在於調節體內器官功能,從呼吸、脈搏、血壓、體溫到流汗、排尿等,一旦精神緊張就會擾亂運作步調,同樣內分泌也會受到影響,無法照常運作。當因精神緊張造成身體機能失靈,在體內血糖值上升時,原本身體會下達指令,增加胰島素分泌以處理多餘的血糖,或是讓血糖上升的物質減量分泌,但在身體機能失靈狀態下,神經系統或內分泌便無法有效發揮作用,血糖控制開始處於不穩定,血糖就會持續攀升。

作息不正常體重突然下降 小心糖尿病上身

作息不正常體重突然下降 小心糖尿病上身#胰島素

根據平面媒體報導指出,苗栗市一名剛滿40歲的阿勳,體型非常壯碩,最近體重減輕,還以為是工作壓力大導致體重下降,沒想到在員工體檢時卻發現,血液中的血糖值竟超過250(正常值空腹小於100、飯後小於140),經過醫師診斷評估,確定他罹患糖尿病,另外還合併有高血壓的症狀。(圖片說明:糖尿病患得對冰淇淋說:Out)根據媒體報導文章,醫師指出糖尿病、高血壓皆是文明病,兩者的關係密切,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時,更是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和腎臟疾病的併發機會。根據台北榮總醫院新陳代謝科衛教文章指出,正常人進食後,食物在胃腸道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然後透過血液運送至全身,胰島素則幫助葡萄糖進入身體各組織細胞,轉變成能量,或貯存在肝、肌肉以及脂肪細胞中,如果沒有胰島素作用,葡萄糖就不能被利用,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便會上升,當血糖升高到某一程度,超過腎臟所能回收的極限時,葡萄糖便會從尿液中排,所以稱為糖尿病。由於糖本身的滲透壓高,糖分從小便中排出時,會伴隨大量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使得細胞脫水,所以會出現尿多,口渴,多吃,疲倦,體重下降等典型症狀,依據衛生署統計,糖尿病死亡率近十年來已由1978年每十萬人口中6.5人,躍昇至1995年的33.97人,呈五倍之增加,而且從1979年以後長據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五位,若就死亡率增加幅度而言,則為十大之首。恐怖的慢性殺手! 初期糖尿病無明顯症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78每8秒有一人死於糖尿病!醫療耗費大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98胖小孩討喜有福氣? 長大後恐糖尿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34

別輕忽低血糖昏迷 恐傷腦致植物人或死亡

別輕忽低血糖昏迷 恐傷腦致植物人或死亡#胰島素

一名24歲的年輕女性,正在準備研究所考試,但家人發現她最近半年來,常常有早上不容易叫起床且常有嗜睡情形。抽血檢查發現血糖值只有34 mg/dL(正常人空腹約70~100 mg/dL),給予靜脈葡萄糖注射後,病患很快就完全清醒。經詢問病史,病患並無糖尿病或其他病史,平常也未服用任何藥物,尿液檢查也未發現有安眠藥或其他常見毒物反應。經安排影像學檢查發現,在胰臟尾部的部分有一顆一公分小腫瘤。進一步再安排血管攝影及選擇性動脈刺激靜脈取樣術,證實上述發現且無肝臟轉移。手術切除腫瘤後,病理報告為胰島素瘤。術後病患恢復良好,追蹤一年並未再發現有低血糖症狀。另一名70歲老婦人,有糖尿病及腎衰竭洗腎病史。最近這一年已有多次急診低血糖記錄,但每次出院後,病患皆未再回診追蹤。最近一次急診是家人工作返家後,發現病人叫不醒,被119送至醫院。測血糖值發現只有20 mg/dL,在注射葡萄糖讓血糖值恢復正常後,病患仍未清醒,腦部電腦斷層也未發現有中風或腦出血。由於家屬不清楚病人用藥,住院後才在家中找到病人用藥,其中有口服降血糖藥Glibenclamide及Metformin。病人在住院一段時間後,記憶功能受損,而意識雖有改善,但仍無法回到可自理生活的程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鄭筆聳指出,低血糖是急診常見急症,引起原因多半是糖尿病病人口服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後未進食或其他原因(劑量錯誤或腎功能惡化等)所造成。鄭筆聳說,初期會有肚子餓、手發抖、心悸、冒冷汗等症狀。如能趕快進食補充血糖,並於回診時與醫師溝通調整藥物,通常不會造成嚴重副作用。但如果是長期且反覆的低血糖,則可能不會出現上述症狀,直接以意識不清或昏迷表現。若低血糖時間持續太久(超過6小時以上),就會有腦部不可逆的傷害,甚至變成植物人或死亡。

不僅生長遲緩、智能障礙 唐氏症老化問題也嚴重

不僅生長遲緩、智能障礙 唐氏症老化問題也嚴重#胰島素

對罹患唐氏症的唐寶寶來說,大約45歲就已進入老年,造成「老人照護老人」情形,為了因應雙重老化的社會問題。唐氏症基金會舉辦「雙老無憂」全省巡迴論壇,在花蓮慈院小兒科醫師朱紹盈的積極爭取下,東區唯一一場論壇在花蓮慈濟醫院舉行,除了花蓮慈院醫護團隊之外,更邀請了台大醫院、台東馬偕醫院、慈濟大學的專家學者共同分享。唐氏症(Down Syndrome)是一種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發生率大約是1/800到1/1000,正常人體細胞有23對染色體,唐氏兒是因第21對染色體突變,導致成長遲緩、智能障礙等症狀。雖然很多人會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唐寶寶(唐氏症患者);但是朱紹盈醫師表示,唐寶寶是一份天下掉下來的禮物,讓我們有機會跳出一般世俗的框架去看待事情。雖然唐寶患有遺傳病,但若知道他們的特殊與優點,例如友善、節奏感好等,唐寶寶還是一樣可以成為傑出的人,有名的指揮家胡舟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除了生長遲緩、智能障礙等症狀,另一項令家人擔心的就是提早老化的問題,唐氏症基金會執行長林美智最近也發現,就讀國三的兒子出現了白頭髮與白斑。唐氏症患者因年齡的成長,老化、退化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家長年紀日益增長,可提供的照顧相對降低,雙重老化凸顯出唐氏症患者家庭需要多重照護服務的課題。因此,林美智表示,希望整合醫療、家庭與社會資源規劃而成「雙老無憂」健康論壇,能讓大家從中得到更多正確的照護知識,也希望當更多人透過論壇了解唐氏症後,能讓整個社會環境進步的速度加快,讓唐寶寶與家屬不再因為雙重老化造成困擾。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