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

是真的!無料檳榔也會致癌

是真的!無料檳榔也會致癌#檳榔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不加料就不會致癌?檳榔本體就是致癌物!某些民眾有嚼檳榔習慣,因為咀嚼過程中能產生熱量,會感到興奮及溫暖,但吃多會有紅唇齒黑現象,許多人更因此得到口腔癌,檳榔裡夾的紅灰、石灰一般被認為是致癌元凶,有人認為只要不加配料單吃檳榔就能避免致癌,事實上,檳榔本身含有的「檳榔鹼」本身就是致癌物,吃多仍有致癌危機,紅唇族應改正錯誤觀念避免得不償失。檳榔鹼成分複雜 會加速心跳、縮小瞳孔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于錫倩表示,檳榔子(菁仔)本身就含有高量的檳榔鹼,未成熟、新鮮的檳榔果含量更高,檳榔生物鹼成分很複雜,包含檳榔鹼、檳榔素、檳榔定、多酚化合物等,這些檳榔鹼會加速心跳、縮小瞳孔、刺激唾液分泌而有興奮、保暖的效果,所以有些人藉著嚼檳榔來幫助在工作時候用來提神。早在2000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證實檳榔含多項檳榔生物鹼都是一級致癌物,不論包不包料的檳榔都會引起口腔黏膜的病變,還可能造成黏膜的纖維化導致口腔裡面的黏膜硬化,嘴巴漸漸地打不開,接觸食物時敏感疼痛,最後連想要好好的享受美食都很困難。檳榔配料都是致癌物另外,檳榔中間包的荖花也含有黃樟素,黃樟素具有肝毒性,可能會導致肝癌。紅灰與白灰具有強鹼性,會產生自由基,傷害細胞DNA導致突變,當這些致癌物加總在一起,會產生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白斑、紅斑、腫瘤等病變,還有可能影響到食道、胃、肝臟等重要器官,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于錫倩建議,為了提神接觸不健康的零食,對健康的危害很大,不但可能改變面貌,最終還會造成細胞癌化,不論是自己的人生和家庭幸福都會受到影響。 

醫訊/社區口腔癌篩檢活動

醫訊/社區口腔癌篩檢活動#檳榔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保衛健康從「齒」開始!你有抽菸、嚼檳榔的習慣嗎?口腔癌是男性發生率最快的癌症,維持口腔健康除了要遠離檳榔、菸酒外,定期接受檢查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良好的衛生是得到高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此次活動將會由家醫科莊家銘主任主講,進行口腔篩檢及衛教宣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社區口腔癌篩檢活動時間:106年2月14日 星期(二) 上午08:00-09:30地點:汽訓中心(南投市光明一路300號)洽詢:049-2231150轉2323或2317

嘴張不開 吸菸嚼檳榔致癌變

嘴張不開 吸菸嚼檳榔致癌變#檳榔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年約45歲男性有吸菸、嚼檳榔習慣達10多年,右嘴角長出瘤狀物,有張嘴困難、說話口齒不清的情形出現,進行口腔黏膜篩檢,發現已出現口腔黏膜纖維化,疑似口腔癌前兆,醫師立即給予衛教,建議戒菸及戒檳榔,並聽從醫囑接受治療。吸菸、飲酒嚼檳榔 得口腔癌機率高123倍研究顯示,同時吸菸、飲酒及嚼檳榔者,導致口腔癌的機率為無此習慣者的123倍高,也因我國每年約有5千人罹患口腔癌,約2千多人死於口腔癌,故台灣將12月3日訂為檳榔防制日,提醒國人重視嚼檳榔對健康造成的危害。早期治療 存活率可達9成新營醫院牙科醫師張祥源表示,透過口腔黏膜篩檢,由醫生目視或觸診口腔黏膜,可發現疑似癌前病變或癌症的病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藉由戒除嚼檳榔及吸菸習慣,可改善部分輕微或淺層已發生的病變外,更可減少日後罹癌風險。白、紅斑、疣狀增生 盡速就診張祥源醫師表示,若口腔黏膜發現疑似癌前病變(白斑、紅斑、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扁平苔蘚、疣狀增生等)或疑似口腔癌的病灶,即應儘速至醫院確診,並遵照醫囑每隔數月定期追蹤或接受治療。避免高溫或刺激性的食物 2年檢查一次更重要的是,要戒除嚼檳榔、吸菸與喝酒習慣,並盡量避免高溫或刺激性的食物,呼籲年滿30歲以上民眾,每2年接受1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當身體出現任何異狀時,應盡速就醫。

習慣嚼檳榔 恐早10年罹癌!

習慣嚼檳榔 恐早10年罹癌!#檳榔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謝天渝教授是台灣口腔癌的專家,任教於高雄醫學大學,曾任高雄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暨亞太卓越口腔醫學與發展中心主任。他曾發表多篇與嚼食檳榔和口腔癌有關的研究論文。口咽癌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謝天渝教授表示,口咽癌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尤其在嚼檳榔盛行的台灣,最近我們檢定口咽癌的時間趨勢,利用年齡—時間—世代分析方法(age-period-cohort analysis)來瞭解年齡、時間、世代效益對口腔癌及咽癌的影響。結果發現就時間效應而言,口腔癌發生率增加的速度較咽癌快,特別在年輕族群中,口腔癌和咽癌發生率的差距尤其明顯,另外,比較口咽癌歷年發生率和菸、酒、檳榔歷年消費量之趨勢,發現口咽癌──尤其是口腔癌──發生率之增加趨勢,和酒及檳榔消費量上升趨勢有平行關係存在。口腔癌82.7%病人有嚼檳榔習慣我們也曾分析703位被高醫診斷為口腔癌的病人,發現82.7%的病人有嚼檳榔習慣,當檳榔、菸、酒3種習慣都有時,得病年齡約為48歲,只有檳榔加菸,或檳榔加酒,或僅嚼檳榔得病年齡約為50歲。而沒有檳榔、菸、酒3種習慣而得口腔癌時則約60歲,換句話說,只要有嚼檳榔習慣,就可能讓你提前10年得口腔癌,此外,有檳榔、菸、酒3種習慣而得口腔癌病人的死亡相對危險率,比無此3種習慣而得口腔癌者高出5倍左右。長期又大量吃 得口腔癌的高危險群我們分析口腔癌和檳榔種類、數量、嚼食時間之相關性後,發現得口腔癌者皆有嚼檳榔20年以上,每天吃超過30顆之經驗,僅嚼荖花檳榔而得口腔癌者約占28%,而僅嚼荖葉檳榔為24%,荖花、荖葉混著吃為48%,顯示不管吃哪一種檳榔,只要是長期又大量,就是得口腔癌的高危險群。因嚼檳榔而得口腔癌的病人,血中腫瘤壞死因子(TNF –α)的量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而同樣得口腔癌但不嚼檳榔者,這種因數則高出正常人或高出因檳榔而得口腔癌者甚多,表示其功能正常,此外,正常人的免疫細胞如果加上檳榔的主要成分檳榔素時,腫瘤壞死因子及一些免疫促進激素皆下降,由此可知,檳榔成分的確會使免疫力下降。檳榔塊使免疫力下降我們也曾作過檳榔及其添加物致突變性之研究,發現到檳榔塊(檳榔加紅灰加荖花)的致突變性最強、其次是荖花、再次是純檳榔,這表示檳榔本身即使不加任何添加物,也仍然有致突變性,從這些研究可知,檳榔塊成分不但有致癌及促癌作用,更會使免疫力下降,長期大量嚼檳榔者即使無任何病狀,體內的免疫力都受影響。(本文摘自/健康,從齒開始/大於創意出版)

別亂吃!檳榔王易致中毒

別亂吃!檳榔王易致中毒#檳榔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7歲的周先生嚼檳榔多年,口腔有嚴重潰瘍情形,一直不以為意,住院期間,醫師發現他口腔的問題,安排病患做口腔粘膜檢查並切片,最後確診是口腔癌第4期,周先生得知結果後非常沮喪,周母擔心治療拖累家計,希望患者放棄治療,他聽從母親意見,拒絕治療並不回門診追蹤。化學作用 誘發腫瘤生長根據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表示,檳榔子本身即是第一類致癌物,檳榔含有檳榔素、檳榔鹼在口中會造成化學作用,產生的物質會誘發腫瘤生長,即使不加石灰粉,嚼食檳榔也會有很大的致癌風險。嚼檳榔滿口鮮紅 稱紅唇族檳榔雖然口感不佳、但口味沁涼,是許多人喜歡用來打發時間的零食,常見工人、司機嚼檳榔滿口鮮紅,因此也有人稱之為紅唇族,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資料顯示,檳榔有分種類,共有長仔、短仔、平仔及黑仔,根據生長方式的不同,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倒吊子檳榔鹼含量 為2倍有種果實向下生長的倒吊子,又稱檳榔王,與一般檳榔外觀並無差別,只是倒吊生長,但是毒性卻有很大的不同,倒吊子的檳榔鹼含量為一般檳榔的2倍,一整顆檳榔樹當中,通常會有上百顆檳榔,僅有約2~4顆為倒吊子。支氣管收縮、呼吸急促、冒汗若是誤食混雜在檳榔當中的倒吊子,會促進支氣管收縮、呼吸急促、冒汗、低血壓、口水分泌,倒吊子對於長年嚼食的檳榔成癮者來說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但若是初次食用的嚐鮮者,可能會導致中毒的現象發生。嚼檳榔同時菸、酒 加速癌症長期嚼食檳榔者,若同時也有抽菸、喝酒等習慣,對於口腔癌的症狀會有加成效果,為避免中毒、也應預防口腔癌,應避免嚼食檳榔,若不小心誤食倒吊子,只要及時送醫,24小時內皆可解毒。

檳榔成癮 口腔癌風險持續10年!

檳榔成癮 口腔癌風險持續10年!#檳榔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0歲的陳先生第1次吃檳榔,是國中時期1次寒假陪父親外出工作,當時天氣很冷,父親體貼的遞來1顆檳榔說道:「吃這個比較不會冷!」,自此之後,陳先生養成了嚼檳榔的習慣,直到口腔出現病變後,驚覺檳榔對自己的影響,才戒掉嚼食檳榔。第1口檳榔來自家長 佔42.7%國民健康署針對國中生與高中職生的嚼檳榔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國中生的第1口檳榔大多來自家人及長輩,約佔42.7%,其次才是同學及朋友的35.8%,高中職生首次嚼檳榔來源則以同儕為主,約佔56.3%,其次才是家人及長輩約佔26.3%,可見家人及朋友,是影響年輕學子嚼檳榔與否的關鍵因素。嚼檳榔10年 致癌又成癮 檳榔,是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公布的第1類致癌物,即使不含添加物,檳榔子即對人體致癌,研究亦發現檳榔的主成分含檳榔鹼,長期嚼食會上癮,成癮後就很難戒除,若是民眾每天嚼食10顆檳榔、持續10年以上,就算戒掉檳榔,罹患口腔癌的高風險仍會持續10年以上,一旦檳榔成癮,無異於慢性自殺。 口腔癌發生中年 經濟陷困境在建築業工作的42歲葉先生,平常工作時與工人們一起嚼檳榔、抽菸不以為意,直到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才發現舌頭有病變,幸好早期發現將病變處部分切除,舌頭得以保留,檳榔禍害不只危及自身,更危及家庭。根據國民健康署102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口腔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4歲,此時患者多為家庭經濟來源,罹病後沒有收入且需長時間治療及復健,讓家庭經濟陷入困境,家長及長輩們不要提供檳榔給子女,有嚼檳榔習慣的民眾,也請盡快戒檳榔,並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讓自己及全家人遠離檳榔的危害。

每天10顆檳榔 罹癌風險持續10年

每天10顆檳榔 罹癌風險持續10年#檳榔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嚼檳榔、吸菸是造成口腔癌的主因,罹病後,輕則毀容,重則奪命,依據103年衛福部統計口腔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均佔台灣男性癌症的第4位,也為青壯年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在預防甚於治療的前提下,國民健康署已在2010年起將口腔癌篩檢納入預防保健服務。飲食作息不正常 種下危險因子不少嚼檳榔的民眾主要是為了提神,加上多從事體力活的工作,有的菸酒、檳榔一起來,如果飲食作息又不正常,往往就開始種下危險因子,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在2003年就把檳榔子列為第一類致癌物,研究顯示每天10顆檳榔、長達10年以上者,就算戒除後,罹患口腔癌的高風險仍會持續10年以上。10個口腔癌患者 9個會嚼檳榔統計顯示10個口腔癌患者9個有嚼檳榔習慣,檳榔子(菁仔)除了是極強的致癌物質外,其中的檳榔素會作用於中樞和自律神經系統,使嚼檳榔者的心裡產生依賴而成癮,另外,研究並證實,男性嚼食檳榔者罹患糖尿病或高血糖、代謝症候群危險性皆顯著高於未嚼檳者,父親有嚼檳榔,小孩有高達2倍的風險較無嚼檳榔者的小孩,容易發生代謝症候群。雖然一顆一顆小小的檳榔看起來傷害力不大,但若食用成習,帶來的不僅是對咀嚼者直接的身體傷害,甚至還會影響到整個家庭,為了自身健康著想除了趁早戒除外更要有杜絕檳榔的觀念,目前國民健康署也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除者)或吸菸民眾、18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除者)原住民,每2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符合資格者可持健保卡到醫療院所進行檢查。 

檳榔不加配料 照樣難逃口腔癌

檳榔不加配料 照樣難逃口腔癌#檳榔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全球約有 6 億人口嚼食檳榔,台灣嚼食檳榔的人口則高達 280 萬人,檳榔與咖啡因、尼古丁及酒精並列為全球四大使用最多之精神影響性物質,國際癌症研究總署透過研究發現,即使嚼食不加任何配料的檳榔子(菁仔)也會得到口腔癌,例如:紅灰、白灰、荖花等,且嚼檳榔者得到口腔癌的危險性是一般人的28倍。儘管嚼食檳榔對口腔癌與食道癌等疾病之健康危害明確,然而以衛生教育推行檳榔之戒除屢遇困難,其原因可能與檳榔的成份富含檳榔素 (化學結構類似尼古丁)之生物鹼,而引發成癮效應有關,因此,檳榔戒除之行動,應積極考量嚼食檳榔具有導致成癮問題的藥理作用。檳榔子含檳榔鹼 屬一級致癌物其實檳榔整體皆有不同的致癌性,檳榔子中含檳榔鹼,屬於一級致癌物;荖花及荖藤含有黃樟素易導致肝癌及口腔癌;荖葉中含農藥殘留風險;紅灰及白灰會改變口腔內酸鹼值使細胞突變加速。但值得慶幸的是,檳榔中並沒有如尼古丁般的成癮物質,只要有心絕對可以戒除,此外,目前政府有補助口腔癌篩檢,凡是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及18~29歲嚼檳榔原住民,皆可享有2年一次的免費服務,只要透過簡易且非侵入性的口腔黏膜健康檢查,即可早期發現病變早期治療,以免問題越來越嚴重。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