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

檳榔子誘導腫瘤產生!口腔癌年奪2600命

檳榔子誘導腫瘤產生!口腔癌年奪2600命#檳榔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已證實,檳榔子為第一類致癌物,根據台大韓良俊教授研究指出:檳榔子因含有檳榔鹼可誘導腫瘤產生,常用的添加物如荖花會導致口腔發炎,其他配料如紅灰、白灰等更會加重口腔黏膜的表皮細胞被破壞。台灣近年來每年約有2600人死於口腔癌,適逢暑假即將到來,許多青少年會利用假期邀約同學或朋友一起遊樂或聚會,此刻更容易受到同學或朋友的影響,為了幫助青少年遠離誘惑,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特別提醒青少年朋友,當家人或朋友提供菸、檳、酒及毒品給你時,勇敢說出:「不」。另外,身為青少年的家長與長輩們,為子女樹立好榜樣,讓全家人都能更健康。

檳榔種類暗藏危機 誤食恐有致死風險

檳榔種類暗藏危機 誤食恐有致死風險#檳榔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我們都知道檳榔、香菸等是造成口腔癌最主要的原因,且根據統計10個口腔癌的患者,竟有高達9位有嚼檳榔的習慣,但你知道嗎?檳榔也是有區分的,根據南投縣衛生局表示,檳榔中有幾顆的生長方式不同,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也所有不同,這種特別生長的檳榔食用後容易有心悸、休克等風險產生。一串檳榔中有2~4顆倒吊子在清代黃叔璥所撰台海使搓錄中,有提到倒吊子,這是一種果實朝下生長的檳榔,與一般檳榔的生長方式不同,雖然它們的大小顏色一樣,但兩者間卻有完全不同的效果。一般一串檳榔約有200~250顆左右,其中有2~4顆朝下生長的檳榔,即稱為倒吊子,因口感超猛而被稱為檳榔王,就有醫師表示,倒吊子中的檳榔鹼含量是一般檳榔的2倍以上。檳榔鹼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作用 容易產生心悸、頭暈檳榔鹼是一種副交感神經興奮劑,檳榔次鹼則為較弱的副交感神經作用,都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作用,食用後容易誘發支氣管痙攣及導致心悸、頭暈、嘔吐等中毒現象,嚴重時甚至造成休克。如果不小心夾雜在正常的檳榔中販售,是無法從外觀分辨,不只倒吊子即使是食用一般的檳榔也有潛藏的健康危機,檳榔嚼塊裡面有檳榔子,還會加入荖藤、荖葉、石灰以及香料。檳榔中毒並無解毒劑 民眾應少吃為妙檳榔愛好者除了要擔心口腔病變,還要擔心嚼食倒吊子檳榔可能引發急性心臟病變,且嚼食檳榔對於抽菸所引起的冠狀動脈疾病是有加成的效應,在檳榔中毒上的治療,並沒有特殊的解毒劑,根據醫師的經驗只要即時送醫急救,檳榔中毒者都可在24小時內解除中毒急性症狀,紅唇族為了生命健康,衛生局還是建議少碰為妙。

由內到外都能致癌!十個口腔癌9個愛嚼檳榔

由內到外都能致癌!十個口腔癌9個愛嚼檳榔#檳榔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香菸、檳榔、酒,早已公認為罹患口腔癌的最主要原因,另統計顯示,十個口腔癌的患者,竟高達九個都有嚼檳榔的習慣,然而,即使檳榔對口腔的危害甚重,但根據調查指出,42%的國中生不知道檳榔子就是致癌物,高中職生更高達51%,恐怕成為嚴重的防癌漏洞。台灣每年約2600人死於口腔癌在台灣,每年約有2600人死於口腔癌,嚼檳榔就是罪魁禍首,根據台大韓良俊教授研究指出,檳榔子因含有檳榔鹼可誘導腫瘤產生,常用的添加物如荖花會導致口腔發炎,其他配料如紅灰、白灰等更會加重口腔黏膜的表皮細胞被破壞。換句話說,檳榔幾乎由內到外都能致癌!值得注意的是,國民健康署102年針對國中生與高中職生的嚼檳榔行為調查結果,國中生嚼檳率為1.8%、高中職生總計為2.5%。其中,國中生首次嚼檳榔的來源,最多的是家人及長輩的40.7%,其次是同學及朋友的35.6%。高中職生首次嚼檳榔來源則以同學及朋友的51%最多,其次為家人及長輩的28.6%。國健署呼籲,適逢暑假即將到來,許多青少年會利用假期邀約同學或朋友一起遊樂或聚會,此刻更容易受到同學或朋友的影響而開始嚼檳榔。為了幫助青少年遠離檳榔誘惑,提醒青少年朋友,當家人或朋友提供檳榔時,應大力拒絕,另外,身為青少年的家長與長輩們,更不要提供檳榔給子女,有嚼檳榔者也要儘快戒檳榔,為子女樹立好榜樣,讓全家人都能遠離檳榔的危害。

遠離口腔癌威脅 戒5害+定期篩檢

遠離口腔癌威脅 戒5害+定期篩檢#檳榔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台灣,每10名口腔癌患者中,就有9位有嚼檳榔的習慣,根據死因統計,每年約54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2300人因口腔癌死亡,對此,口腔癌已為國人青壯年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且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然而,早期癌症常常沒有明顯症狀,不易察覺,因此定期接受篩檢格外重要,千萬不能因為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就輕忽定期篩檢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每10個口腔癌病患中就有9個有嚼檳榔的習慣,對此,為幫助民眾遠離口腔癌威脅,基隆市衛生局張賢助主任表示戒五害(菸、酒、檳榔、不運動、不健康飲食)並鼓勵定期篩檢。出現白斑、腫塊 當心為口腔癌前兆最後,衛生局呼籲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的民眾,應定期接受口腔癌篩檢,若發現口腔中出現白斑、紅斑、腫塊、久治不癒的口腔潰瘍,甚至拔牙後傷口久不癒合,都有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所以,要儘早就醫治療,以免延誤治療而造成遺憾,把握黃金就醫時機,擺脫癌症的威脅。

口腔癌易雙癌並生 遠離菸、檳榔為首要

口腔癌易雙癌並生 遠離菸、檳榔為首要#檳榔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59歲的陳先生,過去曾有嚼食檳榔以及吸菸的習慣,但已戒了幾個月,平時偶爾會小酌一番,最近因口內有異常的腫塊而到牙科接受「口腔黏膜篩檢」,經切片檢查確認為口腔癌後,接受全身檢查進一步發現肝臟的非轉移性肝癌,經接受肝癌及口腔癌切除與顯微重建手術,術後已復原良好。雙癌治療 依腫瘤大小而異新光醫院口腔顎面外科呂邁醫師說,陳先生因兩個位置的腫瘤皆早期發現,幸而可以手術治療,在治療方面以肝癌為優先,隨後安排口腔癌手術。目前國人男性「口腔癌」發生的機率約為每十萬人39人,「肝癌」發生的機率約為每十萬人55人,同時發生者仍屬少數,但口腔癌病人較其他癌症病人較易發生有雙癌之狀況,雙癌的治療選擇較複雜,依腫瘤大小而異,未必皆可進行手術切除,呂邁醫師指出,研究顯示,口腔癌發生與抽菸及嚼食檳榔有絕對的關係,遠離菸、檳榔並定期篩檢口腔癌,可減少得到癌症機會;他也提醒,如果有超過2週以上無法癒合的口腔黏膜潰瘍或是口內、頸部有不明原因的腫塊,一定要及早就醫檢查。            

暴增!十年來台灣口腔癌病患增兩倍

暴增!十年來台灣口腔癌病患增兩倍#檳榔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設立之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在1987年研究指出「嚼含菸草的檳榔」或「同時吸菸與嚼檳榔」對人類口腔、咽及食道有致癌性,因此,遠離毒害疼愛自己,才是保有健康的身體最佳方式。且據最新癌症登記和死因統計,近10年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已增加2倍,每年約有5,4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2,300人因口腔癌死亡,為台灣男性罹患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勇敢拒絕菸檳誘惑 保有最佳健康狀況菸、檳榔對健康之危害,已是你我皆知的事情,因此,台南市立醫院今年首度結合安平區公所、安平衛生所與臺南地方法院檢察署社會勞動役的勞動人,特別選在愚人節開設「戒菸、戒檳班」課程,參與的近30位民眾,都齊呼選在愚人節立誓要戒菸、戒檳,不是整人的玩笑話,而是真的為了自身健康,也為了家人努力,決心勇敢拒絕菸檳誘惑。戒斷菸檳除保健康 又能擁有最佳環境安平區公所林國明區長也表示,倘若民眾四處吸菸、嚼食檳榔,將嚼食完檳榔渣、菸蒂隨意亂吐、丟棄,除個人形象不佳外,也造成社區環境的髒亂,時尚旅遊勝地名譽將大打折扣。林區長也呼籲要戒除菸、檳惡習,對於已經嚼檳榔、吸菸一大把年紀的民眾,真的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因此,希望凝聚大家的力量,讓有意戒菸、戒檳榔民眾的決心凝聚在一起,共同屏除這惡習。

別搞錯!嚼檳榔不加料一樣會致癌

別搞錯!嚼檳榔不加料一樣會致癌#檳榔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民眾誤以為,只要嚼不含配料的檳榔子就不會罹癌。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1年針對18歲以上男性,進行認知調查,結果發現近5成民眾仍不知檳榔子會致癌。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早在2003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即證實「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且即使不加紅灰、白灰、荖花或荖葉等配料,光嚼檳榔子本身就會致癌。若在加上配料如荖花含有黃樟素、丁香油等毒性成分共同作用,可能導致口腔表皮細胞層萎縮變薄,誘導發炎反應與細胞修復性增生,其他配料如紅灰、白灰等會在口腔中形成高鹼性的環境,加重口腔黏膜的表皮細胞被破壞。別以為口腔癌不會找上自己,台灣九成口腔癌患者都是檳榔族。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口腔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皆為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的第4位,罹患口腔癌的人一年新增將近6千5百人,約2千5百個家庭因而失去至親。因此衛生局呼籲:30歲以上曾嚼檳榔或現有吸菸的民眾每2年都應免費接受1次口腔黏膜檢查,千萬別心存僥倖!

慘!癡情男愛上檳榔妹 每天買檳榔竟吃成口腔癌

慘!癡情男愛上檳榔妹 每天買檳榔竟吃成口腔癌#檳榔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連醫生看了都為之動容的個案!一般男性民眾,嚼檳榔的主要藉口是為了提神,但台中中港澄清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劉博仁就收到了一位三十二歲男性,因為愛上檳榔攤的辣妹,每每看到她就忍不住捧場買包檳榔,順便藉此爭取說話的機會,未料,檳榔才嚼沒多久,把妹也沒把到,竟先罹患了口腔癌,讓他的心如枯萎的玫瑰掉了滿地。男子為了愛 不願戒除檳榔治療這位病患的劉博仁醫師指出,病患多年前就因為口腔白斑而上門就診,但幸好病理報告結果為良性,而當時早已勸這名病患趕緊戒掉檳榔,但男子對檳榔攤辣妹動情已深,會情不自禁的前往檳榔攤跟妹買檳榔,趁機爭取交流機會,所以還是無法說服戒除。不幸的是,這名病患去年舌頭右邊破了一個洞,又再次上診檢查,醫師見狀不像是一般的口腔潰傷,遂切片檢查,果然罹患了口腔癌。嚼食檳榔離口腔癌風險為一般人二十八倍劉博仁醫師說,當告知該病患確定是口腔癌時,他顫抖的雙手托著雙頰,許久不能言語,處於極度震懾中,所幸因為是屬於第一期,接受了部分舌頭腫瘤切除手術,脖子的淋巴腺也一併部份切除,因舌頭切除不到二分之一,半年恢復後,說話和飲食影響不大。還好最後病理組織報告顯示未發現癌細胞轉移。劉博仁醫師也醒,長期嚼檳榔的民眾,罹患口腔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二十八倍以上,雖然這名個案說起來有些動人,但不管是為了哪一種理由嚼食檳榔,都應該立即戒除,才能避免口腔癌的上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