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菜是台灣人最喜歡的桌上料理之一,但你會把外葉和核心丟掉不吃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告訴你正確食用高麗菜的方法,不僅高麗菜外面葉子的營養價值,比內葉高出許多倍,還有許多人不知道的增加營養小秘訣,例如「這1種料理法」才是保留高麗菜營養最好的方法。
高麗菜是台灣人最喜歡的桌上料理之一,但你會把外葉和核心丟掉不吃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告訴你正確食用高麗菜的方法,不僅高麗菜外面葉子的營養價值,比內葉高出許多倍,還有許多人不知道的增加營養小秘訣,例如「這1種料理法」才是保留高麗菜營養最好的方法。
現代人飽受便秘之苦,根據統計,台灣超過500萬人有消化道困擾,而台灣營養基金會也曾調查1,049位30~49歲上班族,發現近5成都有「便秘」困擾。健保署統計國人健保用藥,發現2023年竟吞掉3.6億錠治療便秘的藥物!難道便秘只能靠吃藥解決嗎?孫語霙營養師提醒,長期過量服藥可能導致依賴性,最好以改善生活作息、飲食為主。《美國消化醫學雜誌》研究證實,每天攝取2顆綠奇異果和7.5克的洋車前子相比,不但可以改善便秘,每週更增加1.5次以上的排便量,同時減少便秘患者腹部的不適感。 吃瀉劑當心產生依賴性 天然食物有助溫和緩解便秘 孫語霙營養師指出,一天排便3次,到3天排便一次都可說是正常。倘若每週排便低於3次,或排便過程中伴隨不適、費力,且排出來的便便不成條,像「羊屎」一樣且又乾、又硬,都屬於便秘的症狀。孫語霙營養師分享,曾遇過一位空姐,因為作息時間混亂,飛機上或飛到外站蔬果取得不易,又因為減肥吃餅乾果腹,曾經長達兩週沒有排便,後因腹痛就醫,經醫護人員用手指挖腸、灌腸,才將糞便清出來,之後改善飲食習慣,排便才逐漸恢復正常。 然而,現代人會服用軟便劑、傾瀉劑等藥物來幫助排便,孫語霙營養師提醒,長期服用便秘藥物可能導致依賴性,尤其是刺激性瀉藥,可能讓腸道逐漸失去自然蠕動能力,導致更嚴重的便秘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有添加瀉劑成份的保健食品」,像是成份含有氧化鎂、決明子、望江南、乳糖、糖醇類、阿勃勒、番瀉葉跟蘆薈素等,有時民眾沒注意也容易吃過量而產生依賴性,因此若有便祕問題,挑選保健食品時也要特別注意。孫語霙營養師建議,可多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與消化酵素的天然食物,能以較溫和的方式緩解便秘及腹部不適感。 外食族生活型態導致便秘 從「早餐」補充膳食纖維最理想 便秘問題可能來自於多方面原因,包括纖維不足、喝水量不足、缺乏運動,甚至壓力大等因素。孫語霙營養師說,尤其是外食族,經常吃高加工食品像是便利商店的便當、微波食品、泡麵等,此類食物缺乏膳食纖維及新鮮蔬果裡的維生素B、C、礦物質等,加上太忙碌,缺少規律運動,自然容易導致便秘。 孫語霙營養師建議,外食族可多購買一份水果、生菜沙拉、優酪乳做為搭配,補足微波或加工食品營養不均的問題。特別是早餐,因早晨是腸道反應最靈敏的時段,早餐補充膳食纖維,除了增加飽足感,更能幫助整日腸胃蠕動和消化更順利,降低腸胃不適可能性。 營養師最推薦「綠奇異果」幫助消化、維持腸道健康! 有哪些食物可以改善便秘呢?除了平時要多喝水,以及攝取好的油脂可潤腸通便,孫語霙營養師進一步說明,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相當重要,可促進腸道蠕動,以及讓便便成形,幫助排便時更順暢。而現在正值秋天,可選擇當季的蔬果,包括:蔬菜類的綠花椰菜、芥蘭;水果類的綠奇異果、芭樂、柑橘類;油脂類的芝麻、杏仁、酪梨;全穀雜糧類的地瓜、鷹嘴豆等。 孫語霙營養師表示,其中很推薦吃「綠奇異果」,除了富含膳食纖維、奇異酵素,以及多種營養素,營養價值極高,小小一顆就能有效補充多種營養,屬於「高營養密度水果」。《美國消化醫學雜誌》研究也證實,持續四周、每天吃2顆綠奇異果可提升排便頻率,及減少便祕相關症狀,可謂天然的「便秘剋星」。 此外,許多上班族因壓力問題導致便秘,甚至長期有腸躁症等功能性腸胃道疾病,孫語霙營養師補充,長期吃綠奇異果,可改變腸道菌叢,健康的腸道環境能幫助調節大腦功能及情緒。且綠奇異果中的「奇異酵素」,能夠增進胃部和小腸內蛋白質的消化,減輕腸胃負擔,有助於消化,是在高熱量飲食中平衡腸胃健康的理想選擇,尤其是大魚大肉、應酬後可以當作解便秘、平衡熱量的方法。 針對外食族量身打造 改善便秘「一日三餐」餐盤 孫語霙營養師替忙碌的外食族量身打造一日三餐餐盤改善便秘,她提醒,除了可參考前述富含膳食纖維的季節蔬果,也要注重營養均衡、多喝水、配合運動,才能真正打擊便秘問題,若忙碌到難以挑選及準備,早餐加一顆奇異果也是很有效率的方式。 【早餐】 早餐店:奇異果+蔬菜蛋餅+無糖豆漿 便利商店:奇異果+烤雞生菜三明治+優酪乳 【午餐】 自助餐:選3樣蔬菜(綠花椰菜、滷筍子、炒杏鮑菇)+清蒸魚排+糙米/五穀飯 便利商店:生菜沙拉、雞胸肉、烤地瓜 【晚餐】蕃茄蛋花湯+炒青菜+毛豆炒蛋+烤鮭魚+糙米飯
端午節不只吃粽子,還能「排毒養生、促進健康」的習俗?其實端午時節,有「吃五黃」和「養正氣」的說法,但不少人一看到粽子就大快朵頤、食用過量,導致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營養師提醒,想健康吃粽又不想攝取太多熱量,可利用「新五黃」吃法,搭配5種高營養密度食物,吃粽也能兼顧健康。
「你今天吃早餐了嗎?」台灣早餐店、便利商店高度密集,不論中式、西式早餐均有多種餐點可選擇,但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指出,仍有近6成民眾自認早餐營養不均衡。營養師提醒,民眾常只注意到早餐要吃飽,但卻不太了解實際吃下肚的營養有哪些,想要增加多元營養維持健康,建議「懶人健康早餐」多做1件事就好。
因應國人日益重視腸道健康,由台灣永續健康福祉協會主辦、台灣大正製藥贊助的「健康新定義 天天新腸活」座談會,特別邀請台日健康專家一同交流,為國人腸道健康提出具體建議。日本腸活專家辨野義己博士表示,腸道健康跟身體狀況息息相關,腸齡越高大腦跟肌膚的衰老程度越高,因此照顧好腸道百利而無一害;江坤俊醫師指出,相較於日本,台灣外食比例偏高,在實踐腸活中需要在外食攝取上做好把關。 台灣永續健康福祉協會首席顧問陳佳煌博士表示:國人因工作繁忙、長期久坐,以及飲食失調等生活習慣,腸道壓力增大,造成便秘、腸脹氣、腸發炎、免疫下滑等不適症狀。因此特邀請來自日本研究腸道細菌的腸活專家辨野義己博士,以及敏盛醫院江坤俊副院長、高韻均營養師,共同分享腸活秘訣。 在日本蔚為風潮的「腸活」是什麼? 近年來多項研究指出,因腸道與大腦之間存在頻繁的雙向連結,故只要維持腸道菌叢健康,就能進一步改善身心平衡。而日本的「腸活」概念,正是推廣從改善飲食習慣、重視營養攝取及日常規律運動等方法著手,讓維持腸道環境也同時也能整頓人體健康,達到增加免疫力、增強抗壓性、促進新陳代謝、打造美肌等功效。協會指出,考慮到台日文化、生活習慣差異,希望透過台日健康專家們的交流,找出適合國人日常執行的「新腸活運動」。 保持腸道健康,是讓身體更加有活力的重要途徑 腸又被稱為人的「第二大腦」!若腸道菌叢失衡,也會影響人體免疫功能以及睡眠品質等,將造成身心上各種不適症狀。想維持腸道菌叢健康,除了用「吃」改善之外,也要多「動」!適量的腹部體操不僅幫助刺激腹部肌群,更能促進腸道蠕動。 世界級腸活權威「辨野博士」:告訴你事半功倍的腸活撇步 本次活動邀請到專攻「腸道細菌的分類與生態」,獲得無數醫學獎的世界級腸活權威辨野義己博士。他發覺現代人均因飲食不均衡、壓力大、缺乏運動等問題,造成腸道環境紊亂,受腸道引發各種健康問題所困的人,已是多數。辨野博士指出:「有害菌優勢的腸道環境,會直接傷害腸道,導致黏膜屏障功能惡化,造成免疫下降,引起各種腸腦健康問題」。 辨野博士又從性別、年齡、生活習慣等切入分析,說明人們生活習慣、型態與腸道間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糞便的型態正是顯示健康生活的預兆。博士更提出觀點——便便是被設計出來的!透過醫療級益生菌和膳食纖維攝取,就可獲得少量氣味、黃褐色、酸性好便便,藉此檢視腸道與健康狀態的改善。好菌優勢打造好的腸道環境,就能夠幫助腸年齡下降。研究更顯示益生菌對於過敏、口腔疾病、膽固醇等問題均有幫助,其中尤其推薦藥廠製造、實驗證實有效的醫療級益生菌。至於如何知道自己的腸道年齡?博士提出腸道健康度測驗指標,呼籲台灣民眾關注自身腸道健康。 最後,辨野博士表示腸活對身體百利無一害!要讓大腸成為健康之源,並利用長壽菌幫助健康長壽,並透過實踐腸活,即可展開健康理想的人生。 「新腸活運動」從醫級選擇做起,你跟上了嗎? 台灣人平均腸道年齡比實際年齡老快十歲,而 70% 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江坤俊醫師分享「5R」針對腸道修復,從清空做起再填補的觀念,從「移除」、「酵素取代」、「菌叢種殖」、「修復」、「身心靈平衡」等五大階段,再到簡單落實天天新腸活,以達成「日腸」醫級生活好習慣! 高韻均營養師也補充:「民以食為天,健康飲食對身體有深遠影響。畢竟人體是由每日所吃之營養素堆疊而成,高纖飲食不但能幫助腸道蠕動,也是腸道菌叢能量來源。另外,不光是攝取膳食纖維,增加腸道內好的益生菌數量也是重要保養腸道策略。 腸道不適、身心失衡、睡眠與肌膚狀態不佳,已是現代人普遍面對的問題。只要透過實踐腸活法則,就可以打造更加理想的生活。健康新定義,就從「新腸活運動」開始!
你上廁所會觀察自己的大便嗎?大便的形狀和型態,與腸道健康息息相關,若是排便時混雜食物原型或浮油,小心飲食習慣不佳,容易導致消化不良,也可能是腸胃疾病徵狀。《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天莘大腸直腸外科診所院長陳威佑所撰此文,提醒民眾隨時留意自己的糞便型態,掌握日常腸道健康狀況。
吃水蜜桃的季節來了!水蜜桃從每年的夏至起,到7、8月為產季,嬌嫩多汁的果肉加上富含維他命C,深受許多民眾喜愛。你吃水蜜桃會連皮吃、還是剝皮吃呢?水蜜桃富含哪些營養?挑選及保存水蜜桃又有哪些技巧呢?農委會教你「4大QA」揭密享用美味水蜜桃的小撇步!
孩子快樂放暑假,別讓營養也跟著放假!根據國民健康署數據指出,高達8成國人有每日蔬果攝取不足的問題,其中又以學生比例最高。小兒科醫師提醒,蔬果攝取不足會造成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營養素缺失,反讓脂肪、糖分、澱粉攝取更多,容易造成免疫力降低、影響發育、睡眠、情緒及學業表現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