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

懂孩子很重要 父母不能依賴教養偏方

懂孩子很重要 父母不能依賴教養偏方#教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活中常會遇到的場景,包括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就哭或生氣、違抗大人指令、上課不專心、寫功課拖拖拉拉、人際關係不佳等。如果用年紀來區分,大概從幼稚園到18歲前,孩子有上述這些問題或上述以外的問題,而你也試過一些書、試過一些教養方式,或者跟老師討論過,效果依然不佳,那麼建議你帶著孩子到兒童心智科看看。 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在其著作《你的孩子不奇怪》提到,在醫院或診所裡,孩子或家長不太會接觸到心理師,通常由醫師看診,初步判斷孩子的狀況及是否需要用藥,有一些情況,醫師會轉介給心理師,就是用一些心理學的方法來了解孩子的狀況,有些醫院叫「心理測驗」,你不用把它想成一種考試,心理測驗也只是「心理學方法」的其中之一,其他例如觀察孩子的行為、有系統的收集孩子相關資訊,以及判斷孩子精神與情緒狀態等,也是一種心理學方法。大數據可檢測孩子行為需要矯正與否 為什麼需要心理衡鑑呢?有可能是醫師在診間的時間不夠,無法完整看到孩子的樣貌,或家長提出的問題或困擾,孩子在診間並沒有出現。另一種可能是,需要把孩子的行為具體化與數據化。最常見的注意力不足,如果小明跟小華的家長都說孩子們有注意力不足的情況,那麼心理師就需要判斷:到底有沒有?如果有,嚴不嚴重?有多嚴重?心理治療是延續著心理衡鑑來的,所以完整與正確的心理衡鑑是重要的,就像去旅行,如果出發的方向是錯的,無論搭火車或搭飛機,都沒辦法到達目的地。 臨床上常會需要「常模」,也就是大數據,協助我們說明孩子的狀況,所以可能會聽心理師這樣講:「小明的注意力不足,在測驗裡面遺漏的反應比較多,如果跟同年紀的孩子相比,小明的表現可能會落在後百分之五,也就是說,如果有一百個同年紀的孩子,一起來比注意力,小明是倒數後五名。」 你注意到了嗎?「同年紀」是關鍵字,一個行為需要注意或矯正與否,跟年紀及所處環境有關,例如2歲小孩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而哭鬧、在地上打滾,可以被接受的;如果小學生在同樣的情境做出同樣的行為,就值得注意了。 自以為理解孩子vs.覺得爸媽都不懂總結一下,心理衡鑑就是盡可能了解家長所擔心的問題,並協助醫師判斷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到底嚴不嚴重?原因是什麼以及規劃如何治療?李介文說,門診經常看到「自以為理解孩子」的家長及「覺得爸媽都不懂」的孩子們,彼此間衝突的明顯對立,也讓親子關係僵持不下。 那麼兒童心智科可以幫上什麼忙呢?孩子狀況涉及情緒、心理、人際、學習,身為家長的我們也活了幾十年,成長過程中可能也經歷過類似的問題,所以我們會有各種方法,或者說偏方,例如感冒喉嚨痛,有些人會說吃冰糖燉梨,我曾遇過有些媽媽說,當嬰兒哭時,只要比他哭的還大聲,嬰兒就會停了。 當我遇到家長對於教養有自己的偏方時,還真有點尷尬,因為這些經驗不見得是錯的,雖然有些缺乏實際的科學證據,但有些人用起來還真的有效,既然如此,心理師與兒童心智科團隊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呢?畢竟心理師的存在就是在學習與整理各種孩子的狀況、問題、各種有效的解法,最重要的是判斷你的孩子適合哪一種解法。有許多家長看了許多書、上了許多課程,急著要回家試試這些方法有沒有效,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我的孩子到底是什麼樣貌?

如何讓孩子變專心?給爸媽的8個叮嚀

如何讓孩子變專心?給爸媽的8個叮嚀#教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常會覺得「解決這個問題」就好啦!這很容易陷入一套邏輯:「孩子不專心,叫他專心就好啦!」「孩子成績不好,去補習就好啦!」「人家欺負你,不要理他就好啦!」如果以上這些你都沒感覺,我來說一個現代人的痛:「買不起房子,下班多兼幾份工作,多賺點錢就好啦!」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指出,我們不是笨蛋,孩子也不是笨蛋,如果真是舉手之勞,很容易就做到的,他沒有理由不做,所以分析想法才顯得這麼重要。對於家長來說,處理自己充滿負面與挫折的想法才是重要的。你有發現嗎?我們在想法產生時,非常急著找出對錯、找出誰該負責、給予改善的指令,但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先體諒你所產生的負向想法,才能換得一些情緒的穩定,進而說出更有效的話。或者有時根本不用什麼有效的話,不要破壞到親子關係,就要偷笑了。插科打諢一下,我記得以前有個藥品公司的廣告就是這樣說的:「先求不傷身體,在講究效果」。只要給有效指令 孩子配合程度會有所進步 不得不說,很多教養的規則根本就是飲鴆止渴,畢竟我們是父母,孩子比較弱小,形勢比人強,他們忍著忍著也就過去了,但只要他們有機會反抗,不管是明裡暗裡,他們都會反抗。甚至我們這一代受傳統教育的人,也未必這麼「受教」,只是當時的環境讓我們比較不敢反抗而已,許多人對於學習、對於工作,甚至教養,想到的是責任並不快樂,只是當時的我們還可以勉為其難,現在的孩子不行,如此而已。 孩子不喜歡太難的作業,也不喜歡簡單過頭的作業,如何給出一個適當的難度與分量,有賴於平常的觀察。在此提醒家長,我們必須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孩子真正的能力到底為何」,避免在下指令時摻雜了自己的期待,下了過難的指令。李介文指出,美國的精神醫學教授Russell Barkley 認為,只要給一個「有效的指令」,孩子配合的程度就會有所進步,回到家長身上請檢視日常指令,用8個練習提升孩子專注力: 1.確認家長是認真的先想好再說,與其一下子給了一堆要求,倒不如從當中挑選幾樣你真正在意的,堅持讓孩子做完。 2.不要用請求或詢問的方式提出簡單直接是第一要務,如果這件事是非做不可,下一個清楚的指令就好,例如「現在把玩具收好」,你不必大呼小叫,但語氣要溫和而肯定。在臨床經驗中,如果孩子出現抗拒,家長可以給予部分的協助,也避免孩子反抗而一直僵在原地,家長可以先釋出一點善意,等待孩子的回應。 3.不要一下子給太多指令大部分的孩子一次只能接受一到二個指令,如果你的要求很複雜,請先把它拆分成幾個步驟。 4.確認你的孩子專心在聽你曾經在孩子看電視或打電玩時,在背後跟他說話嗎?大多數時候,你會聽到孩子說「喔!」「好!」然後繼續玩。此時你的指令根本沒進到他的思考歷程,他只聽到一串聲音,彷彿你在說什麼,生存的本能告訴他,一定要說「好」,不然爸媽會繼續念,但他其實沒聽進去你說什麼。所以走到他面前,看著他的眼睛,確認他真的聽到了,再繼續下一步。 5.減少讓孩子分心的刺激延續上一點,先關掉電視或手機,再下指令,如果很困難,那我們的任務可能要先調整為「等他看完電視後再下指令」,或「建立合適的電視或手機時間」。同樣的,我們在下指令的時候,也記得要先放下手邊的手機與工作喔! 6.讓孩子重複你的話除了重述一遍,確認孩子有聽進去之外,也要再詢問一下孩子知不知道該怎麼做。 7.製作卡片有點像闖關任務的卡片,請孩子解鎖一個任務之後,再來拿一個。 8.訂下期限提醒孩子還剩多少時間,要明確到分鐘的程度。如果孩子對時間比較沒感覺,設定一個可以看得到或會發出聲音的計時器是重要的,如果孩子還是拖拖拉拉,家長可以跳下去跟他一起做。

爸媽沒注意到的事 可能引起寶貝爭寵

爸媽沒注意到的事 可能引起寶貝爭寵#教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面對大寶偷打弟妹、行為退化、愛哭鬧生氣,爸爸媽媽該怎麼辦呢?大寶、二寶真的不能和平相處嗎? 別擔心~心理師來幫您!  手足之間的爭寵,對爸媽來說真是一個難題,面對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掙扎,可能是因為各位爸媽們沒注意到的這些事,而引起的戰爭喔~來看看應該如何避免吧! 小孩爭寵的原因有哪些? 1.弟妹出現,讓大寶覺得爸媽被搶走,對自己的愛也被瓜分了。 2.大寶看到弟妹用哭的可以被安撫與滿足需求,會開始學習用哭的方式來表達。 3.爸媽花比較多的時間照顧二寶,陪伴大寶的時間卻變得比較少。 4.被比較。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親子諮詢中心湯佳樺心理師特別提醒,盡量少對大寶說「比較」的話,例如:「你看弟弟都乖乖的,你都不乖。」家長可以直接提出對大寶的要求或期望,而非用比較方式表達。 如何處理手足爭寵? 爸媽要先考量小孩本身的年齡、氣質、手足之間的年齡差~ 年齡 例如:大寶3、4歲,弟妹是嬰兒。3、4歲的小孩會以自我為中心,一旦出現爭寵的退化行為時,爸媽要注意幾個重點: 1.不要強迫大寶一定要「分享」或禮讓弟妹。 2.爸媽最好講求公平與輪流。例如:這個玩具大寶先玩,再換二寶玩,兩人輪流。 3.分工陪伴。如果有其他人家人可以照顧二寶,建議先大寶為主,每天最好都有「專屬大寶的時間」;如果沒有人可以幫忙時,可嘗試從日常生活作息規律性做調整,減少大寶的生活的變動。當媽咪需要照顧二寶時,可以先跟大寶說:「我先餵妹妹喝奶,餵完奶以後,玩遊戲時間,我會來陪你。」或是讓大寶一起幫忙照顧,並藉此稱讚大寶:「有你幫忙真好,不然媽咪好忙喔!」  氣質 氣質差異也會影響手足互動,爸媽大多會先顧慮到反應較大的小孩,但其實反應較小不一定沒事,可能是天生氣質而使他比較不會做出適切的反應,所以爸媽也要留意。若從氣質特性做考量,在照顧順序上,有時候也可以先反過來,先照顧反應較小的小孩,再去照顧反應較大的小孩。 此外,也要留意「手足中,誰是比較握有主導權的那個人(通常是堅持度比較高的孩子,而不一定與年紀大小有關)」。爸媽要提醒堅持度比較高、比較有主導性的孩子,請他注意另一方是否做到他的要求,另外也要提醒堅持度比較低的那一方,如果不喜歡、不開心的時候,要表示出自己不喜歡。 考量年齡差 小孩們相差幾歲比較不會爭寵?大致來說,相差4~7歲,爭寵情況可能會降低,年長的哥哥姊姊就像是小家長一樣,也可能會被弟弟妹妹當成學習的榜樣;相差0~3歲則比較像同儕,較容易爭寵但非絕對,還是要看爸媽如何處理而定。 如何預防手足爭寵?        *用大寶能夠理解的方式,預告「家中又有新成員要報到了」這件事。例如對3、4歲的大寶說:「媽媽的肚子裡又有一個弟弟妹妹了,以後又有多一個人來陪你一起玩了。」 *爸媽多陪伴大寶,同理大寶的不安。大寶也需要有適應期,不必要求「二寶出生後,大寶立刻就要接受」。 *懷孕有不舒服症狀時,有些大寶會誤會「是二寶害媽媽不舒服的」,媽媽可以跟大寶說:「以前你在媽媽的肚子裡時,媽媽也會這樣不舒服,這是很正常的事。」此外,也可以引導大寶當小幫手,幫媽媽拿東西。 *讓大寶有「正向經驗連結」,把二寶到來與好的事情連結在一起。例如:邀大寶一起替二寶取小名;並可買禮物給大寶,說是二寶送的;或是跟大寶說:「有了二寶以後,以後去餐廳吃飯時,可以多點一份你喜歡的食物,大家一起吃。」當二寶出生後、年齡稍長時,建議多讓大寶與二寶一起玩、一起合作,累積更多正向互動經驗。 *如果已經做了以上全部的事,大寶對於二寶的到來充滿期待,卻因實際情形與想像有落差而感到很失望,爸媽也要同理大寶的感受,再幫大寶逐漸修正期待,例如:想想什麼事是大寶與二寶可以一起做的,也陪大寶一起討論。例如說:「我知道妹妹不能做這件事,你很失望,我們一起來想想可以怎麼做。」 爸媽常犯的錯誤有哪些? 爸媽不要立刻當裁判 當小孩爭吵時,大人可以討論「下次再發生時,可以怎麼做?」例如:小孩們爭搶同一個玩具,可以討論「下次誰先玩,誰再玩」(但誰先開始玩的順序也要輪流與對調)。 不一定要逼小孩立刻道歉 有些事情即使有明顯的對錯,雖然還是需要道歉,但道歉「不一定是當下的第一要務」,以免小孩學到「只要道歉了就沒事了」,應該要讓小孩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造成對方不舒服」,學習「解決人際衝突的方式」,例如:犯錯的是3、4歲的二寶,可以問:「姊姊現在生氣了,我們可以怎麼做?」,但假如二寶的年齡只有2歲,則只要道歉即可,爸媽還是要依據小孩的年齡來調整教養方式。 年紀大不一定要禮讓 爸媽不要跟大寶說:「因為你年紀大,所以你要讓弟弟妹妹。」可以改成跟大寶說:「這個玩具兩個人一起玩,會比一個人玩更好玩喔!」、「這個玩具可以一起分享」,用「分享」的詞比「讓」更佳,也不要強迫分享。 依小孩的需求,給予公平的準則 給孩子們的東西,不一定要完全一樣才是公平。要依據小孩本身的需求與喜好而定。 湯佳樺心理師補充,有些大寶會模仿爸媽對自己說話的語氣與行為,來教訓二寶,其實大寶的表現就像是一面鏡子,可以反映出大人對大寶的教養方式是否需要調整。建議爸媽以「正向溫和引導的方式」來照顧孩子,少說:「你不行、你不要」,多說:「你可以怎麼做」。 (文章授權提供/嬰兒與母親)

家有噴火龍寶寶?孩子愛生氣10好處

家有噴火龍寶寶?孩子愛生氣10好處#教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家裡有噴火龍寶寶嗎?遇到不順心的事就發脾氣?不少父母總為孩子愛生氣而頭痛,但其實生氣的背後卻有10個優點,一起來看看。 幼兒發脾氣可以說是育兒過程中最具有挑戰性的事,當寶寶開心的微笑,我們會覺得自己像個好父母;但當孩子在地上翻滾尖叫,我們則會感到無助和不知所措。然而,發脾氣卻是建立孩子情感和幸福的重要成分,生氣時可以學習面對問題並保持鎮定,以下就來看看有哪10個好處。 1.學習控制情緒 寶寶一遇到不開心的事,通常會透過哭鬧來宣洩情緒。 或許在大人眼裡實在棘手,然而爸媽不知道的是,眼淚中含有皮質醇,它是一種壓力荷爾蒙,當人類承受壓力時,會透過情緒性的哭泣來釋放壓力,所以下一次寶寶哭鬧時,爸媽先不要中斷,讓寶寶學習緩解心情並控制壓力。 2. 促進學習 爸媽或許有發現,當孩子玩積木玩一陣子後,可能會因為卡關而發脾氣,但當發完脾氣後,不僅可以繼續組完積木,甚至組裝的比想像得更好、更完整。   這是因為孩子在面對挫折時,擁有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尤其對6歲以前的嬰幼兒來說,學習就像呼吸一樣自然。然而就算要利用挫折學習也有但書,就是孩子必須在快樂、放鬆的環境中成長,反之學習效果將有限。 3.睡得更好 當孩子經過一陣大吵大鬧後,通常會因為精疲力盡而很快睡去,這是因為他們在承受某種壓力或是試圖處理生活中發生的事,耗費了較多精神,因此可以比平常更快入睡。 4.讓孩子知道界限 有時候孩子生氣是因為你說「不」,這通常發生在爸媽要堅守教養原則,而孩子一直想越過那條線的時候。 若爸媽能堅定拒絕,即使孩子當下哭鬧不開心,卻也能認知父母的底線,對於教養有幫助。 5.孩子信任你 發脾氣其實是一種信任的表現,不少父母總是不喜歡孩子愛哭鬧,然而孩子哭鬧也會挑對象,當他信任你才會在你面前釋放各種情緒,反之,若是在不熟識的面前則會較壓抑或不安。 6.增進親子關係 雖然孩子在生氣時可能看起來一點都不可愛,但若是在寶寶生氣的當下給一些溫暖的話並擁抱他,孩子通常會無條件接受,並更加親近父母。 7.培養自我意識 有時候孩子的怒氣會用其他方式表現出來,例如:攻擊性。像是當要求他穿衣服、分享等,孩子會因為某些原因或情緒而掙扎、不想配合、甚至丟東西。情緒的表達代表孩子的自我意識正在萌芽,有助於訓練思考與認識自己。 8.如果在家中較常發脾氣,則在公共場合發生的可能性就較小 家通常是最具有安全感的地方,當孩子可以在家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時,父母也有更多機會可以一起協助孩子控制情緒,反之,若孩子在家時常屬於壓抑狀態,則在公共場合發脾氣的機率也會增加。 9.孩子正在做大多數人都忘記怎麼做的事 隨著年齡成長,孩子的哭聲也會減少,某種程度來說,這表示孩子學會調節情緒,然而其實大人也需要釋放情緒,尤其對於男人來說,更難找到安全感與真正釋放情感的樞紐帶,下一次當心情接近崩潰時,別太壓抑自己,找個地方抒發情緒吧! 10. 彌補成長中的遺憾 當孩子發脾氣時,我們可能會回想到小時候自己因為生氣而被父母責罵,覺得父母沒有同理自己,因此當孩子生氣時,我們或許可以更站在他們的立場思考,並進一步傾聽孩子的聲音,彌補成長中遇到的遺憾。   下一次當孩子又哭鬧時,不妨先將「不准哭!不可以生氣!」的台詞放一旁,讓孩子好好釋放情緒,並觀察他的進步,必要時也可以擁抱他,給他一些溫暖,將有助於情緒的正向發展喔! (文章授權提供/嬰兒與母親)

你的小孩是蘭花?照顧蘭花孩子6法則

你的小孩是蘭花?照顧蘭花孩子6法則#教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maskrosbarn」是瑞典慣用語,翻譯成英語就是「dandelion child」(蒲公英小孩)。瑞典人用這個詞彙形容那些無論到哪裡都能蓬勃成長的孩子,就像蒲公英一樣,有一種「飄到哪裡,就在哪裡開花」的無限能力。另一個瑞典語新詞—「orkidebarn」,也就是「蘭花小孩」(orchid child),形容那些極度易受環境特質影響的孩子,他們就像蘭花一樣,只要悉心照料,就能盛開出瑰麗的花朵,卻也會因為被忽視或傷害而在轉瞬間枯萎、凋零。照顧「小蘭花」的六大法則蘭花小孩(就我們所知,大約五個孩子裡就有一個)對於年幼時遭遇的社會和自然環境,有一種奇特、利弊互見的敏感性。他們對外界環境有一種易感性,容易受其影響,例如觸摸、聲音、味道和相關的體驗,當然還包括愛心、溫暖、惡意和冷漠……等的知覺,而這種感受力會造成他們在身體感官上產生巨大、有時是痛苦的反應。他們像是感官都對外界澈底的開放,因而造就出不是大好就是大壞的二元性結果:在強而有力、具正向支持的社會環境裡,他們比任何孩子都更朝氣蓬勃,但在相對嚴苛有害的環境裡,他們的人生可能會流向失序與谷底。一、生活需要儀式感:新奇是種威脅,日常規律是種保護。對蘭花小孩而言,造成他們人生擾動的,是他們對新奇和意料之外事物的敏感性。凱根稱這種現象為「恐新症」(neophobia)。這是一種深植於性格中、對預期之外或對陌生事物的恐懼。二、給予孩子堅定不移的愛:無論單親、雙親或同志家庭,那怕只有一個大人的關愛也足夠。第二個對蘭花特質的孩子提供安撫和支持的教養做法,就是家長無處不在的關注和愛。雖然所有孩子都渴望並需要父母的注意和關懷,但蘭花小孩需要特別多父母的關愛,而且特別能受惠於他們的影響。這種關注可以是來自雙親中的其一或雙方,祖父母、教父教母或是保姆。三、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對孩子的「敏感」要有敏感度。父母支持關懷蘭花小孩的第三個方法,就是體認並尊重人類的個別差異。切記,就算是在同一個家,但每個孩子感受到的家庭氛圍就是不一樣。父母必須能辨識、了解進而欣賞孩子間的差異與獨特。高質量、有回應的父母之所以能注意並回應子女在需求上所顯現的各種差異,就是因為他們具備這種「對敏感的敏感度」。唯有看到這種差異,肯定差異的正當性,才能讓蘭花小孩和蒲公英小孩各自盛開。四、給予孩子寬容和自由的空間:全心接納,肯定孩子做自己。父母要能接納並肯定孩子真實的樣貌、柔軟的心地和富創意的自我,如此一來,蘭花小孩就能夠茁壯。蘭花小孩能夠敏銳地察覺到父母的批判和意見,對此照單接受,並以強烈的方式回應。他們通常也是最富創意和想像力的孩子,需要找到表達、運用創造力的管道。這樣的孩子如果察覺到,要達到父母的期望,就必須完全迎合父母的欲望和企圖心,完全不能有任何差錯,那麼孩子自己的希望、夢想和創意,可能會受到阻礙和壓抑。五、建立在「保護」與「刺激」之間的微妙界線:不放任,也不成為直升機父母。蘭花小孩的家人必須在精心的保護與壯膽的歷練之間,尋求一種恰到好處的平衡。由於蘭花小孩容易被外界觸動生理反應,所以父母讓孩子與外界刺激間保持某種隔絕,通常是必要而且有益的保護手段。六、善用遊戲的力量:玩出想像力與療癒力。最後,遊戲、奇幻和想像的樂趣大有助益。蘭花小孩的父母,一如所有孩子的父母,都必須在其中接受陶冶。身在成人世界的我們,之所以深受孩童的吸引,諸多原因中的一個,就是孩子能夠自然且自在地進入生活中充滿想像力的玩樂角落。有時候,我們這些大人,太早也太容易就放棄一度熟悉的嬉鬧和天真的快樂。我們喜愛、羨慕孩子,是因為我們從孩子身上看到自己曾經的模樣,以及我們曾有的經歷。他們提醒我們另一種生存方式,某種曾經是我們所歸屬的「家」。(本文摘自/蘭花與蒲公英/時報出版)

食衣住行錦囊妙計 孩子過年不NG

食衣住行錦囊妙計 孩子過年不NG#教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咚咚隆隆鏘、咚咚隆隆鏘。這週開始迎接年假的到來,很多的爸媽可能已在準備大包小包返鄉過年,有的可能正煩惱孩子在回鄉的路途上是否會安然的渡過。然而,返鄉過年除了考驗爸爸的塞車耐心、媽媽的廚藝精湛,最重要的是孩子面臨到『食衣住行』皆不同的狀況下,他們能如何安全的不NG過關,讓爸媽能過個好年,對孩子及父母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台北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陳俊宇職能治療師表示,其實父母只要事先做好準備,您也可以很優雅迎接春節連假的到來。 孩子「食」的部分過年返鄉,父母所面對的頭號問題就是孩子食的部分。傳統的習俗總是在過年期間準備很多的糖果,舉凡冬瓜糖、娃娃酥等。所以父母不管帶孩子到哪裡拜年聚會,總是可以在每家的餐桌上看到這些『糖果的誘惑』。然而,當長輩將這些『好意的春糖』拿給孩子時,做父母的應該要怎麼辦呢?大陳老師小錦囊:建議父母,可以先事前準備孩子可以食用的零食,將面臨長輩春糖大軍來襲前,給予孩子替換的準備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然而,父母事先與孩子的約定也非常重要,父母千萬不可以因為『過年』而調整平日與孩子約定好的原則。然而徐嘉賢醫師在2018年也給予過年孩子的飲食建議,針對兩歲以上的孩子一天不超過六茶匙(25克的糖),兩歲以下盡量不要接觸到人工添加糖的食物,含糖飲料的部分一星期不超過240毫升。因此,父母不訪以此為參考來調整孩子過年『飲食的部分』。 孩子「衣」的部分在過年期間,傳統的習俗要『穿新衣戴新帽』。然而,很多的爸媽在挑選孩子新衣時,除了注重款式好看以外,衣服的材質其實是很重要的。很多有觸覺敏感的孩子會避免穿粗糙質地的衣服,對於衣服標籤、鬆緊帶及衣服的車邊非常的敏感,並且會不喜歡衣服上的標籤。大陳老師小錦囊:針對觸覺敏感的孩子,父母千萬不可因為過年而減少孩子減敏感的活動,觸覺刷的準備及平日的減敏感遊戲活動,都必須持續的給予孩子,甚至爸媽不訪在年夜飯後,與孩子們來個減敏感遊戲,讓孩子能開心領紅包之餘也能持續進步喲!大陳老師減敏感遊戲(年夜火鍋遊戲):父母可先請孩子們自己命名要當什麼火鍋料,之後利用家中棉被或是抱枕,將火鍋料依序放入火鍋中(棉被/抱枕),父母可將孩子們包裹起來並提供適當的重量,給予孩子觸覺刺激。 孩子「住」的部分過年期間,很多的父母會返鄉過年或是出外走春,針對會認床的孩子也是父母最頭痛的問題。針對較小的嬰幼兒,請父母可以用開心的表情告知寶寶『要出門去找阿公阿嬤囉~』,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還小,而不告知孩子,因為環境的變動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表現。大陳老師小錦囊:針對會認床的孩子,父母不訪可攜帶孩子較熟悉的被子或是娃娃,降低孩子的焦慮。並且父母需特別注意,切勿因外出遊玩而影響孩子平日的生活作息時間。大陳老師相信很多的父母會因為難得與親戚朋友相聚,難免會聚到盡興。但其實醫學文獻指出對於孩子來說,規律的睡眠時間是影響孩子專注力與學習力的關鍵,如不想孩子有『開學症候群』的父母,請務必注意孩子的睡眠時間唷! 孩子「行」的部分去不同的環境拜年或是聚餐,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針對先天氣質較敏感的孩子,父母的預告與事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大陳老師小錦囊:針對氣質敏感的孩子,父母可以先預告等等會拜訪哪些叔叔、阿姨或是長輩。並且告訴孩子等下有可能會遇到哪些孩子,他們可以進行什麼遊戲,並約法三章哪些區域可以玩,又或者父母可以先準備桌遊或是玩具,讓孩子能在大人聊天時,能有事做而不空等。針對年夜飯或是聚餐,孩子常常可能吃到一半專注力就被旁邊的孩子、電視影響,一頓飯可能常常吃到一半不是跑掉就是東張西望,讓優雅的爸媽總是『氣到說不出話來,只能回家算總帳』的狀況,但其實父母可以優雅地解決。大陳老師小錦囊:1.明確的告知孩子吃到哪樣菜就能下餐桌。以前大陳老師的爸媽總是告訴我,年夜飯每一樣菜都必須吃到,才能離開餐桌,所以大陳老師總是希望水果趕快上,這樣就能去玩了!但殊不知水果總是最後出現的。因此,父母與孩子下餐桌的約法三章,請明確給予,切勿渾沌不明,讓孩子沒有目標而努力。2.請給予孩子參與的機會,例如年夜飯的準備,除了媽媽辛苦展示廚藝外,家中的神隊友爸爸與孩子可以一起參與,讓孩子參與其中,而增加飲食動機。3.請不要一直幫孩子夾菜,夾菜的生活技能需從日常生活中訓練,讓孩子自主夾菜,除可訓練大小肌肉外,也能增添孩子的生活職能並且增加孩子自主性與獨立性,更不會讓孩子覺得『怎麼菜永遠吃不完啊~~~~』以上大陳老師錦囊給全年無休辛苦的父母們參考,祝每位父母都能在新春裡情緒不NG,優雅好過年唷!(文章授權提供/陳俊宇職能治療師)

管教孩子 有高壓怒罵之外的更好策略

管教孩子 有高壓怒罵之外的更好策略#教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表示,我不只一次被家長或學校的老師問到,現在的孩子是否不能打、不能罵?那麼,到底該怎教訓孩子呢?孩子犯錯了,該糾正、該教導的,一樣都不能少,如果無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不當,進而學習合宜的行為表現,就是在縱容孩子。孩子長大後,肯定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問題是,除了施以高壓怒罵之外,似乎沒其他管教孩子的策略了。不管是肢體上或言語上的,施以暴力並伴隨高張的情緒,對於孩子問題行為的改善,長期下來恐怕弊多於利。因為這些方式是透過讓孩子感到恐懼,學到「不能做」或「該做」哪些事情,就算學會了展現合宜的行為,恐懼仍存留內心深處。當孩子漸漸長大,不再對權威感到恐懼,那麼,這些威嚇的手段將不再起任何作用。甚至,孩子在人際關係中遇到挫折,也會透過暴力攻擊的方式做為控制他人「就範」的手段。但是,這不代表我們就應該放棄對孩子的管教。帶著創傷知情的眼光理解孩子的困境有個老師觀察到班上有位孩子,脾氣暴躁,時常情緒失控,同學某些無心的舉止或言語,常被他過度解讀,常在班上暴怒甚至揮拳反擊,弄得同學們退避三舍,不敢與他有過多接觸。他很想幫助這位同學,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我問:「你覺得他怎麼了?」老師說:「大概是很不安吧!我側面得知,他生長在一個複雜的家庭中,過去也曾有被霸凌的經驗。」我感到很欣慰,這位老師具備「創傷知情」的觀點。我們不難理解,這樣的孩子常帶著敵意,不是向外攻擊,不然就是向內退縮,都是為了保護自己。因為,在他的主觀世界中,自己所處的人際環境是危險、不友善與充滿威脅的。「我覺得他好孤單,我想要下課找他過來談談,教他一些人際互動的應對技巧。可是,我該怎麼做呢?」「先讓他感到安全!」表達對孩子當下感受的理解「先讓他感到安全!」我又重複一次這句話,接著說:「因為,這孩子對師長也是充滿敵意的。尤其,當他被老師找過去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我又要挨罵了!』,所以,內心的恐懼和不安指數急速增加。此刻,他無法對眼前的師長產生任何信任感,更無法聽進任何師長的告誡或道理——因為,大腦掌管理性分析功能的部位,正處在當機狀態,他只想著如何逃離或反擊,擺脫這個令人不安的困境。」所以,一開始,我們要做的,是透過同理心回應,表達對孩子此刻心情感受的理解。例如,可以這麼告訴他:「我知道,你被老師找過來,一定很擔心,很害怕,是否自己做錯事要被罵了!」或者「我知道,你有滿肚子的委屈,而現在面對老師,不知道你是否感到很緊張?」,試著把對方當下可能有的情緒感受說出來,而不是立刻切入正題,或者劈頭就講道理、給建議。當一個人能被深刻理解,往往就願意敞開自己多一點。我想協助你,而不是指責你請讓孩子知道,你找他來談話,不是要指責或處罰他,而是想幫助他。你會這麼說:「我觀察到你在班上與同學互動時,時常發生衝突。我想,你一定也想與同學和平相處,你一定也希望自己是受歡迎的,所以,我想提供你一些協助。」即使你這麼說,孩子仍然充滿防衛或敵意,甚至不相信你可以幫助得了他。你也可能被孩子的回應給激怒,請記得持續在情緒感受上回應孩子,同時,保持溫和穩定的態度及語調。如果孩子不想談,或拒絕繼續互動,就先結束這一回合的談話,也沒有關係。總之,先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正向詮釋問題行為如果有機會與孩子繼續對話下去,你可能會指出孩子的一些不當行為,例如:「我觀察到,今天當同學把考卷遞給你時,你有些用力地搶過來,同時大聲罵了同學。」也就是客觀地描述孩子的行為樣態,不多做任何評價,特別是指責與否定。然後帶著好奇試著理解狀況:「我知道,你也不想這麼做,一定是有原因的,你願意告訴我,發生麼事了嗎?」如果孩子願意講,通常會指責別人冒犯他,對他不友善,也就是,將過錯全都怪罪到別人頭上,此時,我們得先幫孩子從正向的角度詮釋他的問題行為。你可以說:「原來,你會這麼用力搶過考卷,是不希望被同學看到你的分數呀!」「原來,你會大聲罵同學,是因為真的很想讓他知道,不要這樣看著你!」請務必相信,任何行為的背後都有正向意圖,不是要讓自己變得更好,就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先幫孩子把他問題行為的正向意圖說出來,能讓孩子感覺到解脫、被理解,因而卸下防備。接著,才有機會與孩子討論「如果下次再遇到類似情境,你可以怎麼做,會比較好?」,也就是發展替代性的合宜行為。陪伴孩子面對自然後果「難道,做錯事的孩子都不需要接受懲處嗎?」你的心裡一定有這樣的質疑,我也很常被問到。關於懲罰是否對孩子問題行為的改善能有效果,我不在此多加贅述。然而,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違犯團體規範而受到合理的懲處,也是不能迴避的。因為是早已明訂的規範,孩子事先也知情,一旦違反,當然就得接受必須付出的代價,於是稱為「自然後果」。相對的,師長因自己的好惡或主觀判斷,另外加諸孩子身上的指責、批評或處罰,就不屬於自然後果。例如,在課堂上公然數落孩子的問題,讓孩子感到難堪;或在事先未約定下要求孩子去做勞動服務以「彌補過錯」,這不是孩子該承擔的。面對自然後果,對許多孩子而言並不容易,又會是一個龐大的壓力來源,內心的恐懼不安將再度湧現。因此需要由信任的師長陪伴孩子去面對這個困境,而不是加諸更多的責備——最重要的關鍵仍是「讓孩子感到安全」。

教養相對論 父母歧見時該聽誰的?

教養相對論 父母歧見時該聽誰的?#教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這天一如往常,孩子放學後來到業師父的拳館,寫了功課、練了拳,等候父母下班後接孩子們放學,個個興高采烈的跟著爸爸媽媽,映著夕陽與星星交織的天空,踏著愉快的步伐回家了。就在孩子們都走得差不多時,一位就讀小學五年級的男孩母親來到拳館,憂愁滿面和業師父說了些話。語畢,和孩子一同向業師父鞠了個90 度的躬,牽著孩子的手,消失在暮色的街道中。業師父望著這對母子離去的背影,輕輕地搖了搖頭,轉身關上拳館的門,往回家的路走去。正好遇到正在門前維修愛車的糖老大,拱手打了個招呼……父母意見不同時到底要聽誰的?糖老大:東方的傳統思想是重男輕女的,但在西方,講的是「Lady first」。業師父:「Lady first」?糖老大:就是尊重女性,女士優先的概念。尊重女性也是獨立的個體,並不是男性的附屬品。女性有女性的自主權、發言權、決定權……所有男性該有的權利,女性也都應該有,而且權力一樣大。業師父:這就是最近常聽到的「兩性平權」囉?糖老大:是啊,無論在國家、社會、工作場所、家庭、甚至夫妻關係都一樣,男人跟女人說話的份量沒有誰輕誰重的道理,只有互相尊重與了解。但這似乎不是我們今天要聊的主題,對吧。業師父:這話題倒是很有意思,值得討論。但,是的,我們還是針對我今天的困擾聊聊吧。糖老大:之所以會提到男女平等的問題,我想帶到的主題是,不管你是男是女,都是來自於不同的原生家庭、不同的父母、不同的成長環境及不同的際遇。一個來自農村的純樸家庭跟一個充滿金錢遊戲的股市大戶,兩者的結合本來就很違和、相互衝突。但命運就是這麼奇妙,常常把這樣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湊在一起,當然,彼此的價值觀一定也是大不相同。平常遇到好事,說真的,誰聽誰的好像都差不多;但若是遇到爭執、衝突,想法不相同,這時,到底要聽誰的話呢?業師父:應該是要聽……學歷地位高的吧?畢竟學歷高的,知識比較豐富,處理事情也比較理性。糖老大:學歷高的,我們可以說他的IQ 高,但不表示他們的EQ 就高,很多社會案件,碩士、博士犯法的比比皆是,我不是說高學歷沒有高EQ,而是處理事情的EQ 並不一定是由學歷決定的。就拿我來說,我學歷並不高,從修車學徒做起,今天業師父不是也來跟我請教問題嗎?難道業師父是因為我的學歷高才來找我的?(笑)業師父:哈哈,說的也是,我來找糖老大討論,是因為你的為人與經歷,跟學歷還真的沒有關係。看來我也是被傳統觀念害得不淺啊。糖老大:剛剛這是玩笑話,希望你別介意。我想帶到的問題是,你說的並沒有錯,也許你是因為我的為人與經歷,但最重要的關鍵是在於,對彼此的「尊重」。我說的不一定對,你說的也不一定錯。當想法不同的時候,要以誰為主,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不一定是「Lady first」,也不一定是「以夫為貴」,而是兩個人有沒有冷靜、理性地坐下來討論彼此的看法。如果這個問題牽扯到小孩,除了父母之外,小孩也要視年齡決定要不要邀請孩子一起討論。業師父:這有點超出我的理解。父母不是有責任處理、決定孩子一切事物嗎?讓孩子參與討論有意義嗎?糖老大:父母親當然有責任處裡孩子的事情,但我想說的是關於孩子的「權利」。孩子有參與和自己有關係的事件討論的權利。業師父:這樣講我可以認同,但是你剛剛有說到「視年齡決定」,要多大的孩子可以參與討論呢?孩子不會在中間無理取鬧嗎?糖老大:我覺得孩子在小學五年級之後,就可以開始參與家庭的討論了。小五前的孩子,心智發展不成熟,確實有可能像你說的情況一樣無理取鬧,最後討論甚至不了了之,還是由父母來決定;但小五之後,自主性慢慢成熟,乖乖地聽話照做,開始有自己的意見了,這時該適度的讓孩子有參與感,參考孩子的意願。儘管最後的結果並不是他們能左右,但討論過程中,可以讓他們知道父母親的想法,孩子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的過程,是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主,而不是「自溺」或「沒主見」。小五後的孩子,我們需要把關的是,他們提出的議題與想法,是不是作奸犯科、傷風敗俗、離經叛道、或傷害自己身心的事。例如:全家原本要一起出去吃晚餐,但孩子說他累了,不想去,只想在家裡看電視。這時候父母親如果氣沖沖地說:「你怎麼那麼不守信用?明明說好了,怎麼又變卦?」或是,「怎麼那麼不合群,我們是一家人,為什麼只有你一個人在耍自閉?」你說,這不也是在討小孩的氣嗎?最後就算孩子勉強出門了,家庭的氣氛我想也不會太好。(本文摘自/教養相對論:先懂孩子再懂教,當葉問遇到唐老大會問的13個教養難題/布克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