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

家庭裡 被複製的人格與教養模式

家庭裡 被複製的人格與教養模式#教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父母/小孩有邊緣人格……這樣的家庭充滿了不安、矛盾與壓力,舉例說來,如果母親是邊緣人格,她對某些事情可能完全不管也不在乎(成績、交友、金錢,每個邊緣人格狀況不同),但會要求孩子要每天準時回家、報備行蹤。即使孩子已成年,上大學、外宿了,還會每天打電話到宿舍確認孩子有沒有回去,也會要求孩子每週都要回家報到,甚至要知道每個朋友的電話。如果孩子說要討論報告或有事耽擱,就會狂打電話、傳簡訊,要孩子立刻回來,否則就會開始情緒勒索,用「沒你這樣的孩子」、「不孝」等字眼,把自己的焦慮與不安扔給孩子承擔,把錯怪在自己的小孩身上。若有邊緣人格的是爸爸,行為特徵則是用大男人的方式來管控妻子、小孩,常以挑剔、要求的方式讓家人妥協、受控制、聽話。很多時候,孩子不接受管控,父親也會瘋狂指責母親不盡心教育孩子,或是沒有當好母親才會讓孩子如此「不受教」,常常最後的行為就是暴力相向,或以更激烈的言語羞辱與攻擊。身處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會面對很多的管控與情緒。和對自己很隨興、不規律但態度強硬的管控者相處,雖然關係很黏膩,甚至有相當多的愛,但恨也隨之而來。隨著小孩漸漸長大,他們開始長出自己的個性與想法,也會開始想要反抗父母的操控,或模仿這些行為,開始有很多問題冒出來。而這也是邊緣型人格疾患發病的時間──青春期。上述這些情形若發生在邊緣人格的家庭裡,常常會變成羅生門,因為家裡每個成員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也說得出許許多多被傷害的證據。宛如魔咒的邊緣型家族命運簡而言之,這不是單純一個家庭成員的邊緣人格問題,而是整個家族氛圍就像「邊緣型家庭」一樣。焦慮與不安就像病毒一樣,不管有邊緣人格的是父親或母親,在相處的蜜月期過後,焦慮事件會隨著生活,因雙方愈來愈多的差異而傳染、擴散,例如婆媳衝突、居住問題,或是兩家不同的經濟價值觀等。問題會漸漸地蔓延到夫妻關係、教養態度,原本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瑣事,卻變成互相傷害的證據與理由。也因為希望自己能被無條件地照顧,更加不能接受伴侶的「不體諒」。長久下來,焦慮與不安會影響原本狀況較好的另一半。在長期的猜忌與懷疑之中,變成習慣性的自我防衛與過度反應。而生活在這種家庭的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傳承了不安與恐懼。有些孩子因而習得了邊緣人格的個性,有些則成為把自己跟感覺隔離的人,在心裡跟這樣的家庭劃清界線以自我保護,也有些孩子會早早逃離家中(一面認為是自己的存在所造成的問題)。(本文摘自/邊緣人格──以愛為名的控制,被恐懼綁架的人生/寶瓶文化 )

教養的分歧點:該讚美還是責備?

教養的分歧點:該讚美還是責備?#教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育兒書籍中總強調要「培養孩子的自發性」,但恕我直言,以腦科學來說,只做到這一點不算是完整的教育。因為有些行為可以自然培養,有些則是無法自然培養。把門關起來、把鞋子擺整齊、收拾玩具,這些行為對大腦來說是不自然的行為,無法自發性地形成。想養成這樣的習慣,必須仰賴「教養」。把玩具從箱子裡拿出來這個行為,可以自發性地完成,因為這是玩耍的必要過程,不用教也會。但是,玩完後的整理,不靠教養就絕對不可能做到。請大家不要誤會,所謂教養並非「把玩具收起來!」、「不整理就不讓你玩了!」等怒罵。以專業術語來說,教養可以分類為「強化」和「弱化」兩個方式。「強化」指的是加強再度採取該行動的意願。「弱化」指的是降低意願,使其不要再度採取該行動。該讚美,還是要責備?大家覺得「讚美」和「責備」哪個方法比較好呢?首先,讓我們針對責備的案例來思考。有一個實驗將父母分成兩組,讓他們想辦法阻止孩子玩電玩。其中一組會斥責正在玩的孩子:「快去念書!」另一組父母則採取溫柔勸說:「是不是該開始念書了?」最後再問孩子:「那電玩到底有多好玩?」被責罵的孩子回答「非常好玩」,而被溫柔規勸的孩子則是回答「不是太好玩」。我們可以將這種情形解釋為「認知不協調」。被責罵的孩子「雖然很想玩,但不得不停止」,因為是強制性的被迫結束,因此不會發生認知不協調。「不玩了」單純只是因為情況不允許,也就是說,他們對電玩的強烈興趣並沒有改變。另一方面,因為被溫柔勸導而不玩,則是「說不定還可以繼續玩,但自己選擇停下來」。亦即「明明還想玩,卻不玩了」這種心情和行動的不一致,造成了認知不協調。這麼一來,「停止玩遊戲」這個自己的決定,就必須從自己的內心來解釋。而最有說服力的解釋就是「其實那個遊戲並沒有那麼好玩」、「所以自己決定不玩了」。事實上,實驗證明如果父母可以很有耐心地持續用這種溫柔勸導的方法來處理,孩子總有一天會對電玩失去興趣。就像這樣,盡量避免嚴厲斥責,同時有耐心地予以教養才是理想的教育(當然,很多時候,養育子女並沒有那麼簡單......)。關於責罵與稱讚的平衡,我從在研究室做的老鼠調教實驗中也得到一些啟示。想讓老鼠記住路徑時,常常會使用飼料。這是「做到了就稱讚」的訓練法。相反的,也可以給予貓的味道和電擊等「懲罰」,這就相當於「沒做到就責罵」。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做到了就給獎賞,做不到就處罰」這種融合胡蘿蔔與鞭子的組合。換句話說,為了讓老鼠學習,有以下三種調教方式:1只有報酬(稱讚)2只有處罰(責罵)3融合報酬和處罰這三種調教方式中,最能讓老鼠快速學會的是哪一種?對平常一直在做這個實驗的我來說,絕對不會答錯答案,老鼠的成績依序是1 <3<2。光是讚美的指導方法效果最好,絕對不能責罵。一旦加以責罵,想完成任務的動力本身也會減少,結果就是達成率下降132。讚美的好處和壞處透過稱讚來進行「人格內化」這個過程有三個階段。那就是外發性強化、代理強化、自我強化。1「外發性強化」即直接讚美,是最簡單的一種。被稱讚的孩子會很開心,然後重複做同樣的事,這便是「受肯定行動」的內化。越是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就越容易看見成效。2「代理強化」是基於看到朋友或兄弟姊妹等身邊的人被稱讚而產生的。也就是說,透過勾起「因為我也想被稱讚,所以加以模仿」這種心理,讓孩子觀察學習。雖然不是直接被讚美,但對成熟到某種程度的孩子來說,光是這樣,就足以構成人格內化了133。3「自我強化」是「自己稱讚自己」。就算沒有他人的稱讚,只要出現好的行為,自己就會稱讚自己,結果,受歡迎的行為就會不斷增加。基本上是以1→2→3的順序來成長。所以,必須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目前處於哪個階段。「整理這件事,是階段1」或是「把鞋子擺整齊這件事是階段2」等等,必須依照孩子每個行為的階段,仔細調整和他說話的方式和應對方法。基本上,我贊成採取「稱讚」的方法。不過,稱讚真的非常困難,因為會有認知不協調的情形。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對著經常畫畫的孩子稱讚他「畫得好棒啊」、「了不起」,並不值得鼓勵。(本文摘自/大腦專家親身實證的早期教養法:讀懂0-4歲的嬰語、情緒與行為,讓父母用腦科學幸福育兒/時報出版)

小小孩頻說不雅詞?簡單戒法不再頭疼

小小孩頻說不雅詞?簡單戒法不再頭疼#教養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家中孩子不知道從哪學到說不雅語詞,例如:「笨蛋」、「白癡」、「哇靠」,家長聽到時往往又急又氣,很怕周遭眾人的眼光或,親朋好友眼神關注及不好的觀感,但責罵孩子也沒用,該怎麼辦?孩子開口說不雅詞 爸媽好頭疼8、9個月大的寶貝牙牙學語時大量「聽」是學習仿說的開始。育兒專家林芝鈴表示,孩子良好習慣的建構不容易。孩子的模仿學習語言-「仿說」,最重要的原則是正向回饋,當孩子說出跟您預期或說出您要寶寶說出的言語時,第一時間正增強很重要。因此大量的聽能夠促進大量的說。大約8、9個月大的孩子已經會牙牙學語。1歲前就可以透過大量刺激,促進語言能力。如果1歲左右的孩子互動中有較大的孩子,可能出現如「笨蛋」的語詞,小孩學起來難戒掉,常常令家長很頭疼。漠視再教導其他困難語詞 幫孩子戒掉不雅詞彙林芝鈴專家說明,通常戒不掉不雅語詞的關鍵在於家長。小小孩對於不雅語詞的語意並不了解,但家長聽到孩子說不雅語詞後,反應出的肯定表情,激起孩子注意而更喜歡說。孩子說不雅語詞時,旁人漠視或不聽來淡化這句話,再複誦其他較複雜的語詞來轉移注意力,就可以跳脫迴圈。如果是3歲左右的小孩,週遭的人對於講出不雅語詞的反應越大,越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把判斷能力留給孩子。可以協同家中公婆、其他家人,不要對孩子說不雅語詞有太大的反應或關注的共識。育兒專家林芝鈴提醒,孩子越小越好奇,家長若生氣指責孩子,或禁止孩子講粗話,孩子會越愛講。把孩子的創造力、思維放對地方,就不用擔心孩子變成令人頭痛的孩子。

焦慮、墨守成規 造就控制狂母親

焦慮、墨守成規 造就控制狂母親#教養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於/編輯整理)有孩子邁入青春期的家庭,總是火藥味很重,但如果能聆聽青少年的聲音,常有許多意外收穫。因為從他們充滿情緒、聽起來很刺耳的話語中,往往能直指出家庭的真實面貌與困境。在晤談室,常見的場景像是母親苦口婆心地說:「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孩子則憤怒地回答:「但我不需要妳給我的這些。我要的,妳卻不給我。」被許多「好媽媽」的標準所綁架 無法動彈不斷給予,卻不考慮孩子目前真正的需要。有時候是出於母親自己本身的需要,因為她需要透過「不斷給予」,來減輕擔心自己不是個好媽媽的焦慮。是不是要養出一個好小孩,自己才算是一個好媽媽呢?好小孩的定義又是什麼呢?是街坊鄰居都有口皆碑?還是符合社會大眾的名校、好成績?但是這些別人眼中或嘴裡的優點,能夠反映出孩子大腦與品德的成長,以及更重要的內心滿足和快樂嗎?同理,為了成為所謂的「好媽媽」,背負重擔的妳,過得快樂嗎?是不是儘管很多人說妳做得很好了,妳在理智上同意這點,但只要一遇到生活上的小失常,就會像壓垮妳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讓妳崩潰大哭。「控制狂」媽媽太過焦慮 緊抓上一代或周遭環境的標準很多被孩子認為是「控制狂」的媽媽,都是太過焦慮,沒辦法停下來好好思考的女性。為了對抗焦慮,她們緊緊抓著從上一代或是周遭環境吸收進來的「各種標準」,嚴格地控制小孩與自己。她們沒有意識到自己過多的關心,對孩子來說,全都是潛在的監視與控制,因為她們也讓自己身在「許多標準」的控制中。「留白」是一種對孩子的信任,而「安靜」更是一種深刻的包容。除了無微不至的關心,學習「放下」,是另一種孩子也需要我們給予的愛。在孩子還幼小、依賴時,身為母親的我們可以做很多努力,幫助孩子的身心逐漸茁壯。當孩子日漸長大並堅強時,我們該放手去相信孩子,信任他們自己可以走得好,過得快樂。(本文摘自/愛媽媽,為什麼這麼難?/寶瓶文化)

控制型教養 孩子易成「被動受害者」

控制型教養 孩子易成「被動受害者」#教養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是非題」需要「是」與「非」,只有一個答案不能成為「選擇題」,這個道理放在心靈與人生中同樣適用。一個人要能夠發展出「面對選擇,做出決定」的能力,光是找到自己想要的並接受,是不夠的,還需要學會「說不」與「放下」。在親子關係中,如果母親無法「放下」,女兒也就難以「說不」。依賴會讓我變成妳的附屬品無法拒絕是一種變相的失去自由,最終的反撲可能是青春期激烈的叛逆,而另一種常見的抗議方式,就是像厭食或暴食這類的飲食困難。身體會攝取食物當成養分,就像心靈需要愛的滋養。在一個家庭中,每個成員是不是能自由選擇吃與不吃、什麼時候吃、吃些什麼、要吃多少,就好比這個家庭給予孩子的愛,是不是彈性且貼切成員本身需求。正是因為在身心對比下,攝取食物與接受愛是如此相似,所以當親子關係中愛的流動被過度控制而僵化,常見的戰場就在餐桌上,但這不會是唯一的衝突點。身體成為抗議的戰場母親對雅貞的控制不是只有食物而已。成長過程中,她一直是父母生活的重心,特別是母親,每天媽媽都會關心雅貞大大小小的事情。這樣的關心,並沒有隨著她的年紀增長和能力增加而改變,小時候的教導到了青春期變成了干涉,滋養植物的肥料太多的時候,就會變成淹死植物的毒藥。在國、高中這個升學壓力極大的階段,母親缺乏界限的關心,讓她比一般青少年考生,多背負了缺乏自由而來的窒息感。最終,她的身體變成對家庭抗議的戰場,用「拒絕妳給的食物」,來表達「不要逼我,我不想成為妳的附屬品」。習慣扮演「被動的受害者」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透過家庭互動,逐漸學會用言語說出需求,乃至表達情緒,然後在人際衝突中找到抒發情緒與化解爭執的方式。但如果家庭氛圍不允許犯錯,或將成員間不同的聲音或個人自主意識,當成是對家庭的不忠誠。在這類家庭長大的孩子,容易變得過於害怕犯錯,或惹別人不高興,因此難以主動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習慣壓抑或忽略自己的負面情緒,像是憤怒或悲傷等,最後累積下來的情緒壓力,就會透過身體症狀表現出來。一個人如果缺乏對自己的探索,不夠了解自己,再加上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緒,在人際互動時,就很容易發生誤解或衝突,讓長大後的人際情境重複著與小時候原生家庭相似的戲碼。不敢適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習慣將情緒壓抑下來,自己處理。在人際關係中,缺乏想要努力溝通的動力,因為她總是習慣扮演「被動的受害者」,所以連帶著影響到那些與她互動的人,使他們不由自主地坐上「主動的加害者」的位子,而她自己則不斷在每個故事中重演著被人「逼迫」的角色。(本文摘自/愛媽媽,為什麼這麼難?/寶瓶文化)

教養小技巧 別用「為你好」情緒勒索

教養小技巧 別用「為你好」情緒勒索#教養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家長自己太累或狀況不好時,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把家人拖下水。年輕的父母在各方面的責任均日漸加重,沒有時間、也不會想到要照顧自己。一天忙下來,回到家通常已經很累了。拖著疲憊的身心面對小孩,實在沒太多力氣停下來,好好聽他說一些沒那麼重要的事情,或陪他玩自己沒興趣的遊戲。身體覺察 讓疲累的身心重獲能量慣性疏於照顧自己的情況下,親子與夫妻間的關係都悄悄地越來越緊繃,而越緊繃的關係只會產生越多的對抗與拉扯,相互支持與體諒越來越遙遠。學習正念後,才誠實地發現,原來自己疲憊時容易不耐煩,也容易不自覺地遷怒,即便我百般不願如此。原來,身體能量的低落會大量拉下心理的承受力。漸漸地,很疲憊時我會運用坐捷運或公車回家的空檔,進行觀呼吸練習,或回家後先躺十至二十分鐘做身體掃描小憩片刻。這些簡單的練習,讓疲憊的身心重獲能量,對家人的愛就不會包在火球裡。當愛包在火球裡時,家人感受到的是火,而不是愛。正常人不是逃開,就是回敬更大的火。正念練習,讓我慢慢學會自己熄火,而不再潛意識地希望或等待他人來幫我熄火。然後,給出去的愛,就是愛。不被情緒勒索後 才能找到好的教養策略家長內在的擔憂與焦慮真的很多,尤其是華人的家長,通常會過度擔心孩子健康、學習、同儕、社會影響等。過度的擔憂很容易轉化成不信任,對孩子不信任,也對環境不信任。不信任導致過多的干涉,孩子自己的責任感於是漸漸削弱。過多的擔憂也可能給孩子太多指導,沒留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給孩子自由探索,沒留充分的時間與空間給孩子嘗試錯誤。當發現到對孩子產生擔憂焦慮時,練習停下來觀察一下自己,這樣的擔憂是有需要的嗎?多少成分建構在事實上、多少建構在假設或想像上?這擔憂是來自我個人的議題、夫妻的議題、孩子的議題、環境的議題……這擔憂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我是否需要找人討論一下?先照顧好自己,讓身心回復平衡後,再想想可以或需要採取什麼行動。也許,什麼行動都不做,安住再觀察是最好的策略。也許,需要協助的是家長而不是孩子。也許,需要找老師討論。不同的可能開展於覺察與平靜中。「為了你好」字句 易造成情感勒索對情緒的覺察,在不爽時的遣詞用句也會比較留心,例如以前常說:「我這樣是為你好。」或者「我這麼辛苦不就是為了你。」總以為這樣說可以讓孩子體諒我的辛勞或用心,後來才發現這對孩子而言,這些話可能是很沉重的情感勒索,反而導致孩子完全失焦或內心深處的抗拒。因此家長勿因自己的不安、擔憂、恐懼,而給孩子過多的情感或情緒負荷,或者框限孩子的未來。老實說,這是家長需要修練的功課;而修練此功課的家長,第一位獲得釋放與解救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本文摘自/正念減壓自學全書/野人出版)

父母別自認開明!8特徵讓控制狂現形

父母別自認開明!8特徵讓控制狂現形#教養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養兒育女這件事要是搞砸了,人生中的其他事情也就沒多大意義了。」──前美國第一夫人賈桂琳.甘迺迪.歐納西斯(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健康的教養方式很簡單:好好的把小孩養大,然後放他們自由。當一個健康的孩子也很簡單:玩耍、學習、長大,然後離家獨立。健康型的父母 允許孩子自由發展人格這兩種職務內容的描述都很簡單,但這兩種工作做起來卻都不容易。在健康型家庭與控制型家庭之間,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健康型家庭的父母允許孩子自由發展人格。控制型父母做不好保護與養育的工作。他們用鐵的紀律或朝令夕改的規定剝奪孩子的玩樂時間。他們樹立不健康的習慣,限制子女在發展獨立人格上的努力。這就是為什麼在控制型家庭長大的人,有時到了三十好幾、四十好幾或五十好幾,都還沒辦法在情感上離家獨立。下列呈現的是健康型家庭和控制型家庭之間主要的八個差異。你或許能從中看出你自己的童年經歷偏向表格的哪一邊:健康型家庭與控制型家庭的特徵 健康型家庭1)呵護的愛/•父母的愛是相對持續不斷的•孩子得到情感、關注和溫暖的肢體接觸•孩子被告知他們是有人要、有人愛的2)尊重/•父母看見並看重孩子本來的樣子•父母接受孩子的選擇3)開放溝通/•重視誠實地表達想法,而不必以特定方式說話•允許提出問題與反對意見•問題受到正視並予以解決4)情緒自由/•可以覺得難過、恐懼、生氣和高興•情緒感受被視為自然的反應而被接受5)鼓勵/•孩子的潛能受到鼓勵•孩子成功時受到褒獎,失敗時得到安慰6)前後一致的教養原則/•父母適當地設下前後一致的限制•父母以身作則•父母允許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和活動有合理的控制權7)鼓勵內在生活/•孩子學會珍惜自己、疼愛自己•父母會與孩子溝通他們的價值觀,同時也允許孩子發展自己的價值觀•生活中有學習、有幽默、有成長,也有玩樂8)健全的社交互動/•鼓勵與他人往來互動•父母教育孩子以開闊的視野看待外界,並對他人與社會負起責任 控制型家庭1)有條件的愛/•父母的愛被當成獎賞來給予,收回父母的愛則被當成對孩子的懲罰•父母覺得孩子是「欠他們的」•孩子必須「爭取」父母的愛2)不尊重/•孩子被當成父母的財產•父母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需要3)拒絕溝通/•溝通受到「不要問為什麼」、「不可以說不要」等規則阻礙•不准提出問題與反對意見•問題受到忽視或否定4)不容許有情緒/•強烈的情緒會受到阻止或壓制•情緒感受被認為是危險的5)羞辱/•孩子有受審的感覺•孩子受到的批評多過讚美6)獨斷或混亂的教養原則/•規定往往很嚴苛,而且朝令夕改•父母把自己當成指使下屬的上司•父母不准孩子有隱私7)否定內在生活/•孩子學不會珍惜自己、疼愛自己•是非對錯比求知慾或好奇心更重要•家庭氣氛感覺不自在或很混亂8)失能的社交關係/•與外人少有真誠的接觸•孩子被告知「外面每個人都很危險」•人際關係建立在父母的首肯之上(本文摘自/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橡實文化)

孩子不聽話 爸媽3步驟打破惡性循環

孩子不聽話 爸媽3步驟打破惡性循環#教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孩子精力充沛、經常不顧危險跑來跑去,外出吃飯也沒辦法好好坐著,」,上述這些狀況可能是每個家長都碰過的問題,臨床心理師表示,當孩子不聽話時,應先確定有沒有可能是照顧者與孩子間的刺激不足,或者存在大腦發展,可能是基因問題。小孩內心自責、內就的情緒會累積、惡化佳里奇美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唐愉君表示,沒有小孩不喜歡被愛,所以也沒有小孩是故意和你作對,雖然小朋友外表可能看似不在乎,但心裡卻在乎每次被責備後的情緒。每當自責、內疚、羞愧等等的成份慢慢累積起來,就容易自信下降,形成不好的自我感覺,繼而惡化、延伸出更多「不聽話」的行為。打破惡性循環就從教養開始很多時候,照顧者透過威脅和處罰來讓孩子配合,但長遠來看並非如此。家長希望讓恐懼、處罰和發飆成為孩子順從的動機嗎?其實有更好的方法,在管教小孩前,可先思考以下3個步驟:1) 先瞭解自己的「需要」/家長想讓孩子學到甚麼,孩子學不到時家長會有甚麼情緒,那是甚麼原因讓家長想要孩子非學不可,背後是否有不同的壓力在。2) 瞭解孩子的「需要」,不是「想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和想要做出這種行為,會發現孩子正試圖表達他的想法。3) 雙贏的結果/當孩子鬧脾氣時,對孩子說教不是適合教導的時機,因為孩子情緒已經蓋過理性思考和接納意見,所以當下可以先同理孩子,讓孩子冷靜後再瞭解狀況與討論,盡量讓孩子參與一起整理及解決問題的過程。父母培養同理心能降低親子衝突唐愉君臨床心理師表示,父母可以同理心了解孩子內心、穩定情緒。目前已有醫院、機構等開辦親職團體,讓照顧者思考與練習,遇到狀況時便能自然而快速的評估並作回應,降低親子互動的衝突,加強情感連結,培養小孩的同理心、洞察力和道德感,養成良好行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