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7歲女性,近期飽受腹痛所苦,甚至有不明原因嘔吐的症狀,就診婦產科經超音波檢查發現,長在右側卵巢有一呈沙狀質地的腫瘤,診斷為巧克力囊腫,且有骨盆腔內沾黏的情形,後續接受腹腔鏡手術恢復良好,並持續追蹤至今尚無復發情形。
一位37歲女性,近期飽受腹痛所苦,甚至有不明原因嘔吐的症狀,就診婦產科經超音波檢查發現,長在右側卵巢有一呈沙狀質地的腫瘤,診斷為巧克力囊腫,且有骨盆腔內沾黏的情形,後續接受腹腔鏡手術恢復良好,並持續追蹤至今尚無復發情形。
許多女性長期被經痛、經期失調、骨盆腔疼痛折磨,卻因害怕侵入式檢查而不敢進一步尋求治療,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未能被及時發現,延誤治療。《訂製你的無病生活》書中分享近年已有新的檢測技術,鼓勵長年飽受疼痛之苦的女性,能夠及早檢測治療,避免造成更大的遺憾。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蔡醫師,你有看韓劇嗎?」一對夫妻來看診,問了這個問題。他們看我一臉茫然的樣子,太太說,「在韓劇《Oh My Baby》中,高俊所飾演的攝影師韓理尚有精蟲不足問題,和子宮內膜異位症、高齡、難懷孕,由張娜拉飾演的張夏莉,為了生小孩吃盡苦頭。」先生接著說,「我們夫妻幾乎就是男女主角的翻版!」接下來,他們夫妻倆不斷說著劇情,也說自己經歷過的各種治療及辛酸史。停頓了一下,太太說,「我38歲、先生42歲了,我們接下來打算盡全力用中醫調身體,讓我卵巢子宮的狀態改善,也讓我先生的精蟲狀況改善,到時就可以做試管了。」子宮內膜異位不孕症兇手 可能連做試管機會都沒有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痛經症,此外,它在女性不孕症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兇手,在生育年齡中的女性,大約有25 ~ 50%的不孕症患者,是和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是婦科最複雜的疾病,也被認為是最不容易治療的良性腫瘤,會到處沾黏,即使接受治療又極容易復發,沒有好好處理的話,連做試管的機會都沒有。中醫方面,子宮內膜異位症屬於「痛經」、「癥瘕」的範疇。中醫把這些異位的內膜,稱為「離經之血」,離經之血蓄積下焦而致病,積聚成為瘀血,形成癥瘕。發生的機制可因氣滯、氣虛、寒邪、邪熱、手術等原因,導致任、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和,血不循經,離經外溢為淤。瘀血留聚,氣機不暢,脈絡不通,發為痛經。積滯日久,積而成癥,進一步影響胞脈、胞絡,造成任失調等變化,影響其「為血海、任主胞胎」生理功能,所以臨床表現除了痛經之外,還常伴月經失調、不孕等症狀。而精蟲不足則是屬於中醫的「精空」、「精少」論述,在古籍《黃帝內經》認為是「天癸竭」的範疇,中醫認為腎藏精,主生殖,腎氣的衰盛直接關係到人的生殖功能和生長發育,腎精虧損是男性不孕症的主要病機之一。古代名醫朱丹溪認為「有精虛精弱不能成胎者」,清代名醫陳士鐸在《辯證錄》對男性不孕症有「精空」、「精少」的描述。衍伸後來對於精少症的治療,多定位在腎脾兩臟,立腎脾雙補法又於法外兼理氣血,寓有靜中有動之機。另外,他在另一本著作《石室秘錄.論子嗣》中提到「男子不能生子有六病,六病為何?一精寒,二氣衰,三精少,四痰多,五相火盛,六氣郁。」以及「女不能生子者有十病。十病為何?一胎胞冷,二脾胃寒,三帶脈急,四肝氣郁,五痰氣盛,六相火旺,七腎水衰,八督任病,九膀胱氣化不行,十氣血虛而不能攝。」這都需要男女雙方共同調理身體,一起努力,才能有美好的收穫。大約經過6個多月的調理,他們夫妻帶著笑容來回診,「婦產科說我們的狀況已經可以做試管了,在上個月植入,前幾天也確定懷孕了,讓我們有韓劇般的美好。」(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對夫妻一起來看診,先生扶著太太坐下來,太太活動顯得有些吃力。原來他們準備懷孕很久了,檢查出來有輸卵管阻塞,婦產科建議直接做試管,沒想到太太對人工生殖的藥物反應太強,出現「卵巢過度反應症候群」,腹部脹痛、噁心嘔吐、腹水、肺積水呼吸困難的現象。太太說「婦產科診所轉送大醫院急診再到加護病房,太恐怖了!用我再也不敢荷爾蒙藥物了,我現在只想讓身體恢復,看中醫能不能改善輸卵管阻塞的問題。」輸卵管打通治療 再阻塞機率高很多人以為輸卵管阻塞不常見,其實這個印象是錯誤的!在女性不孕症,和輸卵管阻塞相關的大約佔30~40%。一般很常見的子宮內膜異位,加上各種骨盆腔的感染、發炎、腫瘤、手術,這些幾乎都是造成輸卵管阻塞的高危險群,因為臨床上幾乎沒有症狀,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大部分患者會接受各種輸卵管打通的治療,不管是打空氣、打藥物或用輸卵管重建手術、輸卵管整形手術,通常再阻塞率很高,這也造成許多不孕症媽媽心中的痛。中醫並不是只把輸卵管當成一條管子而已,它也有特別的功能。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古代中醫有個名詞「女子胞」,又稱為「胞宮」、「胞臟」或「子臟」,通常認為就是指子宮。而輸卵管則稱為「胞脈」,它不只是一條通道,也是聯繫子宮的要道,更是連接任脈、督脈、帶脈、沖脈等奇經八脈的要道,具有聯繫、維持、溫煦、供給等功能。胞脈主要的作用是主女子行月經和養胞胎的。在中醫古籍《內經‧素問‧評熱病論》提到:「胞脈者,屬心而絡于胞中。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另外在《內經‧靈樞‧五音五味篇》提到:「衝脈、任脈皆起于胞中。」在古人眼中,它並不只是一條管子而已。輸卵管阻塞,在古代醫書中是散在「斷緒」、「帶下」、「癥瘕」、「積聚」、「月經不調」等章節中,認為此症是虛實夾雜,主要原因是瘀血阻滯於胞宮,又因正氣衰弱,起居不當,所以日久變成輸卵管阻塞。在清朝名醫陳士鐸的《石室秘錄》所記載:「任督之間倘有疝瘕之症,則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說明了癥瘕本身阻滯胞脈胞絡,造成了不通的情形。治療方面,以行氣化瘀消積為主,根據病機之不同,加以攻補兼施。全面性調氣血、化痰瘀、溫胞宮、理肝腎中醫治療輸卵管阻塞,會用到的治療是多面向的,除了調理輸卵管本身,還要調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五臟中的腎、肝、心、脾的臟氣,更要聯繫奇經八脈的運行。並不是只著重在通不通,而是要把整體相關的功能都調整好,恢復輸卵管的應有的工作,所以是要全面性的調氣血、化痰瘀、溫胞宮、理肝腎,依照體質不同加以不同調理,相對應的氣機改善了,輸卵管阻塞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對夫妻一起來看診,妻子坐下來便說:「蔡醫師,我們準備懷孕好幾年了,婦產科檢查發現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先生接著表示,妻子每次月經來都很痛,婦產科醫師說這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常見症狀,我們止痛藥、避孕藥、停經藥、手術都做過,人工和試管各做了一次,都沒有成功,所以我們想用中醫來調養身體。屬於良性腫瘤 卻不容易治癒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經痛,此外,它在女性不孕症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兇手,在生育年齡中的女性,大約有25~50%的不孕症患者,是和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根據統計,台灣大約有50~60萬人有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的困擾,如果加上症狀較不嚴重的,可能超過百萬人。子宮內膜異位是婦科最複雜的疾病,也被認為是最不容易治療的良性腫瘤,會到處沾黏,即使接受治療又極容易復發。子宮內膜異位症,簡單說就是原本應該位於子宮內膜的組織細胞,跑到子宮內膜以外的地方,而這些迷路的內膜組織,也會和正常的子宮內膜一樣,每個月隨著月經周期變化,長大、剝落、出血。會因為它跑到不同位置而有不同症狀疾病,例如跑到卵巢就是「巧克力囊腫」、跑到子宮肌肉層中增生就是「子宮肌腺症」,其他像是輸卵管阻塞、骨盆腔沾粘等,都與它有關。治療上一般是以症狀治療為主,像是止痛藥,另外,也會選用賀爾蒙藥物來抑制子宮內膜周期性成長,造成類似懷孕及停經的生理狀態,使得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內膜萎縮,例如黃體素、口服避孕藥、雄性荷爾蒙,或是打性腺荷爾蒙刺激素類似劑等,來抑制內膜組織生長,當然也可以選擇用手術切除這些組織,因為很難清除乾淨,又極容易復發,所以是很棘手的疾病。調理以理氣化瘀、清熱調血為主中醫方面,子宮內膜異位症屬於「痛經」、「癥瘕」的範疇。在古醫書《柳選四家醫案.愛蘆醫案.婦人門》有提到「痛經數年,不得孕育,經水三日前必腹痛,腹中有塊凝滯…詢知閨閣之時,無是病,既嫁之後,有是疾。」清楚記載了相關的病程變化。中醫把這些異位的內膜,稱為「離經之血」,離經之血蓄積下焦而致病,積聚成為瘀血,形成癥瘕。發生的機制可因氣滯、氣虛、寒邪、邪熱、手術等原因,導致任、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和,血不循經,離經外溢為淤。瘀血留聚,氣機不暢,脈絡不通,發為痛經。積滯日久,積而成癥,進一步影響胞脈、胞絡,造成任失調等變化,影響其「為血海、任主胞胎」生理功能,所以臨床表現除了痛經外,還常伴月經失調、不孕等症狀。中醫治療上,會依照不同體質加以調理,以「理氣化瘀,清熱調血,補腎益精」為主要法則,加上理氣袪淤、益氣祛瘀、溫通祛瘀、清熱祛瘀、益腎祛瘀等,有癥瘕者,佐以軟堅散結消癥之品,可以達到不錯的療效。(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0歲未婚的小周,三個月前因經痛難耐到婦產科就診,經檢查卵巢內有一顆4公分的巧克力囊腫,並合併有子宮腺肌症和肌瘤,不料日前回醫院追蹤,發現囊腫在短短三個月內竟暴增到8公分!醫師詢問後,小周才坦承這段期間並沒有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反而自行尋求偏方治療,不僅經痛症狀沒好轉,還加速囊腫長大的速度,錯過了黃金治療時間,只能接受手術治療。別輕忽經痛 把握黃金治療期萬芳醫院婦產部王樂明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生育年齡女性常見的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經痛,門診常碰到經痛患者長期依賴止痛藥,最後止痛效果不佳,疼痛難耐才就醫,錯過最佳治療時間。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從輕微的消化不良、胃痛,到嚴重的胃潰瘍、胃腸道出血。提醒習慣使用止痛藥的經痛患者,若發現使用頻率變高或止痛效果變差,應儘快至婦產科尋求治療。王樂明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與荷爾蒙相關的疾病,持續影響女性直到更年期,因此須將子宮內膜異位症視為「慢性疾病」來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於25-40歲女性,考量到患者仍有生育需求,國際治療指引建議先以藥物治療,除非病灶過大、懷疑惡性腫瘤或藥物治療沒有改善時,才會採取手術治療。不過手術治療並非一勞永逸,5年內近七成患者會復發,建議手術後搭配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服用2年復發率趨近於零。新型口服黃體素 治療新趨勢王樂明醫師補充說明,過去口服藥物常使用雄性素類藥物治療,但容易產生體重增加、皮膚出油等副作用,導致患者排斥服用而影響治療效果。目前新型的口服黃體素副作用較輕微,患者接受度高,大幅改善經痛問題,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治療新選擇。(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歲的李小姐月經來潮總痛不欲生,以為忍忍就沒事,忍不住就靠止痛藥,直到吃藥無效還伴隨肛門疼痛,才驚覺異常。前往醫院檢查,得知需切除腫瘤,做人工肛門造口,讓她瞬間崩潰。幸好經大腸鏡、核磁共振與切片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轉診至婦產科治療。經痛有兩種 六成女性分不清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產科主任暨台灣婦科醫學會秘書長洪煥程表示,李小姐的經痛為續發性經痛,是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原以為忍忍就好,直到異位症侵犯及壓迫到肛門口造成疼痛難耐才就醫,所幸透過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腫瘤得到控制,避免手術進行肛門造口,持續用藥一年,不再受經痛、肛門痛雙重折磨,重拾自信人生。近期國人關注國際傳染疾病,如何避免防疫破口成關注焦點,許多疾病也需積極「防異」!關鍵在於,先了解發病差異,來避免「防異」破口。以台灣婦女常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來看,經痛是最明顯的表徵。據「台灣女性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關連調查」,有近六成女性不知道經痛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經痛」兩種。若無法分辨經痛有兩種發病差異,將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大的「防異」破口! 子宮內膜異位症 不孕最大元凶台灣婦科醫學會陳怡仁理事長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雖非惡性疾病,卻是女性不孕的最大兇手,最常見經痛、骨盆腔疼痛、性交痛等,25歲至45歲的生育婦女,盛行率約10%,經手術確診疾病盛行率僅約3.7%,國人就診率仍有提高空間,首要目標是提高病識感。陳怡仁理事長指出,原發性經痛指的是無明確的病理性疾病造成經痛,月經來潮的第一、二天,腹部痙攣和下腹疼痛,且疼痛感較輕微。續發性經痛可能是骨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瘤等疾病造成,月經來之前就會感到疼痛,甚至經期結束還會繼續疼痛。經痛時自行服用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容易造成腸胃不適,若使用的頻率變高或出現腸胃不適,應至婦產科尋求診斷。口服黃體素新藥 復發率69%降至4%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分為手術及藥物治療,洪煥程主任指出,若非手術急迫性的患者,可先以藥物進行治療,除止痛藥物外,正規治療藥物包含雄性素藥物(健保)、或停經針(自費);目前最常用且適合長期治療的新型口服黃體素(健保),副作用較少,普遍接受度高。根據日韓研究指出,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五年復發率從69%降低至4%,且疼痛緩解反應良好,若有懷孕需求,建議停藥1至3個月,等月經規則之後便可開始進行生育規劃。3月28日為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陳怡仁理事長呼籲,若出現經痛時,應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進行詳細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最近幾年,罹患卵巢癌的年輕患者變多,可能與飲食西化,接觸塑化劑、環境荷爾蒙等環境污染有關。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但因為卵巢位於骨盆腔深處,附近有很大的空間,且不像子宮頸癌可透過抹片進行檢查,一旦罹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到腫瘤較大時,則可能出現脹氣、腹痛,以及排便習慣異常等症狀,因與腸胃疾病相似,容易被忽略,未能及時就醫。子宮內膜異位症、荷爾蒙是導致卵巢癌主因卵巢腫瘤是婦女常見疾病,但又根據其功能細分成多種,例如濾泡囊腫、黃體囊腫、巧克力囊腫、畸胎瘤等,腫瘤發病年齡在青春期或更年期,一般功能性囊腫會在1、2個月經週期之內自動消失,因此會建議患者在月經過後再來照一次超音波檢查。近年來發現有越來越多年輕病患屬於與子宮內膜異位相關的上皮細胞類型,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容輕忽。 卵巢腫瘤的常見症狀是下腹不適、下腹痛、摸到腫塊、胃腸不適、月經紊亂、頻尿等,由於大部分都是非特異性的症狀,因此往往容易被忽略,研究:黃體素是婦癌剋星經過一系列的研究發現,排卵過勞與月經過勞是卵巢癌發生的元兇與幫凶,並發現避孕藥其中的黃體素是現代女性好發癌症的剋星。 此外,根據英國《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針對171940名25~55歲的女性,進行長達30年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經常攝取含有抗氧化劑「類黃酮」的茶葉、紅酒、蘋果和柑橘類水果等,有助於降低罹患卵巢癌率,尤其是茶可降低31%風險,而柳橙汁則可降低21%。卵巢癌患友新曙光 疲憊新藥問世治療卵巢癌,如在早期發現,最好透過手術清光所有腫瘤,但如果進入晚期,術後均建議持續接受鉑類化療,八成癌友反應不錯,但隨著化療次數增加,超過七成患者產生化療抗藥性,又再復發,對於病人來說,宛如惡夢再現,又是一次打擊。卵巢癌患者在接受化療時,若同時搭配「癌因性疲憊症CRF」治療藥,疲憊指數、生活品質獲得穩定控制,9成患者都能維持充沛的體力,順利完成整個化療療程。趁抹片檢查時 一併做骨盆腔內診篩檢診斷卵巢癌主要透過骨盆腔內診、陰道陰音波及抽血檢驗CA-125,建議可在每年例行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時順便做骨盆腔內診,若發現卵巢腫瘤則再加做陰道內超音波及抽血檢查CA-125,高度懷疑時也可以安排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卵巢癌治療後2年內復發機率最高,完成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後,醫師會制定追蹤檢查計畫,包括骨盆腔內診、CA-125、骨盆腔及腹部的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檢查;卵巢癌每隔3個月應回診追蹤,如果情況良好,可再延長定期追蹤的間隔時間。勿忽視定期檢查的重要性發現卵巢癌平均存活率只有4成,但如能在第一期就發現,5年生存率達90%,而且有些初期卵巢癌或低度惡性卵巢癌,甚至可以保留子宮和對側正常的卵巢。在青春期前、停經後、生育年齡口服避孕藥的婦女,有乳癌、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一定要定期做婦科檢查,以及早發現病灶、盡早展開治療。至於口服避孕藥防癌,因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使用口服避孕藥預防卵巢癌的方式,建議還是要由專業醫師評估,依照醫師指示的用量及頻率使用,才能發揮最適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