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

新北子宮頸癌防治成果為台灣之光!  陳潤秋受邀國際論壇分享

新北子宮頸癌防治成果為台灣之光! 陳潤秋受邀國際論壇分享#HPV疫苗

子宮頸癌為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每年造成全球至少34萬人死亡,也是我國常見的女性十大癌症死因之一。為防治子宮頸癌,我國自2019年推動入學國中女生公費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至2022年已達92%的接種率,遠超過全球平均,更超過鄰近已開發國家包含日本、韓國及澳洲等,新北市更在去年創下92.91%的高接種率表現。Wildtype Media Group攜手羅氏診斷於3月1日舉辦亞太區年度診斷論壇,今年以”Freedom to Be #EveryWoman”關懷女性健康為主題,邀請亞太地區各國專家探討女性健康議題。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特別受邀,分享我國HPV及子宮頸癌防治的成功經驗,讓亞洲各國專家看見台灣。 新北市超前全國布局HPV疫苗接種與抹片篩檢推廣政策,亮眼表現超越世界衛生組織2030消除子宮頸癌之目標,成為台灣之光 子宮頸癌防治包含預防、篩檢及積極治療等面向。有鑑於九成以上的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有關,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之90/70/90目標,包括 90%女孩於15歲時接種HPV疫苗 70%的女性在35歲前接受高效能的子宮頸癌篩檢 90%被確診為子宮頸癌的女性能得到治療及照護 我國在各面向皆積極落實,其中透過校園公費HPV疫苗施打政策,全國國中入學女生接種率在2022年就已達92.0%,超過WHO提出的目標值。而新北市更是我國最早推動大規模HPV疫苗接種的縣市,提前國家政策多年,自2010年推動迄今,HPV疫苗年度接種數量為全國之冠,至今已有超過21萬人受惠。 積極落實抹片篩檢推廣,新北市子宮頸癌死亡率低於全國平均 除了施打疫苗積極預防,定期篩檢也是防治的重要一環。實證顯示大規模子宮頸抹片篩檢可降低 60-90%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我國自1995年起即提供三十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免費篩檢服務,25年來累積篩檢率達 82.7%;而新北市無論每年抹片檢查、或每三年一次抹片檢查篩檢率皆高於全國平均,新北市除HPV疫苗接種外,亦率先成為全國補助未滿30歲或未具健保資格之女性,免費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縣市。在積極預防與篩檢下,我國子宮頸癌發生率已逐年下降,全國發生率自2010年每十萬人口10.81,下降至2020年每十萬人口7.78;全國死亡率也自2010年的每十萬人口4.41,下降至2021年每十萬人口2.8。就新北市而言,死亡率普遍低於全國,防治表現卓越。 積極預防、定期篩檢為遠離子宮頸癌的不二法門  籲女性積極行動 新北市人口數全國居冠,加上城市幅員廣大,政策推廣與落實的困難度相較其他縣市更高,然在子宮頸癌防治上卻創下領先表現,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分享,除了領先布局的HPV公費接種政策外;在抹片檢查上,新北市積極利用便捷的巡迴車提供到點社區篩檢服務,並積極輔導轄區醫院設置子宮頸抹片快速通關服務,連結院內相關資源、建置門診主動提示系統等,積極提升預防成效;而在這兩年,也力促HPV篩檢在產官學上的學術研究,以期能造福新北婦女及未來政策之參考。陳局長說明,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積極預防、定期篩檢都是不二法門,呼籲全民都該支持並鼓勵女性積極篩檢、主動預防,共同守衛健康。 

後疫情時代締造安心職場  2022年疫苗十大議題排行出爐!

後疫情時代締造安心職場 2022年疫苗十大議題排行出爐!#HPV疫苗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22日公布全台上百位醫護人員票選2022年度最具影響力的疫苗十大新聞,同時頒布企業防疫聯盟「防疫尖兵獎」予各積極鼓勵員工施打疫苗的企業,現場不只邀請到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莊人祥副署長到場響應,更由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李秉穎榮譽理事長、黃玉成理事長與呂俊毅秘書長進行演講,提供衛教正確資訊,於年末將產學媒官齊聚一堂為全民創造更安心的健康守護網。 近20家企業齊力迎戰流感、免疫負債雙重夾擊 守護員工全家幸福 隨國內放寬口罩禁令,各式病毒如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感染逐漸流行起來,特別是年齡為兩歲以下的幼童,免疫系統沒有經過訓練,因此比大人更要面臨”免疫負債”的問題,一旦接觸到病毒,反而更容易被感染。疫情解封後,為避免將流感或其他病毒帶回家,傳染給小孩,企業更需要有良好的防疫規劃,守護員工與家庭的健康,因此台灣疫苗推動協會(TIVS)持續推動 「防疫尖兵獎」認證標章,不只關注新冠肺炎疫苗的施打補助,也將流感疫苗施打納入評核標準中,鼓勵企業設立相關補助措施、接種疫苗假或衛教講座等,提升員工新冠及流感疫苗施打率,照顧員工一家大小的健康。 本次共21間企業響應「企業防疫聯盟」,透過台灣疫苗推動協會認證,疾病管制署指導,今年榮獲「防疫尖兵獎」金獎的企業共有9家,包括: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國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安達國際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台灣IBM公司、鴻海科技集團、東京威力科創股份有限公司、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銀獎共有3家,包括:華南永昌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金庫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銅獎共有5家,包括:台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睿能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和德昌股份有限公司、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後還有今年首度獲獎的4家新興企業,包括:寶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康和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賽諾菲股份有限公司。 「與病毒共存」的後疫情新生活 新冠病毒疫苗持續引熱議 新冠肺炎疫情在2022年經歷了峰迴路轉的歷程,從3月底起,新一波的Omicron變異病毒及BA.5變異病毒接連帶動了本土確診潮,到12月政府取消了室外空間應全程配戴口罩的規定,新冠疫苗議題在2022年仍是大眾關注焦點,在疫苗十大議題中就佔據八個名次,更是包辦前三大疫苗議題,疫情起起伏伏,針對疫苗接種副作用與族群民眾仍有許多疑慮,對此醫師建議,雖然擔心疫苗副作用對特定族群的影響,但未接種將面對更高的確診後遺症風險,因此仍然鼓勵施打疫苗,以盼全民更有本錢面對與病毒共存的時代。 成人也要打疫苗 投資健康最保險 新冠疫情橫掃全球時,疫苗研發及施打成功保護人們的生命與健康,同時提升民眾對成人疫苗的認知,除了新冠疫苗之外,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疫苗需求,從嬰幼兒施打的終生疫苗到年長者的疫苗,還有許多保護效果佳並建議成人施打的疫苗,包含名列2022年度十大疫苗議題第五名「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在台上市,保護力達九成左右」的帶狀疱疹疫苗以及第七名「除了子宮頸癌 HPV疫苗也可防頭頸癌、菜花」的HPV疫苗,成人疫苗施打最重要的部分在於「提醒」,成人也應該有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提醒疫苗施打的重要性,在這個醫療生技進步的時代,預防接種是一項最符合成本效益的健康投資,更要積極施打,免走疾病纏身冤枉路。 第一名、兒童該不該打新冠疫苗的爭議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進入台灣社區,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不斷增加,雖然絕大多數的確診者是輕症或無症狀感染,但極少數中重症患者,尤其是兒童死亡案例,也讓家長憂心忡忡。然而自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開放5至11歲兒童施打新冠疫苗,國內又掀起新一波討論,讓家長遲疑到底該不該讓發育中的孩子接受新興類型疫苗。 根據指揮中心公布今年以來各年齡層確診者的人數與佔比,12歲以下兒童的感疫風險與其他年齡層無異,雖然兒童染疫多為輕症與無症狀感染,但越來越多國家發現染疫兒童中出現侵犯身體多系統的發炎性疾病,被統稱為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依據國外數據統計,MIS-C發生機率約為萬分之3,且有3至6成患者會住進加護病房,死亡率在2~10%之間,這也是許多國家開始為5至11歲兒童施打新冠疫苗的原因。 第二名、國內廣泛討論是否需接種第四劑,接種第四劑疫苗是否利大於弊? 為加強對變異株的防護,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高風險的老年人、免疫功能缺損等族群,就不要等次世代疫苗,現在流行變異株病毒,發生感染的機會很高,如果在等待的過程中感染引發重症會更麻煩,若符合接種資格者,盡速施打現有疫苗。建議以下人員打第四劑,65歲以上民眾;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照護相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或船員;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這幾類人員接觸頻率太高,其他民眾可依各別考量選擇是否施打。 第三名、青少年接種新冠mRNA疫苗可能引起心肌炎 青少年接受mRNA疫苗的確會有較高比例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尤其是第二劑後,通常發生在接受疫苗後一星期內。大多數案例患者對藥物和休息反應良好,很快好轉。但若沒打疫苗,感染新冠病毒後併發心肌炎的風險更高、更嚴重。以色列研究報告指出,mRNA COVID-19疫苗接種增加3倍心肌炎風險;而感染新冠病毒後增加18倍心肌炎風險。接種COVID-19疫苗的益處明顯超過了接種疫苗後患心肌炎的風險。目前更有研究證實,將兩劑間隔拉長到8週以上便會減少心肌炎的發生。台灣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青少年基礎劑可接受BNT或莫德納疫苗,兩劑間隔12週以上;基礎劑兩劑可BNT或莫德納混打;於最後1劑基礎劑接種後5個月,接種追加劑。 第四名、台灣引進BA.1 與BA.5次世代新冠疫苗 之前引進莫德納BA.1次世代雙價疫苗後,莫德納與BNT的BA.4/5次世代雙價疫苗雙雙取得台灣的緊急使用授權審查(EUA)。莊人祥表示,莫德納BA.4/5雙價次世代疫苗,已運抵台灣,11月18日中午以前會配發給各縣市政府,各縣市政府會針對這些疫苗來做規劃。預計11月18日起開放12歲以上民眾作為追加劑接種,各縣市陸續釋出預約接種訊息,由於各縣市規劃不一,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14日)表示,11月18日中午前會配發到各縣市政府,民眾可以到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網站,進一步連結到各縣市的疫苗預約規劃。 第五名、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在台上市,保護力達九成左右 帶狀疱疹有兩大風險因子,年齡是很重要的因素,50歲以後發生率陡升,且50歲以上患者超過半數在痊癒後會留下「疹後神經痛」,此外,長期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等,也是好發因子。帶狀疱疹可以治癒,也有疫苗可打,目前已有的疫苗屬於活性減毒疫苗,預防效果約7成,接種後6年保護力僅剩不到35%;8月即將新上市的非活性疫苗,預防效果高達9成多,且接種4年後保護力仍有85%。 帶狀疹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由於國內50歲以上族群幾乎百分百得過水痘,因此建議50歲以上、或18歲以上免疫力不全族群可考慮接種疫苗。 第六名、由於新冠病毒不斷出現免疫逃脫,恐致每年都發生2到3次的感染潮 美國Omicron BA2.12.1病毒,以及在南非現蹤的Omicron BA4和Omicron BA5病毒,都出現感染過Omicron病毒者再次感染的情況,感染Omicron病毒後痊癒的人,在數個月內會再度染疫,只是被感染時症狀比較不嚴重,因為他們身上已經有一定的抗體,但不是完全免疫,且美國數據更顯示,有75%的輕症患者出現「長新冠」,也就是有呼吸道問題、嚴重疲勞、認知及記憶受損等情況,由於Omicron病毒不斷出現免疫逃脫,加上全球化時代交通便利,各國人與人的交流更為頻繁,導致病毒在持續變種的情況下,恐致每年都發生2到3次的感染潮。 第七名、除了子宮頸癌 HPV疫苗也可防頭頸癌、菜花 早年大眾普遍將HPV疫苗和子宮頸癌疫苗劃上等號,但其實不然。一旦感染HPV病毒將無法自行清除,除了常聽到的子宮頸癌,還有菜花、口腔癌、頭頸癌、肛門癌等風險,其中口腔、口咽及下咽癌更是男性十大癌症之一,既然HPV與這麼多癌症和疾病有關,如何積極預防成了矚目焦點。除了安全性行為外,男女共同預防HPV,依醫囑施打疫苗,防治效果會更好。 第八名、打3劑高端新冠疫苗 對死亡、中重症保護力超過9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日(11/18)表示,不分年齡層族群來看,接種三劑高端疫苗在中重症保護力高達 91.4%,高於莫德納 87.4%、AZ 疫苗 65.9%,但低於 BNT 疫苗 95.8%,對死亡的保護力則高達 90.3%。根據內部資料分析結果,以全年齡層來看,相較沒有接種疫苗者,對死亡的保護力,接種三劑疫苗者,AZ 為 60.9%、莫德納為 90.0%、BNT 為 95.6%、高端為 90.3%,專家會議一致決議認同高端新冠肺炎疫苗符合疫苗保護效益,代表高端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維持有效。 第九名、日本不承認高端疫苗,赴日旅遊必須提供入境前72小時內的PCR陰性證明。 依日本現行防疫規定,入境者須打滿3劑列入WHO緊急使用清單之疫苗,但國產高端疫苗並未入列,因此接種高端疫苗的旅客,需檢附72小時內PCR陰性證明,引發部分民眾批評。指揮中心19日 (10月)宣布補打方案,民眾持電子機票等證明,就能接種高端疫苗以外的廠牌。24日晚間,高端公司發表最新消息,表示28日起至年底前免費提供接種高端疫苗的民眾赴日PCR檢測。 第十名、英媒認台灣面臨垂直感染軌跡的可怕前景,恐在夏季前造成前所未有的死亡率 台灣一直以來努力堅守著疫情,去年更因為防疫成就躍升國際舞台,然而近日本土確診人數暴增,英媒就直指,台灣正面臨著垂直感染軌跡的可怕前景,可能會在這個夏天引發前所未有的死亡率。對此,台北計算生物專家倪誠志(Chase Nelson)也指出,未來每天確診人數恐為20萬例。隨著新冠肺炎發生巨大轉變,台灣從每天數百病例猛增至數萬例,餐廳、學校、健身房現在都空空如也,曾經被視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安全國家」之一,現今面對極高傳染力的Omicron仍束手無策。

想防癌?這支疫苗9歲就能打!不分男女都可能感染「HPV病毒」

想防癌?這支疫苗9歲就能打!不分男女都可能感染「HPV病毒」#HPV疫苗

每人一生中約有5至8成機率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又稱HPV,且會重複感染。一般沒有明顯症狀,所以不易發現。通常9成女性感染HPV會在1年內消失,但若超過1年不消失就稱為持續性感染,未來罹患子宮頸癌機會較高。許多人以為HPV病毒只跟女性有關,但這印象其實十分偏頗,HPV感染也會造成陰莖癌,男性也必須謹慎看待。另外還會誘發如肛門、扁桃腺、舌咽及舌頭等癌症。

防子宮頸癌做抹片仍不夠!醫:需加做「這件事」

防子宮頸癌做抹片仍不夠!醫:需加做「這件事」#HPV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林太太氣沖沖帶著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到家醫科門診質問,「我每年都時抹片檢查,為什麼還是得到子宮頸癌?」樂生療養院家醫科主任郭紋翠表示,抹片檢查是一種早期發現子宮頸病變而能早期治療的方法,但無法預防疾病的發生。子宮頸細胞病變的發現主要靠子宮頸的細胞抹片,95%子宮頸癌患者5年內沒做過子宮頸抹片,而約有20%是假陰性(含癌前病變),即部分子宮頸病變患者雖然每年做抹片,卻無法早期發現。男性要預防菜花感染 可施打九價疫苗政府提供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主要是檢查子宮頸上皮細胞是否有癌病變,檢查出陰性,僅止於取樣位置的細胞未發生病變,民眾如果擔心,可以透過自費的人類乳突病毒(HPV)篩檢,確認子宮頸的上皮細胞是否有HPV病毒存在。雖然子宮頸抹片在子宮頸癌的篩檢表現仍待提升,但仍是目前公認最經濟且有效的防癌方法之一。此外,很多女性害怕看到紅字報告,其實抹片檢查報告分為四級,而第二級的紅字只是代表子宮頸有發炎現象,並非癌前病變,不必恐慌,只要請醫師做檢查治療即可;若是第四級以上就要注意,表示有輕度病變或不典型的鱗狀上皮細胞變化,應進一步以陰道鏡及HPV篩檢確認。最近大家對疫苗的關注度高,多有詢問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例如男性是否接種、年紀太大或交友單純、已規律做抹片及已有性行為就不需接種等。郭紋翠指出,接種疫苗是讓身體產生對抗HPV的抗體,以阻擋病毒入侵、阻斷病毒感染與降低得病風險,而且目前的子宮頸癌疫苗已經能降低七成的子宮頸癌發生率,同時預防約九成的生殖器疣(菜花),所以如果男性要預防菜花的感染,可施打九價疫苗。子宮頸癌進程緩慢 停經或很久沒性生活也可能罹患有性經驗的婦女,尤其是早婚、子女多及多位性伴侶者,與曾有性傳染病史、HPV感染及抽菸或免疫系統缺陷者(如愛滋病患者或帶原者)都是子宮頸癌風險群,另外,停經婦女或很久沒有性生活,也有可能罹患子宮頸癌,因為感染HPV後需要10~20年才會進展為子宮頸癌,也不能輕忽。因此除了接受HPV疫苗接種及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外,仍需維持全程安全性行為及正確使用保險套,才能提供完整的保護。

女兒打疫苗媽媽做抹片 遠離癌威脅

女兒打疫苗媽媽做抹片 遠離癌威脅#HPV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年約有1,500名新診斷為子宮頸癌的個案,並導致約650名女性死亡。醫師表示,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簡稱HPV疫苗)是預防子宮頸癌的重要手段,本局配合國家政策,於去年(107年)12月開始提供本市國二及國三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服務,並預計於109年3月開始提供108學年度國一女生公費接種,希癌症預防能從小開始,並免除我國女性受到HPV感染所造成的生命威脅。HPV疫苗可減少8成子宮頸癌發生醫師呼籲,HPV疫苗是繼B型肝炎疫苗後第二種可以預防癌症的疫苗,施打疫苗後可減少8成子宮頸癌的發生,因此家中若有具本國籍、且之前未曾施打過HPV疫苗之國二及國三女生,若還沒接種公費HPV疫苗,請趕快前往本市HPV疫苗合約院所施打,並特別鼓勵媽媽帶女兒至合約院所施打疫苗時,能夠做子宮頸抹片檢查,達到「女兒打疫苗,媽媽做抹片」的最佳效果。最後提醒民眾,接種HPV疫苗雖可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平時仍需注意安全性行為,以及30歲以後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以達防治子宮頸癌的最大效益。疫苗預防及抹片篩檢比病後治療更加重要,女性的健康可以自己掌握,讓我們共同守護您的幸福未來。

HPV疫苗防多種癌 甚降低菜花復發

HPV疫苗防多種癌 甚降低菜花復發#HPV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24歲阿昆一進診間坐下來,就對感染科主治醫師王醫師說:「我女友要我來打子宮頸癌疫苗!」原來阿昆的女友幾天前先來就診,她在洗澡時發現,陰部和肛門周圍長了不明突起顆粒,顆粒除了越來越大外範圍也擴大,已經一個月,病灶不但沒有自然痊癒、偶爾還會發癢,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才來醫院求診。這種病症就是所謂的尖型濕疣,也稱作「生殖器疣」,因為外形呈現小指狀突出,群聚且增大時外觀似花椰菜的表面,因此俗稱「菜花」;不僅男生會傳染、女生也不少見,而且大多都是透過性行為親密接觸所傳染。HPV疫苗 能預防生殖器周圍相關癌症生殖器疣主要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所引起,至於被冠上「乳突」名稱,因為這種病毒常引起良性表皮細胞增生,形成像鐘乳石的良性腫瘤。因此在預防上,醫師都會建議伴侶接受HPV疫苗接種。案例中阿昆女友得了生殖器疣,醫師當然會建議男友阿昆一同就診檢查、評估是否感染需要治療,若未被感染評估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也就是所謂的HPV疫苗。近來像阿昆這樣有健康意識的男女朋友越來越多;因為子宮頸癌疫苗亦即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不單預防子宮頸癌,醫學研究證實還能預防生殖器周圍相關癌症,連俗稱的菜花都能有效防範。一防菜花不復發 二防未感染HPV型別臨床上治療菜花常見以藥物、冷凍治療、或手術治療,病灶雖然去除但是引起之人類乳突病毒-HPV 6、HPV 11型的病毒並未完全去除,因此惱人的菜花很容易復發;國外的醫學研究證實,人類乳突病毒疫苗能夠降低菜花復發,因此醫師會評估後建議患者接種。再者,人類乳突病毒有許多型別,其中15-20種比較容易引起侵襲性子宮頸癌與其他生殖器官相關癌症。臨床研究陸續證實,人類乳突病毒除了與生殖器疣有關之外,女性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男性的陰莖癌,甚至口咽癌、肛門癌也被發現與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有關。因此醫師宣導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不單是預防菜花、也不僅預防子宮頸癌、還可預防生殖器周圍癌症、肛門癌,以及與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有關聯的口咽癌。30多各國家男女都打 澳洲將根除子宮頸癌國健署已於2018年底起實施全國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公費施打政策,HPV防治邁入新局,但要進一步終結HPV病毒相關癌症和疾病,現行防治計畫是不足的。2016年時,美國疾病管制署建議9-14歲女性和男性接種HPV疫苗;直至目前,先進國家當中,實施男女兩性必須接種HPV疫苗列為國家的政策已累積31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2030年要終結子宮頸癌的目標,而澳洲已獨步全球,自2007年起先為女性施打HPV公費疫苗,2013年起男女共同施打HPV疫苗,目標於「2028年根除子宮頸癌」,早於WHO的目標。民眾可以與醫師討論評估是否接種疫苗。

防子宮頸癌 免費疫苗年底國一女可打

防子宮頸癌 免費疫苗年底國一女可打#HPV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子宮頸癌為國人女性癌症死亡原因第7位,醫學研究證實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因。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對9至14歲女學生接種HPV疫苗較有效的建議,將於今(107)年12月中旬全面補助107學年度國一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接種HPV疫苗保護力 可預防7成子宮頸癌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表示,目前全世界已有91個國家將HPV疫苗納入國家疫苗接種計畫,我國也於《2025衛生福利政策白皮書》將HPV疫苗列入國家計畫,希望經由國人共同努力達成目標。今年度HPV疫苗已完成採購,待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完成查驗,預計12月中旬即可配送至縣市提供107學年度國一女生接種,全國10萬名女學生都能從今年起得到這份特別的保護。臺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指出,HPV疫苗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及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的監測結果顯示HPV疫苗具安全性,接種HPV疫苗的保護力可預防超過7成子宮頸癌的發生。接種疫苗前 須注意身體健康狀況為維護民眾權益及健康,國民健康署希望家長及學生先瞭解再決定是否接種。在接種前會主動提供HPV疫苗簡介、效益及保護力等資訊,提醒仿單所列副作用及接種應注意事項等訊息。如確定同意接種,於接種當日,由醫師評估身體狀況後才進行接種;接種後,須於原場所觀察30分鐘再離開,如產生不良反應將立即提供妥適處置及治療。陳時中部長提醒,接種HPV疫苗前若有特殊健康狀況(發燒、懷孕等)及個人過敏史均須事先告知接種醫師,以利醫師接種前完整正確的評估。有關HPV疫苗的相關資訊,民眾可參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https://www.hpa.gov.tw/Home/Index.aspx查詢。疫苗加上抹片篩檢 雙重防護陳時中部長與藝人林志玲共同呼籲,接種HPV疫苗雖可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平時仍需注意安全性行為,並且30歲以後定期子宮頸抹片篩檢,達防治子宮頸癌的最大效益。疫苗預防及抹片篩檢比病後治療更加重要,女性的健康可以自己掌握,共同攜手、一同寶貝您的未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