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流通迅速,國內新冠疫情蔓延的當下,網路也開始流傳各種預防或治療新冠感染的方法。2022年4月,網路流傳一則「耐適恩(Nexium 40 mg)1顆+紅黴素(Erythromycin 500 mg)早晚各吃一次(成人劑量)。請把這處方傳出去。」的配方訊息,宣稱此配方可以治療新冠感染;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迄今公告的相關指引,並無這樣的治療組合建議。
在這個資訊流通迅速,國內新冠疫情蔓延的當下,網路也開始流傳各種預防或治療新冠感染的方法。2022年4月,網路流傳一則「耐適恩(Nexium 40 mg)1顆+紅黴素(Erythromycin 500 mg)早晚各吃一次(成人劑量)。請把這處方傳出去。」的配方訊息,宣稱此配方可以治療新冠感染;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迄今公告的相關指引,並無這樣的治療組合建議。
台灣疫情進入與新冠病毒共存的階段,任何人都有可能確診,而專業醫療人員若感染,又是如何照顧自己?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鄭宜哲,分享了自己確診新冠肺炎的抗疫經驗,按「染疫前、中、後」不同時期,幫自己與家人做好準備,即使感染也能很快康復,降低病毒傷害。
蘇小姐於今年5月確診新冠肺炎,雖是輕症,但康復後卻出現嚴重疲憊感、頭痛,更經常斷片,無法思考或正確回答問題,甚至在騎車時因為一時腦袋混亂而自撞大卡車,經診斷後,才確診為「長新冠症侯群」中的腦霧現象,藉由飲食調整及治療輔助後,症狀才逐漸好轉。
台灣要與病毒共存,除了儘速提高疫苗施打率外,還得靠抗病毒藥物壓低重症率。在本土確診數已累計突破400萬例的情況下,中央整備的82.5萬份抗病毒口服藥,截至19日止,領用人份爲39.4萬人份,分別為32萬105人份「倍拉維」及7萬4892人份「莫納皮拉韋」。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2年多來,作為後遺症之一的「腦霧」躍入大眾眼簾,腦神經科臨床醫師,鄭淳予在新書《腦霧》中,詳細解釋了可能成因、症狀,提醒大眾神經性發炎和腦退化風險不是老人專屬現象,應正確理解腦霧,避免錯誤的資訊、網路消息造成的誤解和恐慌。以下為原書摘文:
一名52歲新冠肺炎確診男性個案,因為呼吸喘先到外院求治,高血壓病史的他被發現為心包膜積液,且症狀持續惡化,遂轉送至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經心臟外科醫師進一步判斷病人為A型主動脈剝離合併有心包填塞,有立即手術治療的急迫性。
52歲張姓男子確認新冠肺炎後,自行隔離在住家3樓,他太太和2名子女都住2樓,但3位家人隔3天後仍然確診,解隔離後在門診時向醫師提及。衛福部彰化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林聿騰表示,張男因天氣熱,冷氣開整天,反而讓病毒在空氣中停留,增高風險,可能是感染路徑,其實居隔期間,保持環境通風很重要,才能降低室內感染的風險。
自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之後,至今已歷時2年多,最近這一波Omicron BA.2的疫情,孩童罹病數比先前疫情更多,安南醫院兒科醫師宋玉蘭提醒,儘管18歲以下患者多以輕症為主,且通常能在2週內康復。但無論在美國或香港,都可見哮吼、熱性痙攣、橫紋肌溶解症甚至腦炎、腦水腫等發生率增加趨勢,其中重症孩童中約9成無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