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

端午注意高熱量 教你健康包「粽」

端午注意高熱量 教你健康包「粽」#端午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端午節粽子種類多,市面上販售的粽子高熱量、低纖維、高油且不易消化,國民健康局特別在今年推動「臺灣101躍動躍健康」健康體重管理計畫,推出「享受健康App」供民眾下載,為建置健康飲食支持性環境,由各縣市衛生局輔導地方餐飲業者、醫院、社區研發設計減熱量、高纖、少油、採用在地食材及健康食材的特色改良粽。讓民眾歡度佳節的同時也能照顧到健康。除了在粽子的食材上下足功夫,如何聰明的吃粽子也是不可忽略的,國民健康局另提出下述3點提醒民眾如何聰明吃粽子的小祕訣:吃粽子應與主食替換:採購前先了解家中的需要,列出採買清單後再購買,切勿購買過量。避免端午節過後,因剩下過多的粽子而餐餐吃粽子,繼而併發身體的不適。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都會延長胃腸排空時間,容易胃酸過多、腹脹氣、上腹部悶痛或噁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狀。食用粽子時應細嚼慢嚥。若將粽子作為正餐,食用時需以飲食中的主食類、肉類及油脂類做代換。搭配蔬菜:享用粽子時,多搭配一些蔬菜,如燙青菜、涼拌小菜或蔬菜湯,餐後攝取足量的水果,以達到均衡飲食。減少醬料:吃粽子時常使用的番茄醬、甜辣醬等醬料,鈉含量較高,而灑在粽子上的花生粉,油脂及熱量較高,皆應酌量添加。各縣市推薦的改良粽,將放置於國民健康局肥胖防治網及「享受健康App」健康大秘笈中(民眾可至Andriod Market或Apple App Store免費下載),讓民眾參考使用,教導民眾如何聰明選食材、健康包粽子,並提供有對外販售的改良粽相關購買資訊。

健康食材變化多 42款粽子低卡無負擔

健康食材變化多 42款粽子低卡無負擔#端午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國民健康局特別在今年推動「臺灣101躍動躍健康」健康體重管理計畫,為配合端午佳節的到來,由各縣市衛生局共同推薦42款減熱量、高纖、少油、採用在地食材及健康食材的特色改良粽,並邀請18家受推薦單位至記者會現場展示,教導民眾如何選購粽子食材,讓民眾在端午節吃粽子不僅不會發胖,甚至還能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粽子的熱量依粽子大小、食材和料理方式有所不同,平均來說,一個250公克,包了豬肉、香菇、蛋黃、蝦米並用油炒過的傳統肉粽、約500~600大卡,相當於2碗飯的熱量。此次由各縣市衛生局輔導推薦的健康特色粽平均熱量約300大卡,其中新北市的石碇桂花粽僅196大卡;桃園縣的小米香蕉粽僅167大卡。這次大部分所推薦的的粽子都以各式穀類取代部分的糯米及增添蔬菜入粽,如基隆市的好呷粽以燕麥、紅豆入粽;台東縣的五穀養生粽以紫米、糙米、小米、薏仁入粽;嘉義縣的十穀改良粽以十穀米入粽,包含了南瓜子、燕麥、小麥、紫米、玄米、小米、大麥、紅扁豆、薏仁、喬麥,大部分的粽子都選用五穀雜糧及蔬菜等具高膳食纖維量的食材,提供了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提高營養價值。傳統肉粽油脂來源主要為五花肉及烹調用油,此次改良粽多以雞胸肉、腰內肉、豬後腿肉、豆製品取代五花肉,或以杏鮑菇、紅蘿蔔等蔬菜取代肉類。烹調時多採用南部粽方式儘炒餡料、以水煮的方式直接將粽子煮熟以減少用油量。除了可以有利於降低血中膽固醇、提高血中HDL(好的膽固醇),更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各縣市結合地方特色將在地食材入粽,例如苗栗縣南庄改良粽選用南庄香菇;屏東縣紅豆杏福粽選用屏東萬丹的紅豆;花蓮縣紅米香粽選用花蓮光復鄉紅糯米;宜蘭縣田媽媽野薑花粽則用宜蘭縣有機野薑及以有機野薑花葉包粽。包粽子選用在地食材不但具特色、新鮮更符合低碳原則,欲了解更多特色粽資訊可上國民健康局肥胖防治網查詢。

端午「粽」意濃 吃粽子健康又減碳

端午「粽」意濃 吃粽子健康又減碳#端午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端午節越來越近,「粽」意也越來越濃,彰化縣衛生局與秀傳醫療社團法人彰化秀傳醫院共同舉理2012「端午情‧健康高纖‧粽意您」健康粽推廣活動記者會。活動上由秀傳醫院營養科設計推出「Eye眼高纖粽」、「安心活力粽」、「低碳節能青春粽」三款健康粽,記者會中邀請彰化縣副縣長林田富、彰化縣醫師公會理事長蔡明忠等貴賓到場共同提倡健康端午節。由秀傳醫院營養科所推出的三種健康粽各有健康的好處,其中的「Eye眼高纖粽」,以紅蘿蔔、枸杞等富含類胡蘿蔔素及纖維質,及紅豆、糙米等高纖食材取代部份的糯米,顏色豐富又好吃;「安心活力粽」富含多種水溶性纖維穀類,如燕麥、薏仁等可降低壞的膽固醇,並以雞胸肉代替肥肉;富含維他命E的胚芽米可抗氧化保護血管。最讓人驚訝的是吃粽子還以節能減碳!會中發表的「低碳節能青春粽」結合現今蔬食料理的趨勢,除建議選用台灣在地的南瓜、香菇,能減少碳足跡,主食材以糙米、黃豆、南瓜等取代糯米,強調高纖、抗老化,既達到青春「凍齡」,又可環保愛地球。現場來賓各品嚐三種健康粽,反應熱絡成功出菜。三款健康粽食譜於彰化縣衛生局服務台及秀傳醫療體系官方網站,供民眾索取與下載。

端午節到 肉粽菜脯竟驗出防腐劑超量

端午節到 肉粽菜脯竟驗出防腐劑超量#端午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端午節將至,粽子更是端午節不可少應景食物,為了幫民眾把關食品健康安全,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已抽驗市售端午節相關食品計139件,其中4件檢出不合格,衛生局已立即要求販售業者下架禁止販售,合格率97.1%。高雄衛生局指出,本次抽驗包括乾燥蝦米、粽葉、蘿蔔干及菜(肉)粽等,其中3件菜脯檢出苯甲酸(防腐劑)超量,追查供應商來源:1件為嘉義縣已移供應商所在地衛生局處辦、2件為本市同一業者所供應,將依法處辦;另,1件菜粽檢出大腸桿菌群超量,目前已請業者限期改正。「苯甲酸」俗稱安息香酸,民眾若長期偏好食用同一類食品、或食入蓄意非法使用高量苯甲酸之食品,仍可能會造成身體不適如腹痛、嘔吐、拉肚子之現象。另大腸桿菌群常被用來作為監測食品是否遭受污染,或是製程有無缺失的重要指標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桿菌過多,雖不致於影響身體健康直接致病,卻足以顯示該產品衛生狀態不良,或在製作過程當中的衛生狀況、食材、器具、包裝過程可能遭受污染,或工作人員的個人衛生狀況不佳所造成。粽子的主材料為糯米,對腸胃道不好的人較不易消化,最好搭配青菜或清湯,且台灣最近進入梅雨季,高雄衛生局提醒,包好的粽子要注意貯存條件是否適當(如需長期貯存最好冷凍),避免放置室溫太久,以免食物腐敗。

溫馨慶端午 精神病友包粽暖長者心

溫馨慶端午 精神病友包粽暖長者心#端午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與臺中市私立精神衛生社福基金會舉辦「精神病友包粽子活動」, 20多位精神病友在志工媽媽的指導下,將糯米、魯肉、菜圃等食材依序放入粽葉中,雖然包粽子的技巧不熟練,但初次包粽子的小小說,覺得很好玩、很有趣,基金會董事長郭榮振更指出,這次的活動除了鼓勵精神病友能找回自己、正常生活外,也會與衛生局長黃美娜將病友包好的400顆愛心粽分送給社區獨居長者一同歡慶端午。 收到病友親自製作愛心粽的獨居長者陳伯伯就表示,太太與子女幾年前都因為生病去世,現在她自己一個人獨住,雖然有心臟病、氣喘等疾病,佳節前夕看到這們多人來關心,還收到精神病友做的愛心粽,真的心相當感動、窩心。  基金會董事長郭榮振表示,為了鼓勵精神病友能找回自己、正常生活,基金會平常就會安排一些課程、及活動,讓大家多和人群接觸,把心裡的心事和大家分享,透過學習、及藥物控制減少發作機會。臺中市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端午節將近,精神病友除了展現他們的才藝,將愛心送分送給獨居長者,讓大家度過一個難忘的端午佳節,同時有需要協助轉介醫療院所治癒的精神病友,可透過衛生局管道協助轉介,以讓精神病友重新找回自己。

「一口粽」份量小無負擔 癌友淺嚐慶端午

「一口粽」份量小無負擔 癌友淺嚐慶端午#端午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端午節是中國人的三大節慶之一,粽子更是不可少的應景食物,不過對於罹癌病患而言,若想吃粽子,該怎麼吃?又有什麼是不能吃的?常聽到病患說,若化療後腸胃不好,還能吃粽子?為了讓癌症病友一同歡慶端午節,也能淺嘗一口粽子的滋味,台南市立醫院癌症志工蔡女士與營養課課長張麗娟一同研發適合癌症病患食用的粽子配方,與病友同慶端午節。台南市立醫院癌症資源單一窗口(又名關懷小站)成立二年多來,每年總有罹癌病患家屬、罹癌病友等來詢問,「端午節,可以吃粽子?」「如何吃粽子?」等問題,為了讓癌症病友能一同歡度節慶,於是研發出一款適合癌症病友食用的一口粽,份量小無負擔,讓病友們也可以應景輕鬆吃粽子,也利用黑糯米、紅糯米與麥片取代一半白糯米的量來增加營養,除了能補充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的攝取,也可避免因糯米的黏性導致腸胃不適。此外為方便癌症病友方便咀嚼,將豬肉攪成粗絞肉,素肉、香菇、木耳等食材皆切成小塊,將紅棗去核後,灑上少量胡椒與五香粉帶出食物原味,簡單調味減輕負擔。不過營養師也提醒,小而美粽子,熱量約100卡左右,只有一般粽子的1/3~1/4,食用時若搭配有肉有蔬菜的湯品如苦瓜雞湯、翡翠排骨湯或冬瓜文蛤湯等,再加上水果,均衡又健康。多虧營養師使用替代的方式製作應景的食物,讓癌友也能一同享有過節的氛圍。

端午節食材抽驗 蘿蔔乾14件不合格

端午節食材抽驗 蘿蔔乾14件不合格#端午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佳節將近,新北市政府衛生局5月底抽驗市售包粽子的食材,其中蘿蔔乾抽驗30件、蝦米10件、粽葉10件、調味醬料40件,結果蘿蔔乾有14件檢出苯甲酸、調味醬料1件檢出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蝦米及粽葉則符合規定。衛生局為維護市民健康,共準備1,500包三偏磷酸鈉於29區衛生所,供民眾免費索取製作鹼粽,每人限領一包,送完為止。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進一步說明,此次針對大賣場、超市、及傳統攤商蘿蔔乾的甲醛、防腐劑;蝦米及粽葉的漂白劑與調味醬料的防腐劑、甜味劑進行抽驗,所有15件不合格的商品已立即通知販賣處所下架,同時要求新北市蘿蔔乾販售業者停止向不合格廠商進貨,並應確保進貨品質符合法規規範。對於抽驗不合格販售業者,衛生局將再次抽驗,若如再經查獲違規者,將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處分販售業者6到150萬元。衛生局調查,蘿蔔乾的供貨廠商來自嘉義縣,調味醬則來自於高雄市,均已移請其轄區衛生局處辦,若查證屬實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處分違規添加的業者3到15萬元。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指出,苯甲酸為食品添加物,長期食入使人食慾差、對肝功能造成影響;磺醯胺酸鹽、糖精(甜味劑)會引起口乾、腸胃道不適、噁心及嘔吐。林冠蓁說,過去硼砂常被用來作為防腐劑,可增加食品的韌性、彈性、保水性以及保存性。但硼砂會引起食慾減退、消化不良並抑制營養素的吸收,甚至造成生命危險,已被禁止使用。衛生局為推廣安全鹼粽,準備有硼砂的安全替代物三偏磷酸鈉1,500包,在各地衛生所歡迎民眾免費領取。

粽子內餡蝦仁竟含二氧化硫!超標高達7倍

粽子內餡蝦仁竟含二氧化硫!超標高達7倍#端午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端午佳節將近,而端午節民間習俗免不了就是要吃粽子,花蓮縣衛生局為保障民眾飲食安全衛生,特別針對市售肉粽、粽子餡料進行稽查及抽查。第一波全縣抽驗檢體中,發現有2件分別是產自嘉義縣的「菜脯」檢出苯甲酸超量、另也驗出來自宜蘭的「蝦仁」,二氧化硫含量竟超標高達7倍。花蓮縣衛生局立即要求銷售業者將產品下架回收不得販售,並依據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處分。花蓮縣衛生局局長徐祥明表示,為維護消費者之食品衛生與安全,花蓮縣衛生局從今年五月中旬開始,針對本縣粽子製造業及銷售業者之作業場所實施稽查輔導,針對花蓮各大賣場、超市、傳統市場等抽檢市售粽子、鹼粽、粽葉、菜脯、筍干、糯米、蝦仁、香菇、豆乾等粽子成品及餡料,進行大規模抽驗,檢驗項目包括防腐劑、硼砂、二氧化硫、色素、螢光增白劑、過氧化氫(雙氧水)等項目。花蓮縣衛生局長徐祥明表示,這次抽驗到來自嘉義縣的「菜脯」,含有超量苯甲酸又稱安息香酸,這類添加物因水中溶解度低,故大多數使用苯甲酸鹽類。依據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規定,苯甲酸可使用於水分含量25%以上之蘿蔔乾,限量為1.0g/kg(0.1%)以下,不可過量使用。徐祥明局長指出,苯甲酸進入人體後,大部分在9~15小時內,可與甘氨酸作用生成馬尿酸,從尿中排出,剩餘部分與葡萄糖化合經肝臟分解,但如果消費者食入過量苯甲酸,則引起流口水、腹瀉、肚痛、心跳快等症狀,長期食入苯甲酸會有皮膚過敏反應。另外,花蓮縣衛生局抽驗到來自宜蘭的蝦仁含有過量的二氧化硫為漂白劑。徐祥明局長表示,依規定用於蝦仁只能公斤含0.1克以下,長期食用對身體有害,尤其過敏體質者會出現氣喘、過敏性腸胃炎,腹瀉等症狀,若於食品烹煮之前,先以清水反覆沖洗,再用水浸泡超過三十分鐘,可將殘留量減至最低。徐祥明局長除特別呼籲業者必須遵循食品安全衛生規定,維護商譽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並重申花蓮縣衛生局維護食品安全的決心,稽查隊員仍然會持續進行稽查與抽驗,此外也徐祥明局長更特別提醒消費者,於選購端午節食品時,對於異常白皙或偏離自然色澤太多的食品必須提高警覺,應儘量選用包裝及標示完整之產品及選購自然原色之食材,並提醒尤其是有慢性疾病及腸胃疾病之民眾避免過量食用,以免造成腸胃不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