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七旬伯傳統換膝手術半年恢復  機器手臂輔助隔日就站立!

七旬伯傳統換膝手術半年恢復 機器手臂輔助隔日就站立!#退化性關節炎

今年74歲的蔡先生近年膝蓋經常疼痛、走起路來關節像「落鏈」,後期簡直寸步難行、「爬樓梯比登天還難!」,兩腳都必須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今年初先選擇在右膝動刀,但術後仍會感到關節卡卡的,總覺得「好像不是自己的膝蓋」,半年後輪到左膝時,在醫師的建議下,選擇搭配智能減痛機器手臂輔助,術後不僅能快速下床行走,更明顯感受到雙腳在舒適度及疼痛感上的差異,讓蔡先生直呼「早知道就早點選擇搭配智能減痛機器手臂開刀了!」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人工關節科洪誌鴻主任分享,傳統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過程複雜、定位困難,患者傷口破壞大、需要較長時間康復,因此臨床上仍有兩成患者不滿意手術成效,近年來,已有智能減痛機器手臂的出現,能做為傳統手術的輔助工具,不僅能在術前規劃好開刀路徑,在術中也能減少對正常組織的破壞,降低疼痛感且加快復原速度,幫助患者能於術後更快速回到日常生活! 全台逾350萬人默默隱忍關節疼痛 女性關節退化機率高於男性三到四倍! 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長期可能演變為退化性關節炎,王證琪醫師表示,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年紀,就像鞋子穿久了鞋底會被磨平,軟骨磨久了也可能造成軟骨磨損。另外女性由於賀爾蒙的關係,停經後會加速骨頭與軟骨的代謝,加上生活型態較常蹲以及先天骨盆比例比男性寬,因此在65歲後,女性關節退化的機率更是男性的三到四倍。 王證琪醫師說明,依照關節磨損嚴重程度,會建議使用不同的治療方式,初期會先嘗試積極的保守治療,例如:復健運動、消炎止痛藥物、以及關節注射,不過當關節疼痛與病變太過嚴重,或是關節活動受限及明顯變形,進而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時,通常就會建議透過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如果選擇搭配智能減痛機器手臂,可有效減輕症狀、矯正變形及改善關節功能。 手術需求多、動刀卻僅不到1/2,皆因手術疼痛、術後不適 近兩成民眾對傳統膝關節置換手術不滿意! 健保署統計,每年應有6萬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有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需求,實際上僅有不到二分之一的患者接受手術,王證琪醫師指出,對手術的擔憂或迷思,導致許多患者寧可選擇忍痛或採取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卻反而導致膝關節嚴重退化到影響生活品質。 洪誌鴻醫師分享,在膝關節置換手術過程中,醫師需要先切除受損的軟骨及部分骨頭,再換上人工膝關節替代,重建一個全新光滑的關節面。過往傳統手術中,醫師多仰賴自身經驗及術前的X光影像判斷,但每個患者的膝關節曲線、切骨角度都不盡相同,往往導致動刀了才發現與術前預估角度相差1-3度,部分患者術後抱怨「感覺不再是我的膝蓋」;另外,傳統手術中為了定位,必須以不銹鋼製長桿鑽入骨髓腔內,長桿相對短細不僅會影響定位,也可能增加一定程度的脂肪栓塞及術後出血。因此,洪誌鴻醫師分享,臨床經驗上,約仍有兩成患者對於手術成效表示不滿意,像是膝蓋仍有異物感、僵硬等,而近年也出現智能減痛機器手臂這類手術輔助,有機會改善手術效果。  智能減痛機器手臂三大優勢:精準+恢復快+智能減痛 引領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重拾好「膝」慣 智能減痛機器手臂可做為傳統換膝手術的輔助工具。洪誌鴻醫師說明,手術前,透過影像掃描重現患者膝關節3D骨模型,量身打造與患者原本一樣的人工膝關節尺寸及擺放位置;手術中,機器手臂能協助醫師在對的角度下刀,不需侵入性定位,並降低人為移動誤差,精準度可<1mm,避免在術中碰觸重要區域,不但提升手術安全性,術後恢復更快。洪誌鴻醫師表示,每位病患骨骼身形都不同、需求也不同,醫師經驗豐富也難免遇到不熟悉的角度,機器手臂就像導航系統一樣,幫助醫師在面對不熟的路況時,不僅能引導至對的道路上,也能及時回報臨時狀況。  王證琪醫師進一步說明,近年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皆追求個人化,會配合患者肌肉路徑進行手術,並搭配多模式止痛配方及麻醉科醫師的優化麻醉,可以做到讓患者手術當天即下床走路的術後加速康復療程,而機器手臂在術中即時運算、提供精準的數據與導引,包括軟組織平衡與下肢軸線,再搭配醫師自身經驗,輔助完成在各個彎曲與伸直角度下、關節內外側都十分平衡穩定的人工膝關節。國外報告也指出,相較於一般傳統手術,患者搭配機器手臂進行手術後會有更高的滿意度、活動度、與功能分數。 今年三月初、十月初才分別動過兩次換膝手術的蔡先生回憶:「當初右膝術後當晚不僅痛到要打麻醉才睡得著,膝蓋還會有點卡卡的,過了半年才完全恢復正常狀態;左膝開刀時搭配智能減痛機器手臂,手術當天下午就能下床站立,而且不太會疼痛,兩次手術效果截然不同!」洪誌鴻醫師也提醒,民眾如果出現膝關節退化症狀,應及早就醫,如需進行手術也不用擔心,現在已有智能減痛機器手臂,可以讓手術更加順利,鼓勵民眾可以多與醫師討論、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關節鏡手術暨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  提供全方位照護

關節鏡手術暨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 提供全方位照護#退化性關節炎

隨著醫學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使許多退化性疾病大幅增加,在骨科的醫療技術發展,也變得十分重要且急迫。今(16日)恩主公醫院舉辦「骨科微創中心 關節鏡暨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技術 臨床成果分享」,骨微創中心是由前院長吳志雄醫師於2019年成立,並在黃信彰院長帶領下積極推動,提供給全民一個兼具安全及高品質的醫療服務,除了引進最新脊椎內視鏡系統,還整合各項微創手術,包括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機器手臂電腦導航關節置換手術、微創骨折復位、3D列印矯正切骨矯正手術、肩膝踝髖關節鏡手術系統,擁有非常專業的醫療團隊,為病患服務。 軟骨修復再生技術,一次搞定!為患者創造新「膝」望 「退化性關節炎」是全世界最常見的關節疾病,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有將近350 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其中女性因為更年期後骨質流失,比例多於男性。近年來,膝關節退化已不再是老人的專利,運動傷害、過度的負重、肥胖或免疫系統失調等,都會讓關節過度磨損,使得罹患關節炎的病患年齡,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最明顯症狀即為「痛感」,因其為不可逆轉的漸進性破壞疾病,其病情會逐步惡化,為患者和照顧者帶來不便造成沉重的負擔,過去治療方式常有治標不治本、治療次數多等困境,近來隨著醫學科技進步,利用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技術出現,也為關節退化患者帶來新「膝」望。 恩主公醫院外科部吳長晉部長指出,過去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初期會先建議患者使用止痛藥、打消炎針、注射PRP或打玻尿酸、復健、護具使用等改善病患疼痛的症狀,但效果有限,且症狀反覆治標不治本,若狀況沒有改善,就會需要手術開刀,過去常見的關節軟骨損傷的治療方式有馬賽克鑲嵌術、自體軟骨細胞培養移植術、關節鏡微創手術,嚴重的話甚至得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但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容易因傷口較大且復原期較長,影響患者生活品質。 吳長晉部長進一步說明,「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是由工研院與台大醫院合作研發,經完整三期臨床試驗獲得衛福部核准,是台灣第一個自主研發的再生醫學產品,只擷取少量非受力區的自體軟骨,經特殊處理後使軟骨細胞活化,再以微創關節鏡手術進行清創後,再將活化的軟骨細胞及載體植入軟骨損傷處,形成再生軟骨組織來修復軟骨缺損,不僅傷口小,感染機率低,手術約40分鐘可完成,住院約2-3天即可出院,且只需一次手術即可解決膝蓋軟骨損傷問題,讓徬徨不安的退化性關節患者,不必承受兩次開刀的風險、疼痛及奔波。 吳長晉部長也表示「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應用於早期發現的膝關節軟硬骨病變問題上,在臨床案例中有多位患者得到改善,也讓患者避免因軟硬骨病變的惡化,導致須提早置換人工關節的地步,所以提醒有關節問題的患者應及早尋求骨科醫師做檢查及治療,維持靈活的關節行動力。 「微創手術」傷口小,術後疼痛減少,恢復生活機能快! 另一位75歲的張先生,幾年前因為右腳感到疼痛發麻,曾到恩主公醫院復健科看診,經過幾次復健後,疼痛狀況有改善;兩個月前,出門搭公車時,右腳突然無力發麻,趕緊又到醫院就醫,照X光後,發現有椎間盤突出的問題,因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醫師評估後建議要做脊椎手術,當時一聽到脊椎要開刀,感到緊張害怕,經醫師詳細說明後,在上個月接受了「脊椎內視鏡手術」,傷口小只有0.6-1公分、出血量少、住院天數僅1-2天、恢復期短,對脊椎肌肉筋膜損傷小,大大降低了高齡者開刀風險。手術後背痛及下肢無力有明顯改善,目前努力做強化核心肌力訓練,慢慢恢復正常的生活。 恩主公醫院骨科微創中心許立和主任表示,椎間盤突出部分是因為脊椎的老化磨損,好發中年之後,隨著老化,椎間盤中的髓核如同我們的皮膚一樣含水量降低,椎間盤的靈活性跟避震效果也跟著降低,使得椎間盤壓力更大,當突然間的不當受力(搬重物)或外力創傷(滑倒摔跤)就容易發生椎間盤突出,也有部分發生於年輕族群因長期不良姿勢加上肌力不足造成椎間盤突出。常見症狀像是腰痛、背痛,甚至從下背部、腰部脊椎處輻射延伸至臀部和雙腿,可能從輕微疼痛到銳痛、灼痛感,嚴重時會出現極度劇烈的疼痛,有些人則會感覺麻木、刺痛或腿部無力,也就是坐骨神經痛,對日常工作及生活造成極大困擾。 許立和主任進一步指出,椎間盤突出可以透過休息、藥物止痛、物理治療等方式來減緩疼痛,如經過一段時間,狀況還是無改善,就需要進一步檢查評估是否手術治療。傳統開放式椎間盤切除,改善病患症狀成功率大於95%,嚴重的併發症<1%,無法克服的是術後的傷口疼痛、術後背部肌肉纖維化、肌肉無力等後遺症。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階段已經邁向更精密的微創醫療,微創內視鏡相較傳統手術,傷口小、破壞少,術後恢復期也短,同時也減少脊椎內固定物(骨釘、椎籠)的使用,因此減少許多伴隨固定物而產生的後遺症。 恩主公醫院骨科微創中心 提供全方位照護 近年來,微創技術發展迅速,已成爲21世紀外科發展的主流,恩主公醫院也秉持「無私奉獻、謙卑服務」的理念,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與健康資訊,持續發展成為特色醫療中心。恩主公醫院在2019年成立骨微創中心,依照疾病特性整合照護資源,導入專業醫療團隊,積極與各大醫學中心醫療合作,讓民眾可以受到更細心的照顧治療與更友善的照護環境,不僅成為地區醫療與預防保健的典範,更是實踐了守護民眾身心健康的初心。

下背痛該怎麼辦?骨科醫教你「1招」在家就可做,比吃藥更有效

下背痛該怎麼辦?骨科醫教你「1招」在家就可做,比吃藥更有效#退化性關節炎

近年來疫情影響,居家辦公、在家活動機會增加,戶外活動減少,導致許多人腰酸背痛、下肢麻木無力而上門求診。醫師指出,不良姿勢及欠缺身體肌肉訓練,常常是退化、骨質流失的潛在危險因素。若能夠適當調整生活習慣及鍛鍊核心肌群,能減少疼痛及就醫的機會,也降低到院感染風險。

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從減肥開始「膝」望永遠在

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從減肥開始「膝」望永遠在#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6歲的家庭主婦張小姐,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是她每天的堅持,閒暇之餘喜歡用甜點犒賞自己,來到診間希望能緩解最近上下樓梯就抗議的膝蓋。53歲經營小生意的李先生,每天天未亮就開著卡車辛勤工作,只希望為一家遮風擋雨,沒想到踩離合器的左腳越來越痛。78歲張先生,從年輕時就是運動健將,近年來卻因為膝蓋疼痛,不再能跑步爬山,連參加國旅團時,都變成需要旁人攙扶與壓隊的那位……爬樓梯變困難、活動時出現聲響,都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警訊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膝蓋疼痛的經驗,對於膝關節的治療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多吃維骨力,打打玻尿酸(關節注射液),等膝蓋完全壞了,再換人工膝關節」。  衛福部新營醫院骨科醫師林孝儒表示,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意即有350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58歲以上長者,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有關節退化問題;70歲以上老人更有70%以上罹患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其中女性患者多於男性。65歲以後,女性關節退化的機率是男性的三到四倍。如果出現關節僵硬、上下樓梯或蹲跪變得困難、活動時出現聲響、關節疼痛或腫,這就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警訊了。不過不用擔心,除了不停的吃止痛藥及最終的全膝人工關節外,其實還有許多治療選項。除了不停吃止痛藥、置換全膝人工關節,你還有其他選擇 輕微的退化性關節炎可以由復健治療開始,減重是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第一步!努力減輕膝關節的負擔,減重之外也要注意少做施加大幅壓力的動作,如蹲、跪、下樓梯。另外要多訓練肌肉(特別是股四頭肌),讓外緩衝器分擔內緩衝器的工作量。第二是藥物治療,常見的有非類固醇止痛劑、肌肉鬆弛劑或是貼布,能夠有效緩解急性期症狀,但不能長時間服用。第三是注射治療,玻尿酸不僅可以補充關節液,潤滑也有消炎、止痛及抑制軟骨退化的作用。近幾年火紅的PRP增生療法,因謝淑薇、王建民、陳偉殷、NBA球星小飛俠布萊恩、高球名將老虎伍茲等名人採用而名聲大噪。將萃取血液中的生長因子直接打在受傷的地方,促進修復及生長,以再生強化取代傳統的消炎止痛,因使用自體的血液分離製成高濃度的生長因子,所以沒有排斥、傳染病或激發自身腫瘤等風險,屬於高安全性的治療方式,但不保證完全有效,治療前仍需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使用。第四是手術治療,除以高度成熟的全膝人工關節置換,還有高脛位截骨手術及單側人工關節置等選擇。 上述案例中的患者,在骨科接受治療後,都能繼續享受生活,因此不要對退化性膝關節感到恐懼或絕望,「膝望」一直都在。

天氣變濕骨頭就發痠?這招擺脫氣象台

天氣變濕骨頭就發痠?這招擺脫氣象台#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到秋冬濕冷季節,骨頭或關節總是會感到痠痛不舒服?在骨科門診常有患者詢問相關問題,除可使用藥物來減緩不舒服外,潮濕的生活空間總是讓一些骨頭慢性病慢慢浮現出來。隨著台灣老人化高齡人口逐漸增多,退化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病患也越來越多,除配合醫生指示用藥治療外,在家中也可多留意一些小細節,來減少骨頭及關節痠痛發生頻率。室內濕機保持通風 多流汗促進新陳代謝安南醫院骨科醫師許惟傑表示,家中潮濕除容易讓慢性關節炎患者感到不舒服外,也容易造成黴菌滋長造成呼吸道過敏,或造成食物發霉,不小心誤食可能引發腸胃不適,因此家中常保持乾燥除可保護骨頭與關節外,對於其他身體部位健康也有很大幫助。白天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讓外面乾爽空氣帶走家中濕氣而,到自然除濕效果。此外,除濕機也是不錯的選擇,有些除濕機兼具空氣清淨效果,也是一種常保持家中乾燥的好方法。近年來流行的香氛蠟燭也有部分除濕效果,如搭配上述除濕方式還能增加家中香味以放鬆心情,亦可經常至戶外曬太陽流汗,增加身體新陳代謝以減少體內濕氣和增加鈣質。 維持良好作息 才能保持良好骨密與骨質  許惟傑醫師強調,除了減少家中濕度,常保乾燥通風可減緩骨頭在秋冬濕冷季節所引發的不適,根本之道還是要維持良好生活作息,才能保持良好骨密度與骨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