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細胞治療掀起風潮,在特管辦法上路1年後,有超過百件申請案尚在審查中,業經衛福部GTP訪查核可的細胞製備場所仍處供不應求的榮景。尖端醫(4186)繼8月拚出全台第三家經衛福部核可的GTP實驗室並與花蓮慈濟成為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CIK)首個進入臨床治療組合後,再添新案。 尖端醫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依「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向衛福部申請「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細胞治療計畫送件,將為350萬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帶來人工關節置換之外的新選擇。 國人每6.5人就有一人膝關節退化 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有15%,換算全台約350萬人,等於每6.5人就有一人。健保署更統計,2017年膝部關節炎就醫83.7萬人,較2016年就增加近5萬人,而全台執行全膝關節置換約2萬7千件,其中以70歲以上占58%最多,而年輕人因運動傷害、外傷等因素造成關節提早退化,造成膝關節置換有年輕化趨勢。 北醫附醫復健科康峻宏主任表示,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者年齡以 45 歲以上居多。女性病人比男性又多了一倍,過往,就算醫師建議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也有民眾因種種因素不願接受,因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在特管辦法開放後,運用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成為可能選項,也將成為醫病間共同的期待。 初期關節炎病患可及早透過細胞治療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多數細胞治療業者關節炎的合作科別是骨科,尖端此次與復健科合作關節炎治療,主要是因復健科有一些是初期關節炎的病患,與復健科合作,可讓更多早期關節炎病患還未達到需手術治療階段,就可以及早接受細胞治療,為病患帶來最大的治療效益與生活品質。 尖端醫(4186)合作送出的細胞治療申請案中,其中免疫細胞(CIK)應用於第四期實體癌治療已開始服務病患,另向衛福部提出的申請計畫,包括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第一至第三期癌症,經標準治療無效,還有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針對退化性關節炎、慢性缺血性腦中風、脊髓損傷等適應症,將待衛福部審查核可後,可為需要的病患帶來更多新希望。 尖端醫除已通過的免疫細胞(CIK)外,也積極與醫美診所及相關通路洽談,將再推出脂肪間質幹細胞及纖維母細胞等醫美相關細胞產品,未來尖端醫將挾多種細胞產品且〝治療〞與〝保存〞並重策略下,積極結盟醫院與診所。 尖端醫布局細胞療法旺 營業收入年成長22.25% 尖端醫(4186)投入細胞治療領域報喜!該公司宣布,日前與花蓮慈濟醫院分享「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CIK)」治療首例,另向衛福部提出的其他申請計畫,靜待審查中,這是營運轉型的第一步,如細胞保存服務、細胞代工、細胞治療等相關服務;依據公開資訊觀測站中,108年12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86.32%,年營業收入也較107年成長22.25%,主要營收動能來自細胞相關服務,未來投入基因檢測、和拓展海外細胞市場。 細胞治療方面,待審查的案件至少100多件以上。隨著各家廠商陸續通過審查,預期經衛福部核可的GTP細胞製備場所將有供不應求的榮景。尖端醫最為市場熟知的,當屬臍帶血保存服務,而在特管辦法屆滿一年,僅有尖端醫是由細胞保存切入細胞治療,並在108年8月底取得GTP細胞製備場所核准的生技公司,這說明了尖端醫在細胞培養與品質控管能力有目共睹。 積極布局細胞治療產業的尖端醫,目前與花蓮慈濟、新光醫院與北醫附醫三家醫院合作,共提出七件申請案,其中花蓮慈濟醫院合作的自體免疫細胞(CIK)應用於第四期實體癌治療持續服務病患中,加上投入其他適應症的開發,這將取得產業先機,創造更多市場的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