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

血糖控制差,小心眼睛霧茫茫!醫揭糖尿病造成「2大眼病變」恐失明

血糖控制差,小心眼睛霧茫茫!醫揭糖尿病造成「2大眼病變」恐失明#高血糖

56歲張先生是一名企業主管,因工作需要經常應酬,長期面臨高壓工作環境,加上飲食不規律,使得他在40歲時就被診斷得了第2型糖尿病,雖然這10幾年間持續在內科接受血糖控制治療,但是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近幾個月來逐漸感覺到雙眼視力變得模糊,尤其在夜間開車時畏光情況特別明顯,有時甚至無法看清路面,覺得非常困擾。

口渴頻尿、皮膚搔癢⋯竟是高血糖警訊!醫揭「6症狀」忽略恐心腎病變

口渴頻尿、皮膚搔癢⋯竟是高血糖警訊!醫揭「6症狀」忽略恐心腎病變#高血糖

一位中年男性日前常抱怨身體不適,包括頭暈、口渴、體重下降,原以為是工作壓力造成的現象而不以為意,不料這個月初昏迷被家人送至急診,發現血糖竟高達1,500,是正常值約15倍!《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指出,小心許多常見的症狀都是高血糖警訊,例如泡泡尿、傷口癒合慢、皮膚搔癢等,容易被輕忽。

包皮翻不開、陰莖腫痛⋯竟是「包皮過長」釀發炎!醫曝2類人風險更高

包皮翻不開、陰莖腫痛⋯竟是「包皮過長」釀發炎!醫曝2類人風險更高#高血糖

45歲陳先生因近1週陰莖腫痛、排尿時疼痛,且包皮無法翻起、內褲上常有不明分泌物等問題就醫。醫師檢查發現,陳先生的包皮紅腫,尿液中出現大量紅白血球、細菌及糖分,確診為「包皮發炎」。經口服抗生素及藥膏治療,發炎情況獲得緩解。發炎情況緩解後,醫師為其安排包皮槍手術,2週後縫合釘脫落,傷口順利癒合。

吃什麼降血糖最快?專家授「控糖妙招」:飯前喝點醋、飯後抬小腿

吃什麼降血糖最快?專家授「控糖妙招」:飯前喝點醋、飯後抬小腿#高血糖

肚子餓來杯手搖飲、吃包小餅乾,小心這些日常飲食習慣,讓你在不經意間攝取大量的精緻糖跟碳水化合物,過多的醣類可能導致血糖飆高,增加罹患糖尿病、慢性病風險。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降血糖?《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指出,只要飯前喝點醋、飯後坐抬小腿動作就能降低血糖,有效穩定血糖波動值。

糖友福音!成大醫院引領照護新時代 即時檢測助穩定回診 重拾健康新生活

糖友福音!成大醫院引領照護新時代 即時檢測助穩定回診 重拾健康新生活#高血糖

隨著全球高齡化趨勢來臨,糖尿病的罹患率也急速上升,糖尿病患者除了面臨必須控糖的健康管理,更重要的還有回診日常,台灣有超過250萬人確診糖尿病 ,對廣大糖友們來說,面對來回醫院的奔波與抽血的恐懼仍相當辛苦,如何讓糖友獲得更好的照護計畫,也是政府與醫療院所共同努力的目標。

250萬台人都有糖尿病!專家警告「這些症狀」超不明顯:每10人就1人有

250萬台人都有糖尿病!專家警告「這些症狀」超不明顯:每10人就1人有#高血糖

現代人常口渴就喝含糖飲料,平日久站久坐滑手機不運動,這些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導致老年以後罹患高血糖、代謝症候群及糖尿病。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示警,罹患糖尿病的高風險因子除了遺傳之外,不正確的飲食習慣、作息是主因,據統計,目前成年人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且糖友之中高達半數為65歲以上老人,年齡越高糖尿病的盛行率也越高。

9月開學恐進入腸病毒高流行期!醫:免疫負債反覆感染比率增,71型易致重症更不可忽視

9月開學恐進入腸病毒高流行期!醫:免疫負債反覆感染比率增,71型易致重症更不可忽視#高血糖

對小小孩的家長來說,最怕就是聽到學校腸病毒又開始流行!特別如果是腸病毒71型更是容易侵犯神經的類型,有相當高的機率造成腦膜炎甚至是腦幹腦炎引發神經性肺水腫,嚴重甚至會造成心肺衰竭,個案會在數小時內死亡,5歲以下的孩童是高風險群,一定要特別注意。 翁佩魁小兒專科診所副院長盧英仁醫師提到,1998年台灣發生過一次腸病毒71型大流行,當時造成140萬名孩童感染,當中更有405個重症,甚至有78例死亡,死亡率從3%甚至衝到20%。 台灣處於亞熱帶一直是腸病毒好發環境,9月正值開學之時,小朋友很容易透過飛沫、糞便或者是丘疹中的水泡液散播病毒,盧英仁醫師說明,台灣每年3月下旬病例就會開始增多,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下降之後9月又開始流行,腸病毒幾乎已經算是全年度的流行疾病。 2週痊癒又感染,社區恐有2種以上病毒類型 這幾年由於免疫負債,盧英仁醫師提到,小朋友身上幾乎都沒有腸病毒的防護力,以往通常感染後3個月內都還有抗體,但這1、2年特別發現不少案例是感染後2週復原後,又感染另一種型態的腸病毒,這顯示社區內可能同時存在兩種或以上的腸病毒。 以台灣目前流行的腸病毒類型來說,是以克沙奇A型為主,通常典型症狀表現是嘴巴破、長疹子水泡、發燒,大約1週就會慢慢痊癒,但盧英仁醫師提醒,由於腸病毒71型是容易引發重症的類型,在症狀表現上家長更要留意,71型8~9成一樣會有手足口病,但疹子與克沙奇A型有差異的是,有可能只是小小紅疹不明顯,必須要仔細觀察才會發現。 由於71型會造成中樞神經的過度興奮及全身性發炎反應造成高血糖等情形,因此若感染腸病毒後有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昏睡症狀就是重症前兆,一定要馬上送醫。盧英仁醫師也說明,腸病毒71型分為4期病程,如果是重症會在很快幾天甚至幾小時內病情急轉直下,不可忽略致死的高風險率。 第一期(一般感染):嘴巴破、身上有丘疹水泡、高燒 第二期(腦脊髓炎期):高燒、昏睡、嘔吐、眼球動作異常、痙攣等 第三期自主神經失調:高血壓、心跳過快、肺水腫等 第四期(心臟衰竭):血壓急速下降、休克,致死率高 新疫苗防護力達9成5以上,有效減少71型重症機會 盧英仁醫師表示,腸病毒幾乎沒有特效藥,只能症狀治療,雖然一般腸病毒症狀家長都很熟悉,但如果要避免71型的重症,透過施打疫苗仍是最有效的方式。目前最新的腸病毒疫苗滿2個月~6歲就能施打,保護力達9成5以上,副作用相較於以往發燒比率較低,如果還是有發燒或注射部位疼痛,家長給予退燒藥以及局部冰敷都能獲得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腸病毒疫苗只需間隔28天即可完成施打,相較於其他疫苗動輒需要等待數月,縮短了完成免疫所需的時間。意味著可以更快獲得全面保護,減少感染風險。新一代疫苗的副作用較少,減少發燒的機率,可降低家長的擔憂、降低照顧負擔和孩童接種後的不適感,有助於提高接種意願,讓家長在面對孩童腸病毒威脅時能夠更加安心。 盧英仁醫師也提醒,腸病毒71型重症病患所造成的腦損傷,甚至後續都會需要呼吸器或是鼻胃管輔助,幾乎是永久性的傷害,因此隨著高流行期的到來,5歲以下孩童一定要特別注意避免感染,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更要強化抗體,透過施打疫苗來避免重症機會。目前只要滿2個月家長就可以帶寶寶施打疫苗,與五合一疫苗一起施打也沒問題,提早讓孩童擁有保護力也能減少疾病帶來的危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