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

講座/失智症病患的飲食營養

講座/失智症病患的飲食營養#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社會高齡化,可以預期未來失智症的人口數也會依比例上升,失智症防治成為一重要課題。而目前失智症在治療上,大多只能延緩病程的惡化,難以逆轉或者根治,也沒有很好的方式來預估一個人會不會得到失智症。因此,如何降低失智症發生的機率,是和每個人都切身相關的問題。飲食的部份如何來預防失智風險呢?又發生失智後飲食部分應注意什麼呢?此場團衛將由營養師賴玉釧介紹預防失智飲食及失智後飲食注意事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失智症病患的飲食營養 時間:106年6月20日 星期(二)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講座/失智症法律講座

講座/失智症法律講座#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失智者很好騙?是大肥羊嗎?失智症如何影響您以致觸法,您知道嗎? 想知道如何才能保護家人避免被騙上當,成為二次受害者!台灣目前失智症人口逾26萬人,在人口快速老化的台灣,失智症將成為全民未來沉重的負擔。「台灣失智症協會」致力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倡導失智症預防外,積極發展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多元的服務,如社會支持中心、家屬團體、瑞智學堂、瑞智互助家庭並設有0800-474-580免費諮詢專線,提升失智症患者全面的關懷與照顧。為維護失智者及家屬之權益,本會特辦理失智症法律講座,廣邀關心失智法律議題之朋友們共同學習。對象:失智者、家屬、法律專業者及有興趣的民眾洽詢:台灣失智症協會 楊小姐02-2598-8580 分機28,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時間: 106年6月17日(六)  下午14:00 -16:00地點:亞東醫院14樓國際會議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報名:http://ppt.cc/aOg3O

個性變化記憶力差 6公分腦瘤作祟

個性變化記憶力差 6公分腦瘤作祟#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2歲的李先生近半年與家人對話時會來逐漸出現個性改變、重覆問話等現象,因症狀類似失智症,由家人陪同至神經內科失智症門診就醫。李先生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原來近日個性改變的症狀竟是腦中一顆6公分的腫瘤作祟。開刀治療後症狀逐漸改善。短暫記憶不佳、日常事務記錯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嚴介聰表示,李先生近日出現短暫記憶不佳問題,和他人對話時,個性也變得比以往更活躍熱情,一開始家人認為他是在和人開玩笑,但後來發現他日常事務都會記錯,家人察覺不對才趕緊帶他到醫院就醫。 李先生來到門診時,為其安排失智症評估,除臨床失智評估顯示輕度知能障礙外,其餘結果均正常,但在接受電腦斷層檢查以排除血管型失智症時,卻發現腦中有一顆6公分大的腫瘤,取出腫瘤後狀況已逐漸獲得改善。 記憶力惡化可能導致半側偏癱、個性改變嚴介聰醫師表示,李先生腫瘤生長的位置會影響他的個性、記憶,也可能造成手腳麻痺及無力感,隨著腫瘤變大,記憶力惡化還可能會造成半側偏癱、語言功能受損、癲癇,甚至呼吸抑制造成死亡。嚴介聰醫師提醒,若是突然言語、個性改變,大部分的民眾都會連想到失智症,但也可能有其它原因,建議還是及早就醫,以便早期發現問題,對症下藥。若早期失智,及早就醫對於藥物的反應較佳,而若是腦瘤等其它原因所致,早期發現更能利於早治療,恢復健康。  

三多二少一護 預防阿茲海默症小叮嚀

三多二少一護 預防阿茲海默症小叮嚀#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台灣失智症的人口逐年增加,目前統計約有24 萬人,失智症不僅會造成家庭與社會的負擔,親人也會為失智症所苦。根據2015 年全球失智症報告顯示,全球新增990 萬名失智症患者,其中阿茲海默症約佔失智症病例的60% 至80%。失智症可以說是腦部功能的退化,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持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蔬果、堅果、深海魚類、紅酒都有預防阿茲海默症功效關於阿茲海默症的成因,可由解剖病理學上發現,病人的大腦皮質糾纏大量的神經纖維和充滿了老化的斑塊、廣泛而不規則的腦萎縮、腦神經細胞明顯減少與喪失。阿茲海默氏症最早於1906 年,由德國精神病學家和病理學家愛羅斯.阿茲海默首次發現,因而得名。早期病徵最明顯的為記憶力衰退,對時間、地點和人物的辨認出現問題;晚期則會變得行走困難、無法表達自己的思想,甚至完全需要依賴他人的照顧。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均衡的飲食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而多吃以下食物,像是天然的蔬果、堅果、深海魚類、紅酒都有預防阿茲海默症的功效,而薑黃更是近幾年來,被發現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的好食物。1) 多吃咖哩與薑黃可預防老年癡呆症/據統計,美國得到阿茲海默症的人數,為印度人的4 倍,許多專家和科學家分析原因,是因為印度人常食用咖哩和薑黃飯。阿茲海默症是一種進行性神經變性疾病,根據大量研究顯示,生物、金屬毒素和異常炎症反應引起的氧化應激、自由基、β澱粉樣蛋白(Aβ)、腦功能失調,在阿茲海默症的發病機轉中是關鍵角色。據實驗結果表現,薑黃素具有的抗氧化、抗炎和親脂活性,能改善阿茲海默症病人的認知功能,如縮小β 澱粉樣蛋白(Aβ)、減緩神經元分解、抗炎、抗氧化,改善阿茲海默病人整體記憶等。2) 薑黃衍生物被發現可預防阿茲海默症/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陳佩燁副研究員於2016 年7 月13 日發表在國際專業期刊《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對於治療與預防阿茲海默症方面,是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而非薑黃素,它能增進NEP活性,預防阿茲海默症。目前已知,腦中APP 蛋白質在代謝過程中,可能產生一種有毒性的Aβ 胜肽(蛋白質片段),此片段在腦中可以被酵素水解,當產生速率超過清除速率時率,就會導致片段聚集,最後造成腦神經細胞死亡。根據近期國外的研究指出,在阿茲海默基因轉殖的老鼠身上注射可表現NEP 的幹細胞或病毒,可減少老鼠腦中Aβ 胜肽累積,並延緩老鼠失智。陳姵燁研究團隊以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餵食的老鼠後,發現老鼠腦中之NEP 表現量增加,腦中累積之Aβ 胜肽量減少,顯示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可望減緩阿茲海默症,目前此研究成果已申請專利,未來可望成為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藥。預防阿茲海默症三多二少一護的叮嚀1) 多運動/根據醫學報導顯示,每週至少運動5 次,每次至少30 分鐘,可以降低35% 得阿茲海默症的機率。2) 多睡眠/睡眠品質差會傷害腦子和中樞神經系統,充份的睡眠才能讓腦子有條理的處理新資訊。3) 多學習/可以多寫作、聽音樂、規劃旅遊,或去參加烹飪、園藝、繪畫等課程。4) 少油、高膽固醇飲食/根據芬蘭的研究顯示,血中膽固醇濃度高者,得到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為膽固醇濃度正常者的兩倍。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高油脂、高膽固醇飲食,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越高。5) 平時做好護腦工作/不要暴露在污染有害的環境中,像是鉛、殺蟲劑都可能傷害腦神經,騎車時要戴安全帽,運動時最好帶保護頭盔。(本文摘自/百藥之王:薑黃/大喜文化)

講座/失智症行為及精神問題的處理治療

講座/失智症行為及精神問題的處理治療#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失智症會伴隨精神狀態不穩、情緒差,有時容易與他人起衝突。缺乏外出機會也可能使精神心理狀態更加惡化,面對失智患者,家人往往要付出更多心力。要怎麼樣才能與之和平共處,一直是家屬難解的謎題。本次講座由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謝明憲主講,藉由「失智症行為及精神問題的處理治療」的主題,帶您認識失智症,失智症行為及精神問題的處理治療,了解與之相處的方法,活動中也會介紹養生操、其他專家講座及家屬互助團體、社會福利資源介紹。講座內容豐富,只要是失智症患者家屬都歡迎踴欲參加!時間:106年7月15日(六)上午 9:00-12:00地點:YWCA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401教室(台北市青島西路7號4樓)對象:已確定診斷失智症患者的家屬洽詢:王雅玲專員 02-25988580分機33/0933-510334報名簡章:https://goo.gl/zLPbDM.

活潑開朗變憂鬱邋遢 恐為失智症!

活潑開朗變憂鬱邋遢 恐為失智症!#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小英是一位48歲女性,原本個性活潑開朗的她,大約在3年前變得比較孤僻,她的家人慢慢發現,小英對於原本擅長的家務變得漫不經心,家裡變得雜亂不整潔。另外,原本愛漂亮的她,對於打扮外表變得不在乎。與人的言語互動有時會出現不得體的批評。相對於小英的行為及個性改變,她的記憶並無顯著退步,也不曾有迷路現象。這3年來,小英的症狀逐漸明顯惡化。出現不適切的微笑 檢查發現她有額葉退化病徵醫師注意到患者時而出現不適切的微笑,神經學檢查發現她有額葉退化病徵。經由轉介臨床心理師評估,完整的神經心理學檢查也顯露出小英在額葉執行功能缺損以及衝動控制的困難。腦部核磁共振影像顯示有前額葉明顯的萎縮。初步臆斷額顳葉型失智症中的行為亞型。早發型失智症可以早到3、40歲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記憶整合門診主治醫師范齡勻表示,早發型失智症是指65歲以前發病,甚至可以早到3、40歲發生。這些人發病的時候通常還活躍在職場當中。初始症狀常常非大家所熟悉的記憶障礙,例如小英即是以個性改變及言語不適切為主。這類病人因症狀不典型,常常被誤會為心理壓力或情緒挫折所致的表現,而因為年紀輕也不會聯想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而失去早期診斷機會,甚至常常導致職場同事或家人朋友間的衝突和誤解。因此,范齡勻醫師呼籲,當身邊的同事或家人行為舉止與原有個性大相逕庭時,提高警覺、尋求醫療協助才是早期治療的不二法門。 

防失智 健腦食物大推薦!

防失智 健腦食物大推薦!#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你的家人開始作菜,設法讓他們採用可活化大腦、改善認知機能的食材吧!目前最建議大家注意的食材是「椰子油」。美國一名女醫師讓罹患早發型失智症的丈夫攝取椰子油,結果發現可稍微抑制病症惡化,這則消息引起我的關注。糖尿病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機率較高在歐美,椰子油是超級市場販售的商品,主要成分是植物性「中鏈飽和脂肪酸」。因為用途跟奶油一樣,可混在沙拉醬或咖哩等醬汁中,或是用來炒菜,運用範圍很廣。女醫師建議在燕麥中加入兩大匙椰子油,每天三餐攝取。椰子油效用的秘密,在於中鏈飽和脂肪酸會在體內合成酮體。本來人類的大腦會優先以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但阿茲海默症患者會出現無法完全燃燒葡萄糖的症狀,可說是「腦部的糖尿病」。事實上,糖尿病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也比較高。神經細胞會漸漸退化,最後壞死。初榨橄欖油的「刺激醛」可控制腦部發炎由於運用酮體作為能量來源,可阻止細胞退化。由於阿茲海默症沒有特效藥,椰子油的作用可說是劃時代的發現,對於同樣屬於腦神經退化的巴金森氏症似乎也有效。除此之外,建議攝取的脂肪還有紫蘇油、荏胡麻油、核桃等堅果;沙丁魚、竹莢魚、青花魚等青背魚以及甲殼類海鮮所含的「Omega-3系列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可減少造成動脈硬化的三酸甘油酯、改善高血壓。有實驗資料提出,核桃可提升記憶力。有報告指出,初榨橄欖油所含的辛辣成分「刺激醛」(Oleocan thal)可控制阿茲海默症引起的腦部發炎,緩和症狀。兒茶素有恢復認知機能的作用蔬菜中所含的微量營養素—植生素當中,特別引起注意的是米糠中含有的「阿魏酸」。國立醫療機構菊池醫院的木村武實臨床研究部長確認可緩和失智症的外部症狀,也很容易買到補充製劑。綠茶所含的「兒茶素」可降低血液中使動脈硬化惡化的高半胱胺酸(homocysteine)。根據東北大學調查,一天喝5杯以上綠茶的人,因腦中風死亡的機率明顯降低許多。另一方面,佐賀女子短期大學的長谷川亨名譽教授證實兒茶素有恢復認知機能的作用。在此也建議大家將茶葉運用在烹飪方面。薑黃素可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病率咖哩粉的黃色成分「薑黃素」透過老鼠證明,可阻礙導致阿茲海默症的β類澱粉蛋白形成。常食用咖哩的印度人,阿茲海默症發病率只有美國人的1/4,或許要歸功於薑黃素的作用。最後要介紹的是紅酒中的白藜蘆醇。根據美國范斯坦醫學研究所的實驗,白藜蘆醇有促進β類澱粉蛋白分解的作用,而且有消除活性氧的高抗氧化力。當這些食材的效用以科學方法證實後,不由得敬佩先人根據經驗發現健康食材的智慧。我們也可以透過作菜、一起享用,讓失智症遠離全家。(本文摘自/要美也要長壽/天下雜誌出版)

曬太陽防骨鬆 不塗防曬才有效

曬太陽防骨鬆 不塗防曬才有效#失智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維生素D可以從曬太陽來獲得;然而,國人卻普遍不愛曬太陽,如果無法從食物中攝取,又沒有補充維生素D,可得要小心有很多疾病會上身。營養師提醒,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之外,也和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失智症、癌症都有相關性,不要輕忽!骨質疏鬆和乳癌、卵巢癌都有相關性台北市中山醫院營養師林素貞表示,維生素D是人體必須營養素,目前研究發現,維生素D不只與骨骼與牙齒有關,還與老化和癌症有很大關係,如果維生素D缺乏,也和女性的乳癌、卵巢癌,男性攝護腺癌有關係,甚至失智症也有相關性。雖然食物中也可以攝取到維生素D;不過,林素貞營養師指出,食物中含有維生素D的包括有牛奶、奶酪、蛋黃、魚、肝臟與魚肝油,但是因為維生素D是油溶性,攝取這些食物有可能膽固醇太高,也有可能會導致攝取不足。手腳不要塗防曬乳 每天日曬10至15分鐘此外,雖然可以從日曬獲得維生素D,但是東方人卻很怕曬太陽;林素貞營養師進一步指出,西方人白皮膚不怕曬太陽,東方人卻不曬太陽,深怕會曬黑或是長斑,反而是維生素D缺乏比西方人高。所以,建議手腳不要塗防曬乳,每天曬10至15分鐘。嬰幼兒至成年人補充200IU 老年人是400IU然而現今空汙嚴重,陽光遭受阻隔,想要靠日曬獲得足夠維生素D有困難。林素貞營養師表示,越來越多人關注維生素D不足,所以目前會建議嬰幼兒至成年人每天要補充200IU,老年人是400IU;甚至於根據最新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人維生素D普遍攝取不足,因而要上修每日維生素D的攝取量,預計在2017年4月底就會做出修正。(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