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

懷孕可以按摩、泡溫泉、喝咖啡嗎?醫師揭「孕婦6大禁忌」真相是⋯

懷孕可以按摩、泡溫泉、喝咖啡嗎?醫師揭「孕婦6大禁忌」真相是⋯#婦產科

從懷孕消息讓親友得知那一刻起,孕婦就開始不斷接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指教與建議,各種有醫學證實的、迷信的、過度緊張的,讓人無所適從。任職於禾馨婦產科、臉書粉絲專頁擁有9.7萬追蹤者的烏烏醫師,在新書《好孕,做自己》中,就以自身專業與臨床經驗,解釋「禁忌」背後的真相,減少孕婦心理負擔。以下為原書摘文:

胚胎著床神助攻 黃體素用對時機可提升懷孕機率

胚胎著床神助攻 黃體素用對時機可提升懷孕機率#婦產科

黃體素對拚懷孕、進行人工生殖技術的媽咪們有多重要?生殖醫學中心院長黃千倉十多年來幫助超過3,000名媽咪順利懷孕,他指出,黃體素是讓胚胎能順利著床關鍵。 不可小覷的黃體素大功用 女性的月經週期中,會分泌兩種重要荷爾蒙,一是雌激素、一是黃體素,而黃體則是肩負著分泌這兩大荷爾蒙的任務,都是為了子宮內膜進行胚胎著床的準備。 在排卵後的卵泡就是黃體,它是卵巢內暫時性的分泌腺體,壽命約10至12天左右;若是順利懷孕著床,子宮胎盤會分泌懷孕素來支撐黃體繼續分泌黃體素,讓受孕初期不會凋亡、孕期就能順利進展下去。一旦沒有懷孕、黃體素就會消失,內膜便會剝落而來月經。 黃千倉說,黃體素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在子宮內膜增生期,讓內膜轉變成適合胚胎著床受孕的狀態;如果分泌不足,會是導致人工生殖懷孕不成功的一項重要因素。 試管嬰兒療程中的黃體素角色 在試管嬰兒治療中,女性需要施打排卵針讓卵巢產生較多的卵泡,這會讓雌激素大量分泌,便容易出現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產生呼吸急促、食慾不振、走路會痛、腰挺不直的現象;這狀況在過去以新鮮周期(取卵當月)植入胚胎時最容易發生。 隨著胚胎冷凍技術的進步,現在進行試管嬰兒治療時,可以選擇不在當月植入,而是先把胚胎冷凍後,等到身體狀況好再以荷爾蒙替代療法解凍植入。「解凍植入可以避免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的發生,統計上也顯示,其成功率較新鮮週期植入高出5%。」 黃千倉指出,在荷爾蒙替代療法下,黃體素的補充就顯得更為重要。「解凍植入等於是藉由人工的方式讓內膜增生,補充黃體素可以啟動內膜增厚,有模擬排卵的效果,讓內膜能內化成可以適合著床的狀態,接著就可以再找適當機會植入胚胎,持續做著安胎的作用。」 現行補充黃體素的途徑有口服、陰道塞劑與針劑,各有優異。口服黃體素使用上最為便利,全身副作用也低;陰道塞劑的好處是接近子宮,可就近作用,但壞處是膠囊或軟膏劑型會因為活動不足而有分泌物或結塊殘渣堆積在陰道,易造成陰道刺激發炎;而針劑雖有長短效之分,但肌肉注射會有疼痛感偶有腫塊。 傳統口服黃體素如經過特殊光照處理改變結構後,會提升吸收率並降低噁心反胃頭暈想睡的副作用;使得現在口服黃體素能擠入試管嬰兒主流療法之列。黃千倉以多年經驗分享,臨床主流是採取三種途徑並用,基本上是以口服黃體素為主幹、早晚加入三劑軟膏、且兩至三天施打一劑長效針劑,以獲得足夠的黃體素補充,「三種並用有點像是三重防護。」他也提醒,黃體素必須使用至少8至12周到胚胎穩定。「畢竟試管嬰兒很寶貴,必須用最高規格的方式來對待。」 他提及,黃體素補充必須遵照醫囑執行,不要自行停藥,「臨床就曾遇過試管療程中小出血的個案,以為沒成功而停用黃體素;但其實只是著床出血,讓原本可以成功受孕的機會沒了,相當可惜。」 試管寶寶得來不易,建議最好要尋求有經驗的生殖醫學中心治療,如今已有很好的技術可以運用,想要受孕的女性只要按照醫師的醫囑,堅持到最後,求子之路便不再坎坷。

月經量少、週期不規則?她多年不管長出癌「切除子宮」才能保命

月經量少、週期不規則?她多年不管長出癌「切除子宮」才能保命#婦產科

33歲小莉月經鮮少準時報到,且量也不多,她多年來不予理會,沒想到近期竟然1個月來2次,且將近20天一直滴滴答答排不乾淨,經血量是平常2倍多,嚇得她趕緊就醫。經切片檢查,不幸確診為子宮內膜癌肉瘤,必須切除子宮才能保住性命,醫師提醒,若經期不規則、出血量異常,務必儘速就醫。

自然產還是剖腹好?準媽媽快來看!

自然產還是剖腹好?準媽媽快來看!#婦產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迎接家中的新成員,究竟該選擇「自然生產」還是「剖腹生產」才好?離預產期越近,越讓不少新手媽媽煩惱到夜不成眠。二擇一,其實答案並沒這麼困難,國內婦產科醫師給了最重要的依據,那就是只要胎位正、媽媽及寶寶的健康良好,優先選擇自然生產。台灣剖腹產率超過3成台北長庚紀念醫院產科主任蕭勝文強調,根據統計,台灣剖腹產率高居世界排名前茅,比率超過3成,在部分院所,剖腹生產的比率甚至高過4成。若是胎位不正,前置胎盤、胎兒窘迫,產程遲滯,雙胞胎、前胎剖腹、媽媽天生的骨盆腔狹小,或是寶寶個頭屬於「巨嬰」等級的情形之下,由於相對的生產風險較高,此時採取剖腹生產則有其必要性;然而,一切都得視母嬰狀況予以抉擇。剖腹產最怕出現沾黏在台灣,由於剖腹產技術已十分純熟,產婦不見得需要術後禁食,且在傳統剖腹產同時,還可順道檢查卵巢、輸卵管等是否有腫瘤,或剖腹產合併作肌瘤切除術的好處。然而,蕭勝文指出,剖腹產最怕還是出現沾黏,由於剖腹下刀位置不同,出現的沾黏位置不同,則產後出現的症狀更是大不同。近年來,會遇到剖腹產多次的孕婦,無論是腸沾黏蓋滿子宮,導致此胎讓醫師無從下刀的情況;或者是與膀胱沾黏造成產婦夜夜頻尿等困擾,偶爾都會遇到,且容易影響到產婦產後的生活品質。防沾黏可降低7倍沾黏率蕭勝文強調,選擇在剖腹術中使用適合的防沾黏產品,可以降低沾黏機率,目前市面上有許多種選擇,不管是貼片狀、薄膜狀等任何形式產品,目前健保不給付,都需要自費,使用美國FDA合格核准的防沾黏玻尿酸產品,通常7天內可由人體自然吸收,文獻上指出可達到降低7倍沾黏發生機率,目前台灣約有6成以上剖腹產婦選擇使用,以降低剖腹產沾黏的可能性。(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子宮肌瘤好發4體質 子宮保暖為上策

子宮肌瘤好發4體質 子宮保暖為上策#婦產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子宮肌瘤是婦女很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生育年齡婦女中,每5人就有1人罹患,而更年期前後,每2人就1人有子宮肌瘤。中醫師周宗翰指出,子宮肌瘤好發於4大體質,包括肝氣鬱滯、氣滯血瘀、虛寒凝滯、濕熱下注等4型,而要治療子宮肌瘤,就要從改善子宮環境著手。肝氣鬱滯型:要排除壓力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肝氣鬱滯形成的子宮肌瘤是因壓力引起,壓力會影響身體賀爾蒙的運作,累積的壓力會造成子宮的免疫功能異常,當壓力太大或是情緒低落時,情志影響氣機調暢,進而會引起免疫功能失常,婦科問題也會層出不窮,子宮肌瘤就會生成;這時適當地排除壓力,對於改善子宮肌瘤很有幫助。氣滯血瘀型:要多運動氣滯血瘀型子宮肌瘤常見於久坐缺乏運動的上班族女性,周宗翰醫師說明,氣滯血瘀體質大多具有明顯的「不通暢」特徵。骨盆腔與腹腔循環出現障礙,是許多疾病的發病基礎,臨床上氣滯與血瘀往往是並存,這也是非常容易造成子宮肌瘤的體質,而運動是最好改善氣滯血瘀的方式。虛寒凝滯型:飲食忌生冷至於虛寒凝滯型所形成的子宮肌瘤,通常與自身體質以及飲食習慣有關,周宗翰醫師分析,有些女性天生冷底,血管容易痙攣,血行遲緩或凝滯於微血管。虛寒子宮非常容易產生子宮肌瘤與子宮內膜異位,這種體質要避免食用生菜沙拉等偏寒食物,以免影響身體代謝,並應在太陽下山之前就要把當天要吃的水果吃完,從裡到外保暖,就會改變肌瘤體質。濕熱下注型:飲食宜清淡周宗翰醫師指出,濕熱下注型體質通常喜食油膩厚味、甜食,愛喝酒或攝入過多鹽分,飲水不足都會導致血液過分黏稠,而台灣天氣常是濕熱狀況,內在飲食失調加上外面環境干擾,濕熱氤氳而生,內外皆顯得「濁」,就容易產生子宮肌瘤;而濕熱體質者,飲食最要緊,改善濕熱體質要從脾胃著手,建議平時儘量飲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膩食物,也不要喝酒,以免加重濕熱症狀。肌瘤快速生長 恐引起排尿、排便困難周宗翰醫師提醒,子宮肌瘤轉為惡性機會不高,但如果子宮肌瘤發生病變,有可能會壓迫膀胱、直腸和輸尿管等部位,引起排尿、排便困難和腰痠背痛;另外,當出現疼痛,要及時檢查疼痛源頭,例如下腹部、腰背部,而嚴重痛經也要特別注意,有可能是骨盆腔神經受到肌瘤壓迫引發不規律子宮收縮。若肌瘤生長快速就要小心病變,建議患者每半年要做1次肌瘤大小的追蹤。(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