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

妙齡女植髮失敗 留大疤慎選診所免後患

妙齡女植髮失敗 留大疤慎選診所免後患#疤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前韓國一名25歲的金姓女老師,因有M型秃困擾而接受植髮手術,沒想到植髮手術過後,從後腦杓取下頭皮的部位,卻長不出頭髮,就連前額植髮處也留下巴掌大的疤痕,比一開始的秃頭現象還誇張!植髮診所開業醫師朱冠州表示,之前在台灣也曾收治類似病例。某病患數年前在某醫學中心接受植髮手術,雖傷口過大卻仍進行縫合,但由於術後癒合不佳導致組織壞死而留下一塊明顯疤痕,經朱醫師評估後,認為利用植髮方式遮疤痕的可能性不高,病患只好留長頭髮以遮蓋疤痕。 朱醫師表示,一般條狀頭皮毛囊移植手術,會視病人頭皮狀況,最多取下長22~24公分,寬約1.6~1.9公分的頭皮,然而韓國女老師的案例,則是取下頭皮寬約達3公分,因傷口過寬卻仍進行縫合,導致縫合處血液循環不佳,造成取髮處大量落髮或是皮膚壞死。而前額植髮處也因為縫合的傷口感染而發炎,導致植入區域的毛囊幾乎壞死,才會造成半秃的結果。另外,為避免韓女植髮失敗的例子,患者應注意醫師在測量頭皮鬆緊程度上是否仔細,以避免取下過寬的頭皮瓣,診所必須對於頭皮檢測採用精準儀器,才能準確評估取髮面積。此外,植髮手術過程是否維持無菌標準也是一大考量重點!朱醫師提醒有意願想進行植髮的民眾,一定要慎選診所,並事前做足功課,仔細調查診所經驗、設備、團隊、技術和口碑,也要注意醫師是否仔細評估患者是否適合植髮,千萬不要被價格低廉與行銷花招所迷惑。

疫情高峰期 2歲童染腸病毒71型

疫情高峰期 2歲童染腸病毒71型#疤痕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中市有位2歲的林姓男童,在幼兒園發燒至38.5度,家長立即帶男童到診所就醫,診斷為手口足症,但隔天高燒症狀仍未改善,父親改帶到另一家兒科診所,確診為腸病毒71型。除此之外,男童還出現抽搐、嘔吐,因此,被立刻帶至區域醫院急診室,但院方發現男童出現明顯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發燒、手口足等症狀屬腸病毒併發重症,立刻協助建議轉送醫學中心治療,目前病情穩定中。目前已進入腸病毒高峰期今年1月起至今,台中市已共有231班停課(國小50班、幼兒園172班、托嬰中心9班),且有4人通報重症個案,已有1人排除。現在全國腸病毒急診就診千分比已達9.37,顯示目前已進入腸病毒疫情流行期。對此,台中市衛生局提醒各位家長,小朋友若出現手口足、發燒等症,又持續3天高燒未退的話,很容易轉為腸病毒重症,若沒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將會錯過黃金的治療時機,所以,在出現不適時,應儘速就醫檢查,以避免錯過時機。勤洗手降低感染率最後,臺中市政府衛生局黃美娜表示,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只要透過糞口、飛沫、接觸方式,就容易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傳播開來,避免腸病毒找上門的撇步,應採取正確洗手5步驟(濕、搓、沖、捧、擦),並在吃東西前、和小寶寶玩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洗手,且不論大人及小孩都應該使用肥皂勤洗手,並擦乾雙手,才能有效降低傳染機率。 

蟹足腫體質大禁忌 割雙眼皮、做雷射恐留嚴重疤痕

蟹足腫體質大禁忌 割雙眼皮、做雷射恐留嚴重疤痕#疤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長痘痘留下凹疤或是色素疤,可能還是小事,但若有蟹足腫體質的病患,長痘痘恐怕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台北一名四十多歲的男性,因有蟹足腫體質,青少年時期胸口又長滿青春痘,當時不懂保養的他,放著青春痘狂妄亂長,導致他的胸口留下一塊一塊紅腫難看的蟹足腫,而近幾年來,蟹足腫的範圍更逐漸擴大,還有疼痛搔癢的症狀,讓他苦不堪言。只要有傷口 都可能變成蟹足腫蟹足腫體質,只要撞傷、長痘、開刀,都容易留下嚴重的紅腫疤痕!書田診所皮膚科副院長曾興隆表示,蟹足腫是指疤痕不正常的增生,呈現暗紅色凸起的狀態,暗紅色凸起的範圍,有可能會向外擴張増生,有時會感到刺痛、癢。好發於肩膀、背部、胸前、手臂等處,大多因為體質或遺傳的因素造成。蟹足腫病患 多種醫美療程都是禁忌他進一步說明,蟹足腫的盛行率,約落在1~2%之間,病患大約在青少年時期發現自己有蟹足腫體質,整體而言,病患若有手術傷口、穿耳洞等,有些人甚至蚊蟲咬傷、長痘痘都有可能出現蟹足腫。值得注意的是,蟹足腫體質的病患,皆不適合做創傷型的醫美治療,像是割雙眼皮、飛梭雷射、侵入性醫美療程,曾興隆醫師指出,曾有蟹足腫的病患跑去割雙眼皮,未告知醫師有蟹足腫體質,結果愛美不成,兩眼皮卻留下嚴重蟹足腫。而在治療方面,曾興隆醫師解釋,目前最常見的是類固醇注射,以針頭將類固醇注入蟹足腫內,約2~4周注射一次,注射次數依個人狀況有所不同。除了注射類固醇外,冷凍治療、貼矽膠片、染料雷射、脈衝光等,都是治療的選擇之一。曾興隆提醒,雖然蟹足腫不會致命,但痛、癢常造成困擾,此外,外觀的影響卻可能使人失去自信,有蟹足腫體質者,在接受手術或意外受傷後,要特別小心照顧傷口,避免感染,同時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除疤藥物或用品,降低蟹足腫發生的機率;若發生蟹足腫應儘早就醫治療,以免疤痕擴大。《優活》提醒/民眾若發現,身上曾經有過的傷口,癒合後會出現凸起紅腫的情況,就要適度懷疑自己是蟹足腫體質,應找醫師進行診斷,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跑去做侵入性以及創傷性醫美,恐怕會得不償失!

「疤」不得不要 柯以柔:懷第二胎更怕妊娠紋

「疤」不得不要 柯以柔:懷第二胎更怕妊娠紋#疤痕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採訪報導)身體上有疤好困擾!女性朋友除了在意身材胖瘦之外,更希望肌膚上能不要有難看的疤痕;不管是小至蚊蟲咬傷的疤痕還是大至蟹足腫,其實都可以預防及治療;皮膚科醫師吳敏綺表示,通常傷口表面肌膚傷口結痂脫落後的3到6個月,才正是肌痕要形成的痕跡,如果希望有效減緩肌痕發生,更應該把握這段關鍵的黃金時期做好居家的自我護理與保養。而藝人柯以柔也指出,因為懷了第二胎的肚皮大得速度很快,比起第一胎更害怕有妊娠紋的產生。預防重於治療!讓女性朋友煩惱的妊娠紋是屬於一種萎縮性疤痕;吳敏綺說明,妊娠紋的形成是由於孕婦懷孕時腹部快速膨脹,如果皮膚彈性較差或是腹部擴張速度太快,彈性纖維會因為經不起擴張而斷裂,進而產生萎縮性紋路。因此她提醒孕婦媽媽,保持運動、不要讓自己體重一下增加太快,以及做好肌膚的保濕;是預防妊娠紋的三大功夫!吳敏綺指出,根據臨床的觀察,每次長假結束之後,總會引起一波肌膚狀況的求診潮,其中又以女性患者居多。可能是在旅遊行程中不慎造成一些肌膚的傷口,只是因為傷口不大所以未曾特別留意與照顧,等到回過神來時,才驚覺已經在肌膚上留下肌痕而感到困擾。她說其實保養的方式很簡單,建議可選擇富含維生素A與維生素E的產品,藉以改善肌膚彈性、紋理及膚色,同時可以強化保濕、幫助傷口的癒合。吳敏綺提醒孕婦媽媽們,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產品、避免A酸成分以及勿自行購買成藥,才不會讓皮膚狀況更糟或是對胎兒有負面影響;另外對於有需要出國旅遊的民眾,她建議民眾可以在出國前請專業皮膚科醫師開兩種藥物,即抗生素及抗過敏藥物,萬一旅行途中不小心有開放性傷口產生可盡速為自己消炎,愈快消退肌膚發炎的狀況就愈能減低疤痕的產生。(圖/記者廖詠琦攝)

傷口怎麼處理 才不會留下疤痕?

傷口怎麼處理 才不會留下疤痕?#疤痕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小心受傷了該怎麼辦?而這些傷口該怎麼處理,才不會留下疤痕呢?皮膚科醫師簡銘成表示,許多民眾在遇到意外受傷後,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傷口縫合會留下不美觀的疤痕,因此會自行到藥局購買美容膠帶、免縫膠帶等自行處理,但其實,有些過大的傷口一定要經由醫師診斷,以免更糟。簡銘成說,傷口雖不一定要縫合,但評估傷口嚴重度需要交由專業醫師進行判斷,傷口和疤痕的照護並不難,但正確的知識,並非所有消費者皆知。而意外傷害後則需立即就醫,有些過大的傷口也許需要縫合,較不適宜自行處理,經專業診斷後若不需外科處理,也建議由專業醫護人員給予治療較為妥當。那出現了傷口,該怎麼進行處理呢?簡銘成解釋,傷口處理最重要的是初步清潔,例如食鹽水清洗傷口、接著進行消毒、避免感染。需小心保護傷口,讓它順利恢復。結痂脫落後的新生皮膚仍相當脆弱,需更注意保養,此時也是淡化痕跡的黃金時期,可使用含洋蔥萃取精華的修復凝膠,或是其他含有維他命B3、玻尿酸、保濕性的產品。最後為後續保護期,持續使用可淡化痕跡的產品,並注意如防曬之類的保養,整體時間約三到六個月,就能逐漸恢復。他建議,如要加速傷口的癒合,以及防止留下疤痕,可以選用維他命B3、洋蔥萃取精華、黏多醣等成分的修護產品,而洋蔥精華能幫助組織再生、加速細胞更新、抗發炎減少紅腫的效果。黏多醣則可加速皮膚穿透以及吸收能力,可增加膠原蛋白的增生和彈力纖維的生成,對疤痕的癒合有正面的效果。(圖片來源:由皮膚科醫師簡銘成提供)

整形必留疤痕 多加詢問避免受騙

整形必留疤痕 多加詢問避免受騙#疤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藝人Selina先前因拍攝爆破戲導致意外灼傷,住院近三個月後才出院返家,但面對未來心理和生理重建,仍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很多人常以為疤痕整形,可以妙手回春般,在手術後一點也看不到痕跡,這其實是個錯誤的觀念。阮綜合醫院整形外科醫師劉家銘表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只要是曾經受傷或是接受過手術,就一定會留下疤痕。若是疤痕本身及其所在位置不明顯,只要能藏得住,一般都還能蓋的過去,但臉上的傷疤可就沒那麼容易隱藏且令人接受了。疤痕明顯不外乎以下幾種情形:(1) 疤痕又寬又長。(2) 形狀凹凸不平。(3) 顏色醒目(紅或黑)。而導致疤痕明顯的原因則和受傷嚴重程度(傷口深淺、邊緣是否規則、是否有組織缺損)、受傷部位、縫合技巧、傷口是否感染、個人體質、以及傷口的後續疤痕照顧.等有關。整形外科醫師雖有足夠的學識與技術可以利用良好的材料,循著皮膚肌肉紋路的走向來掩蓋疤痕,使疤痕的外觀達到最接近原來肌膚的地步,但是疤痕畢竟是個疤痕,不可能憑空消失,醫師只能處理得看起來較不顯眼。尤其是燒傷造成的顏面損傷,整形要到理想的地步,常需要多次的手術和長期的等待,病友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醫師可以協助逐步接近理想,早日康復,重返工作崗位,但在這漫長的等待期間,千萬不可半途而廢或四處亂投醫。至於顏面燒傷後造成臉部缺損該如何補救?可以分為下列幾點:(1) 頭髮缺失:即所謂外傷性禿頭,可利用剩下的頭髮進行移植、局部皮瓣、多次切除縫合或組織擴張器來重建。 (2) 眉毛缺失:以頭髮或陰部毛髮移植,或用含血管的帶髮皮瓣重建。如為兩側則可考慮紋眉術。 (3) 眼瞼外翻:常因皮膚缺損或疤痕攣縮而形成,可以全層皮膚移植或局部皮瓣移植改善。手術後仍需進行暫時性上下眼瞼縫合術,避免再次攣縮。 (4) 外耳畸型缺損:必須進行多次耳廓重建手術。 (5) 鼻子缺損:鼻翼軟骨缺損,鼻孔縮小時,除須將疤痕去除外,也可用耳朵複合移植或是以前額皮瓣重塑鼻翼及鼻中膈。 (6)小口症:將口腔周圍的疤痕修整,利用皮瓣手術將口放大。劉家銘醫師表示,若是單純的顏面疤痕,則是要將面頰及頸部疤痕切除後,再覆以全層皮膚移植或利用組織擴張器方式修整。但做這種手術前,最好先諮詢專家,知道做完手術後可能出現的狀況,如果得到的答案是保證疤痕可以看不見,那麼百分之百是要失望的。

Selina燒傷 美容術後還是會留疤

Selina燒傷 美容術後還是會留疤#疤痕

藝人Selina去年因拍攝爆破戲導致意外灼傷,住院近三個月後才出院返家,但好不容易度過燒傷急性治療期的Selina,在面對未來心理和生理重建,仍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阮綜合醫院整形外科劉家銘醫師表示,很多人常以為疤痕整形,可以妙手回春,在手術後一點也看不到痕跡,這其實是個錯誤的觀念,只要是曾經受傷或是接受過手術,就一定會留下疤痕。整形外科醫師雖有足夠的學識與技術可以利用良好的材料,循著皮膚肌肉紋路的走向來掩蓋疤痕,使疤痕的外觀達到最接近原來肌膚的地步,但是疤痕畢竟是個疤痕,不可能憑空消失,醫師只能處理得看起來較不顯眼,尤其是燒傷造成的顏面損傷,整形要到理想的地步,常需要多次的手術和長期的等待,病友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至於顏面燒傷後造成臉部缺損該如何補救?可以分為下列幾點:(1) 頭髮缺失:即所謂外傷性禿頭,可利用剩下的頭髮進行移植、局部皮瓣、多次切除縫合或組織擴張器來重建。(2)眉毛缺失:以頭髮或陰部毛髮移植,或用含血管的帶髮皮瓣重建。如為兩側則可考慮紋眉術。(3)眼瞼外翻:常因皮膚缺損或疤痕攣縮而形成,可以全層皮膚移植或局部皮瓣移植改善。手術後仍需進行暫時性上下眼瞼縫合術,避免再次攣縮。(4)外耳畸型缺損:必須進行多次耳廓重建手術。(5) 鼻子缺損:鼻翼軟骨缺損,鼻孔縮小時,除須將疤痕去除外,也可用耳朵複合移植或是以前額皮瓣重塑鼻翼及鼻中膈。(6) 小口症:將口腔周圍的疤痕修整,利用皮瓣手術將口放大。若是單純的顏面疤痕,則是要將面頰及頸部疤痕切除後,再覆以全層皮膚移植或利用組織擴張器方式修整。但醫師也提醒,做這些手術前,最好先諮詢專家,知道做完手術後可能出現的狀況,如果希望得到的答案是保證疤痕可以看不見,那麼百分之百是要失望的。

何謂齒源性皮膚瘻管?疏忽恐留疤痕

何謂齒源性皮膚瘻管?疏忽恐留疤痕#疤痕

一位12歲男孩半年內下巴反覆多次腫脹,曾到皮膚科和外科看診,一直吃藥卻都沒有解決病情。兩個月前,又出現化膿現象,以為是青春痘發炎,再度到皮膚科診所打針吃藥,而且接受外科醫師的排膿引流治療,仍然沒有好轉;最後來到奇美醫學中心,經外科轉診到牙科後,發現下顎小臼齒的周圍已經感染發炎,才知道是牙齒感染發炎所引起的齒源性皮膚瘻管。藉由牙髓病科標準無菌的根管治療,經過兩個星期後,化膿的皮膚瘻管就消失了。何謂齒源性皮膚瘻管?奇美醫學中心牙髓病科主治醫師陳冠良表示,當牙齒細菌感染造成下巴化膿,長時間忽視或者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最後化膿穿透臉部皮膚形成瘻管,這種狀況稱為齒源性皮膚瘻管。齒源性皮膚瘻管發生的部位因為是在臉部皮膚上,因此常被誤認是皮膚上的問題,但事實上是因為牙齒的感染所造成的。民眾一開始都會以為是皮膚的毛病,因此最常到皮膚科或是整型外科求診;如果民眾只接受打針吃藥,症狀只會短暫消失,過不久就會再次出現,長時間下來,反覆發炎,臉部就會形成明顯凹洞或是難看的疤痕,增加日後治療的困擾。齒源性的瘻管較常出現在嘴巴裡面,大部分會發生在蛀牙附近的牙齦,一開始病患會感覺牙齒稍微不舒服,或者牙齦腫起形成俗稱的「齒疱」,如果忽略不接受治療,就可能產生慢性發炎的瘻管。發生在皮膚上的瘻管則較少見,通常出現在下巴,有些時候會出現在鼻子旁邊,因為不是在牙齒旁邊,常常會以為是皮膚發炎或是青春痘,因此導致誤判而延誤治療時機。陳冠良醫師強調,大部分的齒源性皮膚瘻管源自於蛀牙和牙根感染,只要牙齒經過適當的牙科及根管治療,大約在兩個星期後就會逐漸痊癒,越早接受治療,臉部的疤痕較小,越可能恢復到原來的樣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