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燙傷

燒燙傷患多吃蛋白質 助組織修補

燒燙傷患多吃蛋白質 助組織修補#燒燙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八仙樂園重大的塵爆事件,震驚了國人。燒燙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因體內新陳代謝情況的改變,病人常出現食慾不振、吸收消化不良,甚至無法進食等問題,營養師建議燒燙傷病患的熱量應為平常的2倍,而蛋白質需佔總熱量的20%左右。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燒燙傷面積越大或程度越深時,身體內就需要更多的營養素,以提供修補受傷的組織、減少肌肉蛋白質的耗損,才能使傷口早日癒合,燒燙傷患者初期由於體液和電解質大量流失每天應補充2000~3000㏄的水分,避免造成體內水分流失過多及電解質的不平衡,進而影響到其他器官及組織的功能。少量多餐   採用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嚴重燒燙傷病患的熱量需求為平常的2倍,蛋白質佔總熱量的20%左右。並且採高熱量飲食,如澱粉、精緻醣類、脂肪和蛋白質、油脂,而維生素A與C以及鋅、鉀、鐵在傷口的癒合以及預防感染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椰子水、青草茶效益不大蔡玉思營養師表示,如果病人無法進食足夠的量時,可採少量多餐,除了三餐外再增加點心或牛奶及其乳製品,以補充不足的熱量和蛋白質;可選擇精緻濃縮但面積不大的高熱量食物,以免攝食大量的低熱量食物卻達不到蛋白質和熱量的需求;營養品補充部分,可服用精胺酸之營養補充品,以幫助傷口癒合及體重增加;可吃燉補食物如雞湯、魚湯等,主要的營養素(蛋白質)是存在於肉質中,故應鼓勵病人連肉一起食用。針對近日網路上流傳燒燙傷病人應多喝椰子水、青草茶等退火飲品能治傷口,蔡玉思營養師表示,此傳言並無根據,對傷口沒有實質幫助,若民眾對飲食有疑問,應找專業人員詢問、諮詢。   

降低後遺症 燒燙傷復健刻不容緩

降低後遺症 燒燙傷復健刻不容緩#燒燙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日前八仙樂園發生塵爆意外,造成近500人被燒燙傷的重大災害,因嚴重燒燙傷的後遺症是很難抹滅的。南投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提醒若不幸發生意外時,燙傷急救五步驟:沖、脫、泡、蓋、送,及後續正確醫療復健可將傷害減至最低。須積極復健   防疤痕增生、關節攣縮南投醫院復健科周建文醫師表示,對皮膚呈淺紅色、起白色大水泡、且須3週以上傷口才癒合的中重度患者而言,在度過危險期後,一定要積極從事復健治療,降低水腫、疤痕的增生和關節攣縮等後遺症。而燒燙傷之復健分為急性期復健及後急性期復健兩個階段:1)急性期復健/從急診結束到創傷開始癒合間。此階段著重在治療性抗攣縮的擺位,例如將患肢抬高於心臟、將傷疤部位擺在最大可接受的伸展姿勢或用副木(是一種塑膠支架)來擺位,以及從事復健運動來維持全身關節活動度,例如顏面燙傷簡易的復健動作包括:歪嘴角、嘟嘴、翹上下唇、開口笑、閉嘴笑、張口大笑等更多復健動作。2)後急性期復健/此時傷者會警覺到傷口造成的活動受限。除了繼續急性期復健外要避免疤痕的增生,疤痕在6~8週形成此時要耐心用掌心或指復按壓並全天穿彈性衣達9~12月甚至更久,外出時也要注意防曬措施。最後,醫師也提醒燒燙傷患者復健之路艱辛漫長,需家人鼓勵及心理支持陪伴,以面對種種不適的煎熬, 期盼所有塵爆傷者能堅強渡過挑戰,早日康復。 

春節幼兒燙傷意外多 5原則確保安全

春節幼兒燙傷意外多 5原則確保安全#燒燙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看好寶貝、安全加倍!家中若有6歲以下兒童,春節期間更要留意居家安全,以免發生意外!幼兒往往在大人一個不留神、幾秒鐘間就可能發生意外,因此千萬不要讓小孩離開自己的視線,更不可以讓兒童獨處在易發生危險的環境,以避免高樓墜落、玩火引燃、溺水、傷燙傷或玩窗簾拉繩窒息等意外事故發生。衛生福利部表示,根據99至101年死因統計結果顯示,事故傷害是造成兒少死亡的首要原因,0~19歲因事故致死者,有1311位,其中包括運輸事故、意外墜落、中毒、溺水及火災致死;而居家意外事故則以跌墜落、壓砸傷、燒燙傷、異物梗塞、中毒較為常見。衛福部進一步說明,春節期間最常見的居家事故傷害,以燒燙傷居多,故提醒家長注意5大事項。1)小心香火/祭拜祖先時,注意香火,避免觸傷兒童眼睛。2)留意金紙火爐/燒金紙時,避免兒童靠近火爐,以免燒燙傷。3)遠離廚房/不要讓幼童靠近廚房,以免被熱食或爐火燙傷。4)熱食危險/圍爐時,避免使用桌巾,或是把熱湯放在桌緣,以免發生幼兒拉扯桌巾而被桌上熱食燙傷的意外;用餐時,也要避免熱湯靠近幼兒座位。5)放好電鍋/電熱鍋插電時,儘量靠牆邊擺放,並避免電線懸空、導致絆倒而打翻熱鍋,造成兒童燙傷。最後,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簡慧娟署長提醒,天冷給幼兒洗澡時,一定要先放冷水再放熱水,避免幼童好奇伸手玩水,或瞬間跳入浴池,導致燙傷。兒童安全沒有萬一,一定要時時注意,隨時提高警覺意識,確保居家安全。

燒燙傷恐使皮膚感染病菌 嚴重可危及性命

燒燙傷恐使皮膚感染病菌 嚴重可危及性命#燒燙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奇美醫學中心為提供雲嘉南地區燒燙傷病人有專業的燒燙傷照護,於1986年設置燙傷中心,做為不幸遭受燒燙傷病人的堅強醫療後盾,而且秉持著只收住皮膚完整性受損需接受保護隔離的病人,以保障病人能及時獲得最佳的專業照護。化學性燒傷是指一物質的化學結構接觸皮膚表面,產生熱或蛋白質變性導致組織壞死,造成表皮、甚至是肌肉骨骼的損傷。急救原則以大量水沖洗,讓化學品濃度降低,避免細胞持續脫水及蛋白質變性;目前臨床上極需以中和液治療的只有氫氟酸、酚類及磷的灼傷。皮膚為人體保護細菌及化學物質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受傷面積愈大,感染機率愈高,間接造成對病人生命的威脅,所以需要有良好的照護環境,提供必要的保護隔離措施。燙傷發生常源自於意外,在燒燙傷預防宣導及公安的要求下,發生率及衍生的嚴重程度已逐年改善。(圖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擺脫燒燙傷陰影 女子感動展笑顏

擺脫燒燙傷陰影 女子感動展笑顏#燒燙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一場20年前的大火造成鄭姓女子顏面燒燙傷,歷經19次的整型手術,嘴巴仍因燙傷疤痕的侷限,無法展現自然的笑容,連笑都有困難一直是心中最大的遺憾。在行政院衛生署樂生療養院皮膚科醫師陳明仁門診治療下,20年後的今天,她第一次可順利張嘴吞吃一顆最愛吃的滷蛋,臉部又再度能有表情,睽違已久的笑容再次綻放在她臉上,心中激動的直想掉眼淚。浴火重生的鄭姓女子表示,受傷的那一年26歲,全身超過32%三度以上的燒燙傷,幾乎奪走她生命中的一切,經歷過19次整形手術,20年後她已放棄任何治療希望。今年一月在她陪伴獨居老人到樂生療養院看診時,陳明仁醫師主動表示,她的顏面燙傷應該可以藉由醫療進一步改善,經過3個月的掙扎她終於鼓足勇氣在四月份就醫,經過3個月的治療,她的疤痕明顯改善,嘴部的肌肉也更為鬆弛,如今她重展笑顏,也投入愛心志工行列,透過自己的心路歷程鼓勵類似遭遇的病人。 鄭姓女子回憶,受傷後她的生命走到谷底,每日的治療與復健都讓她痛不欲生,想起全身需浸泡在優碘池裡,之後再將包覆全身的紗布拆下,癒合的傷口裂開滲出血,為了不讓傷口的結締組織影響日後的肌肉關節的功能,復健時必須不斷地拉開傷口,當時的她幾乎失去面對明天面對自己的勇氣,她也曾經嘗試過自殺,感謝陽光基金會這段時間給予的支持與陪伴,感謝陳醫師能主動看到病人的需求,沒有放棄而給予的治療。樂生療養院陳明仁醫師表示,此病人原是陪同獨居老人就診的志工,某次陪伴老人就醫時就順道查看其顏面疤痕,感覺尚有進步空間因此鼓勵其就醫,經過一周一次連續3個月,門診針劑臉部及頸部多處皮下注射治療,緊縮疤痕明顯改善,口腔附近肌肉及皮膚也恢復彈性,由於顏面的外觀強烈影響人類的自信心,能夠透過醫療幫助燒燙傷病人,改善臉部肌肉皮膚功能重拾信心走出黑暗,他也感到十分開心。

冬天燒燙傷高峰期 吃火鍋、泡湯當心

冬天燒燙傷高峰期 吃火鍋、泡湯當心#燒燙傷

寒冬裡大家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火鍋或泡著暖呼呼的溫泉,那可真是稱的上人生一大享受,但若不小心,也許就變成終身遺憾。署立台中醫院醫學美容科曾凱邦醫師表示,近兩個月因氣溫急遽下降,門診發現因大小燙傷而來求診的民眾竟多達50例以上,其中以遭熱食(尤其吃火鍋)、熱湯燙傷者居多,冬天的確是燒燙傷的高峰期。38歲的李小姐農曆年前吃火鍋時手臂不小心晃了一下,導致遭熱湯翻覆而燙傷左前臂。因不覺疼痛且未起水泡,因此不以為意,也未好好沖水,兩天後燙傷處發現有疑似感染情形,至台中醫院外科求診。曾凱邦醫師診察後發現傷口呈現三度燙傷且伴隨感染的情形,當下立即安排李小姐住院。住院後李小姐的傷口培養出克雷伯氏肺炎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及時接受第三線抗生素治療,還接受了曾醫師安排的清瘡手術及植皮手術;住院治療二週後李小姐順利出院,但也留下了植皮的疤痕。曾凱邦醫師表示,三度燙傷因其燙傷較深,痛覺神經的末梢被破壞,因此反而比一、二度燙傷不痛;此外,三度燙傷的傷口呈現黃色皮革狀而不是以水泡表現,容易造成民眾輕忽三度燙傷造成的傷口。三度燙傷傷口如未經適當治療,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甚至導致敗血症而危及生命。三度燙傷痊癒後幾乎都會留下疤痕,同時造成關節活動受限及美觀問題,可經由手術及雷射等方式改善。開水燙傷與熱湯燙傷以後者較為嚴重,因熱湯含有油脂,會覆蓋在皮膚上無法散熱;另外泡湯總會讓人舒服的忘了時間,泡湯的水溫雖然不是相當高溫,但泡的時間太長、如連續一小時以上,未曾離開湯池散熱休息,也是會造成燙傷,尤其是老人家,皮膚對溫度的敏感較不靈敏,更容易造成傷害;呼籲大家在冬天吃火鍋、泡湯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性的問題。一旦燙傷,請至醫院就診而不要自行塗抹藥膏以免傷口惡化。

拔罐被燒燙傷 男子左肩起水泡

拔罐被燒燙傷 男子左肩起水泡#燒燙傷

台東縣一名謝姓男子近期拔罐,事後發現起了水泡,推拿師聲稱是「火毒」,不過關山慈濟醫院中醫師沈邑穎指出,出現水泡可能是體質濕氣重、遭燙傷或拔罐時間太久,和火毒未必有關,建議民眾多喝水、多運動就可保持健康。近期台東天氣炎熱,謝姓男子覺得身體有中暑的感覺,所以跑去找了一家推拿坊,又是刮痧、又是拔罐,回家之後覺得精神好了一些,但被刮痧、拔罐的地方則是一碰就痛,晚上洗澡時,發現左肩拔罐的地方長出了一顆顆水泡。謝男直覺就是「被灼傷了」,馬上就連絡推拿師詢問情況,對方強調「只是身上的火毒被拔出來,是好事,不必緊張,小心別弄破就好」,但他始終半信半疑,跑去看皮膚科醫生,都認定是「燒燙傷」。延伸閱讀「拔罐被燙傷」: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824

痛!又見孩童嚴重燙傷 陽光籲民眾勿掉以輕心

痛!又見孩童嚴重燙傷 陽光籲民眾勿掉以輕心#燒燙傷

又見孩童嚴重燙傷意外,陽光基金會執行長舒靜嫻沉重呼籲家長勿掉以輕心。家該是安全的避風港,卻竟是最容易發生燒傷意外的地點。陽光基金會九十八年度新接服務統計數據中顯示,逾八成的零~六歲幼童燒傷意外發生於家中,多因熱開水、熱油而受到二~三度的燙傷,燙傷面積甚至佔全身的百分之二十以上,緊接而來所需經歷的清創和重建手術就需十多次,復健療程更將長達一~二年不等。燒傷的孩子因為外表和正常人的不同,常遭受同儕及陌生人異樣的眼光,久而久之易造成自信心低落,甚至因為燒傷所造成的肢體攣縮、疤痕增生,迫使其在求學過程中需花費比一般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克服生心理上的適應問題,而且寒暑假一到則需返回醫院進行開刀手術、復健,其中艱辛總讓家長心疼不已,盼勿再發生燙傷意外。在陽光之家服務八年的生活服務員春妹說:「遇到小朋友燒傷最為不捨,燒傷後的孩子半夜常會做惡夢,大喊:「不要!我怕。」而哭泣驚醒,也會較沒有安全感,希望能有人陪伴。」燒傷後的孩子常須經歷與父母分離的痛苦,並承受復健過程的艱辛以及數不清的手術。春妹說:「連大人做復健都痛到哭,更何況是小朋友,很不忍心,但是你還是得咬著牙,督促、哄孩子做復健,才能幫助他更好。」怡怡(化名)四歲時因意外絆倒電線,導致電磁爐上的熱水壺灑落燙傷,造成全身二-三度四十五%燒傷,媽媽回顧當時在加護病房五十多天的情形時,仍是心有餘悸,面對孩子歷經手術、換藥的疼痛,非常的不捨。媽媽說:「從不知道燙傷後有這麼多的後續,以為只要從加護病房出來就沒事了。」面對怡怡還需持續做復健以及不斷的大小手術,孩子的痛家長最清楚。怡怡的媽媽提醒家長們真的要格外注意,不要發生燙傷意外。 陽光基金會長期致力於宣導燒傷預防的重要性,希望能有效減低燒傷意外的發生及傷害的程度。陽光為提醒民眾及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們注意居家安全,並讓孩童熟記預防知識,陽光透過線上教學活動網站,並製作幼兒唱遊光碟,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童熟記各種預防知識來加強安全知識;家中有小寶貝的爸媽,想讓小寶貝學習更多自我保謢能力,請洽詢02-2507-8006 #508。無奈燙傷意外仍不時發生,顯見預防教育需要繼續努力,目前陽光與政億窗飾、消防設備師全國聯合會共同舉辦『環境安全檢測活動』,邀請民眾主動找出危險因子,著手改善不良環境,而不再只是被動的接收宣導資訊;活動開辦至今,就有民眾舉發鄰居讓年幼的小朋友自己燒金紙,身邊卻沒有一個大人看顧,若是小朋友跑來跑去嘻戲時,不慎碰撞到燒金紙桶,後果將不堪設想!大部份民眾已經知道要將家中的電器用品擺放在平穩且小孩碰觸不到的地方,並分享生活小妙方,把開煮好的熱水壺以溼抺布包住壺身,不但可以防燙傷降溫,還能同時幫抺布殺菌,一舉二得。想要知道更多的生活安全技巧,歡迎到「環境安全檢測」一同分享。http://online.sunshine.org.tw/check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