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燙傷

燒燙傷患者營養需求大 為一般人的2倍

燒燙傷患者營養需求大 為一般人的2倍#燒燙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燒燙傷患者治療期間的營養攝取,需比一般患者多2倍,平均每天至少要吃足12碗飯的量,才能應付身體所需,因此,台北慈濟醫院採用十二指腸灌食方式,每天16小時給予約2500c.c的營養品,提供逾3000大卡的熱量,來幫助患者維持機能正常運作。營養補充量 與體表面積、年齡有關台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徐榮源醫師表示,燒傷患者每天都得吃足12碗飯的量,但就連一般人一天都難以進食這麼大的量,更何況是嚴重的燒傷患者,所以,在傷患進食不易且急需補充營養的狀況下,透過鼻至十二指腸灌食高熱量、高蛋白的營養品進行營養治療,當患者復原達九成,且可以自行進食就可以結束灌食。然而,患者所需的灌食的營養補充量,與燒傷的體表面積及年齡有關,以年輕人來說,燒傷面積1%需提供40大卡的熱量,體重1公斤則需25大卡的熱量,若以一位20歲,體重60公斤,燒傷面積達50%的患者來計算,則所需的熱量為3500大卡。

燒燙傷患者福音 健保放寬植皮給付條件

燒燙傷患者福音 健保放寬植皮給付條件#燒燙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因應本次八仙塵爆事件,考量大量傷患日後的醫療照護,健保署評估過後決議,放寬「微植皮擴皮墊」及「皮膚縫合釘」的給付規定,並納入新特材「必膚膜」,為傷者提供更完備的醫療。縮短復健期、手術時間醫材 放寬給付條件「微植皮擴皮墊」讓病患能結合運用自身的皮膚來進行植皮,且其擴張比例高,能夠將少量的皮膚達到最大面積的利用,使病人摘取自身較少的皮膚,能夠達到最大的植皮效果,不僅可以縮短病人的復健期,並且可以減少醫療資源的耗用,原來此項目只給付給燒燙傷面積達60%的患者,經修改給付規定後,可給付燒燙傷面積30%以上之病人。另外在手術中用來固定皮膚的「皮膚縫合釘」,能縮短手術及麻醉時間,降低病人於手術中感染的風險,一般臨床的皮膚移植依其面積會用到3支至10支的縫合釘,然而燒燙傷患者因創傷面積大,而需要使用更多,故修改給付規定,由原來依實際植皮面積大小,各不超過3支、6支、10支,改為各不超過6支、12支、20支為原則,讓燒燙傷患者能有更充足的數量可使用。必膚膜納入健保 9大類敷料可選擇開放給付生物合成敷料「必膚膜」,用於大面積燒傷患者或深部傷口、等待真皮層增生植皮的患者,納入給付後,未來也能提供給燒燙傷病患進行植皮前的選擇。針對人工敷料,目前已納入健保給付的共計有9大類,包括:生物合成纖維類、親水性及親水性凝膠類、含銀抗菌類、泡棉及含銀泡棉類、親水性纖維類、藻酸鹽類及矽膠類等,共計281個品項,健保署未來也會持續加強對燒燙傷患者之照護,提供最及時的醫療照護。

大面積燒燙傷後 醫:感染問題才是挑戰

大面積燒燙傷後 醫:感染問題才是挑戰#燒燙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期因八仙樂園大規模粉塵爆炸事件,出現了大量的燒燙傷病患,對於醫護人員和現有的醫療體系負荷是極大的挑戰。衛福部南投醫院感染科廖嘉宏醫師表示,皮膚被大面積的燒燙傷,最重要的挑戰就是感染問題。皮膚是最重要免疫器官   保護病菌侵入廖嘉宏醫師表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覆蓋外表全身,負擔有調解體溫、身體水分、協調肢體運動等重要功能,甚至廣義的來說,皮膚是身體最大也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以保護外來病菌侵入。因此燒燙傷患者初步的處理後,接下來後續的治療上,最重要的挑戰就是感染。大面積的燒燙傷,在醫療資源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提供的預防感染措施,包含 :嚴格的進出人員管控、 工作人員必要的手套與隔離衣等保護、必要的清創手術、使用含抗菌成分的燙傷藥膏、使用必要的針劑抗生素等方式預防感染等。廖醫師也說,不但是傷口感染,當初燒燙傷過程中的嗆入或吸入性肺炎等其他也會造成的感染,都是造成患者接下來面臨的重大關卡。然而,燒燙傷患者走過重重的關卡,接著面對的是後續的恢復,復健,和自我認同和接納。不但需要醫療協助,也需要社會大眾的接納。

燒燙傷患多吃蛋白質 助組織修補

燒燙傷患多吃蛋白質 助組織修補#燒燙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八仙樂園重大的塵爆事件,震驚了國人。燒燙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因體內新陳代謝情況的改變,病人常出現食慾不振、吸收消化不良,甚至無法進食等問題,營養師建議燒燙傷病患的熱量應為平常的2倍,而蛋白質需佔總熱量的20%左右。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燒燙傷面積越大或程度越深時,身體內就需要更多的營養素,以提供修補受傷的組織、減少肌肉蛋白質的耗損,才能使傷口早日癒合,燒燙傷患者初期由於體液和電解質大量流失每天應補充2000~3000㏄的水分,避免造成體內水分流失過多及電解質的不平衡,進而影響到其他器官及組織的功能。少量多餐   採用高蛋白、高熱量飲食嚴重燒燙傷病患的熱量需求為平常的2倍,蛋白質佔總熱量的20%左右。並且採高熱量飲食,如澱粉、精緻醣類、脂肪和蛋白質、油脂,而維生素A與C以及鋅、鉀、鐵在傷口的癒合以及預防感染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椰子水、青草茶效益不大蔡玉思營養師表示,如果病人無法進食足夠的量時,可採少量多餐,除了三餐外再增加點心或牛奶及其乳製品,以補充不足的熱量和蛋白質;可選擇精緻濃縮但面積不大的高熱量食物,以免攝食大量的低熱量食物卻達不到蛋白質和熱量的需求;營養品補充部分,可服用精胺酸之營養補充品,以幫助傷口癒合及體重增加;可吃燉補食物如雞湯、魚湯等,主要的營養素(蛋白質)是存在於肉質中,故應鼓勵病人連肉一起食用。針對近日網路上流傳燒燙傷病人應多喝椰子水、青草茶等退火飲品能治傷口,蔡玉思營養師表示,此傳言並無根據,對傷口沒有實質幫助,若民眾對飲食有疑問,應找專業人員詢問、諮詢。   

降低後遺症 燒燙傷復健刻不容緩

降低後遺症 燒燙傷復健刻不容緩#燒燙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日前八仙樂園發生塵爆意外,造成近500人被燒燙傷的重大災害,因嚴重燒燙傷的後遺症是很難抹滅的。南投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提醒若不幸發生意外時,燙傷急救五步驟:沖、脫、泡、蓋、送,及後續正確醫療復健可將傷害減至最低。須積極復健   防疤痕增生、關節攣縮南投醫院復健科周建文醫師表示,對皮膚呈淺紅色、起白色大水泡、且須3週以上傷口才癒合的中重度患者而言,在度過危險期後,一定要積極從事復健治療,降低水腫、疤痕的增生和關節攣縮等後遺症。而燒燙傷之復健分為急性期復健及後急性期復健兩個階段:1)急性期復健/從急診結束到創傷開始癒合間。此階段著重在治療性抗攣縮的擺位,例如將患肢抬高於心臟、將傷疤部位擺在最大可接受的伸展姿勢或用副木(是一種塑膠支架)來擺位,以及從事復健運動來維持全身關節活動度,例如顏面燙傷簡易的復健動作包括:歪嘴角、嘟嘴、翹上下唇、開口笑、閉嘴笑、張口大笑等更多復健動作。2)後急性期復健/此時傷者會警覺到傷口造成的活動受限。除了繼續急性期復健外要避免疤痕的增生,疤痕在6~8週形成此時要耐心用掌心或指復按壓並全天穿彈性衣達9~12月甚至更久,外出時也要注意防曬措施。最後,醫師也提醒燒燙傷患者復健之路艱辛漫長,需家人鼓勵及心理支持陪伴,以面對種種不適的煎熬, 期盼所有塵爆傷者能堅強渡過挑戰,早日康復。 

春節幼兒燙傷意外多 5原則確保安全

春節幼兒燙傷意外多 5原則確保安全#燒燙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看好寶貝、安全加倍!家中若有6歲以下兒童,春節期間更要留意居家安全,以免發生意外!幼兒往往在大人一個不留神、幾秒鐘間就可能發生意外,因此千萬不要讓小孩離開自己的視線,更不可以讓兒童獨處在易發生危險的環境,以避免高樓墜落、玩火引燃、溺水、傷燙傷或玩窗簾拉繩窒息等意外事故發生。衛生福利部表示,根據99至101年死因統計結果顯示,事故傷害是造成兒少死亡的首要原因,0~19歲因事故致死者,有1311位,其中包括運輸事故、意外墜落、中毒、溺水及火災致死;而居家意外事故則以跌墜落、壓砸傷、燒燙傷、異物梗塞、中毒較為常見。衛福部進一步說明,春節期間最常見的居家事故傷害,以燒燙傷居多,故提醒家長注意5大事項。1)小心香火/祭拜祖先時,注意香火,避免觸傷兒童眼睛。2)留意金紙火爐/燒金紙時,避免兒童靠近火爐,以免燒燙傷。3)遠離廚房/不要讓幼童靠近廚房,以免被熱食或爐火燙傷。4)熱食危險/圍爐時,避免使用桌巾,或是把熱湯放在桌緣,以免發生幼兒拉扯桌巾而被桌上熱食燙傷的意外;用餐時,也要避免熱湯靠近幼兒座位。5)放好電鍋/電熱鍋插電時,儘量靠牆邊擺放,並避免電線懸空、導致絆倒而打翻熱鍋,造成兒童燙傷。最後,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簡慧娟署長提醒,天冷給幼兒洗澡時,一定要先放冷水再放熱水,避免幼童好奇伸手玩水,或瞬間跳入浴池,導致燙傷。兒童安全沒有萬一,一定要時時注意,隨時提高警覺意識,確保居家安全。

燒燙傷恐使皮膚感染病菌 嚴重可危及性命

燒燙傷恐使皮膚感染病菌 嚴重可危及性命#燒燙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奇美醫學中心為提供雲嘉南地區燒燙傷病人有專業的燒燙傷照護,於1986年設置燙傷中心,做為不幸遭受燒燙傷病人的堅強醫療後盾,而且秉持著只收住皮膚完整性受損需接受保護隔離的病人,以保障病人能及時獲得最佳的專業照護。化學性燒傷是指一物質的化學結構接觸皮膚表面,產生熱或蛋白質變性導致組織壞死,造成表皮、甚至是肌肉骨骼的損傷。急救原則以大量水沖洗,讓化學品濃度降低,避免細胞持續脫水及蛋白質變性;目前臨床上極需以中和液治療的只有氫氟酸、酚類及磷的灼傷。皮膚為人體保護細菌及化學物質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受傷面積愈大,感染機率愈高,間接造成對病人生命的威脅,所以需要有良好的照護環境,提供必要的保護隔離措施。燙傷發生常源自於意外,在燒燙傷預防宣導及公安的要求下,發生率及衍生的嚴重程度已逐年改善。(圖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擺脫燒燙傷陰影 女子感動展笑顏

擺脫燒燙傷陰影 女子感動展笑顏#燒燙傷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一場20年前的大火造成鄭姓女子顏面燒燙傷,歷經19次的整型手術,嘴巴仍因燙傷疤痕的侷限,無法展現自然的笑容,連笑都有困難一直是心中最大的遺憾。在行政院衛生署樂生療養院皮膚科醫師陳明仁門診治療下,20年後的今天,她第一次可順利張嘴吞吃一顆最愛吃的滷蛋,臉部又再度能有表情,睽違已久的笑容再次綻放在她臉上,心中激動的直想掉眼淚。浴火重生的鄭姓女子表示,受傷的那一年26歲,全身超過32%三度以上的燒燙傷,幾乎奪走她生命中的一切,經歷過19次整形手術,20年後她已放棄任何治療希望。今年一月在她陪伴獨居老人到樂生療養院看診時,陳明仁醫師主動表示,她的顏面燙傷應該可以藉由醫療進一步改善,經過3個月的掙扎她終於鼓足勇氣在四月份就醫,經過3個月的治療,她的疤痕明顯改善,嘴部的肌肉也更為鬆弛,如今她重展笑顏,也投入愛心志工行列,透過自己的心路歷程鼓勵類似遭遇的病人。 鄭姓女子回憶,受傷後她的生命走到谷底,每日的治療與復健都讓她痛不欲生,想起全身需浸泡在優碘池裡,之後再將包覆全身的紗布拆下,癒合的傷口裂開滲出血,為了不讓傷口的結締組織影響日後的肌肉關節的功能,復健時必須不斷地拉開傷口,當時的她幾乎失去面對明天面對自己的勇氣,她也曾經嘗試過自殺,感謝陽光基金會這段時間給予的支持與陪伴,感謝陳醫師能主動看到病人的需求,沒有放棄而給予的治療。樂生療養院陳明仁醫師表示,此病人原是陪同獨居老人就診的志工,某次陪伴老人就醫時就順道查看其顏面疤痕,感覺尚有進步空間因此鼓勵其就醫,經過一周一次連續3個月,門診針劑臉部及頸部多處皮下注射治療,緊縮疤痕明顯改善,口腔附近肌肉及皮膚也恢復彈性,由於顏面的外觀強烈影響人類的自信心,能夠透過醫療幫助燒燙傷病人,改善臉部肌肉皮膚功能重拾信心走出黑暗,他也感到十分開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