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

甲亢或低下、腫瘤⋯中醫可以治療嗎?醫揭治療2關鍵:冥想也有用

甲亢或低下、腫瘤⋯中醫可以治療嗎?醫揭治療2關鍵:冥想也有用#甲狀腺癌

甲狀腺疾病是新陳代謝疾病中,佔比僅次於糖尿病的第2大慢性病,包括甲狀腺亢進或低下,甲狀腺結節及甲狀腺癌,甲狀腺功能異常會造成代謝紊亂,引發內分泌健康問題。醫師指出,患者透過西醫治療常需承受藥物副作用,疾病易受情緒波動影響,此時不妨嘗試中醫藥物、針灸輔助調理體質,達到溫和治療效果,同時減輕疾病對心理的影響。

【聽聲辨癌】聲音沙啞有三種,小心甲狀腺癌作祟!

【聽聲辨癌】聲音沙啞有三種,小心甲狀腺癌作祟!#甲狀腺癌

50歲的陳小姐職業是音樂老師,近幾個月教完課後,總覺得喉嚨異物感很重,聲音也變得越來越沙啞!起初以為是使用過度的喉嚨不適 但症狀持續兩三個月都不見好轉,在指導同學發音上常常力不從心,決定到耳鼻喉科檢查一下。 耳鼻喉科理學檢查發現,她的前頸部有摸到一顆小腫塊,並且經鼻咽內視鏡發現她的單側聲帶麻痺,導致聲帶閉合不全。但要特別留意的是,單側的聲帶麻痺需要排除頸部腫瘤壓到喉返神經的可能性,因此安排了甲狀腺超音波及進一步細針穿刺檢查,竟然發現是甲狀腺癌!趕緊為她安排了手術切除處理,治療後陳小姐的喉部異物感、聲音沙啞及發聲困難的狀況才逐漸改善。 甲狀腺是位於我們前頸部的一個內分泌腺體,形狀像蝴蝶,是我們人體最大的的內分泌體,掌管著甲狀腺素的分泌,有為身體供應能量、調節多種荷爾蒙的功能,對於人體細胞的合成與代謝影響相當重大 甲狀腺異常,大致上可分為功能性與結構性的異常。功能性的異常可分為甲狀腺功能亢進與甲狀脉功能低下,診斷通常需以抽血的方式,基本上都會先以藥物治療為主,不一定要手術。 結構性異常最常見的就是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是很常見的疾病,有的結節外觀很明顯就可以看到,也容易觸摸得到,但也有的結節比較往內長而外觀不易察覺,但因壓迫到周圍結構而有異物感、吞嚥困難、呼吸喘或聲音沙啞的症狀。 要確定甲狀腺是否有長結節,必須以甲狀腺超音波來檢查。雖然甲狀腺結節大部份是良性,但為了分辨結節是良性或惡性,就會需要進一步以細針穿刺檢查來幫助診斷,若發現結節是惡性的甲狀腺腫瘤,就需要手術處理了。 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常見的癌症,好發族群為 20-50 歲的女性,以及有家族史者。根據108年癌症統許報告,台灣每 10 萬名女性中就有 3,582 人患有甲狀腺癌,是女性 10 大癌症發生率中排行第 4。雖然與其他癌症相比,甲狀腺癌的治癒率高出許多,且預後良好,第一到第三期的10年存活率約為90-95%,第四期10年存活率仍約有50%。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癌症治療的不二法門,若未經追蹤治療,當癌細胞轉移至其他部位時,仍然會造成生命危險。 我們在發聲時,是由位於雙側甲狀腺後方的喉返神經,去支配喉部肌肉群及聲帶。若因甲狀腺結節或腫瘤壓到神經導致聲帶麻痺,不只會引起說話無力、發聲困難、聲音沙啞甚至容易嗆咳等症狀。 很多人都誤以為聲音沙啞都一樣,傻傻分不清,其實造成聲音沙啞的原因主要有三種,而所導致的症狀也就有所差異。第一種是聲帶長繭類的聲音沙啞,會有粗糙且容易破的沙啞聲;第二種是聲帶老化沒彈性導致的聲音沙啞,則是說話容易疲勞且不持久;第三種則是聲帶麻痺造成的聲音沙啞,說話會有氣音,無法大聲,且合併有喘和嗆咳。甲狀腺腫瘤壓迫便屬第三種的聲音沙啞,因此當發現有聲音沙啞時,千萬不要輕忽,需要積極就診進一步鑑別診斷以免延誤病情。 除了檢查及解決甲狀腺問題之外,聲音沙啞也可透過門診聲帶微創注射手術及語言吞嚥復健,能輕鬆又有效地改善症狀及生活品質。陳老師經過手術治療及門診語言訓練後,再度恢復她美妙的嗓音,帶著學生奪得全國合唱比賽的冠軍。

16歲少女久咳未癒⋯竟罹甲狀腺癌!醫揭「3大症狀」兒童、青少年當心

16歲少女久咳未癒⋯竟罹甲狀腺癌!醫揭「3大症狀」兒童、青少年當心#甲狀腺癌

小心兒童和青少年,也會罹患甲狀腺癌!16歲少女小琪因上呼吸道感染,咳嗽併有痰,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小兒科門診,經藥物治療後仍未完全改善,且因摸到頸部硬塊,遂轉診至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診治,在超音波與細針抽吸診斷後,意外發現是惡性的甲狀腺結節,於是再被轉診至一般外科,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微創無痕行雙側甲狀腺併淋巴腺根除性切除手術。

尿液可以預測甲狀腺癌?台大醫世界首創「1技術」早5年揪復發趨勢

尿液可以預測甲狀腺癌?台大醫世界首創「1技術」早5年揪復發趨勢#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患者治療後,需追蹤是否有殘留與復發,原本都是抽血進行檢測,台大醫院研究團隊今(31)日發表世界首創的甲狀腺癌術後追蹤指標,利用尿液中外泌體的甲狀腺球蛋白(U-Ex Tg)作為生物標記,可望提早3~5年掌握甲狀腺癌術後復發趨勢,是全球首創非侵入性,且更靈敏精準追蹤工具。

女大生患「甲狀腺癌」初期無症狀!醫籲「3要素」維持甲狀腺健康

女大生患「甲狀腺癌」初期無症狀!醫籲「3要素」維持甲狀腺健康#甲狀腺癌

胡姓女大生近來體檢發現有甲狀腺結節,尋遍中部各大醫學中心,因所有甲狀腺結節的細針抽吸檢查,都無法確認是良性或惡性,讓家長非常緊張。經親友介紹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一般外科巫奕儒主任門診,建議以「自然孔洞達文西甲狀腺手術」進行半側甲狀腺切除合併淋巴清除方式處理,結果確認是惡性乳突狀甲狀腺癌無淋巴轉移。

5月健保納NTRK基因檢測給付有望嘉惠更多癌友,醫:先做基因篩檢用藥更精準

5月健保納NTRK基因檢測給付有望嘉惠更多癌友,醫:先做基因篩檢用藥更精準#甲狀腺癌

今年5月健保開始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其中NTRK基因融合被納入多項實體腫瘤基因檢測項目中,醫師認為,透過這樣的一步步開放給付,未來相信有機會讓癌症的精準治療成為標準流程,讓病友更快找到標靶藥物。 台北榮總腫瘤內科兼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醫師表示,台灣是亞洲繼日本、韓國第三個開放健保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的國家,這對於台灣的癌症病人治療不僅是一大福音,最大的意義更是在於癌友在精準醫療上有了進一步發展。 「不定型腫瘤類型」治療已成為國際趨勢 在癌症治療的進程中,陳明晃醫師說明,以往多針對單一器官的癌別來擬定治療方案,目前精準治療是透過瞭解病患的基因變異來應對,透過基因檢測找出致癌基因,進而使用相對應標靶藥物。這類型的基因變異可能出現會在不同癌別,但都可以用相對應的同一種標靶藥物來消除腫瘤細胞,這樣的治療方式稱為不定型腫瘤治療(Tumor- Agnostic Treatment for Cancer)。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與及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都已陸續通過這一類機轉的治療藥物,透過NGS能更快找出致癌基因,也替病患爭取更多治療時間。 陳明晃醫師說明,以NTRK基因融合為例,這是一種會導致腫瘤生長和發展的基因變異,在很多的實體腫瘤都會出現這樣的基因融合,比率約千分之五,但特定癌別特別高,如嬰幼兒的纖維肉瘤、分泌性乳癌、甲狀腺癌、分泌性唾液腺癌等。他進一步表示,NTRK基因融合雖然出現的比率低,但在很多實體腫瘤都有機會驗出;對NTRK基因融合癌友來說,透過基因定序找出NTRK致癌基因,並使用對應的標靶藥物在臨床已證實有明確的治療效果,目前針對NTRK基因融合的標靶藥物主要是TRK抑制劑,有6~7成橫跨不同癌別的病患透過標靶藥物治療後,可發現腫瘤細胞縮小,病人存活期得以改善。 NGS有機會改變癌症治療流程,更快找到標靶 以往的基因檢測的進行方式為接續檢測,必須單個基因逐項篩檢才能找出基因變異,而透過NGS能提高檢測效率,幫助病人更快找出有效的標靶藥物。陳明晃醫師強調,目前可供篩檢的癌症基因變異已有400~500個,未來在NGS越來越普及的情況下相信可嘉惠更多病人,癌症病患未來在精準醫療的理想狀態下,也有機會突破以往的癌症治療流程,當基因定序檢測累積到一定數據,民眾或許有機會在第一線就找出適合的標靶藥物。 陳明晃醫師也舉在肝內膽管癌的臨床個案來說,在治療趨勢上,除了第一線的化療、免疫療法之外,在第二線已是透過基因檢測來協助病患找出標靶藥物,民眾若經濟上許可,他建議可提早做基因檢測,相信也帶來更多治療曙光。

她脖子腫痛誤以為疫苗反應,竟是甲狀腺癌!醫揭「這些症狀」得小心

她脖子腫痛誤以為疫苗反應,竟是甲狀腺癌!醫揭「這些症狀」得小心#甲狀腺癌

67歲阿香姐前年脖子開始腫痛,當初以為是注射疫苗所致,沒有太多理會,腫痛持續了1年半,直到家人提醒「不可輕忽」,她才開始積極就醫。經醫院檢查之後確診為「甲狀腺乳突癌」,並接受全甲狀腺切除術,今年1月底入住同位素碘-131輻射隔離病房治療。日前,患者已康復出院,只須定期回診追蹤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