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連日高溫,今年光7月截至9日為止,就有382人次因熱傷害症狀就醫。急診醫師指出,因熱急症前來急診的人數不斷上升,熱傷害急症可分為熱中暑、熱水腫、熱痙攣、熱暈厥及熱衰竭5種,以熱中暑最嚴重,因體溫調節功能失效,核心體溫恐逾攝氏40.5度,引發躁動、迷糊、抽搐和昏迷,延遲治療恐導致永久性損傷,死亡率逾3成。
近日連日高溫,今年光7月截至9日為止,就有382人次因熱傷害症狀就醫。急診醫師指出,因熱急症前來急診的人數不斷上升,熱傷害急症可分為熱中暑、熱水腫、熱痙攣、熱暈厥及熱衰竭5種,以熱中暑最嚴重,因體溫調節功能失效,核心體溫恐逾攝氏40.5度,引發躁動、迷糊、抽搐和昏迷,延遲治療恐導致永久性損傷,死亡率逾3成。
熱到快要中暑了!全台持續高溫酷熱,甚至南部的氣溫飆破39度,都達到紫爆等級。熱中暑是一種嚴重的高溫相關疾病,當人體無法通過正常的散熱機制來調節自身體溫時就會發生出現頭暈、頭痛、噁心等症狀,嚴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熱中暑的風險、預防措施和應對方法變得尤為重要。
台中捷運列車21日發生持刀砍人事件,巧合的是,10年前的當天正是台北捷運機殺人案的日子,讓民眾再次回想起當年的陰影,也讓公共運輸車廂的安全機制掀起討論。醫師提醒,若傷及較大血管,尤其動脈,建議直接以毛巾壓住噴血處;若砍到腹部或頸部,千萬別把刀子拔出來,恐休克更致命。
台灣食安問題連環爆!知名自助餐餐廳「INPARADISE 饗饗」日前傳出疑似食物中毒案,目前累計19人送醫,北市衛生局也為此勒令停業。到底食物中毒要如何通報?食物中毒有理賠嗎?《優活健康網》特摘急診醫師林逸婷所撰文章,分享「食物中毒」常見問題,包含如何通報、如何診斷、保險理賠等,幫助民眾解決疑惑。
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爆發嚴重食安問題,多名民眾食用炒粿條及香蘭葉飲料後,出現腹痛、腹瀉、噁心等身體不適,其中2名民眾併發器官衰竭不幸死亡,其餘重症個案多以肝、腎衰竭為表現,截至3月28日下午5時截稿前已累計18人受到影響,多曾出現噁心、腹瀉等中毒症狀,食藥署晚間也召開臨時記者會證實,從死者身上驗出導致中毒的元兇就是米酵菌酸。
農曆春節將至,又適逢病毒性腸胃炎好發季節,民眾常常因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發燒等症狀,而到急、門診掛號求助,雖然不是致命疾病,但症狀也能讓患者不舒服好幾日,甚至需要點滴針劑治療。不過醫師提醒,除了腸胃炎會引發上述症狀,也要小心可能是危險急症的表現徵狀,例如「疝氣合併腸阻塞」就是其一。
醫院評鑑終於出爐!醫學中心每4年評鑑一次,受新冠疫情影響,距離上次評鑑已經7年,這次北部增額錄取3家醫學中心,包含台北慈濟醫院、衛福部雙和醫院及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3家醫院每天門急診人數1.5萬人,自3月1日起門急診部分負擔調高為新台幣420元及750元。
大吃大喝開心過好年,就怕年假期間掛急診!據健保署統計,過年期間急診常見就醫原因包括:急性腸胃炎、上呼吸道感染、各式外傷,以及慢性病控制不佳導致急性發作等,加上春節期間部分醫院門診休診,導致急診人次及候診時間,相對平日多出2~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