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

難道這就是心痛的感覺?醫曝「心碎症候群」結合「1體質」嚴重致死

難道這就是心痛的感覺?醫曝「心碎症候群」結合「1體質」嚴重致死#急診

日前,一名32歲女性,被家人發現倒臥在地且無意識,到達急診室被評估為OHCA(到院前死亡),心電圖顯示病人出現心室顫動,再給予電擊後恢復自主循環。後續緊急轉回總院,心臟外科進行葉克膜置放術後,心臟內科執行緊急心導管,發現心臟冠狀動脈血流暢通沒有阻塞,但左心室呈現章魚弧形狀,疑似「章魚壺心肌症」或稱「心碎症侯群」⋯⋯

澳洲交換生疑老鼠藥中毒》醫警告:兒童誤食機率更高!3天就有1人

澳洲交換生疑老鼠藥中毒》醫警告:兒童誤食機率更高!3天就有1人#急診

24歲的澳洲昆士蘭大學來台交換生肖雷(Alex Shorey),疑誤食老鼠藥「超級華法林」(Super Warfarin)內出血命危,檢方目前排除與台灣小吃或毒品有關,訊後將其女友限制出境、出海。因本案疑點重重,已引起社會大眾關注。目前3日已搭乘醫療專機返回澳洲治療,肖雷及家人接下來將面臨長期的醫療照護。

他心跳剩每分鐘40下,竟撐到2週後才走⋯醫:病人會自己選時間走

他心跳剩每分鐘40下,竟撐到2週後才走⋯醫:病人會自己選時間走#急診

面對親友臨終,家人總希望醫師能延長病人的生命過某個時間,但病人會自己選擇時間離開,真的是這樣嗎?外傷及重症外科主治醫師唐貞綾於《昏迷指數三分》一書中,分享急診室內的真實故事,每一個病人背上承擔的生命,其實背後帶著不容忽視、需要探討的重要議題。以下為原書摘文:

健保7月調漲!急診輕症跑大醫院貴300元、加收藥費,看診一次恐破千

健保7月調漲!急診輕症跑大醫院貴300元、加收藥費,看診一次恐破千#急診

民眾就醫最關心的健保部分負擔制度,近日健保署宣布最新進度,部分負擔調整將由藥品、急診為最先調整,新制將於7月1日上路。健保署指出,未來將分2階段實施,第1階段由門診藥品、急診部分先上路,且藥品調整為基層院所領取慢箋第1次一律免收部分負擔;第2階段則將針對檢驗檢查收費與退費機制討論。

頭遭重擊、黑便嘔血⋯急診竟非先處理!醫1表揭「真實看診順序」

頭遭重擊、黑便嘔血⋯急診竟非先處理!醫1表揭「真實看診順序」#急診

無論是今年4月的疫情大流行,還是接下來BA.5將進入新一波高峰,對於醫院急診室來說都是首當其衝!常聽到有病患塞爆急診室,等了好幾小時仍等不到醫師、病床,到底為什麼急診要等這麼久?真的是因為照顧人力不足嗎?急診科醫師指出,急診室收治病患不是先到就先贏,而是依照「急診5級檢傷分類」來評估緊急照護順序。

「帶孩子急診前」她親曝5個超實用建議:隨時準備好住院行李

「帶孩子急診前」她親曝5個超實用建議:隨時準備好住院行李#急診

Omicron入侵台灣後,我們發現兒童也是高風險族群之一。好怕抵抗力尚弱的他們也不小心確診、症狀嚴重需要送醫治療,也擔心即便送醫、忙碌的醫護人員也無法及時照顧孩子。網友蕭小姐也在網路上分享自己2個寶貝確診後送醫、求助無門的親身經歷,也依據自己的經驗給廣大網友實用的建議。

認清Omicron「無法清零」專家籲:輕症共存、集中照顧中重症

認清Omicron「無法清零」專家籲:輕症共存、集中照顧中重症#急診

回溯2021年5月中旬,台灣爆發新冠肺炎社區流行,全國實施第三級警戒,當時針對確診者進行基因定序發現,幾乎是Alpha變異株,傳播力較原始病毒株多增6成。該年7月Delta變異株現身,傳播力更強,成為全世界主流變種病毒,直到11月Omicron變異株出現,年底就取代Delta成為全球最強勢的變異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