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愛護自己第一步‧認識身體

愛護自己第一步‧認識身體

文╱黃鈺倫 採訪諮詢╱新北市私立慈園幼兒園主任張碧雲、新北市私立日光幼兒園園長廖繼薇   認識自己的身體,不僅能使我們靈活運用肢體、學會保護自身的安全,也能更加瞭解自己! 認識身體助成長 新北市私立慈園幼兒園主任張碧雲表示,0到6歲是幼兒敏感期以及學習爆發期,透過感官的訓練,對孩子日後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培養感官能力,也有助於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當孩子認識自己的五官、身體器官後,可以更進一步與他探討身體器官的功能,以及倘若失去這些功能後會面臨到的問題,就能引發孩子照護自己身體的動機。此外,張碧雲主任表示,帶領孩子探索自己的手腳構造、訓練大小肌肉的協調性,能進而培養運動的樂趣、促進身體健康。 循序漸進使孩子認識自己 廖繼薇園長表示,教導孩子認識身體其實從小就可以開始,2歲以下的幼兒,家長可以讓孩子透過照鏡子先認識自己的五官,再逐步教導他們認識身體的其他部位,此外,也可以慢慢試著讓孩子描述自己的外表、身體部位的名稱以及功能,有助於孩子慢慢了解自己的特徵以及性別。 當孩子建立性別觀念之後,就可以進一步的與日常生活結合,張碧雲主任指出,可以利用圖畫書、模具,讓孩子們充分了解男孩與女孩生理結構的不同,或者藉由洗澡時認識自己的身體,保護自己的私密部位不受侵害等問題。 性教育亦是愛的教育 廖繼薇園長說教導孩子性教育時,一併教導情感教育,讓孩子擁有「愛」以及「健康的親子關係」,才足以支撐孩子成長路上對性的好奇。性教育除了讓幼兒學習身體每一部位的正確名稱、生殖器官、性別角色、保護自己避免受到傷害等知識與行為之外,性教育同時也是生活教育和愛的教育。廖繼薇園長提到,孩子會因為長大而對「性」感到好奇,會出現開始掀女生的裙子或者偷看別人上廁所的舉動,所以家長和老師都應該要用正面且自然的態度去教導,因為對孩子而言,性器官就如同其他器官一樣自然,並不會以情色的眼光去看待,因此,若是師長用害羞的態度去介紹性器官,孩子反而會覺得奇怪。 張碧雲主任認為,教導孩子性教育,家長和老師都應提前做好準備,應尋找適合的時機談論,再依據孩子的年齡,以簡單、適齡的對話加上使用正確的名稱教導他們,也可以準備相關教具及圖書,吸引孩子學習。另外,性教育也傳遞正確的性觀念與健康的性關係。 ※原文刊載於2018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2期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延伸閱讀:荷蘭爸爸真心話‧東西教養兩樣情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用安全的方法緩解寶寶惱人鼻塞

用安全的方法緩解寶寶惱人鼻塞

文/林語荷 採訪諮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科部賴映璇主治醫師   鼻塞讓人睡不好也失去食欲,若發生在年幼的寶寶身上,不會擤鼻涕、不會咳痰又不會說,夜裡因為不舒服而睡不好,讓媽媽好心疼也好傷神,透過了解鼻塞的原因與緩解方法,讓媽媽們備而不用,即使遇到寶寶鼻塞,也不再如此焦慮。 惱人鼻塞有原因 聽到寶寶鼻子不通的呼吸聲,爸媽不免擔心是否孩子呼吸不順或感覺難過,尤其是出生6個月前的寶寶,呼吸有聲音經常讓家長感到焦慮,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科部賴映璇主治醫師表示,嬰幼兒因為鼻腔內軟骨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容易出現生理性鼻塞,且絕大多數的寶寶都會有相同狀況,家長無須過於擔心。 對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常見發生鼻塞的類型整理如下: 生理性鼻塞:因為鼻軟骨尚未發育完全,寶寶的鼻翼較塌、鼻腔空間較狹小,若空氣不佳,使鼻腔內累積髒東西而成鼻屎,寶寶就容易出現鼻塞的狀況,或是因為嬰幼兒的鼻子較敏感,空氣中的刺激源,誘發寶寶鼻黏膜分泌物生成,也會使寶寶出現鼻塞症狀。此時,建議家長可使用棉花棒沾生理食鹽水或食用油,輕輕為寶寶清除看得見的鼻屎,或是待寶寶大哭一場,也能緩解生理性鼻塞。基本上,生理性鼻塞無須送醫,寶寶也不會因為這個原因睡不好,且約於月齡6個月後,症狀大多會明顯緩解。 鼻黏膜腫脹:因為受到空氣汙染物的刺激,鼻腔中的鼻黏膜有可能腫大而造成寶寶鼻腔堵塞,這種情況無法以棉花棒清理,只能透過藥物或其他物理方式緩解,且可能與過敏有關。 過敏性鼻炎:寶寶若患有過敏性鼻炎,鼻黏膜會容易受到溫度變化、菸味、空氣汙染的刺激而腫脹,並產生分泌物,即鼻水,通常無色呈水狀,但若在鼻腔逗留較久,有時會變黏稠或稍微呈現微黃的顏色。過敏性鼻炎,家長須從環境過敏原隔絕著手,若嚴重影響睡眠時,也可請醫師診斷後開立抗組織胺藥物,緩解寶寶症狀。 生理構造:鼻息肉、鼻中膈彎曲等因素,也會造成孩子鼻塞(通常是較大年齡的兒童),若嚴重影響生活,需與醫師討論是否進行手術治療。 病理性鼻塞:罹患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時出現鼻塞症狀,通常會有濃稠的鼻涕,賴映璇醫師指出,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依據病毒侵襲的部位與每個寶寶免疫反應的不同,相同的病毒可能引發這個寶寶咳嗽、喉嚨發炎,但卻讓另一個寶寶產生鼻塞與頭痛,因此鼻塞只是表現身體微恙的其一症狀,不是罹患感冒就必然會發生的症狀,此時醫師開立的藥物主要針對症狀治療(緩解症狀),讓寶寶可以感覺比較舒服,但要解決孩子因為病毒所產生的感冒(病因),仍須仰賴孩子的免疫能力去對抗病毒。 鼻水倒流不要緊 無論因為何種原因造成寶寶鼻塞,因為嬰幼兒還不會擤鼻涕,因此鼻水或鼻涕的倒流可能讓家長不安,賴映璇醫師表示,鼻水為鼻黏膜的分泌物,量一多就會變成鼻涕,但無論是鼻水或鼻涕,仰躺時所造成的倒流,進到胃裡也會被胃酸消化或殺菌,不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威脅。 不過賴映璇醫師提醒,等到孩子長大會擤鼻涕後,也儘量鼓勵孩子輕輕擤或是單邊輪流擤(右邊擤完換左邊),比較不會造成中耳炎,因為若孩子的感冒從病毒感染發展為細菌感染,加上兒童的耳咽管較短,兩邊鼻孔同時用力對耳朵造成壓力,就可能讓細菌上行至中耳腔,造成中耳炎,使寶寶耳朵產生疼痛。 鼻涕倒流通常比較擔心的是引起寶寶咳嗽,此時可請醫師開立藥物,緩解因鼻涕倒流所引起的咳嗽,而若是經醫師診斷確定為因感冒所引起的細菌感染,可能就需要使用抗生素。 緩解鼻塞的居家保養 多喝水:增加身體的水分量,讓分泌物比較不黏稠,方便寶寶咳出或流出;多休息則可增強孩子的抵抗力, 蒸鼻子:例如:透過洗熱水澡時的蒸氣、熱毛巾、蒸鼻器,或是以馬克杯盛裝熱水,蒸約3~5分鐘,讓黏膜維持濕潤,使鼻分泌物變稀,比較好流出或清除。 清除鼻屎或鼻腔內分泌物:讓鼻腔儘量保持暢通,建議可以用沾了生理食鹽水或食用油的細棉花棒輕輕為孩子清理。 吸鼻器慎用:除了不建議家長以嘴巴對鼻孔直接為孩子吸鼻涕之外,吸鼻器的使用也必須小心,因為孩子的鼻黏膜比較脆弱敏感,若使用不當容易造成黏膜受傷,反而增加感染機會。 注意保暖:天氣變化大時,為孩子多準備一些保暖衣物或配件,如:口罩、圍巾或肚圍,並避免冷風直吹寶寶頭部。 環境整理:若鼻塞的原因來自於過敏性鼻炎,環境的清理可幫助減少過敏原,說明如下: 透過使用除濕機控制濕度,使環境濕度低於50%以下。 減少家中地毯、布製家具、厚重窗簾的使用,填充玩具與絨毛娃娃也應減少購買。 濾網清洗:家中有冷氣或空調設備時,保持濾網清潔,能使空氣中的過敏原或刺激物減少,有助減少寶寶鼻塞的機會。 衣物、棉被、床單、被單、枕頭套清洗前,可用55°C的熱水浸泡10分鐘後再進行清洗,並定期於陽光下曝曬。 避免二手煙汙染。 家中儘量保持整齊清潔,不存放雜物積累灰塵。 每日開窗至少2小時以保持通風;或經常帶孩子到戶外走走,避免每天24小時都只待在室內。 適時使用空氣清淨機或過濾器。 安全緩解鼻塞 為了緩解孩子的鼻塞,有些家長會希望採取洗鼻子或抽鼻涕等方法來解決孩子的不舒服,但因為洗鼻子或抽鼻涕都算較為侵入式的方法,不但可能容易造成孩子鼻黏膜受傷,也會引起孩子的恐懼,建議還是以物理方法或藥物治療為優先考量。 寶寶用藥須請醫師開立 對許多成人而言,因為過敏性鼻炎經常發生,為求方便,可能會直接透過藥局購買鼻塞噴劑以幫助睡眠,賴映璇醫師提醒,市面上成人使用的鼻塞噴劑有些含有鼻充血劑,不適合讓寶寶使用,寶寶的鼻塞若嚴重影響睡眠或生活,建議還是要求助醫師,由醫師開立適合寶寶使用的藥物較為安全。 寶寶看診‧優先選擇小兒科 寶寶出現鼻塞症狀,有些家長會猶豫究竟要看耳鼻喉科還是小兒科,賴映璇醫師建議,嬰幼兒看診還是應以小兒科為主,因為孩子18歲之前的身體發育仍與成人有別,藥物劑量也必須依孩子的體重計量,且兒科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疾病如:川崎氏症,兒科醫師比較熟悉,因此若寶寶不舒服,建議優先帶往小兒科看診。 從體質加強‧增強孩子免疫力 當寶寶因為病毒感染而感冒,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啟動防禦機制將病毒打敗,逐漸使症狀改善,病程持續時間依寶寶的免疫能力約需1~2周的時間,期間寶寶發燒的表現會呈現燒燒退退的狀況,但只要孩子的活動力、食欲、睡眠與精神狀況良好,家長就無須過於擔心,但當孩子出現耳朵疼痛、已經退燒好幾天卻又開始發燒、精神萎靡,或是黃綠鼻涕超過10天,並伴隨其他症狀,就可能是病情已發展為細菌感染,需立即回診。 賴映璇醫師不諱言,嬰幼兒感冒發燒需要幾天的觀察時間,除了從初期症狀表現判斷可能病因,若沒有特殊症狀,一般的感冒醫師也不容易知道是哪種病毒侵襲,因此回到家中,家長仍需密切觀察,若有出現新症狀就需回診明確告知醫師。 針對病毒所引起的感冒,目前醫師開立的藥物能幫助孩子緩解症狀,讓孩子的感受較舒服,但實際恢復健康,則需仰賴孩子的免疫能力,建議家長平常多注重孩子的均衡飲食、多帶寶寶外出運動、勤餵母乳與讓孩子充分睡眠,多管齊下強化孩子的免疫力。 ※原文刊載於2018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2期。 ※延伸閱讀:寶寶鼻塞的原因 ※延伸閱讀:用這些好工具幫助寶寶緩解鼻塞 ※延伸閱讀:寶寶生病不見得是感冒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把握4重點‧高危險群媽媽莫驚慌

把握4重點‧高危險群媽媽莫驚慌

文╱郭珮綺 採訪諮詢╱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楊于萱 許多孕媽咪或許沒聽過「子癇前症」,但「高血壓」這個疾病你一定知道!患有這個疾病,最嚴重可是會影響母體和胎兒健康,高危險群孕媽咪絕對不能輕忽。 在寶寶的成長中,胎盤扮演很重要的關鍵角色,一但功能減退,將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甚至可能有缺氧的情況,嚴重會影響腦部發育,造成生長遲緩。除此之外,媽媽也會受到胎盤生長長期不足,導致子宮動脈血管擴張,引發所謂「子癇前症」。 警訊‧血壓升高要留意! 妊娠高血壓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懷孕的過程中血壓出現收縮壓大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90 mmHg(註:美國心臟學會提出標準下修至130/80mmHg,未來可能會改變定義);這是在孕期當中,風險極高且容易合併嚴重併發症,是過去難以預測的孕期疾病之一。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五萬名孕婦不幸因子癇前症死亡,在台灣則是約有2%~5%的發生率,每200個孕婦當中,其中就會有一位孕婦發生小於34週的早發型子癇前症。 當心‧連續變化重奏曲! 子癇前症(又稱妊娠毒血症)出現於媽媽懷孕20週之後,孕婦血壓變高(大於140/90mmHg),且合併出現蛋白尿(單次大於2+或24小時蛋白質累積量超過5克)、水腫,嚴重的會發生肺水腫、腦中風及凝血功能異常等狀況;此些變化並非單一症狀,而是像一個連續性變化所產生的重奏曲。 2種類‧高危險群要注意 醫學上主要會將高風險群歸納為兩類,一是主因來自於母體本身高血壓的體質;二是源自胎盤血管形成過程中,生長因子分泌不足導致滋胚層細胞在著床於內膜的過程中,螺旋血管擴張不足,阻力較高而無法供應懷孕中後期胎盤大量血流的需要,這兩類是目前醫學研究推論後可能致病的因素。 4大重點‧要掌握! 抗氧化維他命(C、D、E)、鈣質 建議可以透過攝取不同蔬菜、水果來補充抗氧化維他命;蔬菜則是以番薯、堅果類及深色蔬菜,這些食材當中富含維他命E的成分。透過適量攝取,可以達到預防氧化、保護胎盤的功能。 少吃油炸、過鹹食物 減少食用油炸類及過鹹的食物,不僅可以改善血壓問題,也能減輕身體的負擔,同時能有效控制孕婦的BMI。 適量運動 醫生建議,每天20至30分鐘的步行,對於孕婦而言是很好的運動。透過適量的運動,可以改善水腫的問題,也能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環和子宮動脈的血流,並有效幫助睡眠、舒緩身心。 每天記錄血壓、定期回診 透過定期回診,檢視每天記錄的血壓,醫生可以透過觀察血壓的變化,適當給予降血壓藥物控制。 問診時間!停‧看‧聽 懷孕的時候每一胎都一定要檢測嗎? 每一胎都應該進行檢測,胎盤是孕期暫時性的器官,因此每胎風險都不一樣,尤其是下列孕婦更應該進行檢測,例如:高齡、第一胎、多胞胎、本身患有抗磷脂質症候群(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慢性高血壓等,都建議做子癇前症風險評估。 子癇前症造成的水腫和一般懷孕期間的水腫有不同嗎? 一般孕期所造成的生理性水腫主要分布在下肢,透過抬腿及按摩可以達到舒緩,而若是水腫分佈範圍已達全身,且主要集中於手部及臉部,透過按摩及調整姿勢皆無法獲得改善,合併血壓變高甚至出現體重短時間內異常增加,務必要注意可能為子癇前症的前兆! 如果在懷孕期間罹患子癇前症,產後可以恢復嗎? 若非母體本身體質併發造成子癇前症,在生產時胎盤分娩出母體後,這些影響也會有所改善,除非併發不可逆的狀況(例如:中風),而這些影響則需要透過長時間的療養復健,才有可能恢復。 ※原文刊載於2018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2期。 ※延伸閱讀:產前30天的準備,孕媽咪快注意 ※延伸閱讀:妳是4大早產高危險族群孕婦嗎? ※延伸閱讀:什麼是胎兒肩難產?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PM2.5危機來襲!媽媽寶寶請注意

PM2.5危機來襲!媽媽寶寶請注意

文‧整理/彭曉薇 採訪諮詢/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所)教授陳慶和 懸浮微粒充斥在日常生活中,卻容易被人們所忽略,然而你知道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及環境汙染,對於媽媽寶寶有多大的影響呢?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所)教授陳慶和將為你解析。 懸浮微粒是什麼? 根據美國環保署(USEPA)與國內環保署的定義,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s, PM2.5、PM10)是指粒徑小於10微米的顆粒物質,容易被人體吸入並且深入人體肺部,如該粒子附著其他汙染物,則會對人體產生更大的危害,且來源四面八方,因此無論室內室外都要多加注意,而人們每天大部分的時間處於住家、辦公室或其他建築物等室內環境中,因此針對居家環境及室內公共場所的懸浮微粒必須特別小心。 對人體器官影響 陳慶和教授說明,相關研究指出,PM2.5對於人體器官影響,可分為呼吸道系統、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與生殖系統四部分,PM2.5可溶性部分會直接進入血液,在肺泡中PM2.5不可溶性的部分,累積後將會引起呼吸道系統的肺炎;PM2.5會嚴重刺激心血管系統中心臟與控制心肌的自主神經;引起血液毒性與血液凝固功能等血液系統異常,並且觸發心臟疾病;若暴露於附著不同汙染物質的PM2.5,如重金屬、多環芳香烴等,會引發胎盤血液毒性,還會直接對胎兒有害,如胎兒發育遲緩、體重不足,尤其是在懷孕第一個月時期,影響更為嚴重。 對胎兒發育影響 陳慶和教授表示,根據研究數據顯示,空汙暴露對胎兒發育的影響可能是深遠的,因為子宮內發育遲緩在成年後會增加心臟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而懸浮微粒及其所附著的部分化學物質,也是環境因素中造成先天畸形的致畸原之一。由於胎兒接受從母體富有養分和氧氣的血液,然而相關研究證實懸浮微粒(PM2.5)會經由循環系統,隨著血液到達懷孕者身體各處,並且穿過胎盤屏障,經擴散作用、膜泡傳輸等作用輸送到胎兒體內,並且透過心血管的氧化壓力、發炎反應、凝血功能、內皮功能和血流動力學等機制反映,而導致胎兒低出生體重、早產、子宮內發育遲緩等影響。 ※原文刊載於2018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2期。 ※延伸閱讀:呼吸道過敏體質是先天還是後天? ※延伸閱讀:預防空污有撇步 ※延伸閱讀:新生兒呼吸道常見問題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教導孩子學習乖乖吃飯

教導孩子學習乖乖吃飯

文╱黃鈺倫 採訪諮詢╱大樹到府育兒諮詢顧問暨《育兒顧問到你家:與孩子和好的幸福》作者趙崇甫(大樹老師) 如何讓孩子自己吃飯,是常見的育兒問題。大樹到府育兒諮詢顧問暨《育兒顧問到你家:與孩子和好的幸福》作者趙崇甫老師表示,「吃飯」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避免給孩子壓力,等到雙方都準備好,再邀請孩子一同學習餐桌禮儀。 飢餓感為學習的時機點 讓孩子練習吃飯除了用合適的方法之外,也需要抓住對的時間點。趙崇甫老師表示,當孩子有飢餓感的時候,也會比較有學習的意願。此外,餐間的點心時間也是讓孩子學習餐桌禮儀較好的時機,因為若孩子不願意練習吃飯,捨去吃點心並不會有太大影響,反觀正餐時間,還是會希望孩子以吃飽為主。 另外,趙崇甫老師分享經驗,還在喝奶的孩子,通常不會認真吃正餐。因為奶水裡的營養成分已經能滿足孩子所需。許多家長時常因擔心孩子正餐沒吃飽,就會餵奶,造成孩子喝奶後就不想吃正餐,如此一來,就容易變成惡性循環。趙崇甫老師建議,應與孩子溝通,告訴孩子已經長大了,可以跟大人一起吃同樣的食物,若是孩子無法改掉喝奶的習慣,則可以用豆漿或鮮奶取代。 學習吃飯有利身心發展 讓孩子學習自己吃飯,不僅能增加自信心,也有助於孩子手眼協調的能力。剛開始嘗試自己吃飯,孩子可能會因手眼協調尚未純熟,導致無法準確將食物送入口內,因此,讓孩子學習吃飯也能增加練習手眼協調的機會。 此外,趙崇甫老師建議,寶寶長牙後,就不要再將副食品全部打成泥狀,而是要適時增加固體食物的比例,加強孩子的咀嚼能力。咀嚼能力較弱的孩子,在日後學習語言時,容易有咬字、發音不清楚的狀況。另外,有些家長曾因為孩子吃飯時噎到,而害怕給予孩子完整的固體食物,就將食物全部剪碎。趙崇甫老師表示,可依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循序漸進調整食物形體,若需剪碎食物再給予孩子,也應儘量保持每餐都還是要有完整的固體食物。 「吃飯」由孩子自己決定 追孩子吃飯、深怕孩子吃不飽,這些「過度在意」孩子到底吃了多少、吃了幾餐的情況,是現下很多家長的寫照。趙崇甫老師表示,大人也會由於工作或者有其他活動的緣故,而沒有準時吃飯,或是因為不餓而不想吃東西。所以毋須強迫孩子一定每餐都要吃,吃多吃少也該由孩子自己決定。家長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觀察孩子吃飯的狀況即可,若是覺得孩子太過偏食,可以請求小兒科醫師專業的指導、檢查孩子的身體狀況,只要成長幅度維持在一定的標準,且家長有確實觀察孩子吃飯的狀況就好。 此外,家長也毋需催三請四地要孩子吃飯,只需要在開飯前邀請孩子一同用餐,吃或不吃就讓孩子自己決定,因為若孩子還不餓,也會像大人一樣等餓了才想吃飯。家長可以先用餐,孩子有時會因為好奇心而自己過來吃飯。另外,家長用餐時也要避免頻繁離開座位,讓孩子看到爸爸媽媽用餐時不會走來走去,自然而然就會明白用餐的禮儀。 ※原文刊載於2018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1期。 ※延伸閱讀:讓厭食寶寶愛吃飯的8大妙招 ※延伸閱讀: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專家教妳絕招 ※延伸閱讀:作好身教讓孩子學習吃飯 ※延伸閱讀:寶寶一餐該吃多少 ※延伸閱讀:孩子吃甜食好嗎?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出生開始學教養bobo愛說話家長放輕鬆,不心急

出生開始學教養bobo愛說話家長放輕鬆,不心急

文/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組組長、 彰化縣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陳宜男職能治療師 許多家長經常會詢問治療師:「寶寶不喜歡說話,該怎麼辦?」經過專業語言治療師的評估後,卻又找不到任何語言發展的相關問題,因此家長經常摸不著頭緒而心急如焚,而家長越心急,寶寶也越有可能不想說話。如果不是語言發展的問題,那究竟寶寶不愛說話的原因是什麼呢? 家長省思題 先檢視自己與寶寶之間的關係是否出了問題? 「刮別人的鬍子之前,先將自己的刮乾淨」這句話也很適用在家長的教養行為上,我們總是覺得是「寶寶出了什麼問題」卻忽略了檢視「自己是否才是問題的根源」,以下提供幾個寶寶不愛說話的原因,家長們先檢視一下自己與寶寶之間的互動模式是否出了問題。 認為自己對於寶寶的一舉一動瞭若指掌,只要寶寶做出一個動作或發出一個簡單的聲音,就直接斷定寶寶的需求,並立即給予關心與協助;或者,寶寶只要使出「一指神功」就可以獲得完善的服務。然而這些是否讓寶寶產生過度依賴的行為呢? 平時因為忙碌而陪伴寶寶的時間過少,因此無法吸引寶寶主動與您互動,更別提寶寶願意開口跟您說話。 家長因忙碌經常利用電視、手機、平板等3C產品來安撫寶寶或成為他們的主要玩伴,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得到相關的語音回饋,何必花費口舌呢? 給予寶寶過大的壓力,無時無刻都逼迫寶寶要能夠開口說話,無論是打招呼、教學式問答(例如看到蘋果就問寶寶是什麼顏色)。 經常請寶寶要向其他喜歡說話的人學習,例如跟寶寶說:「你要學哥哥說」或者刻意要求寶寶模仿您說話,例如「跟著媽媽一起唸」 與寶寶的對話大多使用封閉性的問句,例如「要不要?」「餓不餓?」「想不想睡?」等,寶寶只要搖搖頭或點點頭就可以回應。 選錯時機與寶寶說話,例如寶寶專心玩著自己的玩具並自得其樂時、肚子餓時、想睡覺時或心情不好時。此時,如果家長因得不到預期中的回應而逼迫說話或對寶寶動怒,他們就更加不可能開口說話。 有時與寶寶之間良好社交互動會比說話來得重要 開口說話只是溝通的其中一種方式,溝通還包括眼神接觸、肢體動作、利用各種方式發出聲音等。1歲至2歲的寶寶,因認知能力已大幅提升,所以更會主動與他人互動。不過,這個階段的寶寶邏輯概念與口語表達能力尚不足,因此仰賴較多的肢體互動,例如擁抱、親吻、揮手、點頭或搖頭等,寶寶高興時即會親吻他人的臉頰,難過時會向父母索討安慰的擁抱等;父母也可以利用肢體動作來表示讚賞或鼓勵,如寶寶表現良好時,賞以愛的抱抱、摸頭或擊掌等方式做為回應。因此,如果寶寶不說話,但可以透過其他溝通方式有效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求,並藉此展現人際互動的意願時,或許家長暫時可以先鬆口氣,不用過度擔心。 以輕鬆、愉快的心情與寶寶互動,不預設一定要寶寶開口說話的立場,有時家長過於有目的性的互動反而會讓寶寶提高警覺性,進而降低互動的主動性與意願,就更別提開口說話囉! 鼓勵互動(口語或非口語皆可),但不是逼迫,寶寶也會有心情不好不想理人、打招呼或說再見的時候。 必須多跟寶寶聊天,無論他們聽不聽得懂,做任何事情時,都可以試著向寶寶說明,但不一定要求口語上的回應。 每天可以安排固定的「聲音遊戲」時間,在這個時間裡,家長可以盡情地與寶寶玩聲音相關的遊戲,並善用繪本、玩偶、音樂等有趣的元素,增加寶寶的學習動機。例如,唸故事書時可以融入各種動物、交通工具的聲音,善用這些有趣的聲音與寶寶互動,例如寶寶扮演三隻小豬中的大野狼,要發出「呼!」的聲音將茅草屋吹倒。 當寶寶在互動中發出聲音時,先別急著猜測寶寶想表達的意思,趁機跟寶寶玩聲音互動的遊戲,例如模仿寶寶的聲音做為回應,或者發出另外一種聲音,有時「雞同鴨講」也能培養出另一番互動上的默契唷! 儘管寶寶已經可以開口說話,但不代表他們可以準確表達想法,尤其是當寶寶生氣或不開心時。2歲以前寶寶的情緒受限於語言發展與邏輯思考能力尚未發展完全,更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緒。此時,家長應該更有耐心地去聆聽寶寶的訴求,並給予正向回應與關心,切勿跟著寶寶動怒。 當寶寶獨處玩玩具時,家長可以試著「徵求他們的同意」,先與他們一起玩。如果寶寶願意接納一起玩樂,並玩得開心時,可以在遊戲中與寶寶試著聊天或引導說話。 結語 如果您對於寶寶不說話的問題仍感到憂心忡忡,建議可以到當地的語言治療所、醫療院所的復健科或兒童發展中心,尋求專業「語言治療師」進一步的評估與諮詢。 ※原文刊載於2018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1期。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注重「食育」‧為下一代把關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和bobo一起探索神祕的海洋世界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春暖花開,帶著bobo踏青去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幼兒園先修課程,您準備好了嗎? ※延伸閱讀:出生開始學教養-傳統藝術真有趣‧認識民俗童玩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西西Q米玩樂趣

西西Q米玩樂趣

文‧圖/西西Q米 芬奇斯民宿 久久來一次花蓮,火車站地下道也變得與眾不同!除了兩旁有迷人的花蓮美景圖,天花板還有藍天白雲的天幕,從頭走到底彷彿已經將花蓮逛完一圈了! 位在花蓮市的芬奇斯民宿,是一間以親子家庭設想,以「親子」為主的民宿!民宿內免不了童趣的卡通主題房,房間及客廳還有著各式各樣的玩具,甚至還有小朋友最愛的決明子沙坑,受到不少親子家庭的熱烈歡迎! 小小空間‧五臟俱全 外觀看似平凡的芬奇斯民宿,其實一點也不平凡!民宿特地幫小朋友準備了超可愛的卡通拖鞋,而且還分成小童、中童和大童,可以看出民宿主人的用心!進到大廳雖然空間不大,不過可以讓人感受到充滿歡樂的氛圍! 除了有許多滑步車以及小朋友專用的桌椅、扭蛋機,一旁還有兒童遊戲區,設置了小朋友最愛的櫥具組、積木、溜滑梯、翹翹板、童書等。更令人訝異的是,竟然還有決明子沙坑,甚至連玩沙工具都幫大家準備好了,真是太貼心了! 主題房間‧童趣可愛 來到這裡,最讓人期待的當然就是超童趣卡通主題房!主題房中包含了綠野仙蹤、愛麗絲夢遊仙境、粉紅甜心、浩瀚無垠、芬妮公主等,房間牆壁上有可愛的卡通壁畫,讓人彷彿來到童話王國,更值得一提的是,房間內設有兒童遊戲區,遊戲帳、廚具組、積木、翹翹板、小桌椅、溜滑梯、盪鞦韆等,讓孩子光是在房間內就玩得不亦樂乎! 用具齊全‧設想周到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民宿主人準備許多貼心的物品,例如:角落的小桌椅,都有設置防撞護角,插座也都加設防護,避免小朋友誤觸,就連小小孩的防踢被都替你準備好! 而浴室中舉凡大家所想得到的兒童用品,這裡統統都有!像是澡盆、小椅子、兒童牙刷、兒童沐浴乳、可愛口杯、兒童馬桶墊、兒童浴巾、洗手乳、擦手巾等等,甚至連洗澡玩具都應有盡有,為所有住客設想周全! ※原文刊載於2018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1期。 ※延伸閱讀:雙寶親子料理-鯛魚燒/鐵板牛肉 ※延伸閱讀:雙寶親子料理-蒸地瓜絞肉/蓮藕蓮子雞湯 ※延伸閱讀:雙寶親子料理-黑芝麻豆腐餅乾/鮭魚炒飯 ※延伸閱讀:雙寶親子料理-香煎迷迭香馬鈴薯塊/鮮奶小餐包 ※延伸閱讀:雙寶親子料理-繽紛披薩/蒜味海鮮義大利麵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培養口語表達力‧人際溝通沒問題

培養口語表達力‧人際溝通沒問題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三軍幼兒園園長王金蓮‧恩主公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王麗婷 擁有良好的口語表達力,可說是具有無往而不利的優勢!只是這樣的能力非一朝一夕可養成,必須從小培養,讓孩子從理解父母的話語開始,到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需要反覆不斷地練習。當自身需求被清楚了解、滿足,幼兒的自信心於焉而生,更能主動探索學習,為豐富自己的人生而努力! 大家都知道,不論何種場合,會說話的人就是比較佔優勢,贏得眾人讚嘆的目光,而缺少這能力的人往往只能暗自羨慕,事實上,口語表達能力不但可以透過訓練而成,而且愈小開始,效果愈好! 口語表達能力好,不只讓成人無往不利,就以兩三歲的孩子來說,也能從中受益! 能與外人溝通‧需求可被滿足 即使孩子不開口說任何話,父母仍能從一個眼神或動作知道他的需求,進而給予滿足。不過,出了家門,父母又不在身邊時,不開口的孩子若有需求時,很難有人能跟父母一樣了解他想要做什麼,當有需求卻無法被滿足,孩子往往就只能用哭鬧表達。有的小孩走失,對於外人詢問父母的名字時,能清楚回答,相對也較快找到父母;有的小孩一問三不知,只會不斷哭泣,旁人想幫也愛莫能助。 三軍幼兒園園長王金蓮指出,每逢小班新生入學時,總會發生有些孩子在學校明明有需求或需協助,但沒讓老師知道。孩子回到家說給父母聽,讓父母以為老師不處理孩子的狀況,而有所誤會的事情,「孩子初到一個新環境,老師、同學都是陌生的,本來就沒有安全感,若再加上口語表達能力不足,不敢跟老師說要『上廁所』、『喝水』等,的確很容易被忽略。回到家後,跟父母轉述的內容可能又與事實有所出入,的確容易令父母對老師產生誤解」。 給孩子練習機會 若與口語表達能力發展不錯的孩子相比,這類孩子發生狀況的機會相對較多,往往需要老師與父母有更密切的交流溝通,才不致讓父母對老師產生誤會。通常老師會請這類孩子「有事舉手」,先讓老師看到孩子有需求,再進一步了解其需求為何並給予適當處置。 王金蓮園長提醒,父母應該試著讓孩子開口說出自身需求,不要僅憑一個眼神或小手指一指,就給予滿足,給孩子動口的機會練習說清楚自己要做什麼,為日後離開父母,進入團體生活做準備! 打下人際關係的基礎 王麗婷治療師指出,「幼兒可以使用口語表達自身需求、拒絕、情緒,可以使用口語進行詢問、傳遞訊息、與他人進行社交性互動並建立情感,進而打下建立人際關係的良好基礎」。 但在幼兒語言發展未成熟時,常常因無法用語言精確地表達自己,讓別人理解自己的需求,心一急,就自然地「動手動腳」,王金蓮園長說,「肢體語言也是表達內心感受的方式,不過,在孩子彼此不熟悉又不擅表達時,很容易產生爭執,所以要教孩子有事要用說的,不能動手,學習合宜的語言表達,才能讓自己的需求清楚被理解且被滿足」。 孩子透過一次又一次地以口語與他人互動,有了好的學習經驗與成就感,更願意與他人互動,將從中學會更好的方式表達自己,並讓表現更加得體,為人際關係加分! ※原文刊載於2018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1期。 ※延伸閱讀:口語表達力‧讓孩子侃侃而談 ※延伸閱讀:教導幼兒正確表達情緒 ※延伸閱讀:有情緒問題時.主動求援+積極治療 ※延伸閱讀:幫助寶寶情緒平穩發展 ※延伸閱讀:掌握4大心法.打造好情緒寶寶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型肝炎‧年紀越小越要注意!

A型肝炎‧年紀越小越要注意!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 根據2004~2014年期間的數據,每年的A型肝炎病例平均約100~200例;2015年起略增,但不會偏離平均值太多。 然而,從2016年開始,A型肝炎疫情大爆發,高達1,133例,幾乎是往年的10倍。至於2017年的狀況,截至9月為止,已有319例;縱使疫情趨緩,也比往年偏高許多。 近年疫情‧可能原因 戴季珊醫師表示,A型肝炎主要為「糞口傳染」所致,而數十年前的臺灣衛生環境不佳,民眾食用到受汙染食物或水源的機率較高,因此,孩童時期自環境中感染A型肝炎而獲得終身抗體保護的比例也較高。 時至今日,40歲以下的青壯年族群大多在公衛條件良好的環境下成長,幾乎不曾受A肝病毒感染,因而也沒有A肝抗體。因此,只要誤食了遭受A肝病毒汙染的食物或水源,就可能罹患A肝,甚至還有爆發群聚感染(如:家庭、朋友)的風險。 「吃」是主要傳染方式 A型肝炎,即是人體受A型肝炎病毒感染而造成肝臟急性發炎的疾病,不會帶原,且得過1次後,終生免疫。 「糞口」是主要傳染途徑,尤其是「吃」的動作(如:飲食),最容易造成A型肝炎病毒的傳播。從感染到發病,A型肝炎的潛伏期約2~7星期,並且還未發病前,就已經有傳染力。 相關症狀 一般來說,A型肝炎病毒對青少年及成人的影響較大,根據衛福部的統計,主要落在20~40歲左右的年齡層。戴季珊醫師表示,患者的常見症狀有:突然發燒、全身疲倦、食欲不振、肚子痛、拉肚子、噁心、嘔吐、數天後黃疸等,但由於大部分疾病都有類似症狀,因此一開始不易察覺患者是否罹患A型肝炎,通常都是在看到出現黃疸症狀後,才比較能確定病情。 年紀愈小‧症狀愈不明顯 至於在嬰幼兒、兒童方面,戴季珊醫師說明,以6歲為基準,常見有2種狀況。 6歲以下嬰幼兒 若受到A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約只有30%的患者會有症狀,而這30%中僅部分的患者可能出現黃疸,且黃疸約持續2週。但只要妥善照護,大約2~3個月後,患者就會逐漸恢復健康,肝指數恢復正常。 6歲以上兒童 若受到病毒感染,約有70%病患會出現嚴重的黃疸症狀、肝指數破千(正常肝指數為20~40 U/L),會持續一段時間,最短6週至2個月,最長達半年。如果好好照顧,多數病童能順利痊癒;但若狀況惡化,可能會造成急性肝臟衰竭(如:凝血功能不足)的併發症。 ※原文刊載於2018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1期。 ※延伸閱讀:了解B型肝炎 ※延伸閱讀:子宮腔病變,不怕不怕 ※延伸閱讀:馬偕兒童醫生教妳如何照顧生病的孩子 ※延伸閱讀:馬偕兒童醫生教妳如何預防腸病毒 ※延伸閱讀:馬偕兒童醫生教妳如何預防諾羅病毒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期常見3大肌膚困擾

孕期常見3大肌膚困擾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臺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王昱澔 懷孕期間,有些變化是妊娠結束即可恢復,也有些變化會在媽咪身體上留下甜蜜的印記,無論如何,正確的認識與處置,都能讓媽咪的孕期有更多安心。 孕期常見肌膚困擾 1.黑色素細胞活躍 妊娠期間,孕期所分泌的荷爾蒙通常會讓媽咪體內的黑色素細胞活性增加,使特定部位的黑色素沉澱變得較明顯,如:乳頭乳暈、腋下、生殖器周遭、身體原有的痣或斑點等,尤其是懷孕前即有肝斑的女性,懷孕後更會變得明顯,且產後也不容易消退,唯影響的程度每個人都不太相同,也有少數的孕媽咪並沒有遭遇此類困擾。 雖然無法阻止黑色素細胞變得活躍,但外出時認真防曬,也有助減少黑色素沉澱的影響,建議孕媽咪外出時,可選擇以衣物、帽子、陽傘與墨鏡阻隔日曬,若需使用防曬乳,則建議考慮物理性防曬產品,並避免來路不明、標示不清與過度宣稱效果的產品。 2.惱人妊娠紋 幾乎所有的孕期皮膚狀況都可以在寶寶出生後獲得緩解,唯有黑色素沉澱與妊娠紋的發生,不會完全隨著妊娠結束而消失。當皮膚組織因為胎兒的生長被撐大,真皮層的膠原蛋白纖維與彈性蛋白纖維就可能因為承受不了拉扯而發生斷裂,造成妊娠紋的生成。妊娠紋初期形成的樣貌為平行排列的紅紋,此階段類似受傷後的發炎反應,隨著時間推移,突起的紅紋會逐漸退紅、紋路會逐漸萎縮,直到成為凹陷的銀白色疤痕。 懷孕期間的妊娠紋,目前沒有確實可以預防或杜絕的方法,但在妊娠紋發生前,經常按摩皮膚與做好孕期體重控制,都有助於減少妊娠紋的發生或減輕其嚴重度,王昱澔醫師強調,為了預防妊娠紋,媽咪從懷孕前期開始以乳液按摩肌膚,通常是「按摩」的效果大於乳液的效果,因為透過對膠原纖維按摩,可以讓膠原纖維增加延展性,進而比較能夠對抗腹部肌膚被拉扯的力道;而進行體重控制,則有助於緩和腹部被撐大的幅度與速度,讓膠原纖維不至於因為過快的皮膚擴張及延展而斷裂。 3.孕期肌膚搔癢 懷孕期間的肌膚搔癢原因,除了荷爾蒙波動的影響之外,還可能是乾燥所引起,當皮膚保水度不夠時,皮膚敏感度上升,此時不但容易出現搔癢,更會因為外在刺激如:摩擦或冷風,造成微血管破裂,使組織胺釋出而加重搔癢的情況,王昱澔醫師建議,當皮膚出現搔癢時,優先給予滋潤的乳液或凡士林緩解肌膚保水度不夠的問題,看是否能讓搔癢緩解,若不行,搔癢的起因可能就與荷爾蒙波動有關,如果真的難以忍耐,可尋求皮膚科醫師開立口服的抗組織胺藥物,或是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外用的類固醇藥物。 病理性肌膚搔癢症 除了因為乾燥或荷爾蒙所引起的搔癢之外,有些病理性的搔癢也可能會在妊娠期間發生。 妊娠異位性皮疹:患處貌似濕疹或毛囊炎的樣子,亦可能呈現如一顆顆的癢疹分布在四肢與身體,如果媽咪孕前即有異位性皮膚炎,通常搔癢與出疹的狀況會更嚴重,而若是懷孕前並無異位性皮膚炎,則通常疾病症狀較輕微,但都對胎兒健康無影響。 妊娠性蕁麻疹性丘疹:外觀如蕁麻疹,但只沿著妊娠紋長,不會出現在臉部,通常在產後1~2周左右會獲得緩解,不會影響胎兒健康。 妊娠皰疹:患處不僅搔癢亦會長出水泡,只於妊娠時期出現,發生率不高,但有部分研究發現該疾病有可能導致胎兒早產或寶寶出生後體重不足,目前發生原因不明,亦無從預防。妊娠皰疹與一般熟知的帶狀型皰疹不同,非因免疫力低落而發生,特徵是劇烈搔癢,但不太痛,通常於第二或第三孕期出現。 孕期出現病理性皮膚搔癢症狀,有時搔癢的程度可能讓孕媽咪寢食難安,王昱澔醫師建議媽咪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的治療,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安全的口服抗組織胺或外用的類固醇藥物,以幫助緩解孕期的搔癢難耐,否則若過度搔抓使患處出現傷口,反而有細菌感染的風險,不利孕期安全。 ※原文刊載於2018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71期。 ※延伸閱讀:找到了!原來肌膚搔癢就是這個原因 ※延伸閱讀:只要作好1件事,寶寶肌膚就會白嫩可愛 ※延伸閱讀:過年帶寶寶寶出門玩,不怕寶寶肌膚鬧情緒 ※延伸閱讀:冬天冷的不要不要,寶寶保暖該注意什麼 ※延伸閱讀:孕期肌膚出狀況該如何防備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