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別送小孩糖果當禮物

別送小孩糖果當禮物

(文、圖/無尾熊爸)有關教養,夫妻雙方應達成共識,如此一來,在面對許多他人給予的分歧意見時,就可輕鬆化解不必要的衝突。打從孩子呱呱墜地之後,總有許多人事物需要去溝通,首先是最親愛的另一半,其次是家人親戚、孩子的保母,再其次是身邊的朋友們。因為在教養孩子時,總會有長輩、朋友給予諸多建議,而當你面對眾多分歧的意見時,總要思考出適合自己與孩子的最佳方案再著手實踐,這過程往往需要些磨合期。• 夫妻教養應達成共識夫妻兩人對小孩的教養方針,如果沒有經常討論、交換意見,遇到意見相左時難免會有所爭論。畢竟兩人是來自兩個家庭,擁有迥異的成長歷程,對於要怎麼帶領孩子成長,自然會有不同的想法。對於照料、教養兩個孩子,我跟蘋果媽常會趁夜深人靜時刻,聊聊孩子的近況,並交換各自的觀察心得,藉此對某些教養議題達成共識,同時檢討自己的角色,修正某些不合宜的部分。多與另一半討論總是會有收穫,除了更了解彼此的想法之外,也可化解掉一些不必要的衝突。• 親自採買享受下廚樂趣在擁有自己的小家庭後,我們家已經不看電視五年了,除了偶爾給小蘋果、小無尾熊欣賞兒童DVD影片外,其他時間電視都處於關機狀態,也沒有安裝有線電視,大人亦是以身作則不看電視,因此孩子們多數時間都是在客廳玩耍、找書來翻,或者玩遊戲自己找樂子。此外,對於孩子的飲食,我們也儘量自己採買下廚,只要時間許可一定在家開伙張羅一桌飯菜,甚少買糖果或零食給孩子們吃,解渴的飲料是開水而不是罐裝飲料,這林林總總是我們對家庭生活的堅持,也是為了孩子與自己的健康。我很慶幸蘋果媽跟我擁有共同的目標,而且我們戮力實踐不輟。• 原文刊載於2013年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bobo小天才》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4招預防乳頭混淆

4招預防乳頭混淆

(採訪諮詢/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沈仲敏 攝影/陳炳煌)根據國健局資料顯示,產後媽咪做完月子回到職場工作時,通常會減少親餵時間,因此造成約四成的嬰幼兒發生乳頭混淆的問題。面對寶寶不肯接受親餵的狀況,不少媽咪會感到心慌,試圖想盡辦法補救,但乳頭混淆真的會造成嚴重後遺症嗎?媽咪到底又該如何改善乳頭混淆的現象?本單元請專業的小兒科醫師,為你帶來不同角度的見解。對職業婦女來說,如果不曾碰到寶寶發生乳頭混淆的現象,確實能省下不少休息時間,畢竟親餵可免去擠奶的步驟,又可建立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不過,在現實生活中,職業婦女無法親餵寶寶的期間,通常只能先靠奶瓶來充當救火員,但如果寶寶過度依賴瓶餵所帶來的便利性,就很有可能會發生乳頭混淆的問題。• 何謂乳頭混淆?政府之所以推行親餵政策,一方面是希望寶寶能夠獲得最天然的營養,再者,寶寶在吸吮乳房的過程中,能夠刺激媽咪的乳腺,維持乳汁分泌頻率,降低發生乳腺炎的機會。但是,乳頭和奶嘴、奶瓶的構造明顯不同,當寶寶從親餵轉成部分瓶餵時,可能會發現吸吮媽咪乳頭時比較費力,為了要輕鬆喝奶,寶寶會漸漸排斥乳房親餵,變得只接受瓶餵方式,若媽咪此時又沒有做到定時擠乳,最後甚至會導致乳汁分泌量下降。• 職業婦女較易碰到此情況/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沈仲敏表示,造成寶寶發生乳頭混淆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過早接觸奶瓶或奶嘴,由此進一步推論,可能是因為媽咪在寶寶月齡太小時,重回職場,無法隨時親餵母乳,或是過早使用安撫奶嘴,才會有此情形。在寶寶滿月以前,媽咪應於2~3個小時就讓寶寶喝奶一次,經由寶寶吸吮的動作,將能成功刺激乳腺,使乳腺分泌源源不斷的乳汁,建議等寶寶滿月後,慢慢延長餵乳時間(約3~4個小時一次),才可降低乳頭混淆發生的機會。• 重回職場一定會發生乳頭混淆?曾有媽咪詢問:「聽說重回職場後,寶寶會有很高的機率發生乳頭混淆,所以生產後不能馬上回公司工作嗎?」就國健局資料顯示,在重回職場的媽咪當中,約有四成會碰到寶寶乳頭混淆的問題,但沈仲敏醫師則提出特別的看法,她認為,「職業婦女並非有這麼高的機率會碰到寶寶乳頭混淆,媽咪只要在寶寶出生的兩周內,盡力給予乳房親餵,之後其實不太會造成此問題發生,就算寶寶真的出現乳頭混淆,基本上也不會過度依賴奶瓶」。此外,太早讓寶寶吸奶嘴其實也是導致寶寶發生乳頭混淆的因素之一,雖然有些媽咪會因此禁止寶寶吸奶嘴,但其實只要在寶寶出生兩周後才給予奶嘴,通常也不會有強烈的乳頭混淆反應。不過,到底是瓶餵好,還是親餵好?如果一開始就選擇瓶餵,是不是就能避免乳頭混淆的困擾?其實,不論親餵或是瓶餵,只要寶寶喝到母乳就是好方法。有些媽媽一開始就選擇瓶餵方式,定時將母乳擠出來,讓爸爸負責餵奶,這種方式讓媽媽可以有時間休息,爸爸也可以參與育兒的照護工作。但是,由於瓶餵比較容易喝到奶水,一開始就用瓶餵的寶寶,日後要轉成親餵的困難度反而比較高。不過,到底是瓶餵好,還是親餵好?如果一開始就選擇瓶餵,是不是就能避免乳頭混淆的困擾?其實,不論親餵或是瓶餵,只要寶寶喝到母乳就是好方法。有些媽媽一開始就選擇瓶餵方式,定時將母乳擠出來,讓爸爸負責餵奶,這種方式讓媽媽可以有時間休息,爸爸也可以參與育兒的照護工作。但是,由於瓶餵比較容易喝到奶水,一開始就用瓶餵的寶寶,日後要轉成親餵的困難度反而比較高。• 原文刊載於2013年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我是小小藝術家

我是小小藝術家

(資料提供/美育兒童音樂舞蹈國際教育機構、格林文化、馨力陽有限公司、碩勝有限公司)帶bobo在家玩藝術一點也不難,利用優質的繪本、音樂、歌謠、電子書等,引導孩子在家一起閱讀、聽音樂、做律動、塗鴉……,並搭配天然無毒的教具讓孩子安心使用,你會發現,每個bobo都是渾然天成的小小藝術家!• TiTiTa 看世界˙音樂劇場繪本套書本套書由音樂教育家曾琤擔任主編及策劃,兒童文學家林滿秋老師擔任故事寫作,並囊括國內外一流畫家共同完成。共包含24個百老匯式的兒童音樂劇、24本畫面精美的繪本套書、音樂故事、幾百首好聽的歌曲、音樂、兒謠、古典音樂名曲、親子遊戲書等,是帶孩子在家玩音樂的好幫手。(美育)• 音樂木琴造型可愛並適合幼兒握拿的設計,每片木片皆有不同的聲調,不同於一般木製商品,僅有敲打木片的聲音,幼兒敲打時會發出不同的音調(Do,Re,Me,Fa,So),增加聽的悅耳性。訓練雙手握拿能力與滿足孩童敲打的欲望,適合幼兒玩耍學習。(碩勝)• 音樂木樂器組罕見的小型木製響板,可搖晃拍打出聲響,搭配上可敲刮式的音樂木筒,創造出不同的節奏,滿足孩童對聽音的好奇與手部的運用,輕巧的設計讓孩童可安全、容易地握玩。(碩勝)• TellybearII兒童平板閱讀器TellybearII兒童平板閱讀器將世界一流的童話,配合一流插畫家的傑作,以精緻動畫為孩子演故事、說故事,內裝40本中英文雙語故事,培養孩子良好的語文能力。第二代閱讀器將螢幕升級,並通過ROHS無毒環保安全認證,機身重量也減輕至750克,使操作更容易,當看繪本、聽故事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孩子的各項能力自然提升!(格林)• 原文刊載於2013年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bobo小天才》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音樂胎教 給孕媽咪好心情

音樂胎教 給孕媽咪好心情

(採訪諮詢/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專科護理師林俐玉 攝影/陳炳煌)為了孕育優良的下一代,在懷孕過程中,孕婦必須為自己和胎兒創造舒適的環境;近年來,有不少準媽媽開始重視胎兒教育,在胎兒出生前,會以舒服的音樂、光線、按摩等方式,給予胎兒不同層面的刺激,希望能藉此啟發胎兒五感發展。其中,音樂胎教很受歡迎,但音樂胎教指的並不只是輕柔的莫札特音樂,如果準媽媽身旁的人,能時常說出正面鼓勵的話語,一樣能達到良好的胎教效果!不管是來自母親的養分或是外在環境,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都會成為影響他往後是否能夠健康成長的重要關鍵,所以自古以來,便有「胎教」一說。但近年來,漸漸有研究者發現,當孕婦適當接觸一些優雅的旋律及音樂,胎兒會出現輕微胎動,似乎能間接促成良好的養胎環境,加上現代有許多相關研究證實,輕柔的音樂對於胎兒來說能達到安撫效果,因此近年來,不難發現音樂胎教逐漸蔚為風行。• 心跳及腸蠕動都是音樂胎教/相信眼尖的準媽媽一定會發現,許多市售的育嬰書籍都曾談到胎教的重要性及方法。若在胎兒出生前就給予音樂的震動及聲波,或是撫摸肚皮,藉此培養其聽力、觸覺等五感,可使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更加完善,讓胎兒在出生後能「贏在起跑點」。某些溫和的胎教方式(例如聆聽輕音樂)的確有一試的價值,有些學者甚至更明確指出,胎兒成長至26週後,便會產生聽力,進而建議欲實行音樂胎教的準爸媽,不妨從這個時間點切入,才能把握住黃金時機。從音樂胎教這個領域來看,目前已有越來越多學者秉持著不同論點,若僅根據研究對象來看,以往大概可分為「給予胎兒音樂」及「給予胎兒和準媽媽音樂」兩種方向,不過,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專科護理師林俐玉則有不同的看法。她表示,「僅給予孕婦音樂」,也是達成音樂胎教的一種方式,雖然研究人員在使用監測儀器後,發現胎兒聽到音樂時會產生胎動,但比起外在環境的聲音,胎兒最先接收到的,應該是準媽媽的心跳聲、腸蠕動聲或是器官摩擦的聲音,如果準媽媽在聽完音樂之後,能夠消除疲勞且擁有愉快心情,身體機能也會隨著變好,一旦身體機能健康,也有利於胎兒成長,自然能達到胎教效果。• 應以輕音樂或大地音樂為首選/林俐玉護理師表示,市面上的音樂類型千變萬化,但對於準媽媽來說,最保險的是起伏不大、節奏輕柔的輕音樂,且以色列一項研究甚至指出,讓早產兒聆聽莫札特音樂,甚至有助於早產兒增加體重,能提供一個安穩的成長環境,使他們較快脫離保溫箱,可見此類型音樂的影響力,所以應以輕柔類型的音樂為首選。不過,也有一派學者將孕婦比喻為「宇宙」,認為孕婦體內的血液或器官在運作的時候,會呈現類似風聲、水聲、鳥鳴或樹葉摩擦的聲音,所以日本也曾有唱片公司根據此理論,發行了模擬大自然聲音的胎教音樂。人在情緒緊張的狀況下,生理方面會有許多功能發生失調,準媽媽聽了這些輕柔、自然的音樂之後,若能感到放鬆,就可減少因為情緒緊張而導致腹瀉、脹氣的機率,如此一來,胎兒所面臨的「宇宙」當中,也可免去不少雜音。• 流行音樂也可幫助放鬆/雖然傳統的大自然及古典音樂,皆為胎教音樂首選,但林俐玉護理師指出,準媽媽並不用侷限於輕音樂,如果在懷孕前就習慣聆聽某些時下的流行音樂,在懷孕過程時選擇其做為胎教音樂,其實也能帶來不錯的放鬆效果,只要準媽媽能感到心情愉悅,基本上都可列入選擇清單內。• 原文刊載於2013年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寶寶便祕怎麼辦?從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寶寶便祕怎麼辦?從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攝影/陳炳煌、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林裕誠)【案例分享】剛滿1歲的誠誠,最近在「嗯嗯」的時候,都會特別用力,而且大出來的糞便又小又硬,讓他常常忍不住痛得哭出來,媽咪甚至還發現他的尿布中帶有一些血跡,才發覺誠誠好像是便秘了。誠誠的媽咪應該要怎麼做,才能幫他舒緩痛苦的便秘問題呢?便秘是消化道不順的一種表現,近幾年因為飲食習慣改變,有便秘困擾的成人日漸增多,甚至連帶影響家中幼兒。不過,對於年紀還小的寶寶來說,他們不善於口語表達,「嗯」不出來的時候,無法主動告知,所以等爸媽發現時,通常已經伴隨出血、腹脹等現象,到底父母該從哪些徵兆觀察出寶寶是否有便秘困擾呢?• 寶寶便秘的定義/亞東紀念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林裕誠表示,不管是成人或嬰幼兒,都會因為個別體質而對便秘有不同解釋,若欲得知寶寶是否有便秘傾向,大致上還是可以從糞便的形狀、頻率及排便時的反應來評估。有些嬰兒一天排便5~6次,有的僅有2~3次,但如果糞便看起來較柔軟,且寶寶解便完沒有產生不適,通常都算是正常的現象;就門診經驗來看,通常喝母乳的寶寶會較常解便,一天大約5~6次不等。林裕誠醫師也特別提到,月齡越大的寶寶,排便次數可能會漸漸減少,變成3~4天解一次便便,但只要糞便維持一定溼度,都不算是發生便秘情形。不過,如果糞便形狀又小又硬,看起來像「羊咩咩糞便」,或是外表有些龜裂痕跡的糞便,且寶寶在排便時看起來特別用力,甚至伴隨出血,可能就是發生便秘的表現。• 導致便秘的因素/通常因便秘到醫院就診的寶寶,醫師會將其分為兩大類患者,一者為「功能性便秘」,另一種則是較少見的「器質性便秘」,本單元將為這兩種狀況詳述說明。• 功能性便秘/林裕誠醫師表示,功能性便秘又稱為單純性便秘,並非由身體或腸道疾病所引起,而是因為腸功能一時失調所造成的結果,例如水分攝取不足、纖維攝取過少等,大多數發生便秘的寶寶,都是由於此因素造成。• 器質性便秘/器質性便秘與單純性便秘不同的地方,在於前者是由其他部位的器官而引起,例如先天性巨結腸症,這類型的患者是因為腸道罹患先天性神經節異常,導致腸子蠕動產生障礙,無法順利排便,且合併有腹脹、體重下降等症狀表現,此外像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或脊髓神經有受到傷害的寶寶,可能也會影響到排便反射。• 遺傳也會影響便秘?雖然遺傳並非造成寶寶便秘的主因,但林裕誠醫師表示,以往曾有報告顯示,如果家族成員有便秘史,生出來的寶寶,往後發生便秘的情形將可能提升至40%;而另一項研究則指出,同卵雙胞胎的其中一人若有便秘困擾,另一人便秘的機率則比異卵雙胞胎高出6倍,但詳細原因至今仍不明確,僅供家長做為參考依據。• 過度便秘的後遺症/如果便秘情況過於嚴重,糞便就會堵塞在肛門周圍及直腸內,造成寶寶腹痛、腹脹、食欲下降,但爸爸媽媽若同時發現寶寶的身高、體重等成長發育不如同齡者來得標準,就不能排除有器質性便秘的可能。此外,林裕誠醫師提到,以往曾有媽咪發現寶寶的褲子裡有濕便,以為是寶寶拉肚子,但醫師給予止瀉藥後,不但沒有幫助減緩此現象,到後來才發現寶寶竟然是便秘,讓家長摸不清頭緒。其實,這是因為寶寶已發生嚴重便秘,許多硬塊糞便堆積在直腸及肛門周圍,導致直腸失去敏感度,使較濕的糞便自肛門滲出,才讓家長誤以為是寶寶拉肚子,所以當爸爸媽媽發現寶寶的尿布或內褲中,不時出現不成形的濕便,就要注意最近的解便頻率是否有大幅減少的情形。• 原文刊載於2013年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陳盈:快樂育兒術 與老公協力創造愛的迴圈

陳盈:快樂育兒術 與老公協力創造愛的迴圈

(攝影、化妝髮型/郭元益K.L Wedding婚紗會館)擔任模特兒的陳盈,有著170公分的高挑身材,每天在家親自帶養女兒Ria的她,受訪時臉上盡是為人母的光輝與沉靜,不管是利用化妝或是換衣服的空檔,抱哄寶寶睡覺或是換尿片,她都是一派鎮定、不慌不忙,才當了8個月媽咪的她,已然有了資深媽的架式。• 繞了地球一圈,與兒時鄰居相戀/陳盈很小的時候就隨家人移民至澳洲,在那裡成長、求學,大學、研究所時主修教育的她,後來回到台灣在台北的美國學校當代課老師。因為天生的模特兒身材與臉蛋,加上興趣,使她踏入了模特兒這一行,常接拍雜誌或是電視廣告、時裝走秀,但沒想到也因為模特兒的身分,讓她認識了未來的「真命天子」。 先生的表姊也是個模特兒,因此認識陳盈。不知道是否為刻意安排,有一天,她約了陳盈,也約表弟Luke見面。當時任職於美商公司的Luke,就如空中飛人一樣,得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停留在台北的時間很少,沒想到極短的時間也能造就關鍵性的緣分,透過這場飯局,不多話的兩人竟默默地「看對眼」了。陳盈坦承,第一次見到Luke就被他的帥勁吸引!她補充,他笑起來很陽光,充滿正向溫暖的能量,正是她所喜歡的,不過個性慢熟的陳盈並沒有把心動的感覺表現出來,而是默默放在心底。Luke的態度雖然很「friendly」,但因為兩人距離遙遠加上彼此工作忙碌,陳盈只好把他歸檔為「朋友」,而且是屬於「不常聯絡」的朋友。不過,老天爺的安排很奇妙,陳盈與Luke的老家都在高雄,也都在愛河畔鹽埕區,兩家相距約3分鐘左右的路程,據說,兩人小時候看的牙科醫師還是同一個!只是住在同一個社區的兩家人,卻彼此不相識,後來他們都隨著爸媽移民出國,陳盈到了澳洲,Luke到了加拿大,在地球的兩端各自成長,後來竟又不約而同地回到台北相遇。兩人相識一年以後,陳盈為了要陪家人,回高雄定居,恰好Luke也在高雄老家長住,多了一層地緣關係的助力,慢熟的兩人終於往前跨了一步,開始約會,從「不怎麼熟」的朋友進化到「男女朋友」。• 跨年夜的淡定求婚/陳盈與Luke都是屬於淡定、慢熟的類型,說話前要經過細細思考,因此也鮮少會說些甜言蜜語。陳盈說自己很喜歡surprise,每次都會花心思幫男友過不一樣的生日,但雙子座的Luke就真的不太浪漫,連求婚都是在散步中完成。2011年的跨年夜,陳盈跟當時還是男友的Luke在高雄夢時代一起度過,當跨年晚會結束時,已經是半夜12點多了,此時卻聽到他提出了一個反常的要求:「去愛河邊散步吧!」她覺得很納悶,深更半夜的為什麼還要去散步不回家睡覺?不過,不忍心滅了Luke的興致,於是陪他一起來到愛河畔,兩人在涼風徐徐的河邊慢慢行走,Luke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話,後來兩人找了一張椅子坐下,這時Luke才終於鄭重地說出了此行的重點:請妳跟我結婚吧!兩年後的現在,陳盈已經不記得Luke當年求婚時說了什麼,鮮的是,連他是用英文還是用中文求婚都不大確定!不過,相較於求婚的過程是否刻骨銘心,婚後共同生活的點點滴滴才是最重要的,現在陳盈很慶幸自己找到了一個對的男人,兩人擁有共同的信念,願意付出努力一起把家庭經營好。• 原文刊載於2013年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7重點 降低嬰兒猝死症發生

7重點 降低嬰兒猝死症發生

(採訪諮詢/萬芳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黃亮迪 照片提供/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一歲內的嬰兒發展未成熟,很脆弱;相關主要照顧者只要稍有疏失,都可能會讓嬰兒陷入危機中。對於許多父母聞之色變的「嬰兒猝死」,其造成原因似乎尚未明朗。不過,如果能掌握細節和正確的照護方法,相信有助於減少並預防令人心碎的狀況發生。醫學的定義上,一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經過完整解剖、詳細調查後,仍然沒辦法找到明顯致死的原因,就被稱為「嬰兒猝死症」。隨著後來的研究,才慢慢歸納出幾個可能的因素,如趴睡、嗆奶等,但真正主因仍然不明。萬芳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黃亮迪補充,通常嬰兒猝死症很少發生在小於一個月的新生兒身上;倘若有致命的狀況,大多都有原因,例如新生兒仍在嬰兒室卻出問題而缺氧,膚色轉黑,緊急搶救也救不回來,就算勉強維持住生命,也只會成為植物人。• 國外研究:睡姿影響大/提到導致嬰兒猝死的原因,「趴睡」是最常被討論的一種。黃亮迪醫師表示,外國寶寶大多有趴睡習慣,因此從歐洲到美國,都曾做過相關研究,想了解嬰兒趴睡的姿勢,是否會促使嬰兒猝死的機率提高;加上後來也發覺東方的嬰兒較不採取趴睡姿,且猝死機率較低;兩相比較,而歸納出「趴睡與猝死相關」的可能性。• 神經反應慢,影響呼吸道/然而,為什麼趴睡與嬰兒猝死的關係密切?黃亮迪醫師表示,嬰兒的神經反應並不靈敏,身體移動慢半拍;如果睡姿正好壓迫到呼吸道,寶寶可能因為呼吸不順,而在睡夢中突然驚醒,卻又沒辦法即時反應過來,因而可能發生睡夢中窒息、甚至心跳停止的狀況!這也是建議寶寶不要趴睡的主因。他說明,趴睡的姿勢中,寶寶的頭朝向床墊方向,正好會堵住鼻孔和嘴巴,阻礙空氣的暢通。• 嬰兒猝死的研究歷程/最早從荷蘭1980年的研究開始,發現趴睡是造成嬰兒猝死的危險因素之一;之後的1980~1990年間,歐洲、紐、澳、美國等其他國家,也陸續進行相關調查,都幾乎有相同的結論,而從1991年開始宣導嬰兒不要趴睡。1992年,美國兒科醫學會開始建議和規定嬰兒不要趴睡;1994年,發起「Back to Sleep」,讓嬰兒採取仰睡。由於全世界兒科相關研究多以美國兒科醫學會為參考依據,陸續幾年推行下來,嬰兒猝死的比例明顯下降許多。• 易引發猝死的高危險群/除了趴睡外,黃亮迪醫師補充表示,有些生理狀態特殊的嬰兒,可能也在猝死的高危險群之中;因此,從出生開始,到平日照護,父母更需要特別留意。• 早產兒,先天疾病機會高/由於外力、基因、孕媽咪本身(如肥胖血糖異常、高血壓、感染等)或胎兒發育成長問題,都可能導致早產兒的出生。黃亮迪醫師說明,比起一般嬰兒,先天性的染色體疾病者較容易早產。如唐氏症,寶寶的肌肉天生就比較癱軟;另外,有代謝性疾病者,新陳代謝能力不佳,容易營養吸收不良,自然會影響成長,導致身體虛弱;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由於血液循環較差,較容易因為缺血或血管阻塞,導致缺氧(甚至致命)的狀況。• 神經虛弱,肌肉張力差/普遍而言,寶寶睡覺時,手腳會彎起,身體有點前曲,只要去觸碰他,有時候會蜷縮起來。然而,黃亮迪醫師表示,有些寶寶可能因先天神經發育較慢,因而沒辦法對觸碰快速產生反應;或肌肉張力差,睡姿呈現攤軟的狀態,或是抱起來卻沒有感覺到寶寶自行支撐的力量。有的是暫時性,之後會改善;但在這段寶寶約一個月到三個月大的照護期間,父母一點都不可馬虎。• 緊急狀況的處理/曾有新聞報導,一名不到一歲的嬰兒本來在睡覺,突然嘴唇發紫、沒有心跳呼吸,保母慌到大聲痛哭,害怕他因此而猝死;所幸剛好路過的消防員聽到,緊急對寶寶進行CPR(心肺復甦術),而後送醫,終於救回一命。黃亮迪醫師提醒,父母應隨時保持警覺,注意寶寶的狀況;尤其一旦察覺到寶寶沒有反應時,要掌握一分鐘的黃金時刻,立即應變處理,如給予一些身體刺激、叫醒他、暢通呼吸道等等。• 原文刊載於2013年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幾米故鄉X陽光民宿 宜蘭夏日新亮點

幾米故鄉X陽光民宿 宜蘭夏日新亮點

(整理/李佩璇 圖、文提供/青青小熊) 愉快的暑假還有一半,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們抓住剩下的假期,體驗暑期專屬的活動與景點。宜蘭舉辦的國際童玩藝術節已行之有年,今年邀請幾米共襄盛舉,擦出更多有趣的火花。宜蘭梅花湖的景色十分聞名,建議可以在此地找一間特色民宿住一晚,體驗不同湖景之美。• 好山好水逛宜蘭/宜蘭位於台灣的東北部,以前必須經由台北再走「九彎十八拐」的山路才能到達,現在雪山隧道開通之後,交通方便許多,大家也漸漸發現宜蘭許多好玩又有趣之處,不管是湖光山色、溫泉泡湯,還是夜市名產的美食行程,都能一網打盡。今年度的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請來知名繪本家幾米打造繪本館,以及知名設計師蕭青陽擔任視覺設計,除了吸引孩子們的目光之外,許多家長也興趣十足,很適合全家一起Fun!(圖說/幾米繪本《星空》中的著名場景,男女主角一起等車。)• 推薦行程看板/幾米廣場→Duck Dock飛行碼頭→小熊陽光屋民宿。• 推薦景點1)幾米廣場景點小故事/幾米主題廣場位於宜蘭火車站南側台鐵局舊宿舍區,佔地八百坪,將幾米知名繪本《星空》、《地下鐵》、《向左走向右走》等場景,化為公共藝術的造景,遊客可以走入這些實體化的建築,讓人有置身繪本之感,也使原本荒廢的舊宿舍,再次活絡起來。6月28日開幕當天湧入數百人到場,甚至還有遠從中國、馬來西亞來的遊客,身為宜蘭人的幾米也感到非常榮幸。 • 青青說/幾米廣場開幕後人山人海,可見受歡迎的程度。這個公共空間不只是旅遊景點,還將原作者的情感融入,因為宜蘭也是幾米的故鄉!廣場整體空間雖然不大,但是與這些繪本中的人物拍拍照,還蠻有趣味性的。只是到了假日,人潮都會特別的多,大家要有排隊等候拍照的心理準備外,也要發揮公德心,不要破壞這裡的一草一木喔!• 原文刊載於2013年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bobo小天才》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我是全能料理達人

我是全能料理達人

(整理/李藹芬 資料提供/娃娃城、樂雅、博寶行) 幼兒喜歡扮家家酒,即使不是用真的食材,燒菜煮飯仍是有模有樣。現在透過各種情境的擬真玩具,讓孩子在料理世界探索不同的料理方式,做個全能的料理達人!• 壽司組/擬真玩具,全新題材,滿足小朋友的好奇心。透過情境學習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同時開發小朋友的創意與想像力,並透過遊戲增進親子關係。(樂雅) • 休閒茶點組/擬真的生活場景,利用逼真且會發出「咕嚕咕嚕」煮沸聲的熱水壺泡咖啡、沖牛奶,可滿足孩子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透過情境互動,培養小朋友的社交能力,學習語言表達與溝通技巧,且增進親子關係,讓孩子與爸媽共度最快樂的互動時光。(樂雅)• 蔬菜炒手/鍋爐、木製鍋具及蔬菜等,讓小寶貝化身為廚師,不但可以按照菜單烹調出一道道好吃的料理,也能發揮創意自創料理,再把美味可口的菜餚和家人分享喔!(娃娃城‧DJECO智荷)• 森林野餐組/放假了該做甚麼好呢?把碗、碟子、刀叉、湯匙和布墊,還有準備好的點心、三明治,全部裝進野餐籃,開開心心野餐去囉!(娃娃城‧DJECO智荷)• 粉紅公主下午茶/泡上一杯熱茶、配著一片蛋糕,享受悠閒的午茶時光!(娃娃城‧DJECO智荷)• 森林廚房/看看時鐘,晚餐時間快到了,站在廚房調理台前,煎、煮、炒、炸的料理樣樣難不倒,享受美味的晚餐後,也要一起幫忙把食器洗得乾乾淨淨喔!(娃娃城‧DJECO智荷)• 原文刊載於2013年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bobo小天才》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打造香噴噴的童年回憶

打造香噴噴的童年回憶

(文、圖/蘋果&糖果媽)蘋果從小就看著我下廚,對於擔任廚房副手更是經驗豐富。藉由親子料理,孩子不僅能獲得成就感,也能在料理時光中享受親子共學的樂趣。在陪伴兩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體會到「日常生活中的學習與教育,往往比許多專業領域的知識需要更多的耐心與引導」。對大人來說,輕而易舉的日常活動,卻是孩子必須經歷許多試誤(try wrong)才能漸漸上手。孩子學會的每一個動作,都是自我提升、自我滿足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他們在生活中建立自信心的最大來源。• 約法三章:成為優秀小助手/我自幼習慣廚房工作,蘋果也是從小就看著我下廚。還記得我邀請當時兩歲半的蘋果擔任我的廚房副手時,她的開心真是溢於言表。許多爸媽會擔心廚房工作的危險性,這些都務必和孩子事先約法三章。在蘋果開始進入廚房成為我的副手之前,我先對孩子說明廚房工作的規則,媽媽說可以幫忙的部分才能幫忙,其餘的只能旁觀,若違反了媽媽的規矩,就要立刻終止、離開廚房。蘋果最早開始協助的部分是每天用餐的餐盤碗筷擺放。為了避免瓷器玻璃易碎危險,所以我們家改用不鏽鋼、琺瑯、木製與竹製餐具。除了餐具的擺放準備之外,用餐後的清洗也可以交由孩子協助。我和蘋果經常一邊洗碗、一邊閒聊,爸爸則負責餐桌擦理,一家人分工合作的氣氛很好。• 仔細說明:完整行前教育/隨著孩子的手部肌肉越來越茁壯、規矩分寸拿捏也日漸成熟,我便開始增加其他更進階的工作項目,像是挑菜葉、洗菜、洗水果,都是小幫手很好的進階選項。各種不同的蔬菜水果要如何挑選、什麼樣的部位是不宜食用而必須取下的、哪些水果要溫柔對待,都要在孩子開始工作之前仔細說明的。• 原文刊載於2013年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bobo小天才》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