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終,不少人開始準備大掃除,面對堆積如山的物品、衣櫃裡塵封已久的衣服,總想著「以後可能用得到」,到底哪些東西該丟、哪些不該丟?常讓人不知從何整理。醫師指出,囤積情況若嚴重影響生活,如空間受限、家具難以使用,恐是患上「囤積症」的警訊,建議採用小步漸進、3箱分類、一進一出等方式改善,若成效不彰則可尋求專業協助。
近期氣溫驟降,不論是中風、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的機率都提高,醫師表示,急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的發生除了是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更不可忽略的還有高血脂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問題;如果有高血脂、抽菸習慣者,特別是低密度膽固醇控制未達標的人,長期下來都會讓血管損傷,如果沒有做好疾病控制,甚至可能導致二次中風或心肌梗塞發生。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志展醫師表示,以高血脂病患來說,因為血管裡有膽固醇斑塊...
陪伴罹癌家人,除了要與病症對抗,對於身心各層面也都是一大挑戰。知名藝人張鳳書在父親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第4期後,作為主要照顧者,她摸索出保持自我平衡的生活節奏、善用有限的時間,並學習如何父親有技巧地溝通,讓病人與照顧者雙方,都有氣力走更長遠的路。
七夕情人節剛過,你/妳發現和對方相處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開心嗎?原本期待的約會變成吵架收場,心裡很惶恐自己不夠好、害怕隨時隨地會失去他,甚至願意全部照他說的去做⋯有可能你正受到「煤氣燈效應」操縱了!心理師提醒,快檢視自己的關係,有沒有出現這3種情況。
民眾普遍認為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但其實夏天也不容忽視。天氣悶熱容易造成血管擴張,如果沒有喝足水份也容易脫水,導致血液相對濃稠因而易誘發「心肌梗塞」。中醫師表示,日常生活避免待在酷熱不通風的環境,也要避免大量出汗;飲食上需控制鈉含量;平常也可運用穴位按摩,才能達到養心的效果。
一名60歲老翁患有糖尿病,血糖長期控制穩定,過去數年來雙眼視力逐漸模糊,原以為是年紀增長的視力退化,檢查後發現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醫師表示,人體眼睛內的視網膜富含血管,糖友因血管長期暴露在高血糖環境,造成視網膜受損,更容易加速早發性白內障出現,也是造成許多糖友失明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你知道每個人身體能負荷的運動強度,其實都不一樣嗎?這也是為什麼有時會在新聞上看到,有民眾在健身房或馬拉松比賽時突然猝死的原因。醫師提醒3大高風險族群,應格外注意身體究竟能負荷多大強度的運動,也提供日常生活中檢測及保養心血管健康的方法。
53歲黃女士,最近1個月看到食物就想吐、食慾不振、全身無力沒精神,且舌頭有麻刺感,已達半年之久,吃東西時味覺也變差,於西醫看診檢查後,表示無特別異常。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狀況仍沒有緩解,於是尋求中醫診斷為更年期不適,經調理後,食慾改善能吃得下食物,味覺變化減輕,也比較不易疲倦有體力能出門走走。
「打呼」不只出現在成人身上,即便是新生兒也有可能會發生,但是對於新手爸媽們來說,卻是一件令人憂心的事情,紛紛擔心「寶寶打呼」是否是因為呼吸道異常,甚至是有呼吸不順的問題?
難得出國旅遊,第1天興致高昂到處逛,過2天開始「鐵腿」,特別是下樓梯或從坐姿站起,雙腿痠痛到令人咬牙切齒,到了第4天只想坐著不動,希望能趕快回家。旅遊期間走路量大增,最怕鐵腿,運動醫學專家拆解這些問題的背後成因及預防方法,就算遇上了,也知道該如何自行處理、迅速緩解。
雖然時序已進入秋季,但外面的天氣仍高溫悶熱,其中「涼補」是非常適合夏天的食補方法,主要透過屬性偏涼的藥材和食材,達到養陰益氣、生津健脾的效果,進而舒緩身體的燥熱。中醫師指出,不是什麼人都適合涼補,涼補的藥材、食材必須依照個人體質以及季節變化來調整。
你知道你的體質是什麼嗎?隨著注重健康和養生觀念的普及,體質與調理也愈加受到大眾的重。事實上,每個人的體質狀態都有個體差異,體質會跟著身體狀況而改變,像是懷孕、年齡、性別、飲食等都會造成體質改變。因此,若想要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建議民眾諮詢中醫,不同體質要用不同的方式調理,才不會白忙一場。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是脊椎的慢性、進行性炎症,會侵犯腸薦關節、脊關節,和近軀幹的大關節。95%僵直性脊椎炎病人帶有HLA-B27基因。臨床表現主要為下背痛且早上有僵硬的感覺超過半個小時、關節疼痛,像是恥骨、膝蓋等處,有時手指、腳趾等遠端關節也會發炎腫脹。發病年齡通常較早,通常早於40歲發病,病程也較長,且白天僵硬的感覺會在運動後改善。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周大翔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