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飲食習慣不健康 小心每人平均多3.2公斤

青少年飲食習慣不健康 小心每人平均多3.2公斤

2010/7/20(2022/3/15 18:5更新)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8年針對臺北市民健康行為調查結果發現,15至24歲青少年平均一週有半數以上採外食,容易選擇高油、高鹽、高糖等不健康食物,長期下來小心健康拉警報。

調查結果發現,15至24歲青少年一週平均外食高達11餐(約佔總餐數的54.0%),而且有3成(31.6%)每天喝含糖飲料,2成(21.0%)每天吃零食,15.4%的青少年每天吃宵夜,15.9%每天吃油膩食物,包括鹽酥雞、薯條、炸雞等,13.8%每天吃太鹹及醃漬的食物。

該局以現今青少年最常見的飲食型態為範例,例如早餐吃日式飯糰和豆漿(480大卡),午餐吃漢堡、薯條和可樂(940大卡),晚餐吃小碗牛肉麵和珍珠奶茶(1,020大卡),再加上1碗泡麵當宵夜(435大卡),一天攝取總熱量竟高達2,875大卡。該攝取熱量與19歲、身高157公分、體重51公斤的女性每天建議攝取熱量為2,050大卡相較,等於一天多吃進了825大卡,必須散步6.3小時、或騎腳踏車4.5小時、或快步走3.6小時、或爬樓梯2.9小時或跑步2.3小時才能消耗完。青少年如果沒有增加身體活動量來消耗過多的熱量,連續1個月下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增加3.2公斤體重。

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游麗惠表示,這項調查結果得自該局在民國98年8月5日至10月28日委託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鄭惠美教授針對臺北市15歲(含)以上至69歲(含)以下民眾的問卷調查。該調查抽取臺北市449里每里1至3個家戶之現住人口作為本次調查對象,共回收1,516份有效問卷,15至24歲的青少年樣本共259份(佔17.1%)。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長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僅會造成體重過重或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甚至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癌症、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衛生局呼籲,在炎炎夏日口渴時盡量選擇喝水來取代含糖飲料,避免攝取過多的糖份、添加物與過多的熱量,每天至少吃3份蔬菜和及2份水果,補充足夠的蔬果份量,以降低肥胖和三高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補充資料】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8年針對臺北市民健康行為調查結果發現,在身體質量指數(BMI)方面,15至24歲青少年BMI平均為21.0(標準差3.12),71.4%的BMI介於18.5至23.9的標準範圍間,16.9%的BMI過低(<18.5),11.8%的BMI過高(>=24)。

延伸閱讀「BIM比率」: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8846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