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女性坐太久 容易誘發糖尿病

女性坐太久 容易誘發糖尿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編譯)上班族很容易久坐在電腦前,容易造成許多疾病。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指出,英國萊斯特大學(Leicester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到,如果每天坐4到7個小時的女性,體內的胰島素平均值會比較高,而胰島素平均值過高就是第二型糖尿病的一項徵兆,所以研究人員認為,久坐的女性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高。英國糖尿病協會表示,根據目前的趨勢顯示,英國在2030年的時候,可能有5百萬人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為了深入探討生活作息跟第二型糖尿病的關係,英國萊斯特大學找了505位59歲以上的老人家,調查他們的生活習慣,並且幫他們做血液測試。結果發現到女性如果久坐的話,血液當中的胰島素平均含量會上升,而胰島素平均值過高是第二型糖尿病初期的徵兆,所以研究人員推測,久坐的女性比較容易得到糖尿病。研究人員除了發現到胰島素平均值下降外,也發現到久坐婦女的血液當中含有過量發炎因子,這表示如果婦女坐太久,體內會產生慢性發炎,進而引起更多的疾病,所以研究人員建議女性一定要多運動、不要一直坐著。同時研究人員也表示,目前這項發現僅適用女性,男性則沒有發現到胰島素有異常升高的情況,所以初步認為男性可能不會因會久坐導致糖尿病。

罹糖尿病飲食要節制 與美食無緣了?

罹糖尿病飲食要節制 與美食無緣了?#糖尿病

許多人在發現罹患糖尿病時,第一個反應就是那我以後就不能吃美食了。難道後半輩子都只能吃清淡無味的食物了?甚至有人因此沮喪而自暴自棄,有人放棄治療,想一了百了,或深陷憂鬱症的漩渦中。或過度壓抑,一旦暴露美食,擋不住的衝動,在短時間內大量暴食。門診中有一位78歲的奶奶,每天唯一的嗜好,就是吃,雖然兒孫滿堂,但常感到寂寞,不知不覺陷入以吃來解決孤寂的情緒,前年因足部感染住院,而發現已罹患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需要控制飲食。在子女得知後,隨時觀察她的一舉一動,一吃東西就有人制止,原本還會有寂寞感,現在反而是隨時被人監視,覺得自己好像變成囚犯,讓她生活更加不開心。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指出,很多民眾都會以有沒有症狀來辨別身體狀況,常常是要有明顯的症狀才會覺得有生病,平時血糖上升,因為沒有明顯症狀,自我感覺良好,即使感冒次數開始增加,體力可能稍差,也不會察覺到自己有糖尿病。血糖若是繼續高到飯前接近200mg/dl、飯後250mg/dl,這時腎臟能回收葡萄糖的能力已經超過,糖分就吸付著水份,隨小便流出,這時小便量會明顯上升,人們會覺得口渴,因為營養份無法被身體利用,所以會很餓,食量增加,但這時胰島素分泌量已經降低,加上身體的變化,使得胰島素作用力降低,所以越吃越高,越吃越餓。有何併發症?洪建德說,有人在三多症狀出現後,就自覺不對,這時醣化血紅素大約在9.0%以上,但是許多人還是會給自己很多藉口,持續未就醫。血糖持續上升高達12%以上,可能會常感冒、足部發炎,萬一有發炎可能會造成酮酸血症、高滲透壓高血糖症等昏迷性的急症。假如同時有有抽菸、高血壓、高血酯或其它風險因子,在壓力下就可能發生心肌梗塞、肝膿瘍、敗血症、大量蛋白尿等。假如繼續未正確求醫,可能會造成腦梗塞,再過幾年就是腎衰竭。若是長期的血糖失控,可能會引發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病變、大血管病變等。糖尿病患如何吃美食?洪建德表示,糖尿病患想要吃美食,要掌握兩大原則:一、學會如何控制血糖:每次用餐時要先認識熱量,同時或者要驗飯後血糖,了解血糖的變化。二、平時要與醫療團隊肝膽相照:坦蕩面對糖化血紅素(A1C),並找出血糖高低變化的原因。食物的選擇上,新鮮的食物含有更多的活性營養素;原味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熱量,減少油脂量、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多元可以使得食慾得以滿足,甚至愉悅心情。均衡營養還是不二法則。少吃或不吃可以改善糖尿病?洪建德說,這是錯誤的觀念,假如有糖尿病未治療就少吃或不吃,會引發酮酸血症;若有使用降糖藥或胰島素治療時少吃或不吃,會造成致命低血糖症。洪建德提到,現代醫學能夠診斷糖尿病於血糖稍高的時候,這時飯前血糖可能才2位數,但是糖化血紅素卻可能悄悄高於5.7%,屬於高危險群,但沒有症狀,直到糖化血紅素高於6.5%或飯前血糖高於126mg/dl,這時仍然沒有症狀,但是已經是國際公認的糖尿病了。洪建德提醒,醫療人員有告知的責任,許多人在發現罹患糖尿病時心情會大受打擊,這時家屬也要了解患者有決定自己生命長度與寬度的權力,讓病人參與自己的血糖治療,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多加任何不必要的束縛。糖尿病人也可以吃好吃的食物,遵守兩大原則,學習計算熱量、估算份量,與醫師保持良好的互動,糖尿病患還是可以吃美食的。

糖尿病患阻血糖升 不吃少吃恐昏迷

糖尿病患阻血糖升 不吃少吃恐昏迷#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為了控制血糖,認為只要少吃或不吃就能避免血糖上升,但是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這是錯誤且非常危險的行為,因為不吃或少吃,胰島素分泌會降低,反而容易導致體內脂肪分解,酮酸無法代謝,一旦酮酸濃度太高,引起酮酸血症,恐怕會造成呼吸抑制、休克昏迷。(圖片來源:國健局)洪建德主任表示,許多人以為要控制血糖,就要跟美食說掰掰,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原則,還是可以大啖美食,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攝取應該要多元,並掌握高纖、天然、自然、新鮮,以及低糖和低鹽等原則即可。根據宜蘭縣衛生局衛教文章指出,糖尿病患者,應該要針對個人平日飲食及活動型態,再加入藥物治療方式,作整體的考量,一般而言,勿食用過多精緻糖類製品,如糖果、含糖飲料、也要少吃油炸、油酥及豬皮、雞皮等含高脂的食物,若有糖尿病合併腎病變患者,需限量攝取含蛋白質豐富之食物,如肉、魚、豆、蛋及奶類,飲食應清淡,不可過鹹,另外也不建議糖尿病患飲酒,而有高血壓及腎病變者更需注意含鈉食物的攝取量,多攝取含纖維質高的食物,如蔬菜、全榖類。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若能有正確的營養知識,掌握大致原則,糖尿病患者其實也能在控制血糖與美食之間取得雙贏。

置放支架 讓糖尿病患免於截肢

置放支架 讓糖尿病患免於截肢#糖尿病

一名55歲的婦女最近2、3個月左後腳跟出現傷口,雖然接受治療,但傷口疼痛、化膿的情況仍未改善,轉送雙和醫院並接受電腦斷層掃描後發現,患者的下肢動脈血管阻塞嚴重,經施予氣球擴張術,並置放支架後,病情才趨穩定,避免進一步需要截肢的命運。(圖:經氣球擴張術並置放支架後,傷口慢慢復原)雙和醫院最近一連接獲數例周邊血管阻塞的患者,患者都合併有糖尿病史。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立勤表示,周邊動脈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吸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慢性腎功能不全,其中吸菸與糖尿病的危害最為顯著。另一名69歲的女士有多年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且為洗腎患者,最近因右後腳跟傷口感染,在雙和醫院接受清創、壞骨切除術及抗生素注射後,仍持續有傷口疼痛、潰爛及發燒的情形。經踝肱動脈血壓指數、電腦斷層及血管攝影檢查顯示,患者下肢動脈血管嚴重阻塞,藉由氣球擴張術打通血管,並置放支架後,血流明顯獲得改善,之後再配合肌肉皮瓣移植及植皮手術,讓患者得以免除被截肢的命運。宋立勤指出,若下肢傷口長期癒合不良、持續疼痛且冰冷,或是患者為動脈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建議接受下肢動脈血管硬化的檢查。若只是早期阻塞,可以藉由減少並控制危險因子、接受抗血小板等藥物加以改善,但若阻塞嚴重,則得評估是否適合接受氣球擴張術並置放支架。

睡眠品質差 糖尿病患者血糖易增高

睡眠品質差 糖尿病患者血糖易增高#糖尿病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有較高的比例有睡眠障礙,而睡眠障礙會使得血糖增高,兩者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危害糖尿病病患的生活品質並造成併發症。根據國外研究,第2型糖尿病病患有高達38%以上的比例有睡眠障礙,此外,使用安眠藥的比例亦是正常族群的4倍多。糖尿病患睡不好乃多重因子導致:包括:血糖的不穩、睡眠呼吸中止症、神經病變造成的肢體麻痛、不寧腿徵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與夜間盜汗等等都會造成睡眠問題。此外由於糖尿病患患有憂鬱症的比例亦較一般人高也可能是睡眠障礙的原因之一。 睡眠為何會影響血糖的代謝呢?睡眠經由調節飢餓激素(ghrelin)、瘦素(leptin)、胰島素與可體松(cortisol)等賀爾蒙而影響血糖代謝與交感神經,而睡眠障礙會刺激交感神經活化與壓力性荷爾蒙造成身體的發炎反應,睡得不好的人傾向吃得比較多、白天容易疲累、懶洋洋而活動少,造成肥胖與胰島素阻抗,使得發炎更厲害,惡性循環使得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增多或使糖尿病病患血糖控制不良。此外,糖尿病患相關症狀與併發症干擾正常的睡眠,又再加重此惡性循環。要打斷這個惡性循環要由根本的原因下手,應包含完整的評估與多專科的治療:增加血糖的穩定性避免夜間低血糖,治療不寧腿徵候群與使用藥物改善神經疼痛,如果有憂鬱的傾向,應諮詢精神科醫師。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患有極高的比例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睡眠呼吸中止症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可能患加重糖尿病本身易得到心血管疾病的狀態,因此,更應該積極發現並給予治療。    血糖與睡眠是健康狀況的一體兩面不容我們忽視,糖尿病患的失眠問題不容忽視。

糖尿病控制有成 病友開心圍爐

糖尿病控制有成 病友開心圍爐#糖尿病

嘉義基督教醫院於100年度推薦6名糖尿病友參加「100年全國糖尿病支持團體選拔ABCDEFG模範糖友」,評選結果嘉義基督教醫院在「減重競賽-團體組」中榮獲團體優等獎,而劉政雄、黃能發、杜春枝等3位糖友更獲頒全國模範糖友優等獎的殊榮。衛教師表示,國民健康局辦理「100年全國糖尿病支持團體選拔ABCDEFG模範糖友」的主要目的,促進糖尿病友改善自我健康行為,活絡糖尿病支持團體運作功能,鼓勵團體成員健康行為改善、落實健康行為,藉由模範糖友的成功控制經驗,作為糖尿病友學習的模範。日前由游慧宜醫師與嘉義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友團體「33聯誼會」一同新春圍爐聚會,會中特別頒發全國模範糖友優等獎狀給得獎糖友,並由得獎人分享成功控糖經驗。得獎的糖友劉政雄先生與大家分享,自己已經七十多歲了,還換過人工關節,現在都還能下腰且靈活運動,是因為常常在團體中學到很多知識,無形中幫助了自己,他表示,大家能在此聚會是幸福的。他也鼓勵並為大家示範可以隨時隨地做一些簡易的柔軟操,這也是在團體中學習獲得的小撇步。另一位糖友方嘉政老伯伯則示範簡易的太極拳動作,鼓勵大家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張茂基先生特別提出,感謝團隊成員,包括營養師、社工師、衛教師等人的協助與鼓勵,讓他對自己的疾病照護越來越有信心。緊接著在聚會中,頒發了最佳糖化血色素獎,包含控制良好獎26位、進步獎4位以及模範獎11位,鼓勵控制良好的糖友們。游慧宜醫師突然靈機一動,希望下次頒獎時要增加一個「行為改善獎」,除了藥物營養的控制以外,健康行為的改善也是提升糖尿病友生活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 。嘉義基督教醫院推薦6位糖尿病友參加全國評選就有3名能獲頒全國模範糖友優等獎,非常值得鼓勵慶賀,也期望未來藉由33聯誼會糖友們的分享與支持,幫助更多糖尿病患者提升良好的生活品質。  

減重手術成功率高 還能治療糖尿病

減重手術成功率高 還能治療糖尿病#糖尿病

「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將於19日舉辦成立大會,首屆理事長李威傑教授表示,台灣的減重手術乃由前台大教授陳楷模在30年前所開展的,當時也是亞洲第一個發展此種手術的國家,近年來由於肥胖的發生率急劇增加,而一般的醫學治療效果不佳,再加上腹腔鏡手術的發展,使得腹腔鏡減重手術已越來越普及,也成為治療極度肥胖患者的利器。同時由於肥胖也是糖尿病發生的重要因子,隨著肥胖的加劇,糖尿病也已成為全世界很重要的文明病,以減重手術來治療糖尿病的觀念也發展成目前最熱門的代謝手術(Metabolic Surgery)。目前代謝手術已被納入糖尿病的標準治療之一,有鑑於減重及代謝手術的重要性,台灣地區由外科李威傑教授以及相關醫學成員一百多位共同籌組了這個學會,台灣同時也是世界減重及代謝外科聯盟的第45個會員國,也是亞洲第三個會員國。理事長李威傑教授表示,學會成立後最重要的任務是結合台灣地區各醫院的手術成果,除了可以提升病人安全、標準化治療,更能成為研究的最大動力。其次重要的任務為明年舉辦2013亞太地區大會,這是繼台灣地區2005年首度成功舉辦亞太地區大會後的另一大盛舉,對提升台灣減重及代謝手術的水平,以及台灣學術的能見度都有很大的意義。根據學會統計,去年台灣地區一共執行了一千三百例以上的減重及代謝手術,手術成功率高達九成以上,併發症僅3%,死亡率小於1%,可說已達世界級的水平,學會成立後,將近一步協助推展此種手術於糖尿病的治療,以降低因糖尿病造成的失明、洗腎等重大後遺症,並降低社會醫療的龐大負擔。

壓力大精神緊張 當心血糖升罹糖尿病

壓力大精神緊張 當心血糖升罹糖尿病#糖尿病

「多吃、多喝、多尿」的三多徵兆,糖尿病患者典型症狀,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精神緊張,加上容易暴飲暴食,也可能導致糖尿病。阮綜合醫院糖尿病內分泌科簡誌銘醫師說,造成糖尿病的危險因素有很多,以遺傳來說,如果近親家族曾有人罹患糖尿病,那家人也容易引發糖尿病,但即便父母都是患者,只要時時自我提醒不要飲食過量,並培養健康生活習慣,保持理想體重,透過人為預防仍可以克服先天體質。除此之外,包括飲食過量、肥胖、運動不足等也都是造成糖尿病的元兇之一,簡誌銘醫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已經有研究報告指出,精神緊張以致壓力過大,會使血糖值升高,而過勞、不規律的生活也是壓力的累積來源。但到底精神緊張是如何引發糖尿病,或成為準糖尿病患者呢?首先要注意的是,長期承受極度精神緊張,會使自主神經系統或內分泌系統失調,自主神經的作用在於調節體內器官功能,從呼吸、脈搏、血壓、體溫到流汗、排尿等,一旦精神緊張就會擾亂運作步調,同樣內分泌也會受到影響,無法照常運作。當因精神緊張造成身體機能失靈,在體內血糖值上升時,原本身體會下達指令,增加胰島素分泌以處理多餘的血糖,或是讓血糖上升的物質減量分泌,但在身體機能失靈狀態下,神經系統或內分泌便無法有效發揮作用,血糖控制開始處於不穩定,血糖就會持續攀升。

Menu